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装置知识 > AAS实验装置

AAS实验装置

发布时间:2025-08-27 10:01:07

Ⅰ 检测重金属离子的技术,仪器有哪些

常规的方法有原子吸收光谱、原子发射光谱等,但是只能测ppm级别的,而飞秒检测方法则可以精确测定ppb及更低浓度的金属离子。
从环境污染方面所说的重金属,实际上主要是指汞、镉、铅、铬、砷等金属或类金属,也指具有一定毒性的一般重金属,如铜、锌、镍、钴、锡等。我们从自然性、毒性、活性和持久性、生物可分解性、生物累积性,对生物体作用的加和性等几个方面对重金属的危害稍作论述。
通常认可的重金属分析方法有:紫外可分光光度法(UV)、原子吸收法(AAS)、原子荧光法(AF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法(ICP)、X荧光光谱(XRF)、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法(ICP-MS)。除上述方法外,更引入光谱法来进行检测,精密度更高,更为准确!
日本和欧盟国家有的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法(ICP-MS)分析,但对国内用户而言,仪器成本高。也有的采用X荧光光谱(XRF)分析,优点是无损检测,可直接分析成品,但检测精度和重复性不如光谱法。最新流行的检测方法--阳极溶出法,检测速度快,数值准确,可用于现场等环境应急检测。
(一)原子吸收光谱法(AAS)
原子吸收光谱法是20世纪50年代创立的一种新型仪器分析方法,它与主要用于无机元素定性分析的原子发射光谱法相辅相成,已成为对无机化合物进行元素定量分析的主要手段。
原子吸收分析过程如下:1、将样品制成溶液(同时做空白);2、制备一系列已知浓度的分析元素的校正溶液(标样);3、依次测出空白及标样的相应值;4、依据上述相应值绘出校正曲线;5、测出未知样品的相应值;6、依据校正曲线及未知样品的相应值得出样品的浓度值。
现在由于计算机技术、化学计量学的发展和多种新型元器件的出现,使原子吸收光谱仪的精密度、准确度和自动化程度大大提高。用微处理机控制的原子吸收光谱仪,简化了操作程序,节约了分析时间。现在已研制出气相色谱—原子吸收光谱(GC-AAS)的联用仪器,进一步拓展了原子吸收光谱法的应用领域。
(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UV)
其检测原理是:重金属与显色剂—通常为有机化合物,可于重金属发生络合反应,生成有色分子团,溶液颜色深浅与浓度成正比。在特定波长下,比色检测。
分光光度分析有两种,一种是利用物质本身对紫外及可见光的吸收进行测定;另一种是生成有色化合物,即“显色”,然后测定。虽然不少无机离子在紫外和可见光区有吸收,但因一般强度较弱,所以直接用于定量分析的较少。加入显色剂使待测物质转化为在紫外和可见光区有吸收的化合物来进行光度测定,这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测试手段。显色剂分为无机显色剂和有机显色剂,而以有机显色剂使用较多。大多当数有机显色剂本身为有色化合物,与金属离子反应生成的化合物一般是稳定的螯合物。显色反应的选择性和灵敏度都较高。有些有色螯合物易溶于有机溶剂,可进行萃取浸提后比色检测。近年来形成多元配合物的显色体系受到关注。多元配合物的指三个或三个以上组分形成的配合物。利用多元配合物的形成可提高分光光度测定的灵敏度,改善分析特性。显色剂在前处理萃取和检测比色方面的选择和使用是近年来分光光度法的重要研究课题。
(三)原子荧光法(AFS)
原子荧光光谱法是通过测量待测元素的原子蒸气在特定频率辐射能激以下所产生的荧光发射强度,以此来测定待测元素含量的方法。
原子荧光光谱法虽是一种发射光谱法,但它和原子吸收光谱法密切相关,兼有原子发射和原子吸收两种分析方法的优点,又克服了两种方法的不足。原子荧光光谱具有发射谱线简单,灵敏度高于原子吸收光谱法,线性范围较宽干扰少的特点,能够进行多元素同时测定。原子荧光光谱仪可用于分析汞、砷、锑、铋、硒、碲、铅、锡、锗、镉锌等11种元素。现已广泛用环境监测、医药、地质、农业、饮用水等领域。在国标中,食品中砷、汞等元素的测定标准中已将原子荧光光谱法定为第一法。
气态自由原子吸收特征波长辐射后,原子的外层电子从基态或低能态会跃迁到高能态,同时发射出与原激发波长相同或不同的能量辐射,即原子荧光。原子荧光的发射强度If与原子化器中单位体积中该元素的基态原子数N成正比。当原子化效率和荧光量子效率固定时,原子荧光强度与试样浓度成正比。
现已研制出可对多元素同时测定的原子荧光光谱仪,它以多个高强度空心阴极灯为光源,以具有很高温度的电感耦合等离子体(ICP)作为原子化器,可使多种元素同时实现原子化。多元素分析系统以ICP原子化器为中心,在周围安装多个检测单元,与空心阴极灯一一成直角对应,产生的荧光用光电倍增管检测。光电转换后的电信号经放大后,由计算机处理就获得各元素分析结果。
(四)电化学法—阳极溶出伏安法
