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温度计与烧杯壁接触(2)98(3)吸收
D. 小明探究“水的沸腾”时所使用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1)按图甲由______(选填“上至下”或“下至上”
(1)在使用酒精灯时,需要用其外焰加热,所以要先根据酒精灯确定铁圈得位置.又因为使用温度计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完全浸没在液体中,但不能碰到容器底和容器壁,所以要根据温度计的长度确定横杆的位置,因此按照“由下至上”安装实验装置.
(2)实验中需要测量水的温度,并且记录所用的时间,因此需要测量工具是温度计和秒表.
(3)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此时是零上,液柱上表面对准了90℃上面第4个小格处,读作94℃.
(4)由图可见,水沸腾的特点就是在沸腾的时候虽然继续吸热,但是温度保持不变.
(5)为了减少加热所用时间,除了适当减少水量,还可以给烧杯加盖,减少热量的损失或适当提高水温.
故答案为:(1)下至上;酒精灯的外焰;
(2)秒表;
(3)94;
(4)温度不变;
(5)提高水的初温(或减小水的质量).
E. 如图是“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装置图.(1)小明同学在利用图甲所示的装置做实验时,发现从开始给水加热
(1)水的质量过多、水的初温过低、未加盖、酒精的火焰过小,都会造专成加热时间过长.属从图中看,无盖,所以可能是水的质量过多,或酒精灯火焰小或水的初温过低.
(2)水在沸腾前底层水温度高,上层水温度低,气泡在上升过程中遇冷重新液化成水,因此气泡应该是越往上往小的,故图丙是水沸腾前的情况.
温度计读数时如果从水中取出,会导致所测温度偏低,即温度计示数降低.
(3)由图丁可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2℃,水的沸点为98℃.
(4)水在沸腾时必须继续吸热,且温度保持在沸点不变,因此只有图C符合实际.
故答案为:(1)①水的初温较低②水的质量过多;(2)丙;降低;(3)98;(4)C.
F. 甲图是植物水培法实验装置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1)向培养液通入空气的目的是______.(2)如果培养
(1)根部吸收抄矿质元素是一个主动运输的过程,需要ATP提供能量,所以要向培养液中通入空气,以促进根的有氧呼吸,为矿质元素的吸收提供更多的能量.
(2)Mg2+是合成叶绿素的必需元素,培养液中缺少镁离子时,幼苗不能合成叶绿素而失绿.
(3)培养液浓度过高,小麦根不能吸水,反而失水导致幼苗萎蔫,可通过补水补救.
(4)由实验结果可知,培养液中氧气含量在一定范围内,氧气含量越高,呼吸作用越强,K+吸收速率越快,说明K+的吸收方式要消耗能量,属主动运输. bc段氧气含量对K+吸收速率变化影响最大.K+的吸收不仅消耗能量而且需要载体,当钾离子载体数量达到饱和时,增加溶液中氧气含量,K+吸收速率不再加大.
故答案为:
(1)促进根部有氧呼吸,加快矿质离子吸收
(2)绿镁是叶绿素的组分
(3)萎蔫(烧苗、失水)及时补水
(4)主动运输bc细胞膜上钾离子载体数量有限
G. 图甲是“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的实验装置图.(1)实验前应对实验装置反复调节,直到斜槽末端______.每
(1)平抛运动的初速度一定要水平,因此为了获得水平的初速度安装斜槽轨道时要注意槽口末端要水平,为了保证小球每次平抛的轨迹都是相同的,这就要求小球平抛的初速度相同,因此在操作中要求每次小球能从同一位置静止释放.
(2)由于O为抛出点,所以根据平抛运动规律有:
x=v0t
y=
g
t2
将x=32cm,y=19.6cm,代入解得:v0=1.6m/s.
(3)由图可知,物体由A→B和由B→C所用的时间相等,且有:
△y=gT2,由图可知△y=2L=10cm,代入解得,T=0.1s
x=v0T,将x=3L=15cm,代入解得:v0=1.5m/s,
竖直方向自由落体运动,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时间中点的瞬时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有:
vBy===m/s=2m/s.
故答案为:(1)切线水平、初速度相同;(2)1.6m/s.(3)2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