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装置知识 > 小明提议用上述实验装置做比较

小明提议用上述实验装置做比较

发布时间:2021-02-23 12:54:36

⑴ 23.为了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小明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进行了如下实验

(1)实验中小明是通过比较海绵的凹陷程度来确定压力作用效果的大小专;
(2)分析比较图甲、属乙的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结论:当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3)分析比较图甲、丙的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结论:当压力大小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故答案为:(1)凹陷程度;(2)受力面积;压力;(3)压力;受力面积.

⑵ (2006平凉)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装置,进行气体的制取与收集实验.(1)上述装置有

(1)装置有一处设计明显错误,改正为:乙装置中应该进气管长,出气管短或左长右短;故答案为:乙装置中应该进气管长,出气管短(或左长右短);
(2)果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就不需要加热,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的条件下生成水和氧气,要注意配平;氧气可以用浓硫酸干燥;氧气的验满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证明氧气满了;小芳的方案不可行;因为小芳用的是稀硫酸,硫酸与碳酸钙反应生成的硫酸钙微溶于水,阻碍反应的进行;小明的方案也不可行;因为浓NaOH溶液会把二氧化碳吸收,不能起干燥作用;故答案为:①2H2O2

MnO2
.

⑶ 同学们对小明使用的实验装置进行如下评价,其中错误的是( )

D是正确的啊 当发光管移动到一定距离,在光凭上成易个两点,光凭到凸透镜的距离就是焦距啊,所以D是正常的。零刻度线刻在光具座标尺的中央,可直接测出物距和像距

⑷ 为了比较水和煤油的吸热能力,小明用如图的实验装置做了实验.(1)加热过程中,用搅棒搅动的目的是_____

(1)加热时,用复玻璃棒制不断的搅拌,可以使水和食用油受热均匀;相同的酒精灯加热相同的时间,酒精灯放出的热量就是相等的,水和食用油吸收的热量也就是相等的,水和食用油吸热的多少是通过加热时间来反映的.
(2)在此实验中,如果要使水和食用油的最后温度相同,就要给水加热更长的时间.
因为选用相同的酒精灯加热,所以加热时间长的吸收的热量多.
即水吸收的热量大于食用油吸收的热量.
故答案为:(1)使水和食用油受热均匀;加热时间;
(2)大于.

⑸ 在探究“影响电流热效应的因素”实验中:(1)为了探究电流通过电阻产生的热量与电流的关系,小明设计了

(1)电流产生的热量不能用眼睛直接观察,通过温度计示数变化来反映,这是转换法.温度计示数变化越大,电流产生的热量越多.这是转换法.
A.力是看不见的,可以通过力的作用效果认识它,这是把力转换为物体的形变或运动状态的变化,是转换法,符合题意.
B.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探究电流跟电压关系时,控制电阻不变,探究电流跟电阻关系时,控制电压不变,这是控制变量法.不符合题意.
C.用总电阻表示同一段电路中串联的两个电阻,总电阻和两个串联电阻的效果是相同的,是等效替代法.不符合题意.
煤油比水的比热小,吸收相同的热量,煤油的温度变化比较大,温度计示数变化明显,实验效果比较好.
(2)由表格数据知,电阻相同,通电时间相同,电流越大,温度升高量越大,说明电流产生热量越多.
(3)电流产生的热量跟电流大小、电阻大小、通电时间有关.探究电流产生热量多少跟电阻的关系,控制电流和通电时间不变,改变电阻的大小.由于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通电时间相同,所以选择乙图中的B电阻与甲图中的烧瓶电阻串联.
(4)“比较水和煤油比热容的大小”根据Q=cm△t,可以采用质量相同,吸收热量相同的不同物质,所以选择A烧瓶,由于电阻相同,和甲图烧瓶并联,电压相同,电流产生热量相同,并且把烧瓶A的液体换成和甲图中质量相同的水.
水和煤油吸热的多少是通过加热时间来反映.
故答案为:(1)温度计示数变化;A;煤油的比热小,吸收相同的热量,温度变化比较大;(2)越大;越多;(3)B;串联;(4)相同质量的水;加热时间.

