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装置知识 > 一自动缓冲装置上的铬板的厚度

一自动缓冲装置上的铬板的厚度

发布时间:2025-07-18 15:47:53

① 保证常减压蒸馏装置的安全措施有哪些

常减压蒸馏装置是石油加工中最基本的工艺设备,随着减压蒸馏技术的改造和发展、原油蒸馏装置的平均能耗大幅下降、轻油拔出率和产品质量大大提高,危险、危害因素也随之增加。

常减压蒸馏装置的重点设备包括加热炉、蒸馏塔、机泵和高低压瓦斯缓冲罐等几部分。加热炉的作用是为油品的汽化提供热源,为蒸馏过程提供稳定的汽化量和热量。加热炉的平稳运行是常减压装置生产运行的必要保证,加热炉发生事故不能运行,整个装置都将被迫停工。而塔则是整个常减压蒸馏装置的核心,包括初馏塔、常压塔、常压汽提塔、减压塔及附属部分。原油在分馏塔中被分馏成不同组分的各测线油品,同时,塔内产生大量的易燃易爆气体和液体,直接影响生产的正常进行和装置的安全运行。机泵是常减压蒸馏装置的动力设备,它为输送油品及其他介质提供动力和能源,机泵故障将威胁到装置的平稳运行,特别是塔底泵的事故将导致装置全面停产。高低压瓦斯缓冲罐因其储存的介质为危害极大的瓦斯,瓦斯一旦发生泄漏将可能导致燃烧爆炸等重大事故的发生。因此高低压瓦斯缓冲罐在开工前要按照标准对其进行严格的试压和验收,检查是否泄漏。运行中要时常对其检查维护,如有泄漏等异常现象应立即停用并处理,同时还要定期排残液。

常减压蒸馏装置存在的主要危险因素,根据不同的阶段,存在不同的危险因素,避免或减轻这些危险因素的影响,可以采取相应的一些安全预防管理措施。

开工时危险因素及其安全预防管理措施

常减压装置的开工按照以下顺序步骤进行:

开工前的设备检查→设备、流程贯通试压→减压塔抽真空气密性试验→柴油冲洗→装置开车。

装置开车的顺序是:原油冷循环→升温脱水→250℃恒温热紧→常压开侧线→减压抽真空开侧线→调整操作。

在开工过程中,容易产生的危险因素主要是:机泵、换热器泄漏着火、加热炉升温过快产生裂纹等,其危险因素为油品泄漏、蒸汽试压给汽过大、机泵泄漏着火等,具体介绍如下:

油品泄漏

(1)事故原因:

①开工操作波动力大,检修质量差,或垫片不符合质量要求。

②改流程、设备投用或切换错误造成换热器憋压。

(2)产生后果:换热器憋压漏油,特别是自燃点很低的重质油泄漏,易发生自燃引起火灾。

(3)安全预防管理措施:

①平稳操作。

②加强检修质量的检查。

③选择合适的垫片。

④改流程、设备投用或切换时,严格按操作规程执行。

⑤发生憋压,迅速找出原因并进行处理。

蒸汽试压给汽过大

(1)事故原因:开工吹扫试压过程中,蒸汽试压给汽过大。

(2)产生后果:吹翻塔盘,开工破坏塔的正常操作,影响产品质量。

(3)安全预防管理措施:调节给汽量。

机泵泄漏着火

(1)事故原因:

①端面密封泄漏严重。

②机泵预热速度太快。

③法兰垫片漏油。

④泵体砂眼或压力表焊口开裂,热油喷出。

⑤泵排空未关,热油喷出着火。

(2)产生后果:机泵泄漏着火。

(3)安全预防管理措施:

①报火警灭火。

②立即停泵。若现场无法停泵,通过电工室内停电关闭泵出入口,启动备用泵。

③若泵出入口无法关闭,应将泵抽出阀及进换热器等关闭。

④若塔底泵着火,火势太大,无法关闭泵入口时,应将加热器熄火,切断进料。灭火后,迅速关阀。

停工时危险因素及其安全预防管理措施

在停工过程中,容易产生的主要危险因素有:炉温降低过快导致炉管裂纹,洗塔冲翻塔盘。停工主要危险因素有停工时炉管变脆断裂、停工蒸洗塔时吹翻塔盘等。

停工时炉管变脆断裂

(1)事故原因:停工过程中,炉温降温速度过快,可能会造成高铬炉管延展性消失而硬度增加,炉管变脆,炉管受到撞击而断裂。

(2)产生后果:炉管出现裂纹或断裂。

(3)安全预防管理措施:

