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装置知识 > 乙酸乙酯制备实验装置图6

乙酸乙酯制备实验装置图6

发布时间:2025-10-10 04:47:04

㈠ 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的装置如下

(1)乙酸成本高,乙醇低,应过量,使乙酸多可能参加反应
(2)催化剂专,脱水剂
(3)此时属CH3COOC2H5更纯净,含有较少杂志(如C2H5OH)
(4)饱和Na2CO3溶液洗涤酯的目的:吸收CH3COOH,溶解C2H5OH,降低CH3COOC2H5溶解度

用饱和CaCl2溶液洗涤酯的目的溶解C2H5OH(生成Ca(C2H5OH)6Cl2),降低CH3COOC2H5溶解度)
(5)Na2CO3与CaCl2两种饱和溶液生成CaCO3沉淀

(6)保持气压平衡,使CH3COOC2H5顺利进入锥形瓶

㈡ 图为实验室制乙酸乙酯的装置.(1)在大试管中配制一定比例的乙醇、乙酸和浓H2SO4混合液的方法为:______

(1)浓硫酸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加入药品时,为防止酸液飞溅,应先加入乙醇再加入浓回硫酸和乙答酸,如先加浓硫酸会出现酸液飞溅的可能现象;
故答案为:向试管倒入一定量的乙醇,然后边摇动试管边慢慢加入一定量的浓硫酸和一定量的醋酸;
(2)挥发出来的乙酸和乙醇易溶于碳酸钠溶液,若导管插入液面下,容易发生倒吸,所以导管不插入液面以下目的是防止倒吸,
故答案为:防止倒吸;
(3)乙酸乙酯的制备反应,该反应为可逆反应,浓硫酸的作用为催化剂、吸水剂,吸水利于平衡向生成乙酸乙酯方向移动,
故答案为:催化剂;吸水剂;
(4)饱和碳酸钠溶液吸收挥发的乙醇,与乙酸反应除去乙酸、同时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便于分层,
故答案为: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便于分层;除去挥发出乙醇和乙酸;
(5)制取乙酸乙酯过程中,混合液容易发生暴沸现象,加入沸水能够防止暴沸,
故答案为:防止暴沸;
(6)实验制取的乙酸乙酯会浮在上层,说明乙酸乙酯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并且能够闻到芳香的气味,
故答案为:小;芳香.

㈢ “酒是陈的香”,就是因为酒在储存过程中生成了有香味的乙酸乙酯,在实验室我们也可以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制

(1)乙醇、乙酸分子中的官能团分别是羟基、羧基;
故答案为:羟基、羧基;
(2)导管不能插入溶液中,防止饱和碳酸钠溶液吸入反应试管中,
故答案是:倒吸;
(3)乙酸和乙醇在浓硫酸作用下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和水,反应方程式为
(5)将其放置温度高于16.6℃的房间,或用热毛巾握持一会儿,或将其试剂浸入温水中即可从试剂瓶中取出无水乙酸;
故答案为:将其放置温度高于16.6℃的房间,或用热毛巾握持一会儿,或将其试剂浸入温水中;
(6)乙烯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1,2-二溴乙烷,溴水颜色褪去,反应方程式为:CH2=CH2+Br-Br→CH2Br-CH2Br.
工艺一:除生成环氧乙烷外还有CaCl2和H2O的生成,还使用有毒气体氯气,不符合绿色化学的原则.
工艺二:乙烯和氧气反应全部生成了环氧乙烷,原子利用率为100%,符合绿色化学的原则.
故答案为:溴水颜色褪去;CH2=CH2+Br-Br→CH2Br-CH2Br;工艺二;

㈣ 如图所示,中学化学实验室采用该装置用于制备乙酸乙酯.(1)写出制备乙酸乙酯的化学方程式______.(2)

