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搅拌器的种类有哪些呢
搅拌抄机种类的不同主要取决于搅拌桨叶形式的不同,常用的搅拌机一般为推进式(螺旋浆叶),除此还有 斜浆式、框式、锚式、涡轮式、螺杆式等其他各种形式的搅拌机。一般以前三种比较常用。
推进式、斜浆式搅拌一般用于小型流体快速搅拌,常用的一般为3叶螺旋推进式、2叶斜浆式,叶片数可为2叶、3 叶、4叶或多叶,桨叶一般为一层,也可以为两层或多层。
框式搅拌一般用于大型流体慢速搅拌,一般为直角方型搅拌框,另外也有圆弧框式或板框式,根据需要也可 以有多框组合式。锚式搅拌隶属于框式搅拌,在食品加工和化工搅拌中应用比较广泛。
涡轮式搅拌形式比较多样,主要是为了加强对流体的剪切作用和循环能力,主要分为开启涡轮式和圆盘涡轮 式,具体桨叶形式根据不同搅拌需求比较多样,在此就不一一列举了。
搅拌轴及叶轮材质一般为A3钢、304不锈钢或316不锈钢,也可根据不同的防腐需求在轴体和桨表面包衬各 种防腐材料,如衬玻璃钢、衬胶、衬塑等等。
『贰』 jzc350滚筒搅拌机的结构简介
本机由搅拌机构、进料机构、供水系统、底盘和电气等十三个部分组成。
(图一)
搅拌结构搅拌机构由搅拌筒、托轮和传动系统等组成。
1、前支轮 2、上料机架 3、底盘总成 4、减速系统 5、离合器 6、操纵杆 7、行走轮
8、托轮 9、搅拌筒 10、电器控制箱 11、罩壳 12、供水系统 13、进料机构
(图二)搅拌桶
1、出料叶片 2、出料锥 3、低叶片 4、滚道 5、高叶片 6、筒体 7、大齿圈 8、进料锥
搅拌筒(图二)是搅拌机的工作部件,搅拌筒为双锥形,筒体内焊有两对高低叶片,交叉布置,分别也拌筒轴线成一定夹角,搅拌筒旋转时,叶片在啊使物料提升下落的同时,还使物料轴向来回窜动,所以搅拌运动比较强烈,搅拌35~45秒即可达到匀质混凝土。
在搅拌筒的出料锥体内部,焊有一对出料叶片,改变拉筒旋转方向,混凝土即由低叶片推向出料叶片并排出筒外。
搅拌筒四个托轮,搅拌筒由电机经减速箱驱动齿圈而旋转,故在有雾、阴雨天气,仍然可靠工作。
(图三)传动系统
传动系统减速箱为二级圆柱齿轮减速,传动比为6.04248,三角皮带轮树比为2.3912,拦筒齿圈速比为7.1111,总传动比为102.7467。拌筒的正反转由电机换向实现。
(图四)进料机构
进料机构
进料机构欧上料斗、爬梯、接长轨道和落地轨道组成(图四)
进料斗的升降及爬翻动作,由齿轮减速箱的输出轴通过轴端的进料离合器和钢丝绳卷筒带动,离合器由手动操纵杆控制。料斗的上极限位置由限位装置,自动脱开离合器。
(图五)供水系统
供水系统
供水系统由电机、水泵、调节阀和管路组成(图五)
电机通电后水泵即可将水直接注入拌筒,并通过调节阀来调节水的流量,(出厂时流量已调整合适)。搅拌所需的水量,是通过电气箱内的时间继电器直接控制水泵电机运转时间来实现的。用户可按给定时间流量关系图(图六),选择要求水量所需时间,并可定期的校核或修正该图。供水时,按一下左边的一只按钮,水泵启动,达到规定的时间后,供水电路自动切断。右边的旋转式按钮旋转后,按一下左边的按钮,可连续供水,推进冲洗管,接上水管,可以冲洗搅拌机外表。拉出冲洗管,搅拌机恢复正常供水状态。
机器的安放
就位场地应平整,基础应坚实,机器就位后,放下四个支腿,支腿下可垫上木块,将插销插入合适的孔眼内,并装上保险锁簧。将本机调到水平位置,或出料口略低一点,爬梯底部落地轨道必须垫实,轮胎也需垫好,以增强机器的稳定性。
『叁』 化工搅拌器种类
桨式、推进式、涡轮式和锚式搅拌器在搅拌反应设备中应用最为广泛,据统计约占搅拌器总数的75~80%。
1
桨式搅拌器
