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装置知识 > 实验室放射性废液处理装置

实验室放射性废液处理装置

发布时间:2025-10-17 02:51:21

1. 放射性废弃物如何处理

放射性废弃物如何处理

放射性废弃物如何处理,很多工厂制造完产品以后,剩下来都是废物,还都是带有放射性的,这都是有危害的对我们身体,我和大家一起来看看放射性废弃物如何处理的相关资料,一起来看看吧。

放射性废弃物如何处理1

01、放射性液体的处理

(1)放射性废液:需利用放射性废水专用处理装置或分隔污水池轮流存放和排放放射性废液。放射性浓度小于或等于“公众导出食入浓度”DIC(公众)的废液可作非放射性废液处理,排入下水道系统。

此外,也可将废液注入容器存放10个半衰期后,排入下水道系统。如废液中含有长半衰期核素,可先固化,然后作固体废物处理。

(2)患者排泄物的处理:使用放射性药物的患者在诊疗期间应使用有辐射防护标志的专用卫生间,对患者排泄物实施统一收集和管理。

02、放射性固体废物的处理

(1)放射性固体废物收集:按废物可燃与不可燃、有无病原体毒性分类收集废物。收集废物的污物桶应具有外防护层和电离辐射标志。污物桶放置点应避开工作人员作业和经常出入的地方。污物桶内应放置专用塑料袋直接收纳废物。装满后及时转送贮存室。

(2)放射性固体废物存放:

放射性固体贮存应符合放射卫生防护要求,放射性贮存间安装通风设备,出入口有电离辐射标志。

废物袋、废物桶及其他存放容器必须在显著位置,标注废物类型、核素种类、比活度范围和存放日期等。

注射器及碎玻璃等物品的废物袋外应附加外套。

(3)放射性固体废物处理:

放射性固体废物按半衰期长短分类收集,置放射性贮存室内自然衰变。污染有病原体固体废物,必须先消毒、灭菌,然后按固体放射性废物处理。

短半衰期核素(半衰期<15天)存放10个半衰期,放射性比活度降低与7.4×104Bq/kg后,作为非放射性废物处理;长半衰期放射性废物暂存放衰变室,交由专门机构回收处理。

GBq量级以下废弃密封放射源必须存放在足够外照射屏蔽能力的设施里待处理。

放射性废物存放需标明名称、放置日期以及处理日期,并进行登记。外送前需测定放射性活度,达到排放规定水平后用红色胶袋密封包装;交接时需登记交接日期、废物名称、重量、生产科室、经手人、交接单位。由专人放置医院废物存放点。

03、放射性气载废物的处理

(1)凡使用133Xe诊断检查患者的场所,应具备回收患者呼出气中133Xe的装置,不可直接排入大气。

(2)放射性浓度小于或等于“公众导出空气浓度”DAC(公众)的气载废物为非放射性废气,可以直接排放。

放射性废弃物如何处理2

放射性废物处理指使放射性废物适于最终处置(包括往大气或水体排放)的一切操作实践,例如收集、分类、浓缩、焚烧、压缩、去污、固化、包装、储存和运输等。废物处理的目标是尽量减少放射性废物的体积,以减少储存、运输和处置的费用;并尽可能回收或复用,减少向环境的`排放。排放的放射性总量和浓度必须符合有关规定。废物必须分类收集和存放,分别处理,防止交叉污染或污染的扩散。

放射性废物的收集

应在各种放射性废物的产生场所就地分类收集,以不同的接受方式和输送设备将各种废物分门别类集中到暂时贮存设施中。分类收集是为了便于用不同的方法分别进行处理和处置。通常首先将废物按其物理状态分成液体、固体和气体废物,还可进一步按废物比活度(或放射性浓度)分成高、中、低放射性水平的废物,简称高、中、低放废物。对某些特殊放射性核素也应单独分类收集,如含氚废物、超铀废物(见超铀元素)等。对固体废物还可划分为可燃废物、不可燃废物、可压缩废物等。

