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与系统集成的目录
第1章 太阳能资源
1.1 太阳能利用的必要性与利用方式
1.2 太阳能资源的特点
1.3 衡量太阳辐射的指标
1.3.1 辐照度
1.3.2 光谱强度分布
1.3.3 直射辐射(直射光/平行光)与散射辐射(散射光)
1.4 影响接收地表太阳辐射的因素
1.4.1 大气质量数AM(Air.Mass)与纬度
1.4.2 AM1.5 标准光谱
1.4.3 接收面朝向
1.4.4 追踪太阳机制
1.5 世界与中国的太阳辐照分布
参考文献
第2章 光伏发电原理与光伏电池
2.1 光伏技术基本原理
2.1.1 光生伏特效应
2.1.2 本征半导体、P型、N型半导体
2.1.3 P.N结
2.1.4 太阳能电池的原理与转换效率
2.2 第一代晶体硅太阳能电池
2.2.1 单晶硅太阳能电池
2.2.2 多晶硅太阳能电池
2.3 第二代薄膜太阳能电池
2.3.1 硅基薄膜电池
2.3.2 铜铟镓硒
2.3.3 碲化镉
2.4 第三代太阳能电池
2.4.1 染料敏化电池(Dye.Sensitized.Solar.Cell,DSSC)
2.4.2 有机光伏电池(Organic.Photovoltaic,OPV)
2.4.3 量子点电池
2.5 Ⅲ.Ⅴ族多结电池与聚光光伏
2.5.1 Ⅲ.Ⅴ族多结电池
2.5.2 Ⅲ.Ⅴ族多结聚光电池
2.6 太阳能光伏电池的研究现状
参考文献
第3章 光伏组件
3.1 晶体硅光伏组件
3.1.1 电池连接方式
3.1.2 组件构成
3.1.3 组件特性与参数
3.2 薄膜光伏组件
3.2.1 电池连接方式
3.2.2 组件构成
3.2.3 组件特性与参数
3.3 聚光光伏组件
3.3.1 组件构成
3.3.2 组件特性与参数
参考文献
第4章 光伏发电系统
4.1 光伏发电系统基本原理与组成
4.2 光伏发电系统的类型
4.2.1 并网与离网光伏发电系统
4.2.2 地面光伏系统及与建筑结合的光伏发电系统
4.3 自发自用的建筑屋顶分散式光伏发电系统
4.3.1 工程安装
4.3.2 资金投入与回报
4.3.3 社会效益
4.3.4 潜在经济效益
4.3.5 推广自发自用分散式屋顶光伏系统
4.4 光伏发电成本
4.4.1 光伏发电系统的成本构成
4.4.2 均化发电成本(Levelized.Cost.of.Electricity,LCOE)
4.5 光伏系统的应用
参考文献
第5章 光伏系统的设计
5.1 光伏系统容量与发电量的设计计算
5.1.1 系统设计思路、步骤与内容
5.1.2 与设计相关的因素与技术条件
5.1.3 方阵倾角的选择
5.1.4 日照与阴影分析
5.1.5 系统装机容量、发电量计算方法
5.2 光伏系统的结构设计
5.2.1 确定光伏电站现场布置
5.2.2 光伏组件强度、重量与尺寸
5.2.3 方阵基础与支架设计
5.2.4 配电房安排
5.3 光伏系统的电气设计
5.3.1 直流汇流箱的配置
5.3.2 逆变器的选型
5.3.3 交直流配电柜设计
5.3.4 防雷与接地系统设计
5.3.5 蓄电池组的设计
5.4 并网接入设计
参考文献
第6章 光伏逆变器
6.1 逆变器的定义与分类
6.1.1 逆变器的定义
6.1.2 逆变器的分类
6.1.3 逆变器的发展前景
6.2 光伏逆变器
6.2.1 光伏逆变器的分类
6.2.2 逆变器的工作原理
6.2.3 国内外逆变器发展现状
6.3 光伏离网逆变器
6.3.1 额定输出容量
6.3.2 输出电压稳定度
6.3.3 整机逆变效率
6.3.4 过载保护功能
6.3.5 设备启动性能
6.4 光伏并网逆变器
6.4.1 最大功率跟踪
6.4.2 防孤岛效应
6.4.3 自动运行与停机功能
6.4.4 自动电压调整
6.4.5 直流检测
6.5 逆变器制作及其使用维护
6.5.1 逆变器的工作原理
6.5.2 逆变器制作过程
6.5.3 逆变器的操作使用与维护检修
参考文献
第7章 光伏发电储能装置
7.1 铅酸蓄电池
7.1.1 铅酸蓄电池简介
7.1.2 铅酸蓄电池的性能参数
7.1.3 免维护铅酸蓄电池
7.1.4 胶体蓄电池
7.2 其他储能电池与器件
7.2.1 镍镉电池
7.2.2 镍氢电池
7.2.3 锂离子电池
7.2.4 超级电容器
7.3 蓄电池充放电控制与管理
7.3.1 光伏控制器的分类与电路原理
7.3.2 光伏控制器的性能特点与技术参数
7.3.3 光伏控制器的选型配置
参考文献
第8章 其他电气设备与部件
8.1 直流侧设备
8.1.1 汇流箱
8.1.2 直流配电柜
8.1.3 离网控制器
8.1.4 储能蓄电池
8.1.5 光伏电缆
8.1.6 其他元器件
8.2 交流侧设备
8.2.1 交流配电柜
8.2.2 防逆流元件
8.2.3 交流防雷元件
8.2.4 配电盘
8.2.5 单向电能表(发电与用电)
8.2.6 干式变压器
8.3 并网监控系统设计
8.3.1 监控主机
8.3.2 网络版监控软件
8.3.3 系统调度
8.3.4 系统通信
8.3.5 谐波控制
参考文献
第9章 光伏追日系统
