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装置知识 > 爆炸的科学实验装置

爆炸的科学实验装置

发布时间:2025-10-17 02:25:57

㈠ 核武器的来源,是谁发明的要短一点!

是德国科学家奥托·哈恩、莉泽·迈特纳和弗瑞兹·斯特拉斯曼制成的,第一个成功的核裂变实验装置在1938年的柏林被德国科学家奥托·哈恩、莉泽·迈特纳和弗瑞兹·斯特拉斯曼制成。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一些国家致力于研究核能的利用,它们首先研究的是核反应堆。1942年12月2日,恩里科·费米在芝加哥大学建成了第一个完全自主的链式核反应堆,在他的研究基础上建立的反应堆被用来制造轰炸了长崎的原子弹“胖子”中的钚。

在这个时候,一些国家也在研究核能,它们的研究重点是核武器,但同时也进行民用核能的研究。

1945年7月16日,美国研制的人类第一颗原子弹试验爆炸成功。

1945年8月,美国向日本的广岛和长崎投下两颗原子弹,从而结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1949年8月29日,苏联爆炸试验成功了自己的原子弹,成为第二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

1952年10月,英国在澳大利亚沿海的一艘船上试爆原子弹成功。

1952年11月,美国在太平洋比基尼岛核试验基地爆炸成功了世界上的第一颗氢弹。

1960年2月13日,法国成为了世界上第四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

1964年10月16日,中国西部地区新疆罗布泊上空。中国第一次将原子核裂变的巨大火球和蘑菇云升上了戈壁荒漠,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中国人迈进了原子核时代。

2006年10月9日,朝鲜宣布成功地进行了一次地下核试验。朝鲜此举引起国际社会的极大关注。2009年5月25日实施一次地下核试验。这是朝鲜第二次实施此类试验。朝鲜中央通讯社报道,试验取得“成功”,核爆炸威力“比前一次更大”,试验目的是增强朝鲜自卫核威慑能力。

(1)爆炸的科学实验装置扩展阅读:

核武器的分类有:

原子弹:

原子弹是最普通的核武器,也是最早研制出的核武器,它利用原子核裂变反应所放出的巨大能量,通过光辐射、冲击波、早期核辐射、放射性沾染和电磁脉冲起到了杀伤破坏作用。

氢弹:

氢弹是利用氢的同位素氘、氚等轻原子核的聚变反应,产生强烈爆炸的核武器,又称热核聚变武器。其杀伤机理与原子弹基本相同,但威力比原子弹大几十甚至上千倍。

中子弹:

又称弱冲击波强辐射工弹。它在爆炸时能放出大量致人于死地的中子,并使冲击波等的作用大大缩小。在战场上,中子弹只杀伤人员等有生目标,而不摧毁如建筑物、技术装备等设备,“对人不对物”是它的一大特点。

电磁脉冲弹:

它是利用核爆炸能量来加速核电磁脉冲效应的一种核弹。它产生的电磁波可烧毁电子设备,可造成大范围的指挥、控制、通信系统瘫痪,在未来的“电子战”中将会大显身手。

伽玛射线弹:

它爆炸后尽管各种效应不大,也不会使人立刻死去,但能造成放射性沾染,迫使敌人离开。所以它比氢弹、中子弹更高级,更有威慑力。

感生辐射弹:

感生辐射弹是一种加强放射性沾染的核武器,主要利用中子产生感生放射性物质,在一定时间和一定空间上造成放射性沾染,达到阻碍敌军和杀伤敌军的目的。

参考资料:
核起源-网络

㈡ 诺贝尔发明了什么具体什么东西

军工装备制造商和炸药炸药,诺贝尔被称为炸药之父。

诺贝尔不仅在炸药方面做出了贡献,而且在电化学、光学、生物学、生理学和文学等方面也有一定的建树。诺贝尔的一生中,仅在英国申请的发明专利就有355项之多。除了炸药,诺贝尔对于使用硝化甘油的导火线、无声枪炮、金属的硬化处理、焊接、熔接,以及子弹的安定、使用瓦斯的海底装备极其安全性、救助海难用火箭等,都获有理论与实际的成就;他在人造橡胶、人造皮革及以硝化纤维素为基础制造真漆或染料、人造宝石等方面的实验研究都有创造。

(2)爆炸的科学实验装置扩展阅读:

诺贝尔的科研成就

1863年10月,诺贝尔获得炸药发爆剂的发明专利权。这项发明人们称之为“诺贝尔引燃器”。

1864年,取得硝化甘油炸药发明的专利权。

1865年,他多次实验,反复钻研,研制成了固体韧性燃料,并先后在瑞典、英国和美国取得炸药的专利。

1866年,制造出能吸收比本身多三倍的硝化甘油,并且像粘土一样软硬适中的“矽藻土炸药”,这一产品成为以后诺贝尔国际性工业集团的基石。

1867年,发明安全雷管引爆装置。

1888年,发明了用来制造军用炮弹、手雷和弹药的无烟炸药,亦称诺贝尔爆破炸药。

1896年,取得开有细孔的玻璃制压榨喷嘴的专利,发明对纺织工业也造成相当大的影响。

㈢ 科学博览馆里经常展出的静电球,人一摸就变爆炸头的那个,到底是通过什么方式是那个大球球带上电的,

那个静电球应该叫做范德格拉夫起电机,又称范德格拉夫加速器,是一种用来产生静电高压的装置。范德格拉夫起电机通过传送带将产生的静电荷传送到中空的金属球表面。范德格拉夫起电机非常易于获得非常高的电压,现代的范德格拉夫起电机电势可达500万伏特。

我们可以站在绝缘的椅子上,用手按着起电机的球形金属罩。由于人的身体也可导电,所以当起电机启动时,电荷便传到我们的身体上。而因为头发上的电荷互相排斥,头发便竖立起来。

结构如图,空心金属圆球A放在绝缘圆柱 C 上,圆柱内B为由电动机带动上下运动的丝带(绝缘传送带),金属针尖 E 与数万伏的直流电源相接,电源另一端接地,由于针尖的放电作用,电荷将不断地被喷送到传送带B上。另一金属针尖F与导体球 A 的内表面相联。

当带电的传送带转动到针尖 F 附近时,由于静电感应和电晕放电作用,传送带上的电荷转移到针尖 F 上,进而移至导体球A的外表面,使导体球A带电。随着传送带不断运转,A球上的电量越来越多,电势也不断增加。通常半径为1米的金属球可产生约 1 兆伏(对地)的高电压。

为了减少大气中的漏电,提高电压,减小体积,可将整个装置放在充有10~20个大气压的氮气的钢罐之中。

产生正极性电的范德格拉夫起电机可用作正离子的加速电源,产生负极性电的则可用于高穿透性的 X 射线发生器中。

(3)爆炸的科学实验装置扩展阅读:

范德格拉夫起电机球形罩上的电荷能产生超过一千万伏特的电压。在核物理实验中,如此高的电压可用来加速各种带电粒子,如质子、电子等。此外,这种起电机也可用来演示很多有趣的静电现象,如使头发竖立起来、吸引发泡胶球、产生电火花、用电风使风车旋转等。

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静电的应用,像复印机、静电除尘器、静电喷漆。此外,认识静电使我们避免它可带来的危险,例如在运载易燃物品的车辆尾端系上接地铁链,把电荷传到地面,以免电火花引致火灾。同一道理,医院的手术室里,因为时常应用氧气和易燃的麻醉药物,所以地板通常是抗静电的,而所有机器亦需接地,以免火花引发爆炸。

阅读全文

与爆炸的科学实验装置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真空用什么阀门 浏览:980
楼顶泳池除湿设备哪个好 浏览:581
汽车仪表盘油量f是什么意思 浏览:930
电脑的播放设备怎么切换蓝牙 浏览:192
家用工具箱套装推荐知乎 浏览:160
燃气阀门井泄漏应急处置 浏览:672
机械表凌晨停了怎么办 浏览:901
上海调心滚子轴承怎么样 浏览:692
云南电动工具代理商 浏览:876
夹腿器材怎么练盆底肌 浏览:411
mfi助听设备怎么关闭6 浏览:461
大马汽车仪表盘时间怎么调整 浏览:717
台湾中鼎阀门怎么样 浏览:148
弗瑞特阀门怎么样 浏览:621
实验室放射性废液处理装置 浏览:737
轴承里上多少黄油 浏览:608
河南润鼎环保设备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29
五金制品和五金制造的区别 浏览:109
DN25阀门用什么工具好拧 浏览:792
保时捷仪表小旋钮怎么拆 浏览: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