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如何检查装置气密性
在化学实验中,检查装置气密性是一项基本技能。一个简单的检查方法是将试管的一端用胶塞封住,并插入一根导管,然后用手握住试管,另一端放入水中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如果气泡产生,说明气密性良好。如果效果不明显,可以稍微加热试管,再次观察。另一种方法是将部分仪器浸入水中,观察是否有气泡冒出,以判断气密性。
通过某些反应现象也可以判断是否漏气。例如,在初中化学实验中测定空气中氧气所占的比例时,如果装置漏气,水在瓶中的体积会减少。此外,还有专门的气密性检查方法。例如,空气热胀冷缩法适用于较小的装置,但存在一些限制,如玻璃较厚或手掌温度与空气温度相差不大时不会产生气泡,每次检查耗时较长,且导气管尾端被水浸湿不适合某些实验。
注水法适用于启普发生器或类似装置,通过顶部漏斗口注水,当漏斗下端被水封闭后再注水,如果水面不下降,表明装置气密性好;如果水面下降,表明气密性差。这种方法也有缺点,装置内部会被水浸湿,如果已经装入固体试剂,则无法再次检查。
为克服上述方法的缺点,提出以下几种气密性检查方法。外接导管浸水法涉及在装置尾端导气管上连接一段橡皮管和玻璃导管,将导管浸入水中,如果水在导管中上升一段高度后不再上升,表明装置气密性良好;如果水大量进入,表明气密性差。
滴定管压气法和滴定管抽气法分别利用滴定管内部的水压和气压来检测气密性。滴定管压气法将25mL滴定管下端与橡皮管连接,橡皮管变曲成U形与装置尾端导管连接,打开滴定管开关,如果水面下降一段距离后停止不动,表明气密性好;如果水面持续下降,表明气密性差。滴定管抽气法则通过打开滴定管开关,如果水面下降一段后停止不动,表明气密性好;如果水面持续下降,表明气密性差。
使用滴定管压气法和滴定管抽气法时需注意,滴定管内水面不能超过装置尾端导管30cm高度,否则可能导致空气压缩导致水流入装置内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