9.1 光伏追日系统的类型
9.2 光伏追日系统对组件“有效”效率的影响
9.2.1 采用追日系统的平板光伏组件
9.2.2 聚光光伏组件
9.3 光伏追日系统的工作原理
9.3.1 光伏追日系统的组成
9.3.2 简单追日机制示例
9.3.3 光伏追日系统的设计示例
9.4 光伏追日系统的技术参数
9.5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用对日单轴自动跟踪装置技术要求
参考文献
第10章 光伏电站的施工、检测与维护
10.1 光伏电站施工
10.1.1 方阵基础及其光伏发电系统施工
10.1.2 配电设备及其设备之间线缆施工
10.1.3 防雷接地及其监控检测系统施工
10.2 光伏系统检测及其检测仪器
10.2.1 设备外观检查
10.2.2 设备性能测试
10.2.3 光伏方阵绝缘电阻的测量
10.2.4 逆变设备绝缘电阻的测量
10.2.5 接地电阻测量
10.2.6 绝缘电阻测量
10.2.7 电能质量与并网保护装置测试
10.3 光伏电站管理维护
10.3.1 建立光伏电站的管理体系
10.3.2 光伏电站维护管理的基本内容
10.3.3 光伏电站日常管理的制度
参考文献
第11章 光伏发电系统效益与运营模式
11.1 光伏发电的效益
11.1.1 综述
11.1.2 经济成本
11.1.3 减排效益
11.1.4 社会效益
11.1.5 能量回报
11.2 光伏发电市场的政策扶持
11.2.1 国外光伏发电扶持政策
11.2.2 国内光伏发电政策
11.3 并网光伏系统开发模式
11.3.1 地面并网光伏电站
11.3.2 分散式并网光伏系统
11.4 并网光伏系统的运营模式
11.4.1 上网电价(FIT)模式
11.4.2 节能表现协议(Energy.Performance.Contracting,EPC)
11.4.3 电力购买协议(PPA)
11.5 离网光伏系统开发与运营模式
参考文献
第12章 中国光伏市场与政策
12.1 中国太阳能光伏市场现状
12.1.1 “光伏大国”
12.1.2 “两头在外”
12.1.3 “突围之路”
12.1.4 国内光伏市场发展历程
12.1.5 上网电价——特许招标
12.2 市场前景预测
12.2.1 我国太阳能市场潜力
12.2.2 世界太阳能市场发展
12.2.3 中国太阳能发展现状及前景预测
12.3 适合中国国情的光伏政策
12.3.1 中国能源现状与经济转型概述
12.3.2 观念转变
12.3.3 政策的可行性、科学性
12.3.4 国内光伏政策的现状和展望
参考文献
第13章 光伏发电的其他应用
13.1 太空光伏发电站
13.1.1 微波输电的发展史
13.1.2 微波输能的基本原理
13.1.3 SSPS计划的由来
13.1.4 SSPS计划的原理
13.1.5 太空光伏电站的技术与经济问题
13.2 电动车光伏充电站
13.2.1 电动车充电站的基本原理
13.2.2 光伏充电站设计
13.2.3 电动车光伏充电站投资成本
参考文献
第14章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应用实例
14.1 深圳福田园博园1MWP光伏屋顶并网电站
14.1.1 项目安装地情况
14.1.2 环境与资源情况
14.1.3 光伏电站方案描述
14.1.4 光伏电站主要设备
14.1.5 环保效益
14.1.6 社会效益
14.1.7 经济效益
14.2 内蒙古乌海科技馆50kWP光伏屋顶并网电站
14.2.1 项目安装地情况
14.2.2 环境与资源情况
14.2.3 光伏电站方案描述
14.2.4 光伏电站主要设备
14.2.5 环保效益
14.2.6 社会效益
14.2.7 经济效益
14.3 深圳市宝安区新湖中学4.32kWP光伏地面离网电站
14.3.1 项目安装地情况
14.3.2 光伏电站方案描述
14.3.3 光伏电站主要设备
14.3.4 环保效益
14.3.5 社会效益
14.3.6 经济效益
14.4 杭州万轮科技创业中心5.12kWP光伏屋顶并网电站
14.4.1 项目安装地情况
14.4.2 环境与资源情况
14.4.3 光伏电站方案描述
14.4.4 光伏电站主要设备
14.4.5 环保效益
14.4.6 社会效益
14.4.7 经济效益
14.5 巩义市青龙山庄50kWP地面光伏并网电站
14.5.1 项目安装地情况介绍
14.5.2 环境与资源情况
14.5.3 光伏电站方案描述
14.5.4 光伏电站主要设备
14.5.5 环保效益
14.5.6 社会效益
14.5.7 经济效益
附录1 “关于实施金太阳示范工程的通知”
附录2 关于做好2010年金太阳集中应用示范工作的通知
附录3 第二批光伏特许权招标结果公告
附录4 金太阳示范工程财政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附录5 金太阳示范工程和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示范工程关键设备入围企业目录
