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实验室制二氧化碳的反应装置和原理是什么
制二氧化碳的反应装置:锥形瓶、长颈漏斗,不加热
反应原理:CaCO3 + 2 HCl = CaCl2 + CO2↑ + H2O
㈡ 实验室制取CO2的装置
实验室制取CO2的装置主要包括以下组件:
1. 长颈漏斗:用于向锥形瓶中逐滴加入液体反应物,如稀盐酸。长颈漏斗下端需伸入液面以下,以防止气体从漏斗中逸出。
2. 锥形瓶:作为反应容器,用于盛放固体反应物和液体反应物进行混合反应。
3. 橡皮塞:用于封闭锥形瓶口,同时固定长颈漏斗和导管。
4. 直角导管2个:一个用于连接锥形瓶和橡皮塞,导出反应产生的气体;另一个用于连接集气瓶,将气体导入集气瓶底部。但通常情况下,一个直角导管即可满足需求,通过橡胶管与集气瓶相连。
5. 橡胶管:用于连接导管和集气瓶,以及可能的其他装置,以便灵活调整气体流向。
6. 集气瓶:用于收集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
7. 毛玻璃片:用于盖在集气瓶口,防止气体逸出。
装置搭建注意事项:
- 发生装置的导管露出橡皮塞即可,不能伸入过长,以免影响气体导出效率。
- 长颈漏斗下端务必伸入液面以下,形成液封,防止气体泄漏。
操作注意事项:
- 当使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时,应确保导管伸入集气瓶底部,以便充分排除瓶内空气,收集到纯净的二氧化碳。
㈢ 如图是实验室制备CO2的装置,下列四个装置中,不能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效果的是()A.B.C.D
A、由于锥形瓶中分液漏斗没有伸到液面以下液体难以与固体进行回分离,故A错误;答
B、用弹簧夹夹住橡胶管时气体排不出去,球形瓶中的气体压强变大从而迫使稀盐酸排出球形瓶并与大理石分离,反应停止.放开弹簧夹时,稀盐酸进入球形瓶,并和烧杯中的液面相平同时与大理石接触,发生化学反应.所以该装置可以通过控制弹簧夹来达到使盐酸和大理石分离,从而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故B正确;
C、该装置可以通过控制弹簧夹来达到使盐酸和大理石分离,从而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故C正确;
D、装置中只有一只导管,难以实现酸与大理石的分离,故D错误;
答案:AD.
㈣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有锥形瓶250ml、量筒、烧杯、 长颈漏斗。
1、按照要求将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简单装置组装好。
2、将导管通入水槽,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3、在试管中用药匙装入少量石灰石,并倒入适量稀盐酸,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
4、塞上橡皮塞,将导管通入集气瓶中,使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一段时间后取出导管,用毛玻璃盖住瓶口,共收集两集气瓶及一矿泉水瓶二氧化碳。
5、将点燃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已经收集满。
2、长颈漏斗的下端管口应插入液面以下形成液封,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中逸散。反应器内的导管稍露出胶塞即可,不宜太长,否则不利于气体的导出。
3、收集时瓶口覆盖毛玻璃片,且导管应伸到接近集气瓶底部处,便于尽快排净空气,收集较纯的气体。
4、检验二氧化碳应用澄清的石灰水而不能用燃着的木条。因为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是二氧化碳的特征反应,而使燃着的木条熄灭的气体除了二氧化碳之外,还有氮气、稀有气体等。
㈤ 如图是实验室制取CO2的装置图(1)A中盛放的药品是______和______.(2)从长颈漏斗中注入稀盐酸后会看到
(1)实验室是用石灰石或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CO2的,故答案为:石灰石;稀盐酸;
(2)实回验室制取CO2,是在常温答下,用碳酸钙和盐酸互相交换成分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因此不需要加热,现象是锥形瓶中有大量气泡冒出,故答案为:锥形瓶中有大量气泡冒出;CaCO3+2HCl═CaCl2+H2O+CO2↑;
(3)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因此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答案为:B.
㈥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方法
实验室用稀盐酸与大理石或石灰石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大理石或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化学式为CaCO3)。
反应方程式:CaCO3+2HCl═CaCl2+H2O+CO2(向上箭头)
装置如下:
向锥形瓶中加入石灰石,从长颈漏斗中加入稀盐酸,注意长颈漏斗要插到液面以下,形成液封,以免CO2从长颈漏斗中跑出而收集不到。
注:不要用浓盐酸,浓盐酸易挥发,CO2中会混有HCl气体而不纯,不要用稀硫酸代替稀盐酸,因为反应生成的硫酸钙微溶于水,阻止反应进一步进行,不要用碳酸钠(纯碱)代替石灰石,因为反应太剧烈容易造成装置爆裂,由于二氧化碳溶于水且密度大于空气,所以要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将点燃的木条靠近集气瓶口,木条熄灭说明气体已收集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