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以下是有关SO2、Cl2的性质实验.(1)某小组设计如图1所示的装置图(图中夹持和加热装置略去),分别研究
Ⅰ、(1)①二氧化硫能和有色物质反应生成无色物质,所以二氧化硫有漂白性;氯气和水反应生成次氯酸,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能使有色物质褪色,所以若从左端分别通入SO2和Cl2,装置A中观察到的现象相同,都使品红褪色;二氧化硫和氧气在五氧化二钒作催化剂、加热条件下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三氧化硫,反应方程式为 2SO2+O2
V2O5 |
㈡ (9分)为了探究水流射程与排水孔高度的关系,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取一只较高的
(1)
㈢ 为研究酵母菌发酵的产物,某研究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图.①号、②号试管中均加入3mI蒸馏水和少许0.1
(1)②号试管没有与含酵母菌的装置相连,可以作为对照组 (正常情况下该试管中的版溶液不会呈现黄权色 ). (2)由于酵母菌在呼吸过程中产生了CO2,使①号试管中的溶液呈酸性,所以该试管中的BTB 水溶液就会由蓝变绿再变黄. (3)煮沸葡萄糖溶液的目的是排除其中微生物的呼吸作用,但煮沸以后不能立即加入酵母菌,否则会因高温导致酵母菌失活.. (4)分析气泡释放的速率时不仅要考虑酵母菌的呼吸过程,还要考虑呼吸底物的量的变化,当底物被大量消耗后,气泡释放的速率逐渐减慢,甚至停止. (5)因为锥形瓶中是含酵母菌的葡萄糖溶液,不能排除葡萄糖溶液本身会产生气泡的可能,所以要设置对照组,对照组中除了不加酵母菌外,其他操作和图甲中的一致. 故答案为:(1)不可以因为②号试管起对照作用 (2)由蓝绿色变成黄色检验CO2的生成 (3)防止高温杀死酵母菌 (4)曲线B (5)不加酵母菌,其余操作与实验组相同
㈣ 某小组同学为探究铜跟浓硫酸的反应情况,并收集一瓶反应产生的气体,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实验中他们取6.
(1)二氧化硫密度大于空气,收集方法为向上排空气法,集气瓶中的导管应该长进短出;二氧化硫有毒,能够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可以使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剩余的二氧化硫,补全反应装置为: △ | .
㈤ 某化学课外活动小组在实验室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氨的催化氧化”实验.(1)A处是气体发生装
(1)铵盐受热分解产生氨气,过氧化钠在此装置中可以吸收二氧化碳和水,所以制版取氨气的药品可权以用NH4HCO3或(NH4)2CO3,药品均为固体,选择的装置符合加热固体制气体,故答案为:NH4HCO3或(NH4)2CO3;cfgh; (2)氨气极易溶于水,实验会倒吸,在装置C与D之间增加一个防倒吸装置,氨气有毒,需要尾气处理,要在D后增加一个尾气吸收装置, 故答案为:①在装置C与D之间增加一个防倒吸装置;②在D后增加一个尾气吸收装置; (3)①过氧化钠的作用是用来吸收铵盐分解产生的CO2和水蒸气并发生反应,生成氨的催化氧化所需要的O2,故答案为:①吸收CO2和水蒸气,并生成O2; ②氨气的催化氧化方程式为:4NH3+5O2 催化剂 | .
㈥ 某化学课外小组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装置,进行氨气性质实验.利用图1完成氨的催化氧化实验,其中箭头表示
(1)如果乙中是五氧化二磷,则甲中产生的气体是氧气,丙中产生的气体是氨气,根据反应物的状态知,反应物是碳酸氢铵,在加热条件下,碳酸氢铵分解生成氨气、水和二氧化碳,反应方程式为:NH4HCO3 △ | .
与某小组设计如图所示的装置图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阀门盒怎么装
发布:2025-10-17 09:58:15
浏览:179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