2. 在放射性实验室工作中,需要处置的放射性实验废弃物分为

分为固体废弃物和气载废弃物。
放射性废物处理方法:
1、处理废旧密封放射源,含非密封放射性同位素的固体废物及废液之前,必须向学校设备与实验室管理处申报并办理相关手续。严禁随意堆放、掩埋、焚烧、丢弃放射性废源或退役源、放射性废物和废射线装置。
2、废旧密封放射源、含非密封放射性同位素的固体废物及废液要按规定及时送贮。含放射性的拟报废射线装置须经所在单位和设备与实验室管理处批准、由专业人员取出放射源后方可进行报废处理,放射源未取出情况下不得进行任何处理。
3、各单位在处理废旧密封放射源、含非密封放射性同位素的固体废物及废液之前,应按照国家有关标准做好分类并记录其种类、核素名称、数量、活度、购置日期、状态(气态、液态、固态)、物理和化学性质(可燃性、不可燃性)等信息。
4、废旧密封放射源、含非密封放射性同位素的固体废物及废液和废射线装置处理后,须及时报所在单位和设备与实验室管理处备案并办理注销。
放射性废物的定义:
放射性废物为含有放射性核素或被放射性核素污染,其浓度或活度大于国家审管部门规定的清洁解控水平,并且预计不再利用的物质。按物理形态可分为固体、液体、气体三种。
放射性废物的来源大致可分为四类:
1、核燃料生产过程
主要包括铀矿开采、冶炼和燃料元件加工等。铀矿开采和冶炼过程产生的废物主要有废矿石、废矿渣、尾矿等固体废物,矿坑水、湿法作业中产生的工艺废水等液体废物,以及氡和钋的放射性气溶胶、粉尘等组成的气体废物。这类废物主含有铀、钍、氡、镭、钋等天然放射性物质,比活度较低,产生的数量大。铀回收和燃料元件加工过程产生的废物主要是含铀废液。
2、反应堆运行过程
反应堆中生成的大量裂变产物,一般情况下保留在燃料元件包壳内,当发生元件包壳破损事故时,会有少量裂变产物泄漏到冷却循环水中。
3、核燃料后处理过程
大量裂变产物是核燃料后处理过程的主要废物。在燃料元件切割和溶解时有部分气体裂变产物(氪85、碘129等)从燃料元件中释放出来,进入废气系统。99%以上的裂变产物都留在燃料溶解液里。当进行化学分离时,则集中在第一萃取循环过程(见普雷克斯流程)的酸性废液中。这部分废液的比活度很高,释热量大,是放射性废物管理的重点。此外还有第二、三萃取循环过程产生的废液、工艺冷却水、洗涤水等。这部分废液体积大,但比活度较低。
4、其他来源
核工业部门退役的核设施,核武器生产和试验以及其他使用放射性物质的部门如医院、学校、科研单位、工厂等产生的各种废物。这些废物种类不少,形式多样。
法律依据
《实验室废弃物处置管理办法》第一条 本办法所称实验室废弃物共分为五类:
1.放射性废弃物:指核子原料、核子燃料外,能产生自发性核变化而放出游离辐射的物质或含上述物质的器具,包括非密封放射性物质及密封放射性物质。
2.感染性废弃物:指实验过程所使用或产生的废动物尸体、病理学废弃物、血液废弃物、具感染性尖锐器具废弃物、废弃的感染性培养物、菌株及相关生物制品及其他具有感染性实验室废弃物。
3.实验室废液:指实验、研究等过程中所产生的有毒有害的废液,但不包括放射性及感染性废液。
4.固体化学废弃物:有毒有害化学品的残留物,以及需报废的固体化学药品。
5.实验室废气:实验中产生的有毒有害气体。

阅读全文

与实验室放射性废液处理装置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阿城哪里卖养鸡设备 浏览:705
真空用什么阀门 浏览:980
楼顶泳池除湿设备哪个好 浏览:581
汽车仪表盘油量f是什么意思 浏览:930
电脑的播放设备怎么切换蓝牙 浏览:192
家用工具箱套装推荐知乎 浏览:160
燃气阀门井泄漏应急处置 浏览:672
机械表凌晨停了怎么办 浏览:901
上海调心滚子轴承怎么样 浏览:692
云南电动工具代理商 浏览:876
夹腿器材怎么练盆底肌 浏览:411
mfi助听设备怎么关闭6 浏览:461
大马汽车仪表盘时间怎么调整 浏览:717
台湾中鼎阀门怎么样 浏览:148
弗瑞特阀门怎么样 浏览:621
实验室放射性废液处理装置 浏览:737
轴承里上多少黄油 浏览:608
河南润鼎环保设备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29
五金制品和五金制造的区别 浏览:109
DN25阀门用什么工具好拧 浏览:7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