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下面是粗盐提纯实验的两个主要的装置示意图,按下列要求填空.(1)写出图中所标字母仪器的名称a______
(1)图中来a是漏斗,b是玻源璃棒,c是铁架台. 故答案为:(1)a漏斗b玻璃棒c铁架台. (2)图1是过滤实验,倾到液体时须注意的两点是:①使液体沿着玻璃棒流下②液体要低于滤纸的边缘,可以防止滤液浑浊. 故答案为:过滤;①使液体沿着玻璃棒流下②液体要低于滤纸的边缘. (3)图2是蒸发实验,在加热过程中也有两点须注意是:①用玻璃棒不断搅拌,防止因局部过热使液体飞溅,②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量固体时,即停止加热,用余温蒸干即可. 故答案为:蒸发;①用玻璃棒不断搅拌②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量固体时,即停止加热. |
② 看下列仪器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1)粗盐的提纯需要上面的哪些装置______(填字母符号)(2)为了除
(来1)过滤时用到漏斗、铁架源台带铁圈、烧杯、玻璃棒,故选:ABC;
(2)为了除去粗盐中的Ca2+、Mg2+、SO和泥沙,镁离子用氢氧根离子沉淀,硫酸根离子用钡离子沉淀,钙离子用碳酸根离子沉淀,过滤要放在所有的沉淀操作之后,加碳酸钠要放在加氯化钡之后,可以将过量的钡离子沉淀,过滤后再用盐酸处理溶液中的碳酸根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所以正确的顺序为②⑤④①③,最后一步为③,
故答案为:③;
(3)碳酸钠溶液可以除去Ca2+以及加入的过量Ba2+,滴加盐酸如果产生气泡可证明碳酸钠过量,故答案为:除去Ca2+以及加入的过量Ba2+;滴加盐酸产生气泡;
(4)溶解粗盐时,需要用玻璃棒搅拌,加速粗盐的溶解过程;
过滤时需要用玻璃棒引流,使待滤液体沿玻璃棒流入漏斗,防止外洒;
蒸发时需要用玻璃棒搅拌,防止因局部过热导致液滴或晶体飞溅;
故答案为:搅拌,加速溶解;引流,使待滤液体沿玻璃棒流入漏斗,防止外洒;搅拌,防止因局部过热导致液滴或晶体飞溅;
(5)四氯化碳的沸点低,易挥发,可用蒸馏的方法分离碘的和四氯化碳,蒸馏用仪器D;
花生油和水不相溶,可以用分液的方法,分液用仪器E;
故答案为:D;E.
③ 粗盐提纯实验中,搭建蒸发装置时,下述操作中应首先进行的是() A.放置酒精灯 B.固定铁圈位置
A、组装仪器时要来从下向上组装,酒精灯源在铁圈和蒸发皿的下方,通过先放酒精灯,才能确定铁圈的位置和高度.故A正确, B、只有先放好酒精灯的位置,才能确定铁圈的位置,不然的话酒精灯的火焰得不到最佳位置,故B错误, C、先点燃酒精灯,再放铁圈和蒸发皿,会造成酒精的浪费,故C错误, D、把蒸发皿放在铁圈上,在调整铁圈的位置时,会比较麻烦,也会造成蒸发皿的损坏,故D错误, 故选:A. |
④ 求蒸发过滤的图和具体步骤,以及分别的注意事项。
一,加水溶解粗盐
二,静置沉淀
三,将上层清液倒入漏斗过滤
四,将滤液置于蒸发皿中,加热蒸发
粗盐提纯实验仪器
[编辑本段]
烧杯 玻璃棒 铁架台 试管夹 漏斗 滤纸 酒精灯 蒸发皿 石棉网 铁圈
这些是重结晶法驱除可溶性杂质的仪器
另外还需要一些药品除去可溶性杂质