附录6 2010年金太阳示范工程项目目录
B. 一什么舰艇
一艘舰艇
C. 工程完工报告怎么写
写作思路:把工程名字,开始时间完成时间,是否符合合格标准等写下来。
工程完工报告
我单位承建的 工程,于 年 月日开工,于, 年 日完工。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和验评标准,符合设计文件及合同要求,施工技术资料汇集整理齐全,经质检部门检验,验收合格。
施工单位负责人:(签字)
日期:
D. 农业与技术的期刊目录
《农业与技术》2014年5期目录
解磷细菌研究进展与应用前景 郎敬,杨洪一,李丽丽,来永才
玉米甘薯间作套种栽培技术及效益分析 王新华,郭书亚,尚赏,谢幸华,张艳,卢广远
土壤有机质类型及永胜县土壤有机质含量分析 黎玉国,伍正菊
粮油作物高效生产技术探讨 孙卫忠
代森锰锌对土壤中酶活性的影响 耿烨,王文娟
水中化学需氧量快速测定实验分析 李伯森,王兵,陈玉波
水稻基蘖肥与穗肥施用比例试验 谢恒
绿肥不同播种期试验总结 何济桥
不同配方施肥对油菜产量影响研究 张金翅
不同施硼量对油菜黔油28号产量影响试验初探 成小会
甜瓜钾肥量控制的小区试验分析报告 约麦尔·艾麦提,阿布都热依木·肉孜,巴拉提·巴克
河北平泉县农田耕层土壤养分分析 杨晓芙
玉米生产中进口农药与国产农药效果对比 吴丽敏
绿色水稻营养价值解析 刘鹏
新疆棉花产业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 李大威
植物激素分析方法的研究--高效毛细管电泳的特点及发展应用 周德宝
红寺堡区甘草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技术研究与示范推广 祁小军
加强基层农业科技推广工作 刘静,武海珍
现代农业粮食产业项目建设探讨与分析 张翠侠
即墨市农业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尹侃侃,李视友
爱玉优防除玉米田杂草试验分析 李淑芬,刘艳英,王晶,温航
地福来有机复合肥在水稻上应用效果研究 于军华
有效提高种子活力处理技术的研究 张治国
中国种子的发展趋势分析 杨长海
种子引发及其效应的研究现状 米兴旺,陈超,张彦龙
试论基于新形势的农业技术推广的强化路径 裴玲美
稻米中镉含量的测定及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 倪美仙,潘丹杰
浅谈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农机维修管理工作 孟军
食品加工技术及配套机械设备应用可行性分析--以恩施州农产品深加工为例 王瑛,喻恩森,张捷,严一红
水工混凝土施工技术探讨 吴秉锁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后管理对策探讨 柴敬礼
农村人饮工程建后管理方法探讨 王海忠
某渠道工程湿陷性黄土基础处理技术分析 马新江
农田水利工程节水灌溉技术研究 杨自健
探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 马秀萍
关于农田节水灌溉技术的几点思考 艾木都力·吾守尔
灌区管理改革策略探究 邵奎军
加强农机安全监管促平安农机创建 刘莉
水稻种植机械化探析 杨文武
水质监测精细化控制措施研究 张静
滴灌是节水灌溉省时增产的有效方式 韩子鑫,宋丽娜
迁安市节水灌溉工程现状及今后发展方向 韩玉荣,赵红珊,魏秋艳
水稻覆膜机械装置的结构研究与设计 张玉良
变量施肥机外槽轮排肥器的试验研究 田耘,赵亚祥
浅谈农机管理的问题与应对策略 韦谋富
农业机械化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 张艳芬
农机与农艺需更深度融合 吕秀红,王桂林
农作物秸秆粉碎设备改进和应用 曹杰
玉米收获机加装四轮驱动装置的特点 徐秀生
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设计分析 顾红
翻板闸在民生水利工程中的应用 盛利
浅析水利施工技术创新及混凝土施工技术 董高平
对华能铁岭风能发电场工程建设造成水土流失的补救措施的研究 毕晓霞
眉县农村污水处理工程示范效应 刘瑞,郭志敏,张保利
浅谈小流域水土保持的综合治理 肖雪毅,刘永辉
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中所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分析 杨丽
渭河流域浅山区优良造林树种刺槐 万廷辉
林业技术推广在基层林业站存在问题与对策 蒙剑
榆树病虫害预防和治疗措施的探究 赵理
果树栽培管理走环保之路 阮长海
白皮松大田式容器育苗技术 白金海,宋青珍
行道树树种应用与分析 季楠,刘洪昌
森林天然更新技术分析 王鹤霖,袁玉明,苗长安,迟俭生,程晓东
搞好退耕还林工程要点 邹建民
杉木速生丰产林栽培技术研究 陈艺辉