由桨叶、键、轴环、竖轴所组成。桨叶一般用扁钢或不锈钢或有色金属制造。桨式搅拌器的转速较低,一般为20~80r/min。桨式搅拌器直径取反应釜内径Di/3~2/3,桨叶不宜过长,当反应釜直径很大时采用两个或多个桨叶。
主要应用:
桨式搅拌器适用于流动性大、粘度小的液体物料,也适用于纤维状和结晶状的溶解液,物料层很深时可在轴上装置数排桨叶。折叶式比平直叶式功耗少,操作费用低,故折叶桨使用较多。
桨式搅拌器不能用于以保持气体和以细微化为目的的气—液分散操作中。
桨式搅拌器的转速一般为20~100r/min ,其常用参数见下表:
2
推进式搅拌器
推进式搅拌器,搅拌时能使物料在反应釜内循环流动,所起作用以容积循环为主,剪切作用较小,上下翻腾效果良好。当需要有更大的流速时,反应釜内设有导流筒。
标准推进式搅拌器有三瓣叶片,其螺距与桨直径d相等。推进式搅拌器直径约取反应釜内径Di的1/4~1/3,300~600r/min,搅拌器的材料常用铸铁和铸钢。
推进式搅拌器的特点:
轴向流搅拌器;
循环量大,搅拌功率小;
结构简单、制造方便;
常用于低粘流体中。
3
涡轮式搅拌器
涡轮搅拌器速度较大,300~600r/min。直叶和弯叶涡轮搅拌器主要产生径向流,折叶涡轮搅拌器主要产生轴向流。
涡轮搅拌器的主要优点是当能量消耗不大时,搅拌效率较高,搅拌产生很强的径向流。因此它适用于乳浊液、悬浮液等。
4
锚式搅拌器
适用于粘度在100Pa·s以下的流体搅拌,当流体粘度在10~100Pa·s时,可在锚式桨中间加一横桨叶,即为框式搅拌器,以增加容器中部的混合。
锚式搅拌器的特点:
结构简单,制造方便;
适用于粘度大、处理量大的物料;
易得到大的表面传热系数;
可减少“挂壁”的产生。
『肆』 西屋搅拌机怎样安装
顶插法∶凡将搅拌器自搅拌槽之顶部插浸於槽内搅拌者谓之顶插法,可分为中心插浸(图A)、偏心插浸(图B)及偏心斜插(图C)等三种。
A. 中心插浸在低黏度且无挡板阻流之操作时,液体会产生打旋现象(图D),搅拌速度越快则打旋越强烈,此种混合效率最低,通常系加装挡板加以消除(图E),在直立槽内加装四个直立标准挡板组,板宽约槽直径之1/10~1/12左右,由於进一步增加板宽时并未发现动力增加,故由轮叶动力消耗观点看,此项宽度并不能视为标准之板宽,因为实验证明发现,板宽范围有助於流体上下打混,并消除涡流现象。但是板数增加时,动力消耗增加。当液体黏度增加时,对挡板需求层度随之降低,板宽随之减小,挡板可与槽壁保留适度之空隙让流体穿过,而不至於产生滞留现象,更高黏度之液体则可采用斜角度方式安装。
B. 偏心插浸一般应用於小型槽之搅拌,将搅拌器自桶槽中心移开,可为直立或斜角插浸,有时不需采用档板即可消除打旋现象。
『伍』 什么是“机械搅拌加速澄清池的结构及工作原理是什么
澄清池主要由集水槽、支撑桥、变速驱动装置、进出水管、加药管、取样管、泥渣排放管、底部轴承及轴承座、底部轴承润滑管、底部轴承支架、角度调整夹、第一反应室延长段、第一反应室、第二反应室、导流板、泥渣搅拌浆、搅拌叶轮、搅拌机轴、刮泥机轴、刮泥机臂、顶部支撑钢结构等部件组成。
机械搅拌澄清池是混合室和反应室合二为一,即原水直接进入第一反应室中,在这里由于搅拌器叶片及涡轮的搅拌提升,使进水、药剂和大量回流泥渣快速接触混合,在第一反应室完成机械反应,并与回流泥渣中原有的泥渣再度碰撞吸附,形成较大的絮粒,再被涡轮提升到第二反应室中,再经折流到澄清区进行分离,清水上升由集水槽引出,泥渣在澄清区下部回流到第一反应室,由刮泥机刮集到泥斗,通过池底排泥阀控制排出,达到原水澄清分离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