⑹ 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证明氧化铜能加快过氧化氢溶液的分解,并与相同条件下MnO2的催化效果做比

(1)本题中要注意:不论用哪一种方法,都要形成液封.方法一必须夹上弹簧夹,还要加水浸没长颈漏斗的下端,形成液封.方法二和方法三中要注意针筒或吸球造成的内外的压强差.第二个装置中也要注意内外压强差.故答案为:方法一、在乳胶管上夹弹簧夹,向长颈漏斗内加水,至形成液封,再加适量水,静置一段时间后,若长颈漏斗液面与试管内液面差保持不变,说明气密性良好.(或方法二:在试管内加入适量水,形成液封后,用针筒接在乳胶管上,当针筒外拉或内推时,若看到试管内有气泡或长颈漏斗下端出现稳定的液柱,说明气密性良好.方法三:用洗耳球或吸球代替针筒进行如上操作.)(答案合理即可)
故答案为:在乳胶管上夹弹簧夹,向长颈漏斗内加水,至形成液封,再加适量水,静置一段时间,若长颈漏斗液面与试管内液面差保持不变,说明气密性良好.
(2)在乳胶管上夹上弹簧夹,向量气管加适量水,提高量气管,一段时间后,若量气管内液面不下降,说明气密性良好.
故答案为:在乳胶管上夹上弹簧夹,向量气管加适量水,提高量气管,一段时间后,若量气管内液面不下降,说明气密性良好.
(3)因为1升水能溶解30毫升的氧气,因此防止氧气溶在水中.
故答案为:防止O2溶于水.
(4)本实验的设计意图是比较反应速率的快慢,实验时间均以生成30mL气体为准.
故答案为:生成30mL氧气所需要的时间
(5)读数时,要注意视线应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读数前应上下移动水准管,待两管液面相平再读数是为了防止水的压强造成影响.
故选ad
(6)本题要抓住催化剂的特点“一变、二不变”.即改变其它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都不变,就可以设计有关的实验步骤.
故答案为:(答案合理即可)

实验步骤 设计这一步骤的目的
把上述混合物,过滤所得固体晾干后称重 CuO的质量在反应前后是否保持不变
将所得固体重新与过氧化氢溶液混合,观察是否依旧加快过氧化氢溶液分解 CuO的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是否保持不变

⑺ 小明和小红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阻大小的关系”。质量相等的两瓶煤油中都浸泡着一

(1)天平和砝码(量筒);(2)水的比热大,吸收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变化不明显;(3)甲;大;(4)电流;(5)将其中一烧瓶的煤油换成质量相等的水,将乙烧瓶中的铜丝换成与甲烧瓶中镍铬合金丝的电阻相等的镍铬合金丝

⑻ 小明通过以下实验探究分子的某些性质,实验装置如下:(1)对比描述A、B的实验现象______;(2)由此可以

(1)氨水显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氨分子是不断运动的,温度越版高,运动的越快,权B边的氨分子运动的快,先进入酚酞试液中,所以看到的现象是:A、B中酚酞溶液均变成红色,且B中先变红;
(2)由上述实验现象得到的实验结论是:分子在不断运动,且温度越高运动越快;
(3)一滴水(约0.05mL)中大约有l.67x1021个水分子,由此说明分子具有的性质是: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故答为:(1)A、B中酚酞溶液均变成红色,且B中先变红;(2)分子在不断运动,且温度越高运动越快;
(3)一滴水(约0.05mL)中大约有l.67x1021个水分子,由此说明分子具有的性质是: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⑼ 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证明氧化铜也能加快过氧化氢溶液的分解,并与相同条件下MnO2的催化效果做