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的营林管理措施探讨 黄仲敏
分析当前造林工作面临的形势抓住机遇并挑战 王高峰
林业有害生物综合防治技术 邹兆伟
谈如何提高森林涵养水源的能力 钟守钰
林下造林对水土保持的影响 徐明华
林业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分析 刘桂彬,张兴武,齐华春
浅析林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周红梅,齐华春
对突发林业有害生物事件应急机制的分析 姜俊嘉,原慧杰,齐华春
林业可持续发展研究现状和展望 孟庆敏,孙军,尼同明
浅析落叶松高生长受松瘿小卷蛾的影响 范英利,李剑铎,王明利
果树病虫害防治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浅谈 徐华聪,吴明龙
基于3S技术的林业信息系统构建分析 潘雨
试论如何加强营林生产管理 陈英姿,陈凡义,韩艳平,孙金山,常桂平
浅论新时期林业资源保护的可行性策略 龙凤
乡林业产业发展探讨 杨景宗
油菜育苗移栽高产优质栽培技术 吴惠茹
分析杂交水稻新组合种植比较试验 张玉洪,柏华林,陈忠碧
水稻压缩床土育苗技术试验研究 马旦林,金龙石
膜下滴灌大豆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研究 吐尔逊娜依·恰连,哈丽亚·沙米克,哈丽霞木·玉山
玉米灰斑病的发生及防治技术 杨志峰,李霞,叶志伟
秋季玉米与红薯田间管理技术研究 夏宏洋
浅水藕高产栽培技术 花会功
中籼稻新品种在豫南稻区生产试验分析 余蕾
邢台地区白灵菇棚栽高产关键栽培技术研究 张佩
油茶园地力培肥途径探试 梅明聪,杜一新
柑桔提质增效栽培技术研究与示范推广 李群芳
榆林引种俄罗斯大果沙棘及栽培研究技术略谈 姜黎黎
果树标准化栽培技术探讨 樊冲
香蕉栽培技术 黎雨金
大豆品种北丰14号大垄窄行密度试验研究 朱连波
甘蔗高产栽培技术与病虫害防治探讨 覃耀慕
盐胁迫对绿豆发芽率的影响 刘文英,刘建霞,张永芳
甘蔗综合栽培技术群体中叶面积光照度和产量的研究 杨玲
玉米铁甲虫发生及防治 牙韩昂
红豆杉扦插育苗技术研究 秦涛
南方地区水稻工厂化育秧技术设计及应用的探讨 朱永权
浅谈大豆病虫草害的防治 杨晓君
水稻高产创建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办法 周永华
青贮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宁新妍
水稻双超双抛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周应林,舒桂南
西葫芦无公害栽培技术 罗凯
望都县小麦高产创建综合栽培技术 胡志敏,马志英,姜会,熊彦娣,刘胜海
农家庭院如何防治柿树介壳虫 王立国
无公害蔬菜土肥管控措施探讨 刘西良
有机肥对大棚蔬菜品质影响分析 刘春
新疆棉花膜下滴灌技术分析及存在问题 徐力强
黔东南州种植业污染现状及防治途径分析 徐燕,刘太昭,田爱民
落叶松造林技术探讨 周爱华
关于发展山野菜家植生产中几个重要环节的分析 王桂霞,李春艳
浅议梨树优质丰产栽培技术 苗东升
伊犁河谷气候条件对冬小麦各生育期及产量的影响分析 雷杰,张晓蕾
弥渡县美国薄壳山核桃引种栽培现状及发展 马殊
山杏嫁接及其管理技术研究 王杰
小麦栽培技术的研究与展望 买向丽
花生种植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周艳丽
保护性耕作农田秸秆残茬管理技术要点 孙向军,黄猛
新疆南疆地区果树下小麦稳产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屈进峰,宋华萍
浅谈沼肥在柑桔种植中的应用 何守生
南方甜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张贤银
小麦病虫害全程绿色防控技术 甘勇
珍贵菌根食用菌的半人工栽培研究进展 张健
梅花光合生理特性分析 丘莹莹
阳台菜园关键栽培技术解析 何晓亮
新型LED植物补光装置的开发及应用 唐建军,杨国强,任贵仪,王建林,张小龙
浅谈芒果落花落果的原因及防治技术 谢增秀
北方露地蔬菜多茬次栽培技术探研 马晓燕
温室大棚辣椒栽培技术研究 李秋艳
葡萄试管苗热处理脱毒技术研究 肖蕊
城市森林公园景观生态规划的问题和措施 韦林燕
现代特色旅游农业体验型园区规划的探讨--以苏州阳澄湖长乐园规划为例 翟为
汀步在园林中运用探讨 盛国祥,钟江波
浅谈居住小区园林绿化设计 许正原
植物在城市公园入口设计中的运用 阳余燕
世界有机农业现状探究与我国有机园艺发展 夏秀华
锡林郭勒盟草原树木园几种灌木蒸腾量的测定分析 薛孝军
中小城市老公园的提质改造与探讨--以郴州市北湖公园提质改造为例 曹琳
宿根花卉在唐山园林中的应用 张孟羽
浅谈提高淡水养殖经济效益的途径 张凤云,耿世杰