电化学法是近年来发展较快的一种方法,它以经典极谱法为依托,在此基础上又衍生出示波极谱、阳极溶出伏安法等方法。电化学法的检测限较低,测试灵敏度较高,值得推广应用。如国标中铅的测定方法中的第五法和铬的测定方法的第二法均为示波极谱法。
阳极溶出伏安法是将恒电位电解富集与伏安法测定相结合的一种电化学分析方法。这种方法一次可连续测定多种金属离子,而且灵敏度很高,能测定10-7-10-9mol/L的金属离子。此法所用仪器比较简单,操作方便,是一种很好的痕量分析手段。我国已经颁布了适用于化学试剂中金属杂质测定的阳极溶出伏安法国家标准。
阳极溶出伏安法测定分两个步骤。第一步为“电析”,即在一个恒电位下,将被测离子电解沉积,富集在工作电极上与电极上汞生成汞齐。对给定的金属离子来说,如果搅拌速度恒定,预电解时间固定,则m=Kc,即电积的金属量与被测金属离了的浓度成正比。第二步为“溶出”,即在富集结束后,一般静止30s或60s后,在工作电极上施加一个反向电压,由负向正扫描,将汞齐中金属重新氧化为离子回归溶液中,产生氧化电流,记录电压-电流曲线,即伏安曲线。曲线呈峰形,峰值电流与溶液中被测离了的浓度成正比,可作为定量分析的依据,峰值电位可作为定性分析的依据。
示波极谱法又称“单扫描极谱分析法”。一种极谱分析新力一法。它是一种快速加入电解电压的极谱法。常在滴汞电极每一汞滴成长后期,在电解池的两极上,迅速加入一锯齿形脉冲电压,在几秒钟内得出一次极谱图,为了快速记录极谱图,通常用示波管的荧光屏作显示工具,因此称为示波极谱法。其优点:快速、灵敏。
(五)X射线荧光光谱法(XRF)
X射线荧光光谱法是利用样品对x射线的吸收随样品中的成分及其多少变化而变化来定性或定量测定样品中成分的一种方法。它具有分析迅速、样品前处理简单、可分析元素范围广、谱线简单,光谱干扰少,试样形态多样性及测定时的非破坏性等特点。它不仅用于常量元素的定性和定量分析,而且也可进行微量元素的测定,其检出限多数可达10-6。与分离、富集等手段相结合,可达10-8。测量的元素范围包括周期表中从F-U的所有元素。多道分析仪,在几分钟之内可同时测定20多种元素的含量。
x射线荧光法不仅可以分析块状样品,还可对多层镀膜的各层镀膜分别进行成分和膜厚的分析。
当试样受到x射线,高能粒子束,紫外光等照射时,由于高能粒子或光子与试样原子碰撞,将原子内层电子逐出形成空穴,使原子处于激发态,这种激发态离子寿命很短,当外层电子向内层空穴跃迁时,多余的能量即以x射线的形式放出,并在教外层产生新的空穴和产生新的x射线发射,这样便产生一系列的特征x射线。特征x射线是各种元素固有的,它与元素的原子系数有关。所以只要测出了特征x射线的波长λ,就可以求出产生该波长的元素。即可做定性分析。在样品组成均匀,表面光滑平整,元素间无相互激发的条件下,当用x射线(一次x射线)做激发原照射试样,使试样中元素产生特征x射线(荧光x射线)时,若元素和实验条件一样,荧光x射线强度与分析元素含量之间存在线性关系。根据谱线的强度可以进行定量分析
(六)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
ICP-MS的检出限给人极深刻的印象,其溶液的检出限大部份为ppt级,实际的检出限不可能优于你实验室的清洁条件。必须指出,ICP-MS的ppt级检出限是针对溶液中溶解物质很少的单纯溶液而言的,若涉及固体中浓度的检出限,由于ICP-MS的耐盐量较差,ICP-MS检出限的优点会变差多达50倍,一些普通的轻元素(如S、
Ca、Fe 、K、 Se)在ICP-MS中有严重的干扰,也将恶化其检出限。
ICP-MS由作为离子源ICP焰炬,接口装置和作为检测器的质谱仪三部分组成。
ICP-MS所用电离源是感应耦合等离子体(ICP),其主体是一个由三层石英套管组成的炬管,炬管上端绕有负载线圈,三层管从里到外分别通载气,辅助气和冷却气,负载线圈由高频电源耦合供电,产生垂直于线圈平面的磁场。如果通过高频装置使氩气电离,则氩离子和电子在电磁场作用下又会与其它氩原子碰撞产生更多的离子和电子,形成涡流。强大的电流产生高温,瞬间使氩气形成温度可达10000k的等离子焰炬。被分析样品通常以水溶液的气溶胶形式引入氩气流中,然后进入由射频能量激发的处于大气压下的氩等离子体中心区,等离子体的高温使样品去溶剂化,汽化解离和电离。部分等离子体经过不同的压力区进入真空系统,在真空系统内,正离子被拉出并按照其质荷比分离。在负载线圈上面约10mm处,焰炬温度大约为8000K,在这么高的温度下,电离能低于7eV的元素完全电离,电离能低于10.5ev的元素电离度大于20%。由于大部分重要的元素电离能都低于10.5eV,因此都有很高的灵敏度,少数电离能较高的元素,如C,O,Cl,Br等也能检测,只是灵敏度较低。
(七)飞秒检测方法
飞秒检测主要利用飞秒激光研究各种化学过程和物质组成,包括化学键断裂,新键形成,质子传递和电子转移,化合物异构化,分子解离,反应中间产物及最终产物的速度、角度和态分布,溶液中的化学反应以及溶剂的作用,分子中的振动和转动对化学反应的影响等。飞秒检测为当今先进的检测技术,通过观测分子、原子、电子、原子核、官能团等粒子飞秒级(一千万亿分之一秒,即10-15s)的振动、能级跃迁,可以很方便的判断物质组成和含量。飞秒检测技术可以用于未知物分析、配方分析还原、工业诊断、卫星遥感、超级计算、痕量检测分析等方面。