食盐的主要成份是NaCl, 粗盐是指NaCl含杂质,可溶性杂质多为氯化镁,氯化钙等,不溶性的有泥沙等。 粗盐提纯的主要操作可分为两部分:一是过滤,目的是使不溶性固体杂质与NaCl分离,二是结晶,目的是使NaCl与溶解度为陡峭形的可溶性杂质分离 。 实验前后分别称量粗盐和提纯后盐的目的是计算粗盐的产率。 制作过滤装置时要注意三个要点1滤纸边缘低于漏斗边缘、2漏斗尖嘴处紧贴烧杯内壁、3用玻璃棒引流并贴在三层滤纸处 。
?? 在蒸发滤液的过程中,要用玻璃棒搅拌,目的是防止由于溶液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体飞溅, 在滤液接近蒸干时,应停止加热,利用蒸发皿的余热蒸干,这样做的理由是若持续加热会出现固体飞溅的状况 。
这是简单处理,得到的盐晶体还需进一步提纯(粗盐中一般含有很多杂质离子化合物以及卤素单质或化合物)。
粗盐中含有Mg2+、Ca2+、SO42-
去除杂质步骤:
1、溶解
2、加入过量BaCl2(去除硫酸根离子)
3、加入过量NaOH(去除镁离子)
4、加入过量Na2CO3(去除钙离子)
5、过滤
6、往滤液中加入过量HCl(除去过量药物)
7、蒸发
⑤ 粗盐提纯的原理
【粗盐提纯实验原理】
粗盐中含有泥沙等不溶性杂质,以及可溶性杂质如:Ca2+,Mg2+,SO42- 等.不溶性杂质可以用溶解、过滤的方法除去,然后蒸发水分得到较纯净的精盐。
【实验仪器及药品】
天平.药匙.纸.砝码.粗盐.烧杯.量筒.玻璃棒.漏斗.滤纸.玻璃棒.烧杯.铁架台.蒸发:蒸发皿,酒精灯
【实验装置图】
【粗盐提纯的步骤】
(1) 溶称取约4 g粗盐加到盛有约12 mL 水的烧杯中,边加边用玻璃棒搅拌,直至粗盐不再溶解为止 固体食盐逐渐溶解而减少,食盐水略显浑浊。
(2)过滤:
将滤纸折叠后用玻璃棒蘸水润湿使其紧贴漏斗内壁并使滤纸上沿低于漏斗口,溶液液面低于滤纸上沿,倾倒液体的烧杯口要紧靠玻璃棒,玻璃棒的末端紧靠有三层滤纸的一边,漏斗末端紧靠承接滤液的烧杯的内壁。慢慢倾倒液体,待滤纸内无水时,仔细观察滤纸上的剩余物及滤液的颜色.滤液仍浑浊时,应该再过滤一次。
如果经两次过滤滤液仍浑浊,则应检查装置并分析原因,例如,滤纸破损,过滤时漏斗里的液面高于滤纸边缘,仪器不干净等.找出原因后,要重新操作。
(3)蒸发:
将滤液倒入蒸发皿中,然后用酒精灯加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溶液,待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 水分蒸发,逐渐析出固体。
等到蒸发皿中出现较多量固体时,停止加热.利用蒸发皿的余热使滤液蒸干。
【实验现象】
溶解:粗盐固体为灰色,加入水中所得液体呈浑浊状。
过滤:滤液是无色透明液体,滤纸上的残留物呈黑色。
蒸发:随着加热,蒸发皿中液体的量减少;当蒸发到一定程度时,蒸发皿底部有固体析出。蒸发得到的固体为白色。
【实验注意事项】
1.蒸发时要经常用玻璃棒搅拌液体,防止由于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
2.当水接近全部蒸发时熄灭酒精灯,停止加热,利用余热使剩余水分蒸发
【思考】在粗盐提纯的实验中,四次使用玻璃棒,所起的作用分别是什么?
① 溶解时,使用玻璃棒进行搅拌,起加快溶解速率作用;
②过滤时,用玻璃棒引流,使液体沿玻璃棒缓缓流进过滤器,防止液体直接流下冲破滤纸;
③蒸发时,用玻璃棒搅拌,防止液体局部受热造成液滴飞溅;
④结晶时,用玻璃棒将氯化钠晶体从蒸发皿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