稻田养蟹技术 郑威,李晓媛,薛晓玲
浅析合浦县生猪生产现状及发展策略 彭友雯
酸化剂在仔猪饲料中的应用 薛书民
不同批量诱导方法对家蝇幼虫生长发育影响的实验与分析 褚夫江,刘文彬,吴玉萍,朱家勇
黄金鲫山区池塘健康养殖技术 刘家楷
鲤鱼养殖现状及种质问题探讨 卢永进
动物疾病预防与对策 李富
我国猪价不稳定的主要原因及对策 蒋兆强
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重点及建议 梁萍
浅析猪口蹄疫的防控措施 彭达坚
牛传染性胸膜肺炎的诊断 谢禄松
浅谈山羊传染性结膜角膜炎的诊治 和辉,余四娜
如何加强对动物规模养殖场的监督管理 胡俊邦
布鲁氏菌病及其综合防治 夏会民
网箱养殖对水域环境的影响及防治对策 张宝栋
区域自动气象站站点选取分析 贺敬,王国军
前郭县酸雨变化特征分析--以2007~2013年为例 陆晓平,田伟斌,郭丽红
雾滴运动影响因素分析 陈宝昌,李存斌,王立军,林君堂,刘晓娟,吕海杰
气象台站实景监控系统的防雷技术 张俊杰
自动气象站观测场防雷常见问题与防护措施 戴琳贵,戴云山,张丽凡
一次低槽东移型寒潮过程分析与预报 姚林塔,郑东旗
Isos台站地面综合观测业务软件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黄艳飞,倪伟
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指挥系统在新疆伊犁地区农业中的运用 张绍云
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现状及对策分析 何仁碧
论湿地保护与旅游可持续发展 叶立清
农业技术扩散障碍及发展路径探讨 孙乃华
我国农业技术创新问题研究 李菲
县级种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 韩碧清
浅析肇东市农业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马侠
松花江流域农村贫困原因与水资源关联性分析 陈军
农药市场监管现状及发展思路浅析 杨晓锋
浅谈当前果品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肖慧玲
推进土地规模经营发展特色现代农业 黄花秀
浅谈如何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区进中,李丽芳
泰顺利用生态优势发展生态产业 吴碎谈
影响农村宅基地有偿退出的因素及政策启示--以苏州、嘉兴为例 田浩辰
关于农村财务管理中的创新型模式分析--以山东省莱芜市为例 王玉霞
对乡村渔业科技入户的几点做法及思考 沙宏伟
农民工技能培训的问题分析及对策 黄亚杰
浅析伊春市耕地利用现状与保护建议 张艳华
谈谈农业创新扩散的影响因素 王健,袁世权,齐亚春
加强农业综合执法体系建设的探析 张利宝
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工作现状与对策 韩凤
新形势下的农业种子质量监督管理工作浅谈 韩进伟
广州市售农产品主要重金属含量评价分析 罗曼妮,王强,李洪燕,许丽珠,陈晓珍,吴钟玲
浅谈传统水库管理向现代水库管理的转变 张芙蓉
农业技术推广模式浅析 李梦楚
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相关性分析探究 吴培英
农业技术推广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薛春茂
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困境理论研究综述 石梅静
长岭县水资源利用现状及其可持续发展分析 王奇,尹华
那曲地区冰湖灾害防治的探讨 郑雪芬,刘显波
丹东市功能区声环境质量现状及污染特征 张海波
我国矿山开采中的环境问题及治理措施 费立冬
试论我国环境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李艳萍
浅析建设生态村环境规划的意义 费立冬
北方城市大气污染与防治 李哲
乌兰布和沙漠生态保护的措施研究 武秀梅,海青
如何提高水文资料在站整编质量 黄铁英,黄铁生
松桉胶合板工业的发展现状与对策 黄水仙
以食品安全为基点分析政府监管的创新策略 杨桂强
榆阳国际机场主要鸟类简述 张增坤
科技创新对促进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战略实施的思考 冯炜炜
浅析深圳叶菜类蔬菜生产成本估算 杨素心,陈里贵
木材阻燃涂料 常晓雅,吴静,张蕾,王明枝
钣金零件特征建模研究与应用 黄贵清
优质核心课程开发建设的探索与研究 张艳红
奇台县农民用水户协会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高玉霞
水产品质量安全性因素危害分析 阮学余
资讯要闻