Ⅱ 鐜澧冩娴嬩华鍣ㄧ殑鐜澧冪洃娴嬩华鍣

(1) 姹℃煋婧愮儫灏橈紙绮夊皹锛夊湪绾跨洃娴嬩华
鐢ㄤ簬鍦ㄧ嚎鐩戞祴姹℃煋婧愮儫灏樸佸伐鑹虹矇灏樻帓鏀鹃噺锛堟祿搴︽垨鎬婚噺锛夛紝鍖呮嫭娴嬮噺鐩稿叧鍙傛暟锛氭祦閲忋丱2銆佸惈婀块噺銆佹俯搴︾瓑锛屾槸瀹炵幇姹℃煋婧愭帓鏀炬婚噺鐩戞祴鐨勫繀澶囩洃娴嬩华鍣ㄣ
(2) 鐑熸皵SO2銆丯Ox鍦ㄧ嚎鐩戞祴浠
鐢ㄤ簬鍦ㄧ嚎鐩戞祴鐑熸皵涓璖O2銆丯Ox鍚閲忥紝閫氳繃娴侀噺娴嬮噺锛屽疄鐜版婚噺鐩戞祴銆
(3) 鐜澧冪┖姘斿湴闈㈣嚜鍔ㄧ洃娴嬬郴缁
璇ョ郴缁熺敤浜庣┖姘旇川閲忓懆鎶ャ佹棩鎶ョ洃娴嬶紝涓昏佺洃娴嬮」鐩鏈夛細SO2銆丯Ox銆丆O銆丱3銆丳M10绛夈
(4) 閰搁洦鑷鍔ㄩ噰鏍峰櫒
鑷鍔ㄩ噰闆嗛檷姘存牱鍝侊紝浠ヤ究娴嬪畾闄嶆按鐨刾H鍊笺
(5) PM10閲囨牱鍣
鐢ㄤ簬閲囬泦鐜澧冪┖姘斾腑绌烘皵鍔ㄥ姏瀛﹀綋閲忕洿寰10渭m浠ヤ笅鐨勯楃矑鐗┿
(6) 鍥哄畾鍜屼究鎼哄紡鏈哄姩杞﹀熬姘旂洃娴嬩华
鐢ㄤ簬娴嬪畾鏈哄姩杞︽帓鏀惧熬姘斾腑CH銆丆O绛夊惈閲忋 (1) 姹℃煋婧愬湪绾跨洃娴嬩华鍣
姹℃煋鐗╂帓鏀剧殑鎬婚噺鐩戞祴瑕佹眰娴撳害涓庢祦閲忓悓姝ヨ繛缁鐩戞祴锛屽湪绾挎祴娴佸拰姣斾緥閲囨牱鏄鎬婚噺鐩戞祴鐨勫熀鏈鎶鏈鎵嬫碉紝瀵逛簬閲嶇偣姹℃煋婧愯繕闇瑕侀厤澶囧湪绾跨洃娴嬩华鍣ㄣ
(2) 娴侀噺璁
鐢ㄤ簬瑙勮寖鍖栫殑鏄庢笭姹℃按鎺掓斁鍙f祦閲忕殑鍦ㄧ嚎杩炵画鐩戞祴浠鍣ㄣ
(3) 鑷鍔ㄩ噰鏍峰櫒
鐢ㄤ簬姹℃煋婧愭帓鏀惧彛鍏锋湁娴侀噺姣斾緥鍜屾椂闂存瘮渚嬩袱绉嶆柟寮忕殑鍦ㄧ嚎鑷鍔ㄩ噰鏍疯呯疆銆
(4) 鍦ㄧ嚎鐩戞祴浠鍣
鐢ㄤ簬宸ヤ笟姹℃煋婧愭垨姹℃按鎺掓斁鍙g殑鍦ㄧ嚎娴嬪垎鏋愪华鍣ㄣ傜洃娴嬩富瑕侀」鐩鏈夛細COD銆乀OC銆乁V銆丯H4銆丯O3-N銆佹鞍鍖栫墿銆佹尌鍙戦厷銆佺熆鐗╂补銆乸H绛夛紝搴斿叿鏈夎嚜鍔ㄦ牎姝e拰鑷鍔ㄥ啿娲楃¤矾鍔熻兘銆
(5) 鐜澧冩按璐ㄨ嚜鍔ㄧ洃娴嬩华鍣
鐢ㄤ簬鍦拌〃姘寸幆澧冭川閲忔寚鏍囩殑鍦ㄧ嚎鑷鍔ㄧ洃娴嬩华鍣ㄣ傛按璐ㄨ嚜鍔ㄧ洃娴嬮」鐩鍒嗕负姘磋川甯歌勪簲鍙傛暟鍜屽叾瀹冮」鐩锛屾按璐ㄥ父瑙勪簲鍙傛暟鍖呮嫭娓╁害銆乸H銆佹憾瑙f哀锛圖O锛夈佺數瀵肩巼鍜屾祳搴︼紝鍏跺畠椤圭洰鍖呮嫭楂橀敯閰哥洂鎸囨暟銆佹绘湁鏈虹⒊锛圱OC锛夈佹绘爱锛圱N锛夈佹荤7锛圱P锛夊強姘ㄦ爱锛圢H3-N锛夈
(6) 鎬绘湁鏈虹⒊锛圱OC锛夋祴瀹氫华
鎬绘湁鏈虹⒊锛圱OC锛夋槸鍙嶅簲姘翠綋鏈夋満鐗╁惈閲忕殑鎸囨爣锛屽彲鐢ㄤ簬姹℃煋婧愭垨鍦拌〃姘寸殑鐩戞祴銆

Ⅲ 汽车AAS是什么意思

AAS——Adaptive Air Suspension——可调空气悬架(奥迪);主动式悬架
AAAA——澳大利亚汽车后市场协会
AAAV——远征战斗车辆(现在称EFV)
AAC——数字音频解码技术
AAC——辅助空气控制阀
AANH——美国网络销售公司
AAP——Auto Aftermarket Parts——汽车售后部件
AAS——Adaptive Air Suspension——可调空气悬架(奥迪);主动式悬架
AASS——Adaptive Air Suspension System——可调空气悬架系统(奥迪)
AAT——Adaptive Airbage Technology——(德尔福)自适应安全气囊技术
AB——All Balanced——全面均衡(设计理念)(简称AB设计理念,该理念主要包括动力、空间、安全、操控和个性化5个方面)
ABA——制动摩擦片虚位自动调校补偿系统
ABC——Active Body Control——主动车身控制;动态车身控制;主动车身控制悬架系统
ABC+T——Automatic Brake and Traction Control——自动制动控制+牵引力辅助控制
ABD——自动制动差速器;差速制动系统
ABD——英国驾车者协会
ABI——英国保险联合会
ABS——Anti-lock Brake System或Anti-lock Braking System——防抱死制动系统
说明:没有ABS时,汽车紧急制动时,4个车轮会被完全抱死,这时只要有轻微的侧向力作用(比如倾斜的路面或者地上的一块小石头),汽车就会发生侧滑、甩尾,甚至完全调头。特别是在弯道上行驶时,由于前轮抱死,汽车将因车轮缺乏附着而丧失转向能力,沿着惯性方向向前直至停止。ABS的功能就在于通过控制制动油压的收放,达到对车轮抱死的控制。ABS系统可以使汽车在任何工况下对汽车的4个车轮通过4个独立的传感器进行检测,并对各个车轮独立控制,使4个车轮均处于最佳的制动状态,能够保障汽车在任何的路面上,特别是在雨水路面和冰雪路面上制动时,保证汽车的任何一个车轮都不抱死,避免汽车发生侧滑、甩尾及无法转向等,从而使汽车具有良好的的制动效能、稳定性和转向性,提高汽车的制动安全性。当进行制动时,安全在车轮上的车轮转速传感器立即能感知车轮是否抱死,并将信号传给电脑,电脑会马上降低被抱死车轮的制动力,车轮又继续转动,转动到一定程度,电脑又控制施加制动,这样不断重复,直至汽车完全停下来。通过“抱死——松开——抱死——松开”的循环工作,车辆始终处于临界抱死的间隙滚动状态。安装ABS后,汽车能显著改善制动性能,有效保证驾乘人员的安全。
ABS+EBD——电子制动力分配系统
ABV——进气压力控制阀
AC——Agile Chassis——敏捷底盘(采用DSR动态操控响应技术)
AC——Attention Control——(德国大众)防困倦系统
该系统可通过安装在驾驶室的摄像头对驾驶员眨眼间隔及次数进行监测,当发现驾驶员有入睡倾向时,便会提醒驾驶员注意,以消除困倦、防止事故的发生。
ACA——Air Cushion Assemblies——(德尔福)安全气囊气囊总成
ACA——Auto Color Award——汽车色彩奖
ACC——Active Cruise Control或Automatic Cruise Control或Adaptive Cruise Control——自适应巡航控制系统;智能式巡航定速系统;适应性车速控制系统;主动式定速控制系统

