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探究小组利用右图装置进行四组实验,胶头滴管盛装的是液体,烧瓶中盛装的是气体、固体或液体,当胶头滴管
解;A、氯化氢气体溶于水得到盐酸,能和氢氧化钙反应,气球变大,故A符合题意;
B、稀盐酸和锌反应生成氢气,气球变小,故B不符合题意;
C、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放出热量,气球变小,故C不符合题意;
D、稀硫酸溶于水不放热,气球不会变化,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贰』 右图所示是初中化学中常用的实验装置,它具有多种用途,可用于探究或验证气体的性质、除杂质、转化物质等
(1)除二氧化复碳中的一氧制化碳,可通过灼热的氧化铜,一氧化碳被氧化成二氧化碳,反应装置中缺少加热装置.
故答案为:氧化铜;酒精灯
(2)二氧化碳在高温下和碳粉反生成一氧化碳,因为二氧化碳不能燃烧,所以只要证明除去二氧化碳气体后剩余的气体可以燃烧,即可证明有CO生成.
故答案为:放置一个点燃的酒精灯;气体燃烧;除去未反应的二氧化碳
(3)氢气可以还原氧化铜生成水,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能吸收水分,氧化铜反应后质量减轻,减少的即为氧元素质量,浓硫酸质量增加,增加的为水的质量,减去氧元素质量即为氢元素质量,由此可求氢氧元素的质量比,
故答案为:浓H2SO4;称量并记录反应前后A、B两处仪器的质量
『叁』 利用右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该装置的气密性完好).(1)止水夹a打开时,可观察到试管Ⅰ中发生的现象是__
(1)铁和稀硫酸反应能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氢气不溶于水,可观察专到试管Ⅰ中发生的现属象是有大量的气泡生成.故填:有大量的气泡生成;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了氢气. (2)夹紧止水夹a时,由于关闭a之前,氢气的生成造成装置内压强很大,同时Ⅰ中生成的氢气不溶于水,导致Ⅰ中压强增大,使生成的硫酸亚铁溶液进入Ⅱ中,但是此时还可能有剩余的硫酸,所以应该是硫酸先和氢氧化钠反应,之后过量的氢氧化钠和硫酸亚铁反应生成了白色沉淀氢氧化亚铁和硫酸钠.故填:试管I中的溶液进入试管Ⅱ中,试管Ⅱ中生成白色沉淀.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 2 SO 4 +2NaOH=Na 2 SO 4 +2H 2 O;FeSO 4 +2NaOH═Fe(OH) 2 ↓+Na 2 SO 4 . |
『肆』 某化学课外兴趣小组为探究铜与浓硫酸的反应,用右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1)B是用来收
(1)铜和浓硫酸加热一生成二氧化硫气体,二氧化硫比空气重,用向上排气法收集,进气的导气管长进短处,图中补进气管伸入近集气瓶底,装置图为:![]() |
V |
22.4×0.012 |
『伍』 按右图的装置进行电解实验:A极是铜锌合金,B极为纯铜,电解质中含有足量的铜离子.通电一段时间后,若A
B极上析出的是铜,B极质量增加7.68g,其物质的量=
阳极上溶解锌时,阴极上析出铜,所以溶内液质量增加的质量为容锌和铜的质量差,溶液质量增加0.03g,即锌和铜的质量差为0.03g. 设锌的物质的量为x. Zn+Cu 2+ =Zn 2+ +Cu 质量增加 1mol1g x0.03g x=0.03mol. 即合金中锌的物质的量是0.03mol. 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得失电子数相等知,阳极上锌和铜失去的电子数等于阴极上铜离子得到的电子,设铜的物质的量为y. 0.03mol×2+2y=0.12mol×2 y=0.09mol, 所以铜和锌的物质的量之比为0.09mol:0.03mol=3:1,所以铜和锌的原子个数之比是3:1,故选A. |
『陆』 利用右图装置可进行气体性质的探究实验.玻璃管 中盛放黑色粉末(CuO或C),洗气瓶
(1)实验一:探究CO与CuO的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O+ CuO =加热 = Cu + CO2;澄清石灰水的作用是验证生成二氧化碳,化学反应方程式是CO2 +Ca(OH)2 ==CaCO3↓+ H20.
(2)实验二:探究CO2与C的反应.(将酒精灯换成酒精喷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C + CO2 =高温= 2CO,NaOH溶液的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碳.
(3)上述两实验中,在导管的尖嘴处都用酒精灯点燃,其目的是否相同?简述理由.
不相同,实验一 是尾气处理,为了防止有毒的一氧化碳污染空气
实验二 是为了验证生成有一氧化碳,一氧化碳有可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