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摩擦传动是传送装置中的一个重要模型
机械传动详细讲解,
机械传动可分为:
摩擦传动——依靠构件的接触面的摩擦力来传递动力和运动的,如带传动。
啮合传动——依靠构件间的相互啮合传递动力和运动的,如齿轮传动、蜗杆传动。
推动——螺旋推动机构、连杆机构、凸轮机构等。
49页内容详细介绍机械传动知识(文末有获取)
1000G机械必备设计资料内容详情
这1000G资料涉及的范围很广,具体来说包括机械设计、机械原理、模具、机械加工、材料类、电气行业、各种零件模型和非标等等领域,具体内容有:上千份文档类(各类机械设计手册、液压类手册、自动化类手册等等,所有历史文章的PPT源文件等)、常用的设计工具(一些自动计算表格)以及各类视频教程类,我相信这1000G资料对于提升你的能力一定会有很大的帮助。同时在你工作中遇到相关问题的时候,这些资料也能提供很好
⑵ 50个经典机械结构动图赏析,明白了很多机械原理
探索机械奥秘的50幅经典结构动图:
1. 落锤 - 绿色皮带轮轴巧妙配合绿色轴与红色空心轴滑键,滑块的移动由绿色杆精确控制。
2. 摩擦压力机1 - 绿色皮带轮轴驱动,绿轴与红空心轴滑键交互,蓝色盘与螺钉交替接触,滑块由紫色杆调控,展现压力传递的原理。
3. 摩擦压力机2 - 中心小齿轮与紫色盘上的四个齿轮和两根滚柱协同,滑块运动由杆件的不同位置调控,制停器保持系统稳定。
10. 台木锯1 - 橙色圆刀片通过粉色螺母调整角度,实现精确切割。
11. 台木锯2 - 粉色螺母的精细调节掌控锯片的上下和倾斜角度。
13. 翻转机制2 - 连杆、曲柄和轴承的精密尺寸,蓝色曲柄每旋转90度,工件就能完成180°的翻转。
14. 传送机制1 - 蓝色鸡蛋型运动揭示了杆件的巧妙组合,形成平行四边形机制,工件顺畅传输。
15. 并联给料机1 - 平行四边形原理在工件输送中大显身手。
绿色杆的巧妙应用突破了机械的局限;并联给料机2通过创新设计输送物料;可移动弹簧进料管则为球体或短滚柱的进料提供了灵活性;黄色盘的凹槽确保了零件的精确定位;推进带机制由低绿色轴驱动,展现了力的传递;带进相机则通过蓝色轴的摩擦捕捉机械动作;矫正砂轮装置巧妙结合了平行四边形机制和砂轮平衡技术;切削齿轮1要求与齿轮节圆直径精确匹配;切削齿轮2专为小型模块和高齿数设计;便携式镗床1集成了行星齿轮和螺母螺钉,提高精度;砂轮平衡1与2通过移动砝码达到理想状态;连接板切断机制1与2利用连杆或平行四边形机制实现高速切断;切片机的功能虽未详述,但可见其精密机械设计。
30. 凸轮驱动剪1: 精准剪切得益于凸轮的运动规律。
31. 铣床上制作球体1: 工件旋转,径向工具调整,展现精密加工技术。
32. 铣床上制作球体2: 凸面球体,通过轴心交叉调节工具,实现个性化加工。
33. 铣床上制作球体3: 凹面球体加工,轴心交叉与工具精准配合。
34. 鲁洛多边形铣削方形: 偏心粉色轴与不规则星形轮廓,展现独特轮廓加工。
47. 钻三角孔1b: 基于1a的精细加工技术,三角孔切割得心应手。
48. 不规则鲁洛三角形: 在方形内旋转的机械结构,展示非对称设计的机械美感。
49. 推进钻孔带机制: 精密钻孔的创新解决方案。
⑶ 又无远距离无接触 传输能量的装置
远程能量传输系统简介
远程能量传输系统是一种用激光远距离无接触传输能量的新技术,主要应用于飞行器上,该项发明拥有三项国家专利,它主要是解决飞行器的续航能力问题。
该项发明通过三项技术创新用激光能量传送的技术方案解决了飞行器续航问题。具体方案如下:利用激光方向性强、不易扩散、传送距离远的特点在地面设立多点基站式发射装置;在飞行器上安装光伏电池、导热系统、半导体温差电池、散热器。飞行器上的光伏电池接收到激光后将一部分能量转化为电能,另一部分转化为热能,热能由导热系统传送到半导体温差电池,由半导体温差电池将热能转化为电能。从而增强了飞行器的续航能力。
由于中小型飞行器由于载重能力有限,所携带的燃料不多导致其航能力弱,无法长时间工作,因此得不到普遍使用,于是想到要研发一种续航能力强且易推广的中小型飞行器。由此想到在其飞行过程中用激光补充能量。
研究过程
1、确定了通过发射激光,太阳能光伏电池做接收转化装置的方案;2、用卤素灯和太阳能光伏电池做了模拟实验;3、对单一能量发射点做了修改,改为多点基站式激光发射;4、经过试验,又对出现的问题--光电转换效率低做了改进。采用了光热复合式激光接收转化装置。