说明:目前的巡航定速系统可让驾驶员轻松地驾驶车辆行驶在路况良好的高速公路上。不过,交通流量的频繁变化往往让驾驶员丧失使用巡航定速的机会。
为了让驾驶员能够在路况变化多端、交通繁忙的高速公路上也能够舒适而有效地驾驶车辆,VOLVO汽车公司成功开发了“智能巡航定速系统”。该系统可不间断地监测与前方车辆之间所保持的距离,并自动调整车速以便与之保持适当的安全距离。
驾驶员在设置所需要的最大车速并选定与前方车辆的最小时间间隔之后,便可激活巡航。后一项参数可以在1~3 s的范围内变动。例如,如果选定的时间间隔为2 s,这就意味着对于车速为100 km/h的汽车来说,安全距离约为56 m。安全距离随车速而变,当车速降为70 km/h时,安全距离就随着降至约39 m。该系统还会把进入车道内实施超车的车辆考虑在内。凡是安装了自动变速器的汽车,智能巡航定速系统就能自动地根据交通状况的变化而改变车速,直至车辆完全停稳为止。
所采用的技术:车的前端安装了一台雷达传感器,可不间断地监测与前方车辆之间所保持的距离。该系统是依靠不间断地调整发动机的功率并在必要时激活制动系统来保持与前方车辆之间的恒定时间间隔。设计该系统的主要目的是减轻驾驶车辆时所感受到的压力。制动系统在必要时就会提供一定限度的制动力,因而可在行驶过程中避免不必要的激烈制动现象。
ACC——距离控制装置仪
ACC——部件总成来访组织
ACCCA——Active Computer Controlled Camber Adjustment——(奔驰)主动电脑控制倾角调校
ACD——主动中央差速器
ACD——丹麦汽车样本俱乐部
ACE——主动过弯加强装置(该系统能够在转弯时抵抗车身倾斜);主动转弯控制系统;主动转弯加强系统
ACE——欧洲商用车编辑协会
ACE——Air-Cooled Engine——风冷发动机
ACEA——欧洲汽车工业协会;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是1991年5月取代CCMC(欧洲共同市场汽车制造协会)成立的组织。ACEA组织每2年修订一次该组织汽车润滑油规格,其部分标准与API通用);欧洲汽车生产生联合会
ACH——Analysis of Competitive Hypotheses——竞争假设分析
ACIS——进气增压系统
ACM——主动式发动机底座;主动式发动机支承架
ACP——A/C Pressure——空调压力
ACPS——A/C Pressure Sensor——空调压力传感器
ACR——(天合(TRW)公司的)主动控制张紧器(安全带)
ACS——自动离合器
ACSR— automatic child seat recognition system——儿童座椅自动识别系统
ACT——Airbag Cover Technologies——安全气囊盖的技术
A-CVT——Dry Type Compound Belt 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干式复合带无级自动变速器
ADAC——德国汽车协会
ADAMS——Automatic Dynamic Analysis of Mechanical Systems——机械系统动力学仿真软件
ADB-X——(宝马)智能限滑差速系统;自动差速制动系统
ADC——主动差速器控制系统
ADC——车距自动控制系统
ADC——(奔驰)电子空气控制悬挂系统
ADC——Airmatic Dual Control——(奔驰)双控制模式主动气压悬架;可选择悬架模式的主动悬架控制系统
ADC+F2S——(德国大众)车距控制系统
说明:该系统是在ADC(车距自动控制系统)基础上的一次升级,增加了F2S(Follow to Stop)功能,当监测到前方车辆距离太近时,系统便会自动实施制动操作,直到车辆完全停止,危险解除。
ADM——Automatically Dipping Mirror——自动防目眩后视镜(在夜间开车时后方车辆远光灯透过后视镜反射到眼睛里,会严重影响到开车视线,传统的方法是通过手动调节后视镜的角度来达到防眩的目的,而自动防目眩后视镜可根据后方来光反射的刺眼程度,通过后视镜内的电解液的电子回路,调整镜面的反射率,从而达到防眩的目的,大大增加了夜间行车的安全性)
ADM——Automotive Dealership Marketing——汽车品牌专卖店
ADM——Add-Drop Multiplexer——电分插复用器
ADR——危险物品道路国际运输欧洲协定
ADRW——环形变电阻焊接法
ADS——Adjuster Damping Control Suspension System——自适应阻尼控制悬架系统
ADS——Adaptive Damping System——可调式减振系统;自适应阻尼系统
说明:ADS是英文Adaptive Damping System的缩写,意思是可调式减振系统或自适应阻尼系统。此套系统可依据个人喜好、路面状况及使用条件,由驾驶员来调整减振器的软硬度,以适合不同的需求。例如驾驶者想享受驾驭的乐趣时,可选择较硬的模式享受跑车式的驾驶乐趣,当然您也可以选择较软的模式,享受舒适的乘坐感觉。ADS系统由变化减振器的阻尼力来达到较硬模式有较大的阻尼减振作用;较软的模式则提供较低的阻尼力,达到较柔和的乘坐感。先进的可调式减振系统采用电子式无级可调减振系统,可根据不同的路况以及操作条件主动自动地调整最适合的减振阻尼力。但此套系统由于价格较昂贵,通常只在高级豪华轿车上才会配备,可调式交振系统除可提高舒适性外,还有助于行车操控安全。
ADT——Articulated Dump Truck——铰接式自卸车
AEB——Automatic Emergency Brake——紧急制动辅助系统
说明:该系统通过传感器检测前方障碍物,当判断有可能出现危险时,便会向驾驶员发出警告,并弥补制动不足,防止发生危险。
AEI——国际汽车工程
AF——普通冷却液
AF3—— Asia Formula 3——亚洲三级方程式F3锦标赛
AFC——碱性燃料电池
AFL——Adaptive Forward Lighting/——自适应性前向照明系统;主动照明技术;方向可变式前照灯
AFOS——Asina Festival of Speed——亚洲赛车节
说明:亚洲赛车节创建于1997年,是国际汽联注册许可的洲际专业赛事,目前包括以下4项大型赛事:亚洲三级方程式F3锦标赛1 600 cc(1.6 L)和2 000 cc(2.0 L)两项洲际锦标赛传统赛事;亚洲宝马方程式锦标赛;亚洲保时捷卡雷拉杯锦标赛、亚洲房车锦标赛;赛事在亚洲范围内巡回举行,每年都在马来西亚、泰国、韩国、日本、菲律宾等国家举办分站比赛。从当年3月起到11月结束,到2003年已经举办了6届。
AFR——Air Fuel Ratio——空燃比
AFS——Active Front Steering——动态前轮转向系统;主动前轮转向系统;可变传动比转向系统;(德尔夫)主动前轮动力转向系统
说明:该系统可以根据驾驶者的转向幅度和行驶状态,相应地改变前轮的转动角度。在中低速度的驾驶情况下,转向盘和前轮的转向比增大,转向反应较为线性和轻便,以减少驾驶者的劳累,增加驾驶舒适性,这在市区行驶、泊车或者调头时便能表现出其优点。在高速行驶时,转向反应相对沉重和迟缓,以增加车辆直线行驶的稳定性。AFS与动态稳定控制系统DSC(Dynamic Stability Control)共同工作,监测车辆偏航率并相应改变转向角度。这样,一来减少了DSC系统干涉驾驶的机会,二来也提供了适当的安全控制。
AFS——Adaptive Front Lighting System——自适应前照灯系统;方向可变型前照灯;车大灯上装有与转向机构连接的自动对焦系统;可变式前灯;智能化前车灯系统
说明:在使用近光时,该系统可使前灯的光束方向根据转向盘的操纵角度和车速进行自动调节,提高了夜间行车时在弯道等情况下的可视性。AFS由转向盘角度传感器和ABS的车速传感器控制前灯的照射方向。当车速达到30 km/h时,系统开始运行,在车速低于5 km/h时就会停止。当转向盘操纵角度在12°以上时开始运行,当转向盘操纵角度在9°以下时停止。右转弯时,右前灯的光束最大可在15°范围内调节,左前灯不变;相反,左转弯时,左前灯的光束最大可在5°范围内调节,右前灯不变。
AFS——美国飞轮系统公司
AFSS——Active front Steering System——前轮主动转向装置
AFV——代用燃料汽车
AH——Active Headrest——调节保护头枕
AH——Active Hood——主动发动机罩
说明:AH技术就是指当发生人-车碰撞时,发动机罩能够立即自动升起,使行人头部接触到可变形的(减缓撞击力)柔性表面。同时,主动发动机罩还能防止行人撞向挡风玻璃的底部区域(参见图示)

