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冰 52
(2) 吸收
(3)冰在熔化过程温度保持不变,蜡的温度改变(其它答案合理即可得分)
Ⅱ 为了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情况,李亮小组设计了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并在下面的表格中记录了冰熔化过程
(1)由于酒精灯的火焰温度比较高,乙装置中冰块受热熔化很快,冰熔回化需要的时间很短答,无法记录冰熔化时的温度.采用甲装置.
(2)据上面表格中的数据描点连线可得下图:
(3)采用水浴法加热,使冰受热均匀.
(4)从数据和图象可以看出:冰是晶体;冰的熔点是0℃;熔化过程用了3min等;
(5)根据公式Q吸=cm△t可知,当质量和Q吸相同时,升高的温度△t和比热容c成反比,所以最后2分钟升温慢,是因为水的比热容比冰的大.
故答案为:(1)甲;(2)见下图:

(3)使水受热均匀;
(4)冰的熔点是0℃;熔化过程用了3min;
(5)冰的比热容小于水的比热容.
Ⅲ 小英和小明同学分别在做“观察海波的熔化”实验,小明将适量的海波粉末装在试管中,所用的实验装置如图所
(1)把盛有海波的试管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加热,而不是直接用酒精灯加热,这样可以使海波均匀受热,熔化充分.
(2)为了能使试管中的固体均匀受热,需要将试管中的粉末全部浸没在水中,但不能接触烧杯底部.
(3)由于采用水浴法加热海波,可以增加大烧杯中水的质量或者将酒精灯火焰调小,来延长加热时间;
(4)一般情况下物质吸热温度升高,放热温度降低,物质吸热或放热后温度改变的程度反映了物质比热容的大小.
(5)从表格可以看出:此物质的温度先是升高,然后从第4min开始到第7min,温度就保持不变了,既然有一段吸热但是温度保持不变,说明此物质是晶体,温度保持不变的这一段是该晶体的熔化过程;
故答案为:
(1)使试管中的固体均匀受热;
(2)试管中装有固体的部分完全浸没在水中,且试管不碰烧杯底;
(3)增加水的质量或增加海波质量或调小酒精灯火焰;
(4)液体海波比固体海波的比热容大;
(5)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即有固定的熔点.
Ⅳ 如图所示的装置是用来观察冰熔化现象的,实验时应该注意观察状态变化过程,并且每隔半分钟或1分钟记录一
探究冰的熔化特点,不仅要探究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而且要观察其状态版的变化;并且每隔半权分钟或1分钟记录一次温度,冰在达到0℃后继续吸热,但温度不再升高,直至全部熔化成水后温度才会上升.
故答案为:温度;冰全部变为液态,再过几分钟为止.
Ⅳ 如图6是小明探究海波熔化的实验装置 (1)请你指出装置中的不足并说出改进办法: . (
34、(1)不足:烧杯含搏底部没垫石棉网,会导致烧杯底部受热不均而爆裂。
改进方法:烧杯底部垫上石棉网。
(谈森祥2)晶体 不可靠,海波熔化时的特征不能代表所有晶体的特征 增加海波的量
(3)不对,是因为冰块的熔点相对海波低多了,只有0℃,因春此此常温下即可熔化。
Ⅵ 07.如图所示是研究熔化现象的实验装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____ 。a为了使酒精
A、水浴法可以使被研究的物体均匀受热,A说法正确;
B、通过加热水来加热固体,比用酒版精灯直权接加热,温度变化更慢,便于观察现象和记录数据,B说法正确;
C、运用水浴法,适合熔点低于水的沸点的固体,若固体物质的熔点太高不能用水浴法;若固体物质的熔点较低,则可直接应用空气浴,所以C说法错误;
D、要使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完全浸入被测物体,所以在组装此实验时应该自下往上比较恰当,D说法正确.
故选C.
Ⅶ 在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中,所用装置如图甲所示。 (1)将装有固体的试管放入水中加热
(1)慢;(2)晶体;固液共存;(3)吸收.
与熔化现象的实验装置有什么用相关的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