E. 急求!!!几个施工组织设计实例。。 课程设计
XXXXXXXX
弱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编制单位:XXXXXXXX有限公司
审 核:
编 制:
编制日期: 年 月 日
目 录
第一章 工程概况及编制依据
1.1 工程概况
1.2 编制说明
1.3 编制依据
第二章 施工组织及管理实施综述
2.1 施工管理组织结构
2.2 工程实施组织机构主要人员职责介绍
2.3 施工协调工作
2.4 工程实施的资源供应计划
2.5 工程实施过程中紧急事件处理策略
2.6 施工管理的主要内容
第三章 工程实施步骤
3.1 深化设计与工程施工图
3.2 设备材料的送审、采购与进场管理
3.3 施工步骤和施工方法
3.4 检验与测试
3.5 质量保障计划
3.6 安全生产计划
3.7 施工进度控制计划
第四章 施工难点与重点分析及应对措施
第五章 施工实施过程中的重要保证措施
5.1 节约措施十二条
5.2 文明安全施工保证措施
5.3 施工现场消防措施
5.4 现场成品、半成品保护措施
5.5 施工过程质量管理主要措施
5.6 现场施工用水电措施
5.7 施工工期保证措施
第六章 工程保修承诺和措施
弱电设备/材料送审计划及记录表格
第一章 工程概况及编制依据
1.3.1 工程概况
XXXXX,位于XXXXXX内, 出入口车道交界的地块,乃XXXX内其中一发展项目,旁为发包方已经竣工的XXXXX。其小区内包括有办公楼、会议中心、餐厅楼、地下车库、机电房及人防部分等。
XXXX建设用地面积约164,500平方米。整体方案为一综合发展项目,并主要分划成三个区域;一区包括一座二层及一座三层XXXX办公楼及一座单层XXXX餐厅楼;二区包括一座四层市场部大楼、一座五层经营XXXX大楼及一座二层员工餐厅楼;三区为四座单层会议中心。二区员工餐厅楼、市场部及经营XXXX大楼共同座落于一个一层地库之上,而一区两座XXXX办公楼亦共同座落于另外个一层地库之上。 一区两座XXXX办公楼及XXXX餐厅楼建筑面积约15,730平方米,XXXX办公楼地库建筑面积约9,990平方米,二区市场部及经营XXXX大楼建筑面积合共约38,610平方米,员工餐厅楼建筑面积11,400平方米,市场部及经营XXXX地库建筑面积约36,560平方米,三区会议中心建筑面积合共约3,130平方米,其他附属建筑面积约4,49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合共约119,910平方米。
本工程的建筑师为XXXXX有限公司,机电工程师为XXXXX有限公司,当地设计单位为XXXX有限公司,监理工程师为XXXXXX有限公司,工料测量师为XXXXXX有限公司。
该工程的弱电分包工程包括按分包合同条件、总承包合同条件(与指定分单位有关者)、工料规范及分包合同图纸,设计、供应、安装、调试及保修上述发展项目之弱电系统装置;其中包括但不限于楼宇设备自控系统、大楼智能管理平台系统、综合布线系统[连室外配线]、公共天线系统、智能保安监控系统[含防盗报警、巡更、闭路电视监察、门禁及员工卡装置]、多媒体系统集成、车库管理系统、视听及调光系统(但不包括视听及调光设备本身)、弱电控制中心及弱电机房装修。
本工程的总工期根据文件的规定为500日历天,要求弱电
分包工程必须在此期限内完成。
本工程的工程量分述为下列系统:
1、BAS系统——将对整个基地的18台空调机、新风机、101台送排风机、178套配电回路、4台冷冻机、23件蝶阀等水、电、风设备进行监控管理,共计3302个I/O监控点位,为此采用了31套现场控制单元、6台NCU网络控制器、12台INTEGRATOR数字信息接口来实现楼宇设备的无人化操作管理。
3、PDS系统——本系统提供为一个灵活性极高的综合布线网络,能够连接及支援话音,宽频电信网络,电脑数据及高速图象讯号。系统分别以第三类非屏蔽双绞线及单模/多模光缆为主干传输介质,系统为两部分,楼外的语音与数字通讯信号通过电信进线机房分别引入网络机房、电话机房、实验机房,分别通过语音配线系统与光纤数据配线系统引到整个XXXX的3079个语音末端接口、3808个数据末端接口。
4、CCTV系统——在XXXX的一区配置有:16路视频分配放大器5台,13台4画面处理器和2台16画面处理器(周界摄像机)以及15台时滞录像机。96路输入、32路输出的视频矩阵控制系统连键盘1套、CPU一套。
报警输入接口1台
报警输出接口1台
16台20寸彩色监视器电视墙1套,2台14寸彩色监视器于控制台上
监控系统软件操作电脑1台,打印机1台。
UPS(机房提供)供电及系统配电设备1套
电视屏幕显示墙一套
主控操作台1套
监控系统管理工作站1台
带电子地图报警软件操作电脑(报警,巡更工作站)
在XXXX的二区/三区配置:16路视频分配放大器6台,18台4画面处理器和2台16画面处理器(周界摄像机)以及20台时滞录像机。196路输入、32路输出的视频矩阵控制系统连键盘1套
报警输入接口1台
报警输出接口1台
16台20寸彩色监视器电视墙1套,2台14寸彩色监视器于控制台上
9路数码录像机监视器1台,视频打印机1台.