AH:主动发动机罩

AHC——Active Hydropneumatic——(奔驰)主动悬架装置调节系统;悬架高度调节系统
AHC——Active Height Control——自适应高度控制悬架系统;悬架高度调节系统
AHL——Adaptive Head Lights——主动式转向前照灯;弯道随动控制式前照灯
AHM——挂车模块
AHP——Analysis of Hierarchy Process——层次分析法
说明:AHP方法是T.L satty等人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一种新的建模方法,该方法能够有效地处理难以完全定量解决的复杂问题。其基本思路是:将复杂的问题分解为若干层次,逐层进行分析,通过若干因素对同一个目标的不同影响,确定各因素在目标集中的比重,将决策者的主观判断用量化的形式来表达。把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结合起来,最终选择比重最大的系统决策方案。AHP方法建模的基本步骤是:(1)分析研究系统的各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2)根据标度法构造判断矩阵;(3)层次单排序及一致性检验;(4)层次总排序及一直性检验;(5)最佳方案决策。
AHP——踵点(驾驶员驾车时脚后根接触底板处)
AHRS——Active Head Restraint System——主动头部支承系统
AHS——Automated Highway System——自动高速公路系统
AHSS——先进高强度钢
AI——人工智能
AI——Analyzed Intelligence——分析性情报
AI——Adaptive Inflation——(德尔福)自适应气体发生器
AICA——意大利汽车维修设备制造协会
AICC——Aotonomous Intelligent Cruise Control——自主智能巡航控制
AICS——人工智能、解密算法搜寻技术
AID——自动事故探测系统
AIP——Air Independent Propulsion System——不依赖空气的辅助推进系统
AIRCEPT——Assistant Inner Ring Interceptor——(柴油机)辅助内环拦截器
AIRR——有源集成式整流器调节器
AIS——Air Injection System——空气喷射系统
AIS——通用船载自动识别系统
AJAC——加拿大汽车新闻协会
ALC——Active Light Control ——主动车灯控制系统
ALC——声音水平控制
ALCL——Assembly Line Communication Link——自我诊断接头
ALDL——Assembly Line Data Link——自我诊断接头
ALR——带固定儿童安全座椅的自动锁紧装置
ALS——Active Lighting System——(奔驰)主动照明系统(该系统能够随着道路的峰回路转调整前照灯的方向)
ALS——Automatic Leveling System——自动车身水平系统
说明:ALS是Automatic Leveling System的缩写,意思是自动车身水平系统。因车载质量的变化而使车尾高度民主降低或升高时,此系统会自动将车尾调整至原来的高度。该系统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完全独立的套件,只负责车尾高度的调整工作;另一种即是整合于悬架控制系统中。此系统的大致作用方式如下:当车辆后座因坐人或行李箱放有重物体而使车尾下沉时,位于后悬架下控制臂上的高度或位置传感器便会将这种状况告知电脑,在电脑确认这种状况一段时间后,认为此车尾高度的改变确实来自车重的增加,而非路面状况的暂态影响,便会启动空气压缩机将空气灌入后减震器中,使后减震器重新将车尾顶起,直至车高恢复至原有车身正常的车姿;相反的,若车尾车重降低使车尾高度升高,则ALS会将减震器内的部分高压气排出,使车身保持标准高度,此种调整除可以保持车身具有一定的舒适乘坐姿势外,又可以维持一定的操作安全性能。
ALT——交流电动机
ALV——Autonomous Land Vehicles——自动陆地车辆
AM——After Market——售后市场
AM——灵捷制造
AMC——美国汽车公司