(1)酯化反应的本质为酸脱羟基,醇脱氢,乙酸与乙醇在浓硫酸作用下加热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和水,该反应为可逆反应,
故答案为:CH3COOH+CH3CH2OHCH3COOCH2CH3+H2O
(2)乙酸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需浓硫酸作催化剂,该反应为可逆反应,浓硫酸吸水利于平衡向生成乙酸乙酯方向移动,浓硫酸的作用为催化剂,吸水剂,
故答案为:催化作用;吸水作用;
(3)水交界处观察到有气泡产生,气泡的主要成分是乙酸和碳酸氢钠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故答案是:气体CO2
(4)闻到的刺激性气味的物质是乙酸乙酯中混有的乙酸和乙醇;原因是:注入的石蕊试液快速降至油层下方,油层内含有的乙酸不断扩散溶解到下层的水溶液中,上层红色是因为乙酸浓度较高,中间紫色层是因为乙酸与碳酸钠反应接近中性,下层蓝色是因为碳酸钠溶液呈碱性;
故答案为:乙酸;乙醇;注入的石蕊试液快速降至油层下方,油层内含有的乙酸不断扩散溶解到下层的水溶液中,上层红色是因为乙酸浓度较高,中间紫色层是因为乙酸与碳酸钠反应接近中性,下层蓝色是因为碳酸钠溶液呈碱性;
(5)碳酸钠在饱和食盐水中易溶,乙酸乙酯溶解度减小,故选用饱和食盐水除去乙酸乙酯中的碳酸钠杂质,故答案为:碳酸钠;
(6)根据沸点不同,将混合液体分离的操作是蒸馏,通过蒸馏可以分离乙酸乙酯,故答案为:蒸馏.

㈤ 实验室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乙酸乙酯.(1)A试管中加药品的顺序为______A中加入碎瓷片的目的是______;B试

(1)浓硫酸密度大于乙醇,所以应该先加乙醇,然后缓缓加入浓硫酸,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冷却后加入乙酸;
给乙酸和乙醇的混合液体加热时容易发生暴沸现象,所以加入碎瓷片起到了防止暴沸的作用;
由于乙酸乙酯在饱和碳酸钠溶液中的溶解度较小,碳酸钠能够中和乙酸、溶解乙醇,便于混合液分层,
故答案为:先加乙醇,然后缓缓加入浓硫酸,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冷却后加入乙酸;防止暴沸;饱和碳酸钠溶液;中和乙酸;吸收乙醇;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
(2)碳酸钠溶液为碱性溶液,加入酚酞后溶液显示红色,实验过程中乙酸沸点降低,容易挥发出来,乙酸能够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碳酸钠浓度减小,溶液碱性减弱,溶液的红色逐渐变浅;乙醇和乙酸易溶于水,实验中注意长导管不能伸到B试管液面下,否则B试管中的液体倒吸进入A试管,发生倒吸现象,
故答案为:碳酸钠溶液与挥发出来的乙酸发生反应导致溶液的碱性逐惭减弱;防止倒吸;
(3)乙酸乙酯在饱和碳酸钠溶液中溶解度较小,反应后混合液分层,可以通过分液操作分离;分液操作使用的主要仪器为分液漏斗;乙酸乙酯在混合液上层,分液时应该从分液漏斗的上口倒出乙酸乙酯,
故答案为:分液;分液漏斗;上口倒;
(4)乙酸乙酯的密度小于碳酸钠溶液,且具有果香气味的油状液体,则试管B中观察到的现象为:在饱和碳酸钠溶液的液面上有一层无色、有果香味油状液体,
故答案为:在饱和碳酸钠溶液的液面上有一层无色、有果香味油状液体;
(5)乙酸与乙醇在浓硫酸作用下加热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3COOH+C2H5OHCH3COOC2H5+H2O;
(6)设醇的分子式为CxHyO,由于与乙醇和乙酸在浓硫酸催化作用下发生酯化反应相似,则CxHyO+CnH2nO2→Cn+2H2n+4O2+H2O,根据质量守恒,x=2、y=6,所以该醇的分子式为C2H6O,该醇为乙醇,结构简式为:CH3CH2OH,
故答案为:CH3CH2OH.

㈥ 高一化学 1,写出制取丙酸甲酯的化学方程式 2,浓硫酸的作用①_②_ 3,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主要作用

吸水剂 催化剂

吸收丙酸,溶解甲醇,降低丙酸甲酯在水中的溶解度

倒吸

分液

望采纳谢谢

㈦ 实验室制乙酸乙酯得主要装置如图中A所示,主要步骤①在a试管中按2:3:2的体积比配制浓硫酸、乙醇、乙酸


(1)乙酸乙酯的制备反应,该反应为可逆反应,浓硫酸的作用为催化剂、吸水剂,吸水利于平衡向生成乙酸乙酯方向移动;因该反应为可逆反应,反应中加入过量的乙醇,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H3COOH的转化率增大;浓硫酸的密度比乙醇大,所以后加,溶于水放热,须边加边摇放热混合,
故答案为:在试管中加入3mL乙醇,然后边摇动边加入2mL浓硫酸和2mL乙酸;
(2)实验中用含18O的乙醇与乙酸作用,酯化反应的本质为酸脱羟基,醇脱氢,该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和水,且为可逆反应,所以乙酸脱羟基,乙醇脱氢离子,18O在产物乙酸乙酯中,故答案为:CH3COOH+CH3CH218OH