监控系统软件操作电脑1台,打印机1台。
UPS(机房提供)供电及系统配电设备1套
设备安装机柜2套及配线机柜2套
电视屏幕显示墙一套
主控操作台1套
监控系统管理工作站1台
带电子地图报警软件操作电脑(门禁、报警,巡更工作站)
在XXXX各个重要位置共设置了167个摄像机。
5、ACS系统---包括防盗报警系统、智能卡门禁系统、巡更系统在整个基地的各个重要位置设置了189个门磁、79个巡更点,统一采用HID卡作为巡更卡,由一卡通服务器统一管理。
在整个基地设置了71个门禁点,统一采用HID卡作为员工卡,由一卡通服务器统一管理。
6、车道闸(TCS)系统——对整个XXXX实行进出的通道管理,采用出口收费管理系统(视业主意见),具有图象识别功能,对于临时停车采用纸卡管理,对长期停车采用HID卡进行管理,设计为七套双向车道闸系统。
7、CATV系统——从XXXX前期有线电视信号接入,接收有线电视节目,然后经过有线电视干线进入办公楼,经放大器放大后分两路信号,一路在办公楼内首层至4层分配至34个终端,另一路经过干线进入食堂经放大器放大并进行分配至8个终端,分支分配器共到达42个终端。该系统采用双向通道设备。
8、弱电用房装修——装修范围包括 位于XXXX一区的一间消防及弱电控制中心(69M2),一间网络机房(15M2),十二间弱电(网络)房(共176M2);位于XXXX二区的一间消防及弱电控制中心(66M2),一间网络机房(49M2),十七间弱电(网络)房(共231M2);位于XXXX三区的四间弱电房(共24M2),合计总装修面积为650M2。装修内容包括 天、地、墙、照明、接地、弱电用线槽、市电配电、UPS配电等等,其中两间消防及弱电控制中心分别配置三台分体天花空调以及弱电系统用总控制台,两间网络机房分别配置一台风冷式精密空调。
1.2 编制说明
工程施工组织实施是整个项目建设成败的关键,在项目开展前制定出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案,在项目开展中按照该方案执行,实现高质量的安全生产,才能向用户提供一个符合现在需求的质量优良的系统,更应为未来的维护和升级提供最大的便利、尽量节约资金。
XXXX认为,完整的工程过程由设计环节、商务环节、施工环节、调试环节、验收环节、竣工环节、维保环节组成。因此,一个完整的工程组织实施计划要全面考虑到上述各个环节,不仅要安排好施工环节、调试环节、验收环节的进度、质量、安全,还要组织好设计环节、商务环节、竣工环节的组织管理工作,制定出每个环节的进度计划与推进、质量管理与控制,最后还要安排好维保计划并且实施。
弱电系统的工程实施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协调管理工作,需要同时与土建、水电、暖通、空调、装修等等专业配合施工,其核心是行之有效的管理。XXXXX公司作为定位弱电系统工程设计和项目施工管理商,拥有ISO9001认证,引进国际先进的SIX SIGMA管理理念,坚持“以人为本、共同发展”的企业理念,经过多年来实际工程的磨练,培养并且引进了一批成熟的技术设计人员和项目管理人员群。同时,不断探索工程实施的模式,组建整体作战的“联合舰队”,实现了将由本公司自己设计、自己工程安装的身体力行的工程模式转变为不断加强自身技术实力、质量保证体系和向外输出项目管理模式的头脑智慧型的模式,以控制项目成本、灵活整合组织,将XXXX的管理理念实施于完整的弱电系统项目中。
XXXX公司的使命:不断超越客户日益增长的需要。
1.3 编制依据
本《施工组织设计》作为指导XXXX弱电施工分包工程的施工依据,编制时对工期目标、质量目标、项目管理机构设置与劳动力组织、施工进度计划控制、机械设备及周转材料配备、主要技术方案及措施、安全保证措施、文明施工及降低成本、推广新技术维护管理等诸多因素,尽可能作了充分考虑,突出其科学性和可行性,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
1) XXXX弱电设计图纸和招标文件
2)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 GB/T 50314-2000
3)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JGJ/T 16-92
4)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条文说明》 JGJ/T 16-92
5)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详解手册》 JGJ/T 16-92
6)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B/T 50311-2000
7)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 GB/T 50312-2000
8)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修订本 CECS 72:97
9) 《工业企业通信设计规范》 GBJ42-81
10) 《商业建筑电讯布线系统标准.第1部分;通用要求》 ANSI/TIA/EIA-568-B.1-2001.4
11) 《商业建筑电讯布线系统标准.第3部分;光纤布线部
件标准》 ANSI/TIA/EIA-568-B.1-2000.3
12) 《商业建筑电讯通道及空间标准》 TIA/EIA-569-A
13) 《商业建筑电讯基础结构管理标准》 TIA/EIA-606-A-2001
14)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低压电器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54-96
15)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1KV及以下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58-96
16)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科研照明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59-96
