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化学试验中通风橱有什么用
在做有关有毒气体的实验中,在通风橱下进行,可以使人体吸入较少的有害气体。
2. 向上排空气法和向下排空气法图解
向上排空气法和向下排空气法是实验室制取气体时常用的两种收集方法。下面通过图解形式来介绍这两种方法:
1. 向上排空气法:
- 使用时机:当制取的气体密度大于空气密度时,如氧气(O2)、二氧化碳(CO2)、二氧化硫(SO2)、氯气(Cl2)等。
- 操作步骤:通入气体时,将集气瓶倒置在水槽中,气体从上方进入,将集气瓶内的空气从下方排出。
- 原因:因为制取的气体密度大,它会沉到集气瓶底部,而较轻的空气则从上方被排出。
2. 向下排空气法:
- 使用时机:当制取的气体密度小于空气密度时,如氢气(H2)、氨气(NH3)、甲烷(CH4)等。
- 操作步骤:通入气体时,将集气瓶正放在实验台上,气体从下方进入,将集气瓶内的空气从上方排出。
- 原因:因为制取的气体密度小,它会浮在集气瓶顶部,而较重的空气则从下方被排出。
选择方法:根据所制取气体的密度与空气密度的相对大小来决定使用哪种方法。
(2)实验室通风橱尾气处理装置扩展阅读:
- 适用范围:排空气集气法适用于收集不易溶于水且不与空气中的成分(尤其是氧气)反应的气体。
- 不适用范围:对于密度与空气接近的气体(如氮气N2、乙烯C2H4、乙烷C2H6)以及会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的气体(如一氧化氮NO),不能使用排空气法收集。
优缺点分析:
- 优点:收集到的气体相对较干燥。
- 缺点:收集的气体可能不够纯净。
实践操作注意事项:
- 操作时需要使用集气瓶、盖玻片、导气管等仪器。
- 在通风橱中操作并佩戴防护装备,尤其是处理有毒气体如氨气、氯气、二氧化硫时。
- 配备尾气处理装置,防止有毒气体排放到环境中。
3. 下图表示在没有通风橱时制取纯净的氯气设计的装置图图中ab是可控制的弹簧
(1)因为氯气有毒,可污染空气,要进行尾气吸收,并且氯气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次氯酸钠和水,所以常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尾气中,烧杯中盛放氢氧化钠溶液收,关闭A,打开B,多余的气体通入氢氧化钠溶液进行吸收,防止污染空气;氯气在饱和氯化钠溶液中的溶解度较小,实验室常用排饱和食盐水法收集氯气,
故答案为: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尾气;饱和食盐水;
(2)氯气在饱和氯化钠溶液中的溶解度很小,实验室常用排饱和食盐水法收集氯气,收集时,为得到较为纯净的氯气,应先排除装置内的空气,则应关闭A,打开B;
收集时,应关B开A,收集完毕,关闭A,打开B,多余的气体通入氢氧化钠溶液进行吸收,防止污染空气,
故答案为:关A开B;关B开A;关A开B.
4. 实验室怎么制取氢氟酸求具体器材和操作
生产氢氟酸最经典的方法是用浓硫酸与氟化钠或氟化钙反应生成,但是反应容器需是聚四氟乙烯仪器或是铅制容器。
除此之外,还要加热到200多度才能反应完全,这都是快到聚四氟乙烯仪器或是铅制容器能容忍的温度上限了,而反应物刚加入时也会剧烈放出气体,反应不好控制,还可能会伤到人,所以必不得已的情况下才用这种方法尝试。
(4)实验室通风橱尾气处理装置扩展阅读:
因为氢原子和氟原子间结合的能力相对较强,且水溶液中氟化氢分子间存在氢键,使得氢氟酸在水中不能完全电离,所以理论上低浓度的氢氟酸是一种弱酸。具有极强的腐蚀性,能强烈地腐蚀金属、玻璃和含硅的物体。
如吸入蒸气或接触皮肤会造成难以治愈的灼伤。实验室一般用萤石(主要成分为氟化钙)和浓硫酸来制取,需要密封在塑料瓶中,并保存于阴凉处。
硫酸法将干燥后的萤石粉和硫酸按配比1:(1.2~1.3)混合,送入回转式反应炉内进行反应,炉内气相温度控制在280℃±10℃。反应后的气体进入粗馏塔,除去大部分硫酸、水分和萤石粉,塔釜温度控制在100~110℃,塔顶温度为35~40℃。
粗氟化氢气体再经脱气塔冷凝为液态,塔釜温度控制在20~23℃,塔顶温度为-8℃±1℃,然后进入精馏塔精馏,塔釜温度控制在30~40℃,塔顶温度为19.6℃±0.5℃。精制后的氟化氢用水吸收,即得氢氟酸产品。
5. 实验室炼铁,如果用酒精灯进行尾气处理,是先同一氧化碳还是先点尾气处理用的酒精灯
如果先点燃尾气处理的酒精灯,因为刚开始CO不纯,有可能会爆炸
所以不能先点燃酒精灯。
先通入CO,虽然能造成污染,但反应在通风橱内进行,污染很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