浓硫酸

㈧ (12分).可用图示装置制取少量乙酸乙酯(酒精灯等在图中均已略去)请填空:(1)试管 a 中需要加入浓硫

(12分)(1)先加入乙醇,然后边摇动试管边慢慢加入浓硫酸,再加冰醋酸 (2分)
(2)在试管a中加入几粒沸石(或碎瓷片) (2分)
(3) ①加快反应速率(1分)
②及时将产物乙酸乙酯蒸出,以利于平衡向生成乙酸乙酯的方向移动 (1分)
(4)吸收随乙酸乙酯蒸出的少量酸性物质和乙醇(2分)
(5)b中的液体分层,上层是透明的油状液体 (2分)
(6)方程式: (2分)

㈨ 某化学实验小组用右图所示的装置制取乙酸乙酯,并检验乙 酸 乙 酯中是否含有乙酸杂质(铁架台、夹子等

(1)乙酸和乙醇在浓硫酸作用下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和水,反应方程式为CH3CH2OH+CH3COOHCH3COOCH2CH3+H2O;
(2)乙酸和乙醇反应需浓硫酸作催化剂,反应物易挥发,应先小火温热,再慢慢升温至微沸状态,故选:①④;
(3)从反应装置出来的为蒸气,导管具有冷凝作用,若导管太短,使乙酸乙酯得不到充分的冷凝而使收集量减少,导管要足夠长才能确保产物得到充分冷凝,
故答案为:使乙酸乙酯得不到充分的冷凝而使收集量减少,导管要足夠长才能确保产物得到充分冷凝;
(4)因乙酸乙酯在碱性条件下会发生水解,生成的乙酸也可中和NaOH从而使酚酞褪色,故酚酞褪色不能肯定是含有乙酸造成的,
故答案为:不正确,乙酸乙酯在碱性条件下会发生水解,生成的乙酸也可中和NaOH从而使酚酞褪色,故酚酞褪色不能肯定是含有乙酸造成的;
(5)乙酸酸性比碳酸强,乙酸与碳酸氢钠反应,反应方程式为CH3COOH+NaHCO3=CH3COONa+CO2↑+H2O.说明乙酸乙酯中含有乙酸,
故答案为:乙酸乙酯中含有乙酸;CH3COOH+NaHCO3=CH3COONa+CO2↑+H2O;
(6)乙酸和Na2CO3反应首先生成NaHCO3而不放出气泡,当Na2CO3全部转化为NaHCO3后,乙酸才与NaHCO3反应生成CO2,产生气泡,所以,没有气泡产生,并不能说明其中不含有乙酸.
故答案为:不正确,因乙酸和Na2CO3反应首先生成NaHCO3而不放出气泡,当Na2CO3全部转化为NaHCO3后,乙酸才与NaHCO3反应生成CO2,产生气泡,所以,没有气泡产生,并不能说明其中不含有乙酸.

与乙酸乙酯制备实验装置图6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160笔记本机械硬盘多少钱 浏览:679
晋城市五金建材市场在哪 浏览:23
自动灭火装置装哪里 浏览:416
制冷设备维修电话多少 浏览:313
消防主机设备注册是什么意思啊 浏览:175
松木桩用什么机械打 浏览:742
实验室灌装的仪器叫什么 浏览:196
铸造的铁钱从什么时候开始使用 浏览:164
全国多少五金机电城 浏览:316
思域怎么把仪表调成英里 浏览:965
三轮车前轴承换多少钱 浏览:925
四线制仪表怎么连信号发生器 浏览:570
6205k的轴承是什么 浏览:56
工业管道安装阀门试压 浏览:279
考制冷证要看什么app 浏览:88
变压器防爆装置的作用 浏览:569
定做电动工具 浏览:925
阀门厂上班有没有毒 浏览:766
怎么看机器设备的图纸 浏览:790
女性趣电动工具 浏览:520
© Arrange www.fbslhl.com 2009-2021
温馨提示:资料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