17)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43-97
18)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蓄电池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172-92
19) 《建筑装饰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JGJ 73-91
20)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50057-94
21)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 GB50116-98
22)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45-95
23) 《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GB50200-94
24) 《工业企业共用天线电视系统设计规范》 BGJ120-88
25) 《卫星广播电视地球站设计规范》 GYJ41-89
26) 《工业企业共用天线电视系统设计规范》 BGJ120-88
27) 《有线电视广播技术规范》 GB/T106-92
28) 《30MHZ-1GHZ电视和声音信号的电缆分配系统》 GB/T6510-1996
29) 《广播电视工程建筑设计防火标准》 GYJ33-88
30) 《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GB50198-94
31) 《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 GA/T 75-94
32) 《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 GB50174-93
33) 《低压配电装置及线路设计规范》 GBJ54-83
34)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GB50052-95
35) 《计算机场地技术条件》 GB2887-89
36) 《计算机场地安全要求》 GB9361-88
37) 建设领域计算机软件工程技术规范 JGJ-/T90-92
38) 综合布线EIA/TIA568、569、606、607、TSB72等标准
39) 电脑网络IEEE802.3、IEEE802.3z、IEEE802.5、ANSIFDDI、TPDDI、FDDI、ATM等标准
40) 深圳市有关规定
41) 相关行业标准
42) XXXX公司内部程序指引及标准
第二章 施工组织及管理实施综述
2.1 项目管理组织结构
XXXX 对重点工程项目(如本项目)的工程实施管理将会采用特别的管理机制:重点工程项目指挥部和现场项目经理部两级直接管理
重点工程项目指挥部是以所承接工程被纳入国家、地方重点工程为依据而专门设立的,是重大项目的最高负责部门,负责签定合同、订单,制定关于该项目的一切法律文书,监管合同的执行情况与项目的进展过程。重点工程项目指挥部全力支持现场项目经理部的工作,接受建设单位与分包单位的投诉,统一调配XXXX 的各种资源、协调各部门的行动,建立快速反应和紧急处理机制,从而保障现场项目经理部圆满完成重大工程项目。工程总指挥长由XXXX公司中国部工程总监担任。
下设XXXX公司 工程部,由工程总指挥长直接领导,负责项目实施过程中技术力量的安排,及时解决工程在实施中遇到的各种技术问题,安排境外商品的采购供应,确保商品质量与货期,定编5人。
另外,在总指挥部设立热线电话,由指挥部秘书管理。
现场项目经理部负责工程的具体实施和协调工地各方关系,进行项目现场管理,代表本公司执行项目管理职能,及时解决工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安排人财物力资源,推进项目的工程进度,组织安全文明生产,保障工程质量,如期完成项目。现场项目经理部是XXXX公司在施工现场的全权代表;考虑到XXXX项目的组织管理中,主要由香港的专业公司按照国际惯例实施工程管理,所以本公司决定安排技术及管理方面与本工程相类似的特殊经验及曾经与之合作过的高级项目经理来担任现场项目经理,全面管理工程进度、质量、安全文明生产,进行工程质量、安全文明生产、商品的采购供应、后勤仓管、资料文档、行政事务的管理,重点处理与国际管理接轨的各项事务;设立项目副经理、助理项目经理各一人来协助项目经理推进整个项目的组织实施、如期优质的完成弱电分包工程。
下设行政管理组,由项目经理直接领导,负责项目部的日常管理,安排并记录各个会议,收发文件,管理往来资金流动情况,办理有关工程粮款的业务,填写项目日记;定编2人,一人负责文秘工作,一人负责会务、财务工作。
下设质量安全生产组,由项目经理直接领导,总工程师负责,进行管理项目实施过程中的设计质量、施工质量、安全文明生产,处理各项审批流程、验收流程;定编3人,一人负责与总包单位沟通、处理各项审批验收流程,一人负责检查施工质量,一人负责施工的安全生产。
下设商品采购组,由项目经理直接领导,项目经理助理负责管理,负责各种材料、设备、工具的采购供应管理,
下设后勤仓管组,由项目经理助理负责管理,进行物品的收发仓储管理,建立商品档案记录其来龙去脉;定编2人,轮流值班。
下设资料文档管理室,由项目经理助理直接管理,安排专人将各种规范、设计文件、工程文件、商品票据、商品档案、竣工资料归类保管,填写工程事志,定编1人。
下设绘图组,由项目经理助理管理,负责深化设计图、弱电综合图、工程竣工图的制作,定编2~3人。
在现场项目经理部专门设置三个系统协调推进小组,由项目经理直接领导,项目副经理进行管理,负责项目经理部管理各个系统的各项工作,其中,A组负责BAS系统、PDS系统的全面施工管理,B组负责CATV系统、机房系统、停车场系统的全面施工管理,C组负责CCTV系统、SAC系统、门禁系统、PLS系统的全面施工管理。每个系统协调推进小组由1名项目主管负责,管理成员有系统工程师2~4人、绘图员1~2人、施工员10~50人(分别为电工、钳工、焊工、油漆工等各个工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