① 有关高中物理实验:“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的问题……
这个实验一个电复压表的内阻要制已知:不跟开关并联的电压表内阻已知青
第一次开关打开,两个电压表有示数:U1、U2
第二次,开关闭合,只有一个电压表有示数:U1'
电压表的内阻分别为R1、
第一次:U1+U2=E-U1/R1*r
第二次:U1'=E-U1'/R1*r
两方程组求出E,r
② 高中物理实验测量电池电动势和内阻实验中数据该怎么处理 比如他会给你张图画了U-I的图
不用整点也可以 用△U/△I 即可求出电池的内阻 要注意U 和I的纵横有无反致
③ 高中物理实验,测量电源电动势和内阻误差分析。
第一种,电动势和内阻测量值都偏小第二种,电动势无误差,内阻测量值偏大
④ 高中物理实验:测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
内外是相对于电流表来说的~电流表被电压表包在了里面就是内接,反之为外接~
⑤ 高中物理实验 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实验中,内接电流表和外接电流表的方法中,误差如何分析,为什么
测定电池电动势内阻和电流表内外接没关系,测电源电动势,短路电流内和直接测断路容的电源电动势╮(╯▽╰)╭~~~~~~其实应该是测定未知内阻时,内接电流表,电流表有电阻,因此电流表分去一部分电压,所以实际内阻消耗电压比测量值要小,外接电流表时,电压表分流,所以实际电流小于测得的电流.
⑥ 高中物理-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误差分析’中有不明白的地方。由分压式接法引起的系统误差。
将电压表和电源看成一个整体:
1、电动势的测量:实际测量的是电压回表两端的电压,答所以测量值小于电动势的真实值;
2、内阻的测量:实际测量的是电压表电阻和电源内阻并联的电阻值,所以测量值小于内阻的真实值;
说明:E=Ir只有短路时才成立。
⑦ 跪求高2物理实验(测定电源电动势和内阻)和(绘制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的详细讲解!!!!!
先画电路图,再按电路图连接,把滑动变阻器滑片滑到保护电路处,接通专电键,滑动滑片改变阻属值,读取数据记录,整理,得出结论
内接法 电流表分压作用测得电阻偏大
外接法 电压表分流作用测得电阻偏小
测定电源电动势和内阻 数据分析用图象
物理书后实验都有啊
⑧ 高中物理实验,测量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误差分析不太懂,最好有几种实验图和分析方法
一、公式推导
设在每种电路中变阻器阻值为R1和R2时,伏特表和安培表的两组测量值分别为U1I1和U2I2 。
1.如图1甲,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有:
E测 = U1+ I1r测 (1) E测 = U2+ I2r测 (2)
由(1)(2)解得: r测= (3)
当变阻器阻值为R1和R2时,外电路总电阻的实际值为:R1/= ,R2/ = 。干路电流为:I/1= , I/2= 。安培表的读数(由分流原理得)为:I1= I2= 伏特表的读数为:U1=I1(R1+RA),U2=I2(R2+RA)。将U1I1U2I2的表达式代入(3)式得:r测= (4)
将(4)式代入(1)式得:E测= (5)
(4)(5)两式告诉我们,用图甲1电路测量时,电池内阻的测量值要比真实值小,或者说测出的内阻实际上是电池内阻的真实值和伏特表内阻的并联值;电动势的测量值也比真实值小,或者说测出的电动势实际上是用伏特表直接接在电池两极时的路端电压(伏特表的读数)。
2.如图1乙,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有:
E测 = U1+ I1r测 (6) E测 = U2+ I2r测 (7)
由(6)(7)解得: r测= (8)
当变阻器阻值为R1和R2时,外电路总电阻的实际值为:R1/=RA+ , R2/=RA+ 。 干路电流(安掊表的读数)为:I1= , I2= 。伏特表的读数为:U1=I1R1/ ,U2=I2R2/ 。将U1I1U2I2的表达式代入(8)式得: r测=r真+RA (9)
将(9)式代入(6)式得:E测=E真 (10)
(9)(10)两式告诉我们,用图1乙电路测量时,电池内阻的测量值要比真实值大,或者说测出的内阻实际上是电池内阻的真实值和安培表内阻的串联值;电动势的测量值等于其真实值,即没有系统误差。
二、图象比较
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得出路端电压和通过电池内部的电流强度的关系为U=E-Ir , U-I图象如图2所示,图中直线和U轴的交点表示电池的电动势,内阻为斜率的负值,即图中的tanθ值。
⒈如图1甲,伏特表的读数就是路端电压,而安培表的读数由于伏特表的分流却小于通过电池内部的电流强度,即U的测量值准确,I的测量值偏小.按这样的测量值作出的U-I图象肯定存在系统误差.现将由测量值作出的U-I图线(实线)和准确的U-I图线(虚线)在同一图中进行比较.如图3所示,由于对应于每一路端电压值,I的测量值总是偏小,而且随着变阻器阻值的减小(电流的增大)时,这种误差也减小,当外电路阻值为零时,这种误差也为零,所以实际画出的U-I图线和准确的U-I图线在I轴上相交。即E测<E 真,r测<r真 。
⒉如图1乙,安培表的读数就是通过电池内部的电流强度,而伏特表的读数由于安培表的分压却小于电池的路端电压,即I的测量值准确,U的测量值偏小.按这样的测量值作出的U-I图象也肯定存在系统误差.现将由测量值作出的U-I图线(实线)和准确的U-I图线(虚线)在同一图中进行比较.如图4所示,由于对于于每一电流I的值,U的测量值总是偏小,而且随着变阻器阻值的增大(电流的减小)时,这种误差也减小。当变阻器阻值无限大时,这种误差趣于零。所以实际画出的U-I图线和准确的U-I图线在U轴上相交。即E测=E真,r测>r真。
三、等效变换
1.如图l甲,实际的伏特表V可以等效为理想的伏特表V。和电阻RV的并联(图5),而电阻RV和实际电池(E真、r真)又可以等效为一个新电池(E1、r1) (图6)。这样由于V0是理想的,安培表的读数就没有误差了。而E1为等效电池的电动势,即为图5中a、b两点的开路电压,E1=Uab= = 。 r1为等效电池的内阻,即为等效电池a、b间短路时电动势E1和短路电流I1的比值,r1= 。 因此,电池电动势和内阻的测量值为:E测=E1= , r测=r1= 。和方法1的结果完全相同。
2.如图l乙,实际的安培表A可以等效为理想的安培表A0和电阻RA的串联(图7),而RA和实际电池又可以等效为一个新电池(E2、r2) (图8)。这样,由于A0是理想的,伏特表的读数就没有误差了。
而E2为等效电池的电动势,即为图8中c、d两点的开路电压,E2=Ucd=E真,r2为等效电池的内阻,即为等效电池c 、d间短路时电动势E2和短路电流I2的比值,r2= ,因此,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的测量值为E 测=E=E真,r测=r2=r真+RA。和方法一中的结果也完全相同。
(Ⅲ)总结
以上三种分析方法都可以分析出甲和乙两种电路中电动势和内阻的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关系。
按甲图实验结果表明:
当RV>>r真时,测量误差就很小,而一般情况下都能满足RV>> r真.所以,在一般情况下采用甲图测量比较合适。
按乙图实验结果表明:
当RA << r真时,测量误差也很小,但若RA和r真可以比较的话(如蓄电池),这种误差就不容忽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