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小明探究“水的沸腾”时所使用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1)按图甲由______(选填“上至下”或“下至上”
(1)在使用酒精灯时,需要用其外焰加热,所以要先根据酒精灯确定铁圈得位置.又因为使用温度计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完全浸没在液体中,但不能碰到容器底和容器壁,所以要根据温度计的长度确定横杆的位置,因此按照“由下至上”安装实验装置.
(2)实验中需要测量水的温度,并且记录所用的时间,因此需要测量工具是温度计和秒表.
(3)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此时是零上,液柱上表面对准了90℃上面第4个小格处,读作94℃.
(4)由图可见,水沸腾的特点就是在沸腾的时候虽然继续吸热,但是温度保持不变.
(5)为了减少加热所用时间,除了适当减少水量,还可以给烧杯加盖,减少热量的损失或适当提高水温.
故答案为:(1)下至上;酒精灯的外焰;
(2)秒表;
(3)94;
(4)温度不变;
(5)提高水的初温(或减小水的质量).
㈡ 生物实验
探究的问题:一颗花生种子含有多少能量?
做出假设:花生油就是来自花生的。花生的能量一定也很多。
制定和实施计划:使用一个如图的装置,在锥形瓶的下面燃烧花生,待花生完全燃烧后测量锥形瓶中的水温。并通过水量×温差×4.2J 公式测量出花生中所含能量。
实施计划
准备:
1、一个如图1的实验装置;
2、若干颗大小相似,饱满的花生;
3、解剖针与温度计;
4、酒精灯。
步骤:
在锥形瓶中装30ml水
把花生固定在解剖针上;
在酒精灯上点燃花生并尽快把花生放到锥形瓶下面;
待花生完全烧完后,测量水温。
实验记录
㈢ 小芳同学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
解题思路:(1)在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正确的方法是:①测量前估计被测物体的温度,选择合适的温度计,明确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②测量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 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③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④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的液柱上表面相平.结合图甲分析即可;
(2)液体沸腾的条件: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
(3)观察图2即可解答,知道气压越低,沸点越低.
(4)水受热沸腾前,水的下方温度较高,上层的水温度较低,气泡上升时,遇到上层温度低的水,液化且气泡变小;
沸腾时整个容器中的水温度都相同,气泡上升的过程中,气泡在水中的深度越来越浅,所受的压强越来越小,气泡越来越大.
(5)实验中需要多次实验,但是不同性质的实验多次的含义不同.
(6)从沸点的变化和加热时间的变化来进行分析画图;
(7)液体的沸点与气压有关:气压越大,沸点越高;气压越低,沸点越低.
根据沸点与气压的关系,应该降低容器内的气压,沸点也会随之降低.
(1)从图甲中可以看出,温度计的玻璃泡接触了容器壁.
(2)从图乙中可以看出水的沸点是99℃;为了说明水沸腾过程中是否需要吸热,应移走酒精灯观察水是否沸腾;
(3)观察图2即可知OA段斜线表明水吸热升温,AB段水平线说明水在沸腾时,吸收热量,保持在沸点不变.
沸腾温度不足100℃,是因为气压小于标准大气压,故ABC错误,D正确;
(4)水沸腾前,由于上层水温较低,气泡在上升过程中液化而变小;
水沸腾时,整个容器中的水温相同,气泡上升,水压变小,气泡变大.故选:A.
(5)在此实验中,收集多组数据是为了得到可靠的结论.
(6)两次水的质量不同,质量越大加热时间较长,故图象为,见下图:
(7)A、如果不降低气压,即使缩短加热沸腾时间,水的温度仍为100℃,并不能降温,方法不可行;
B、如果不降低气压,即使用微火加热,水的温度仍为100℃,并不能降温,方法不可行;
C、增加容器内气压,水的沸点会升高,高于80℃,说法是错误的;
D、降低容器内气压,水的沸点也会降低,低于80℃,此方法是可行的.
故选D.
故答案为:(1)温度计的玻璃泡接触了容器壁;(2)99;移走酒精灯观察水是否沸腾;
(3)D;
(4)A;
(5)①;
(6);
(7)D.
点评:
本题考点: 探究水的沸腾实验.
考点点评: 此题是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主要考查了有关实验装置的安装、实验器材的选择及水沸腾时的特点.同时考查了学生对沸腾图象的分析能力.
㈣ 如图是小明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装置.当水温上升到90℃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
(1)在实验中需要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所以应先确定铁圈的高度;
(2)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此时是零上,液柱上表面对准了90℃上面第6个小格处,读作96℃;液体沸腾的图象,横坐标代表时间,一个小格代表1分钟,纵坐标代表温度一个小格代表1℃,从第10分钟开始沸腾,在这个过程中,水尽管不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这个不变的温度就是水的沸点,大小为98℃.
(3)图丙中的a图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增大,所以是沸腾时的现象.b图中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减小,所以是沸腾前的现象.气泡里面是水蒸气.
(4)在此实验中,属于两个量之间关系的定量探究,所以多次实验的目的是为了“得到可靠结论”.
(5)甲装置热量损失大,实验耗时长,所测水的沸点是当地气压下水的沸点.丁装置热量损失少,实验耗时少,但所测水的沸点不是当地气压下水的沸点.
故答案为:(1)铁圈;(2)96;98;(3)a;水蒸气;(4)①;(5)甲装置热量损失大,实验耗时长,所测水的沸点是当地气压下水的沸点.丁装置热量损失少,实验耗时少,但所测水的沸点不是当地气压下水的沸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