AMDC——Air Matic Dual Control——双功能空气悬架系统
AMP——After Market Parts——售后市场部件
AMT——Automated Manual Transmission或Automated Mechanical Transmission——自动手动变速器;自动机械式变速器;自动操纵式机械换档变速器

AMT————
ANDC——Automotive News Data Center——汽车新闻数据中心
ANFAC——西班牙全国汽车制造商协会
ANL——Argonne National Laboratory——美国Argonne国家实验室
ANN——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s——神经网络;人工神经网络
ANS——Audi Navigation System——奥迪增强型卫星导航系统
AO——Alternative Outcomes——结果选择分析
AON——All Optical Network——全光网络
AP——Assisted/Automatic Parking——停车辅助系统

Ⅳ 吸收光谱的吸收光谱分类

化学分析仪器即AAS。
仪器之一介绍:
珀金埃尔默公司由珀金·理查德和埃尔默·查理斯于1937年4月创立,很快成为美国精密光学仪器的主要供应商,1944年成功推出世界上第一台商用红外光光度计-12型,这项新技术就是现代化学分析基本手段的鼻祖。1955年5月,珀金埃尔默公司推出世界上第一台商用气相色谱仪-154型。1957年匹兹堡会议上,公司推出世界首台双光束红外光谱仪137型。与此同时,珀金埃尔默公司成为世界上第一家进入国际市场的科学仪器制造商。 60年代珀金埃尔默公司以其研制的世界第一台原子吸收分析仪-AA303型占据了世界分析仪器行业领先地位。1972年,公司进入液色相谱市场,成功地推出最早的带梯度泵的液色相谱仪1220型。1975年,公司最早将微机技术引入460型AAS,使分析更轻松更有效。
数十年来,PerkinElmer公司以当今世界最新的科学技术,在原子光谱仪器与分析技术的发展领域中,始终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从世界上第一台双光束原子吸收光谱仪的问世到第一台商品石墨炉的推出,从横向交变磁场到纵向交变磁场塞曼背景校正;从纵向加热石墨炉到横向加热无温度梯度石墨炉;从单道扫描ICP到全谱ICP;从ICP到ICP-MS;从光电倍增管到半导体固态检测器。跨越一个又一个里程碑。这累累硕果,已为遍布全球的成千上万个实验室所分享,有力地推动了原子光谱分析技术的发展。PerkinElmer公司将继续保持这一技术优势,以更多更先进的精良仪器为分析工作者提供更加优秀的服务。
在AAS的发展过程中,PerkinElmer公司形成了一系列的专利技术,确保了在AAS领域的领先地位。
完美的STPF石墨炉系统:AAnalyst配备有Massmann型石墨炉(HGA)和高强度的连续光源校正装置,这种经过全球上千个实验室工作检验的石墨炉系统具有极高的性能价格比。
AAnalyst600/800在采用横向加热技术石墨炉(THGA)的同时,相应地采用了独特的纵向Zeeman效应背景校正,组成了当今世界上最完美的石墨炉系统,它的无可比拟的优异性能适合于追求极低的检出限、分析基体特别复杂的样品、要求校正结构背景的使用者。
HGA和THGA石墨炉系统都使用一体化平台石墨管,这种性能极其优越的石墨管由单块的高强度石墨经过精密的机械加工而成,管和平台都有热解涂层,所有元素—包括高温元素都能在平台上(STPF条件下)进行原子化。由于平台是圆弧形的,一次进样的最大体积可达50微升,可进一步降低检出限。 石墨炉系统使用了PerkinElmer获得专利的TTC(真实温度控制)技术。仪器独特的反馈控制系统每隔10毫秒检测一次石墨炉的各个重要参数,包括石墨管两端的电压、石墨管的电阻,石墨管的发射和冷却温度。并与参比数据对比,据此对加在石墨管上的电源自动、快速作出调整,保证无论您使用哪一台仪器,是今天还是明天,都能得到恒定的、重复性特别好的数据。
革命性的实时双光束光学系统 新颖、独特的“实时”双光束系统,只使用一块半透半反镜,不需要机械斩波器,免除机械噪声对仪器带来不良的影响。样品光束和参比光束同时通过单色器并在完全相同的时间进行测量,有效地增加了积分时间而不增加测量时间,进一步提高读数的稳定性,大大提高了信噪比。PerkinElmer公司的这种设计划分出了实时双光束与交替双光束的不同时代。
性能优越的新型固态检测器带有低噪声CMOS电荷放大器的最优化固态检测器,其光敏表面能在紫外区和可见区提供最大的量子效率和灵敏度,具有极好的信噪比。即使象As和Ba这样通常较难测定的元素也能以极高的信噪比进行轻松自如的日常分析。
技术参数
* 波长范围: 189-900nm
* 全面兼容国产的氢化物发生器和国产灯,Winlab 32软件可以用峰面积进行计算,也可以使用峰高进行计算,利用国产的氢化物发生器和国产的As灯测量砷的标准曲线,砷的标准溶液浓度分别为2、4、6ppb,线性系数优于0.9999。
* FIFU功能:具有FIAS与石墨炉联用的功能,可对元素进行全自动的在线预浓缩。氢化物发生过程不受还原速度的影响,样品无需事先还原即可直接进行分析。As(V)、Sb(V)、Se(IV)和Hg(II)等直接分析的检出限为ppt量级。
主要特点
1. 狭缝:狭缝的宽度自动选择,狭缝的高度自动选择。
2. 检测器:全谱高灵敏度阵列式多象素点CCD固态检测器,含有内置式低噪声CMOS电荷放大器阵列。样品光束和参比光束同时检测。
3. 灯选择:内置两种灯电源,可连接空心阴极灯和无极放电灯;通过WinLab32软件由计算机控制灯的选择和自动准直,可自动识别灯名称和设定灯电流推荐值。
燃烧系统:可调式通用型雾化器,高强度惰性材料预混室,全钛燃烧头。
排液系统:排液系统前置以利于随时检测
4. 火焰进样系统:火焰系统具有悬浮液直接进样功能,可以直接分析悬浮奶粉等,并有实际应用。
5. 石墨炉: 内、外气流由计算机分别单独控制。管外的保护气流防止石墨管被外部空气氧化。从而延长管子寿命,内部气流则将干燥和灰化步骤气化的基体成份清出管外。石墨炉的开、闭为计算机气动控制以便于石墨管的更换。
6. 电源:石墨炉电源内置,整个仪器为一个整体。
温度控制 红外探头石墨管温度实时监控,具有电压补偿和石墨管电阻变化补偿功能。
7. 石墨管:标准配置为一体化平台(STPF)热解涂层石墨管
8. 石墨炉进样系统:石墨炉进样系统具有悬浮液直接进样功能,可以直接分析果酒、果汁、食用植物油、悬浮奶粉等,并有实际应用。
9. 联用:无论火焰还是石墨炉,均具有与FIAS、FIMS、气相色谱(GC)、液相色谱(HPLC)、热分析(TA)等仪器联用的功能和接口。FIAS与紫外联用,具有亚硝酸根、氨基酸的分析功能。具有间接法分析硫酸根、磷酸根、氯离子的能力。 一、分子吸收光谱的产生
(一)分子能级与电磁波谱
分子中包含有 原子和电子,分子、原子、电子都是运动着的物质,都具有能量,且 都是量子化的。在一定的条件下,分子处于一定的运动状态,物质分子内部运动状态有三种形式:
①电子运动:电子绕原子核作相对运动;