(1)本题中要注意:不论用哪一种方法,都要形成液封.方法一必须夹上弹簧夹,还要加水浸没长颈漏斗的下端,形成液封.方法二和方法三中要注意针筒或吸球造成的内外的压强差.第二个装置中也要注意内外压强差.加药品的先后顺序:先加CuO后滴加H2O2
故答案为:方法一:在乳胶管上夹弹簧夹,向长颈漏斗内加水,至形成液封,再加适量水,静置一段时间后,若长颈漏斗液面与试管内液面差保持不变,说明气密性良好.(或方法二:在试管内加入适量水,形成液封后,用针筒接在乳胶管上,当针筒外拉或内推时,若看到试管内有气泡或长颈漏斗下端出现稳定的液柱,说明气密性良好.方法三:用洗耳球或吸球代替针筒进行如上操作.)
加药品的先后顺序:先加CuO后滴加H2O2
(2)因为1升水能溶解30毫升的氧气,因此防止氧气溶在水中.
故答案为:防止O2溶于水.
(3)本实验的设计意图是比较反应速率的快慢,实验时间均以生成30mL气体为准.
故答案为:生成30mL氧气所需要的时间.
(4)本题要抓住催化剂的特点“一变、二不变”.即改变其它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都不变,就可以设计有关的实验步骤.
故答案为:(答案合理即可)

实验步骤设计这一步骤的目的
把上述混合物,过滤所得固体晾干后称重CuO的质量在反应前后是否保持不变
将所得固体重新与过氧化氢溶液混合,观察是否依旧加快过氧化氢溶液分解CuO的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是否保持不变

⑽ 如图1是某班同学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1)小明用如图1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反应前称得左盘内装置及物

(1)反应前称得左盘内装置及物质总质量为:+20g+3.2g=73.2g;
充分反应至中性,能证明质量守恒定律的现象是托盘天平仍然平衡;
上述实验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酚酞的目的是验证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发生了化学反应.
故填:73.2;托盘天平仍然平衡;验证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发生了化学反应.
(2)从图2可以看出,反应前后没有发生变化的微观粒子是Cl-和Na+
故填:Cl-和Na+
(3)小明在实验过程中意外发现有气泡出现,可能是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了碳酸钠,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因此有气泡产生,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2HCl═2NaCl+H2O+CO2↑.
故填:Na2CO3+2HCl═2NaCl+H2O+CO2↑.
(4)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其氢氧化钠和氯化氢的质量比为:NaOH+HCl═NaCl+H2O,
4036.5
氢氧化钠和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其氢氧化钠和硫酸的质量比为:2NaOH+H2SO4═Na2SO4+2H2O,
80 98
由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比可知,若上述反应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中和,将该实验中的盐酸换成等质量且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氢氧化钠过量,反应后得到溶液显碱性,溶液的pH大于7.
故填:大于.
(5)设氢氧化钠的质量为x,二氧化碳的质量为y,
2NaOH+CO2═Na2CO3+H2O,
8044106
xy15.9g

80
x
=
44
y
=
106
15.9g

x=12g,y=6.6g,
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为:66.6g-6.6g=60g,
则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12g
60g
×100%=20%,
答: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

与小明提议用上述实验装置做比较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电动工具测试怎么样 浏览:993
小吊机轴承怎么安装 浏览:939
仪表盘显示大灯蓝色是什么意思 浏览:209
高邮电动工具压铸 浏览:593
游戏把设备封了怎么办 浏览:422
自动伸缩装置小科技 浏览:285
加氢装置新氢的作用 浏览:984
健身器材高位下拉怎么用 浏览:829
做豆腐需要的设备多少钱一台 浏览:158
阀门厂年总结 浏览:843
马西健身器材属于哪里 浏览:29
吉利帝豪制冷剂要多少罐 浏览:146
仪表485通讯和物联网如何连接 浏览:906
阿曼工具箱视频 浏览:240
厨盾厨房自动灭火装置 浏览:590
无人机设备有哪些 浏览:389
煤矿机电设备管理论文怎么写 浏览:159
长虹空调为什么一会不制冷 浏览:110
凯里最大的五金市场 浏览:391
机械转运费怎么套定额 浏览:586
© Arrange www.fbslhl.com 2009-2021
温馨提示:资料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