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碳酸钠俗称纯碱、苏打,是一种常用的日用化学品.在实验室里,可用如图所示装置,以氯化钠、二氧化碳、氨
(1)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水、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HCO
3
△
.
Na
2
CO
3
+H
2
O+CO
2
↑;
A装置是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装置,利用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
3
+2HCl=CaCl
2
+H
2
O+CO
2
↑;为避免二氧化碳中的氯化氢进入C影响晶体析出,先通过饱和碳酸氢钠溶液除去氯化氢;反应过程中氨气是污染气体,不能排放到大气中,需要进行尾气吸收;
故答案为:2NaHCO
3
△
.
Na
2
CO
3
+H
2
O+CO
2
↑;
CaCO
3
+2HCl=CaCl
2
+H
2
O+CO
2
↑; 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稀硫酸;
(2)实验中,要注意控制二氧化碳的通入速度(以出现能数得清的连续气泡为好)和水浴的温度.实验中不能过快的通入二氧化碳的目的是:增大二氧化碳的吸收率; 水浴加热的优点是:利于控制反应体系的温度和使其受热均匀;依据图表数据分析,水浴温度不能超过40°C,因为温度再高碳酸氢铵分解,碳酸氢钠晶体不利于析出;将反应混合液冷却到15℃左右,碳酸氢钠的溶解度最小,析出的固体应主要含有NaHCO
3
;
故答案为:增大二氧化碳的吸收率;利于控制反应体系的温度和使其受热均匀;40; NaHCO
3
;
(3)电解饱和食盐水,阴极氢离子得到电子生成氢气,电极附近氢氧根离子浓度增大,氢原子氢氧化钠在阴极附近生成;
故答案为:阴; 该极区氢离子放电,产生出氢氧根离子;
『贰』 为验证Na2CO3和NaHCO3的热稳定性,传统的设计方案如下:将Na2CO3和NaHCO3分别放入图(1)装置的试管中,
(1)碳酸氢钠分来解生成碳酸钠、二自氧化碳、水,该反应为2NaHCO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