②原子运动:分子中原子或原子团在其平衡位置上作相对振动;
③分子转动:整个分子绕其重心作旋转运动。
所以:分子的能量总和为
E分子 = Ee +Ev +Ej +⋯ (E0 +E平) (3)
分子中各种不同运动状态都具有一定的能级。三种能级:电子能级 E(基态 E1 与激发态 E2)
振动能级 V= 0,1,2,3 ⋯
转动能级 J = 0,1,2,3 ⋯
当分子吸收一个具有一定能量的光量子时,就有较低的能级基态能级 E1 跃迁到较高的能级及激发态能级 E2 ,被吸收光子的能量必须与分子跃迁前后的能量差∆E 恰好相等,否则不能被吸收。
图1 双原子分子的三种能级跃迁示意图 对多数分子 对应光子波长 光 谱 ∆E 约为1~20eV 1.25 ~ 0.06㎛ 紫外、可见区(电子)
∆E 约为0.5~1eV 25 ~ 1.25㎛ (中)红外区 (振动)
∆E约为10-4~0.05eV 1.25cm~ 25㎛ (远)红外区(转动) 分子的能级跃迁是分子总能量的改变。当发生电子能级跃迁时,则同时伴随有振动能级和转动能级的改变,即 “电子光谱”——均改变。
因此,分子的“电子光谱” 是由许多线光谱聚集在一起的带光谱组成的谱带,称为“带状光谱”。
由于各种物质分子结构不同,对不同能量的光子有选择性吸收。吸收光子后产生的吸收光谱不同。利用物质的光谱进行物质分析的依据。
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与有机分子结构的关系
(一)电子跃迁的类型
许多有机化合物能吸收紫外-可见光辐射。有机化合物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主要是由分子中价电子的跃迁而产生的。
分子中的价电子有:
成 键 电 子: s 电子、p 电子(轨道上能量低)
未成键电子: n 电子( 轨道上能量较低)
这三类电子都可能吸收一定的能量跃迁到能级较高的反键轨道上去。分子中价电子跃迁:
1. s - s* 跃迁
s-s*的能量差大,所需能量高,吸收峰在远紫外 (l<150nm)
饱和烃只有s 、s* 轨道,只能产生s - s*跃迁,例如:
甲烷 吸收峰在 125nm;乙烷 吸收峰在 135nm ( < 150nm )
( 因空气中O2对< 150nm辐射有吸收,定量分析时要求实验室有真空条件,要求一般难达到)
2. p-p* 跃迁
p-p*能量差较小,所需能量较低,吸收峰紫外区 (l200nm左右)
不饱和烃类分子中有p电子,也有p* 轨道,能产生p-p*跃迁:CH2=CH2 ,吸收峰 165nm。(吸收系数 e 大,吸收强度大,属于强吸收)
3. n- s*跃迁
n- s* 能量较低,收峰紫外区 (l 200nm左右) (与p-p*接近)
含有杂原子团如:-OH,-NH2 ,-X,-S 等的有机物分子中除能产生。
s-s* 跃迁外,同时能产生n- s *跃迁,例如:三甲基胺 (CH3)3N- 的 n- s* 吸收峰在 227 nm, e 约为900 L/mol·cm ,属于中强吸收。
4. n- p*跃迁
n- p*能量低,吸收峰 在 近紫外、可见区 (l 200 ~ 700nm)含有杂原子的不饱和基团,如 -C=O等,例如: 丙酮: n- p*跃迁, lmax 280nm左右(同时也可产生p-p*跃迁),属于弱吸收, e < 500 L/mol·cm 。
各种跃迁所需能量大小次序为: s - s* > n- s* &sup3; p-p* > n- p*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在有机化合物中应用主要以:p-p* 、n- p* 为基础。
(二)吸收峰的长移和短移
长移:吸收峰向长λ 移动的现象,又称红移;
短移:吸收峰向短λ移动的现象,又称紫移;
增强效应:吸收强度增强的现象;
减弱效应:吸收强度减弱的现象。
(三)发色团和助色团
p-p* 、n- p*跃迁都需要有不饱和的官能团以提供 p 轨道,因此,轨道的存在是有机化合物在紫外-可见区产生吸收的前提条件。
1.发色团:具有 p 轨道的不饱和官能团称为发色团。
主要有: -C=O,-N=N-, -N=O等。
但是,只有简单双键的化合物生色作用很有限,其有时可能仍在远紫外区,若分子中具有单双键交替的 “共轭大p键” (离域键)时,
如: 丁二稀 CH2=CH—CH=CH2
由于大p键中的电子在整个分子平面上运动,活动性增加,使 p与 p* 间的能量差减小,使 p- p* 吸收峰长移,生色作用大大增强。
2. 助色团
本身不“生色”,但能使生色团生色效应增强的官能团 ——称为助色团
主要有: – OH、 –NH2、 –SH、 –Cl、 –Br 等
(具有未成键电子轨道 n 的饱和官能团)
当这些基团单独存在时一般不吸收紫外-可见区的光辐射。但当它们与具有轨道的生色基团相结合时,将使生色团的吸收波长长移(红移), 且 使吸收强度增强。
(助色团至少要有一对与生色团 p 电子作用的孤对电子) 一、紫外吸收光谱的产生
吸光物质分子吸收特定能量(波长)的电磁波(紫外光)产生分子的电子能级跃迁。
二、电子跃迁类型
1. 分子轨道
有机分子中常见的分子轨道:
σ轨道、π轨道和非键轨道 (未共用电子对n)
分子轨道图:
2. 电子跃迁(transition)类型
(1)σ~σ*跃迁:
由饱和键产生,能级差大,吸收光波波长短,吸收峰多处于真空紫外区。
(2)n~ σ*跃迁:
含N, O, S, X的化合物中,吸收带较弱。
CH3OH CH3Cl CH3Br CH3I
λmax 177 173 202 257
εmax 200 264 378 900
(3) π~π*跃迁:
不饱和化合物,尤其是存在共轭体系的化合物。
εmax较大,λmax较大。
(4) n~ π*跃迁:
含π键和 n 电子的体系。
λmax较大,εmax较小。
能级跃迁图:
三、吸收带(bands)
1. R吸收带(Radikalartin):由n→π*跃迁产生,强度弱, log  1
2. K吸收带(Konjugierte):由π→π*跃迁产生,强度强, log > 4
3. B吸收带(Benzenoid):苯环π→π*跃迁产生,230-270nm,中心在254nm处,宽而弱,有精细结构,是苯环的特征吸收
4. E吸收带(Ethylenic):芳环中碳碳双键π→π*跃迁产生,在184(E1)和203(E2)nm处。
四、有关术语
1. 发色团(chromophore)
C=C、C=O、COOH、COOR、NO2、N=N、芳基等含有p电子的基团。
2. 助色团(auxochrome) OH、OR、X、NH2、NO2、SH等含有n电子的基团,与发色团相连可使最大吸收波长红移。
3. 红移(red shift or bathochromic shift)
最大吸收波长向长波移动。
4. 兰移(blue shift or hypsochromic shift)
最大吸收波长向短波移动。
5.增色效应:使吸收带的吸收强度增加的效应
6.减色效应:使吸收带的吸收强度降低的效应
常见生色团和助色团
影响紫外吸收光谱的因素
跃迁的类型
发色团和助色团的影响
样品溶液浓度的影响
共轭体系的形成使吸收红移
空间效应:空间位阻,
外部因素:溶剂效应 ,PH值影响。

