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2012江苏三模)乙酸正丁酯是常用的食用香精.实验室用正丁醇和乙酸制备乙酸正丁酯的装置如图所示(加
(1)在干燥的50mL的A中,加入11.5mL正丁醇和7.2mL冰醋酸,再加入3~4滴浓硫酸.振荡混合均匀后加入1~2粒,装置图中A的名称是圆底烧瓶,烧瓶中加入沸石房子和暴沸;
故答案为:圆底烧瓶,沸石;
(2)酯化反应是可逆反应,分离生成物会促进反应正向进行,所以分离出酯化反应生成的水,提高反应产率,
故答案为:及时分离出产物水,使化学平衡向生成物的方向移动,提高酯的产率;
(3)在反应过程中,通过分水器下部的旋塞分出生成的水,注意保持分水器中水层液面原来的高度,使油层尽量回到圆底烧瓶中.反应达到终点后,分水器中的水层不再增加时,反应结束;
故答案为:分水器中的水层不再增加时;
(4)酯不溶于水在水溶液中分层静置后减小分液,酯在上层,水在下层,依据“上吐下泻”分离,步骤2中从分液漏斗中得到酯的操作是,打开分液漏斗活塞,让水层从分液漏斗下口流出,酯层从上口倒出;饱和碳酸钠溶液中和乙酸发生反应生成醋酸钠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CH3COOH+CO32-=2CH3COO-+CO2↑+H2O;
故答案为:打开分液漏斗活塞.让水层从分液漏斗下口流出,酯层从上口倒出;2CH3COOH+CO32-=2CH3COO-+CO2↑+H2O;
B. 某学生在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反应温度80℃左右)和乙酸丁酯(反应温度115~125℃),现有两套实验装置图
A.乙酸乙酯采取边反应边蒸馏的方法,所以制乙酸乙酯用图I装置,但乙酸内丁酯则采取直接回流的方容法,待反应后再提取产物,制乙酸丁酯应该用图II装置,故A正确;
B.导管a的作用为导气、冷凝,导管b的作用是冷凝、回流,两个导管的作用不完全相同,故B错误;
C.饱和碳酸钠溶液呈碱性,能中和乙酸,乙醇、丁醇均能溶于水,因此饱和碳酸钠溶液可以吸收醇,即:两个实验都可用Na2CO3溶液来洗去酯中的酸和醇,故C正确;
D.乙酸乙酯或乙酸丁酯的制备原理都属于可逆反应,增大乙酸的浓度可使平衡向着正向移动,从而提高了醇的转化率,故D正确;
故选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