方法及原理
系统分析法、功能模拟法、整体优化法、机械原理、塞贝克效应、西伯克效应、信息工程原理。
项目贡献及创新部分
1、创新了一种远程无接触能量传输装置。
2、创新了多点基站式激光发射的方法,增强了激光传输装置的实用性。
3、创新了光热复合式综合能量转化装置,提高了能量转化率,解决了能量转化过程中的损耗问题。
同类研究情况调查及比较
普通的飞机以化石燃料为供能物质,不但污染环境且储量有限。而该项发明通过在飞行器飞行过程中用激光为其提供能量,从而增强了飞行器的续航能力。只要飞行器能接收到激光便可以无间断的飞行。
飞行器在起飞和降落时所消耗的能量是最多的,甚至是飞行时耗能的两倍,如果尽量减少飞行器的起飞和降落的过程便可以节省很大一部分能量。因此来说,该项发明投入使用可以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但由于激光通常被作为武器使用,危险性高,因此该项发明还未投入使用。
进一步完善该发明的设想
如果能够提高光伏电池的转化率便可以进一步增强飞行器续航能力;还有一点就是提高温差发电的转化率,进一步减小能量损失,提高能量利用率。最主要的一点是解决激光的危害问题,为该项发明投入使用奠定基础。
研究人员及其发明创造部分
阚鑫源在研究中发明了远程无接触能量传输装置,孙宁在研究中创新了多点基站式能量发射方法,边阳在研究中创新了综合能量转化装置。
下面对三项专利做具体介绍
该项发明最核心的一项专利是远程无接触能量传输装置,其专利说明书如下:
说 明 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激光能量传送装置,其特征是激光发射器发射出光束照射在太阳能电池上,太阳能电池通过导线连接在用电器上。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科技进步,空中航行,空中拍摄、空中侦察、空中实验过程中有大量飞行器械投入使用。这些设备无一例外都需要能量来提供动力,但由于在起飞过程中增加负载会间接增加飞行成本。增大飞行器载重能力会增加飞行器的制造成本。同时,由于要补充能量,飞行器在空中连继飞行的时间就会受到影响,从而影响使用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根据以上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用激光传送能量的装置,以实现无接触补充能量。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激光发射器发射出光束照射在用电器的太阳能电池上,太阳能电池通过导线连接在用电器上。
激光发射器通电后发光,光束照射在远处的太阳能电池上,太阳能电池把激光的能量转化成电能从而实现对用电器供电。
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不用连线,就可以传递能量,这样设备一边执行任务一边补充能量,可以避免往返充电,提高使用效率,使用更加方便。普通的太阳能转化成电能供电,在夜间、阴天会供电不足,本实用新型因为能量由激光携带的能量来提供,所以受太阳光照影响小。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示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其中:1、激光发射器;2、太阳能电池;3、用电器;4、导线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激光发射器(1)发射出光束照射在太阳能电池(2)上,太阳能电池通过导线(4)连接在用电器(3)上。
激光发射器(1)通电后发光,光束照射在太阳能电池(2)上,太阳能电池(2)把激光的能量转化成电能,通过导线(4)为用电器(3)输送电能。
专 利 原 理 附 图
权 利 要 求 书
1、一种能量传输装置,其特征是:激光发射器(1)发射出光束照射在太阳能电池(2)上,太阳能电池通过导线(4)连接在用电器(3)上。
专利受理通知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