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图所示是一套电化学实验装置,图中C、D均为铂电极,U为盐桥,G是灵敏电流计,其指针总是偏向电源正极。
(1)> (2)无色溶液变成蓝色; ![]() |
2. 如图所示是一套电化学实验装置,图中C、D均为铂电极,U为盐桥,G是灵敏电流计,其指针总是偏向电源正极.
①向B杯中加入抄适量较浓的硫酸,发袭现G的指针向右偏移,“G是灵敏电流计,其指针总是偏向电源正极”所以所以说电子从C跑到D,即碘离子发生氧化反应,失去电子,生成碘单质遇到淀粉变蓝,D电极上浓硫酸将低价的亚砷酸根离子氧化,该离子发生还原反应,实质是:AsO43-+2H++e-=AsO33-+H2O,
故答案为:溶液由无色变蓝色;AsO43-+2H++e-=AsO33-+H2O;
②再向B杯中加入适量的质量分数为40%的氢氧化钠溶液,发现G的指针向左偏移,说明C是正极,D是负极,A中发生碘单质失电子的反应,B中发生亚砷酸失电子的反应,总反应为:AsO33-+I2+H2O=2H++2I-+AsO43-(或I2+AsO33-+2OH-═H2O+2I-+AsO43-),
故答案为:I2+AsO33-+H2O═2H++2I-+AsO43-(或I2+AsO33-+2OH-═H2O+2I-+AsO43-);
3. 如图所示甲、乙两电化学装置(一个为原电池,一个为电解池),其电极材料都是铁棒与碳棒,装置部分外电路
(1)甲装置中电子从铁电极出来,乙装置中电子向铁电极移动,由此说明能自发的进行氧化还原反应是甲,乙不能自发的进行氧化还原反应,所以甲是原电池,乙是电解池, 故答案为:原电池,电解池; (2)甲池中铁易失电子而作负极,乙池中铁上得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所以铁作阴极, 故答案为:负极,阴极; (3)甲池中碳棒作正极,正极上铜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2Cu 2+ +2e - =Cu,乙池中碳棒作阳极,阳极上氢氧根离子放电生成氧气,电极反应式为:4OH - -4e - =2H 2 O+O 2 ↑, 故答案为:甲:2Cu 2+ +2e - =Cu,乙:4OH - -4e - =2H 2 O+O 2 ↑; (4)①如果甲池中是氯化钠溶液,则铁发生吸氧腐蚀,正极上氧气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O 2 +2H 2 O+4e - =4OH - ,故答案为:O 2 +2H 2 O+4e - =4OH - ; ②乙池中电解氯化钠溶液时,阳极上氯离子放电,阴极上氢离子放电,所以电池反应式为:2NaCl+2H 2 O
故答案为:0.1mol?L -1 . |
4. 某同学组装了如图所示的电化学装置,电极Ⅰ为Zn,其他电极均为Cu,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子移
电极Ⅰ为Zn,其它均为Cu,Zn易失电子作负极,所以Ⅰ是负极、Ⅳ是阴专极,属Ⅲ是阳极、Ⅱ是正极,
A.电子方向从负极流向正极,即电极Ⅰ→电极Ⅳ,电极Ⅲ→电极Ⅱ,电子不能通过溶液,故A错误;
B.电极Ⅰ上电极上为Zn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故B错误;
C.电极Ⅳ是阴极,该电极上发生反应为Cu 2++2e-=Cu,所以电极质量逐渐增大,故C错误;
D.电极Ⅲ为阳极,电极反应式为Cu-2e-═Cu2+,故D正确;
故选D.
5. 如图为一电化学综合实验装置.其中装置D为用加有酚酞的淀粉碘化钾溶液润湿的长条滤纸,c、d为铂片.整套
分析装置图可知AB为原电池装置,CD为电解池装置,装置D为用加有酚酞7淀粉回碘化钾溶液润湿答7长条滤纸,c、d为铂片,铂片d7周围变为蓝色,说明该极附近生成了碘单质,所以d是阳极,c为阴极,所以b是阴极,a是阳极,Z是正极,Y是负极;
A、铂片c为电解池阴极,溶液中氢离子得到电子生成氢气,氢氧根离子浓度增大,发生7反应为2H++2e-═H2↑,c周围变为红色,故A正确;
B、装置C为胶体7电泳性质实验装置,氢氧化铁胶体微粒吸附阳离子,b电极为阴极,所以通电氢氧化铁胶体微粒移向b电极,b电极周围7颜色变深,故B正确;
C、装置A、B之间倒置7口形管,是原电池7盐桥,是平衡AB溶液中电荷守恒,进行离子7移动实现原电池闭合回路,是沟通两装置7离子通道,故C正确;
D、分析过程可知Z为原电池7正极,Y为原电池7负极,所以Z单质7金属活动性较Y弱,故D错误;
故选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