Ⅳ 仪器分析里AA是什么意思啊,还有ICP,AAS

AA:原子吸收光谱仪,又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根据物质基态原子蒸汽对特征辐射吸收的作用来进行金属元素分析。它能够灵敏可靠地测定微量或痕量元素。

ICP: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仪

AAS: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一般由四大部分组成,即光源(单色锐线辐射源)、试样原子化器、单色仪和数据处理系统(包括光电转换器及相应的检测装置)。

(5)AAS实验装置扩展阅读:

原子吸收光谱仪基本原理

仪器从光源辐射出具有待测元素特征谱线的光,通过试样蒸气时被蒸气中待测元素基态原子所吸收,由辐射特征谱线光被减弱的程度来测定试样中待测元素的含量。

原子吸收光谱仪应用

因原子吸收光谱仪的灵敏、准确、简便等特点,现已广泛用于冶金、地质、采矿、石油、轻工、农业、医药、卫生、食品及环境监测等方面的常量及微痕量元素分析。

阅读全文

与AAS实验装置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乳腺机压迫装置的作用 浏览:259
货车仪表机油压力低怎么看 浏览:558
防烟系统自动控制装置 浏览:605
小米空调制冷量什么意思 浏览:576
轴承掉入管道怎么找 浏览:255
伺服机械传动系统的作用是什么 浏览:74
机械键盘怎么取消快捷锁屏 浏览:965
热力设备腐蚀的防护方法有哪些 浏览:826
为什么暖气开了回路阀门水压就大 浏览:774
喷雾干燥装置的工艺设计 浏览:533
体育彩票捐赠体育器材哪里有卖的 浏览:136
建设小型物流公司需要哪些设备 浏览:38
数控机床卡怎么解决 浏览:60
速腾液晶仪表怎么把速度调中间 浏览:66
浪琴自动机械表如何调日期 浏览:688
强力仪器有哪些 浏览:803
单位电脑等设备采购如何验收 浏览:643
机电设备如何介定吗 浏览:747
无锡创科机械有限公司怎么样啊 浏览:624
怎么用小丸工具箱压缩码率 浏览: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