①停工过程中,炉温降温不能过快,按停工方案执行。

②将原炉重新缓慢加到一个适当的温度,然后缓慢降温冷却,可以使炉管脆性消失而恢复延展性,继续使用。

③停工,将已损坏的炉管更换。

停工蒸洗塔时吹翻塔盘

(1)事故原因:停工蒸洗塔过程中,蒸汽量给的过大,又发生水击,吹翻塔盘。

(2)产生后果:停工蒸洗塔时吹翻塔盘。

(3)安全预防管理措施:适当控制吹气量。

正常生产中的危险因素及其安全预防管理

开工正常生产过程中的主要危险因素有原油进料中断加热炉炉管结焦、炉管破裂、瓦斯带油、分馏塔冲塔真空度下降、汽油线憋压、减压塔水封破坏、常顶空冷器蚀穿漏洞转油线蚀穿等。

原油进料中断加热炉炉管结焦

(1)事故原因:

①原油进料中断。

②处理量过低,炉管内油品流速低。

③加热炉进料流。

④加热炉火焰扑炉管。

⑤原料性质变重。

(2)产生后果:

①塔底液位急剧下降,造成塔底泵抽空,加热炉进料中断,加热炉出口温度急剧上升。

②结焦严重时会引起炉管破裂。

(3)安全预防管理措施:

①加强与原油罐区的联系,精心操作。

②若发生原油进料中断,联系原油罐区尽快恢复并减低塔底抽出量,加热炉降温灭火。

③炉管注汽以增加加热炉炉管内油品流速,防止结焦。

④保持炉膛温度均匀,防止炉管局部过热而结焦,防止物料偏流。

炉管破裂

(1)事故原因:

①炉管局部过热。

②炉管内油品流量少,偏流,造成结焦,传热不好,烧坏漏油。

③炉管质量有缺陷,炉管材料等级低,炉管内油品高温冲蚀,炉管外高温氧化爆皮及火焰冲蚀,造成砂眼及裂口。

④操作超温超压。

(2)产生后果:烟囱冒黑烟,炉膛温度急剧上升。

(3)安全预防管理措施:

①多火嘴、齐水苗可防止炉管局部过热造成破裂。

②选择适合材质的炉管。

③平稳操作,减少操作波动。

瓦斯带油

(1)事故原因:

①瓦斯罐排凝罐液位上升,未及时排入低压瓦斯罐网。

②瓦斯罐排凝罐加热盘管未投用。

(2)产生后果:烟囱冒黑烟,炉膛变正压,带油严重时,炉膛内发生闪爆,防爆门开,甚至损坏加热炉。

(3)安全预防管理措施:

①控制好瓦斯罐排凝罐液面,及时排油入低压瓦斯罐网。

②投用瓦斯罐排凝罐加热盘管。

③瓦斯带油严重时,要迅速灭火,带油消除后正常操作。

分馏塔冲塔真空度下降

(1)事故原因:

①原油带水。

②塔顶回流带水。

③过热蒸汽带水,塔底吹汽量过大。

④进料量偏大,进料温度突然。

⑤塔底吹汽量过大(湿式、微湿式),或炉管注汽量过大(湿式),汽提塔吹汽量过大(润滑油型),或炉出口温度波动或塔底液面波动。

⑥抽真空蒸汽压力不足或中断,减顶冷却器汽化,抽真空器排凝器气线堵,设备泄漏倒吸空气。

(2)产生后果:

①塔顶压力升高。

②油品颜色变深,甚至变黑。

③破坏塔的正常操作,影响产品质量。

④倒吸空气造成爆炸。

(3)安全预防管理措施:

①加强原油脱水。

②加强塔顶回流罐切水。

③调整塔底吹汽量。

④稳定适当进料量和进料温度。

⑤控制好塔底液位。

⑥保持适当的吹汽量,稳定的抽真空蒸汽,稳定的炉温。

⑦调整好抽真空系统的冷却器,保证其冷却负荷。

⑧加强设备检测维护。

汽油线憋压

(1)事故原因:管线两头阀门关死,外温高时容易憋坏管线。

(2)产生后果:管线爆裂,汽油流出,易起火爆炸。

(3)安全预防管理措施:夏季做好轻油的防憋压工作。

减压塔水封破坏

(1)事故原因:

①水封罐放大气线中存油凝线或堵塞,造成水封罐内压力升高,将水封水压出,破坏水封。

②水封罐放大气排出的瓦斯含对人有害的硫化氢,将其高点排空,排空高度与一级冷却器平齐。若水封罐内的减顶污油排放不及时,污油憋入罐内,当污油积累至一定程度时,水封水被压出,水封水变油封,影响末级真空泵工作。

(2)产生后果:易造成空气倒吸入塔,发生爆炸事故。

(3)安全预防管理措施:

①加强水封罐检查。

②水封破坏,迅速给上水封水,然后消除破坏水封的原因。

③若水封罐放大气线堵或凝,迅速处理畅通。

④水封变油封,迅速拿净罐内存油,并检查放大气线是否畅通。

常顶空冷器蚀穿漏洞转油线蚀穿

(1)事故原因:

①油品腐败,制造质量有问题或材质等级低。

②转油线高速冲刷及高温腐蚀穿孔,制造质量有问题或材质等级低。

(2)产生后果:

①漏油严重时,滴落在高温管线上引起火灾。

②高温油口泄漏。

(3)安全预防管理措施:

①做好原油一脱四注工作,加大防腐力度。

②报火警消防灭火,汽油罐给水幕掩护(降温)原油降量,常炉降温,关小常底吹汽,降低常顶压力,迅速切换漏油空冷器,灭火后检修空冷器。

③做好防腐工作。

④选择适当材质。

⑤将漏点处补板焊死或包盒子处理。

设备防腐

随着老油田原油的继续开采,原油的重质化、劣质化日益明显,原油的含酸介质量不断增加,加上对具有高含酸量的进口高硫原油的加工,都对设备的防腐提出更高的要求。原油中引起设备和管线腐蚀的主要物质是无机盐类及各种硫化物和有机酸等。常减压装置设备腐蚀的主要部位:

(1)初馏塔顶、常压塔顶以及塔顶油气馏出线上的冷凝冷却系统。

①腐蚀原因及结果:蒸馏过程中,原油中的盐类受热水解,生成具有强烈腐蚀性的HCl,HCl与H2S的蒸馏过程中随原油的轻馏和水分一起挥发和冷凝,在塔顶部和冷凝系统易形成低温HCl-H2S-H2O型腐蚀介质,使塔顶及塔顶油气馏出线上的冷凝冷却系统壁厚变薄,降低设备壳体的使用强度,威胁安全生产。原油中的硫化物(参与腐蚀的主要是H2S、元素硫和硫醇等活性硫及易分解为H2S的硫化物)在温度小于120℃且有水存在时,也形成低温HCl-H2S-H2O型腐蚀性介质。

②防腐预防管理措施:在电脱盐罐注脱盐剂、注水、注破乳剂,并加强电脱盐罐脱水,尽可能降低原油含盐量。在常压塔顶、初馏塔顶、减压塔顶挥发线注氨、注水、注缓蚀剂,这能有效抑制轻油低温部位的HCl-H2S-H2O型腐蚀。

(2)常压塔和减压塔的进料及常压炉出口、减压炉转油线等高温部位的腐蚀。

①腐蚀原因及结果:充化物在无水的情况下,温度大于240℃时开始分解,生成硫化氢,形成高温S-H2S-RSH型腐蚀介质,随着温度升高,腐蚀加重。当温度大于350℃时,H2S开始分解为H2和活性很高的硫,在设备表面与铁反应生成FeS保护膜,但当HCl或环烷酸存在时,保护膜被破坏,又强化了硫化物的腐蚀,当温度达到425℃时,高温硫对设备腐蚀最快。

②防腐预防管理措施:为减少设备高温部位的硫化物和环烷酸的腐蚀,要采用耐腐蚀合金材料。

(3)常压柴油馏分侧线和减压塔润滑油馏分侧线以及侧线弯头处。常压炉出口附近的炉管、转油线,常压塔的进料线。

①腐蚀原因及结果:220℃以上时,原油中的环烷酸的腐蚀性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加强,到270℃~280℃时腐蚀性最强。温度升高,环烷酸汽化,液相中环烷酸浓度降低,腐蚀性下降。温度升至350℃时环烷酸汽化增加,汽相速度增加,腐蚀加剧。温度升至425℃时,环烷酸完全汽化,不产生高温腐蚀。

②防腐预防管理措施:为减少设备高温部位的硫化物和环烷酸的腐蚀,要采用耐蚀合金材料。

机泵易发生的事故及处理

机泵是整个装置中的动设备,相对装置的其他静设备如塔等更容易发生事故。机泵的故障现象有泵抽空或不上量;泵体振动大、有杂音和密封泄漏。

泵抽空或不上量

(1)产生原因:

①启动泵时未灌满液体。

②叶轮装反或介质温度低黏度大。

③泵反向旋转。

④泵漏进冷却水。

⑤入口管路堵塞。

⑥吸入容器的液位太低。

(2)处理措施:

①重新灌满液体。

②停泵联系钳工处理或加强预热。

③重新接电机导线改变转向。

④停泵检查或重新灌泵。

⑤停泵检查排除故障。

⑥提高吸入容器内液面。

泵体振动大、有杂音

(1)产生原因:

①泵与电机轴不同心。

②地脚螺栓松动。

③发生气蚀。

④轴承损坏或间隙大。

⑤电机或泵叶轮动静不平衡。

⑥叶轮松动或有异物。

(2)处理措施:

①停泵或重新找正。

②将地脚螺栓拧紧。

③憋压灌泵处理。

④停泵更换轴承。

⑤停泵检修。

⑥停泵检修,排除异物。

密封泄漏

(1)产生原因:

①使用时间长,动环磨损。

②输送介质有杂质,磨损动环产生沟流。

③密封面或轴套结垢。

④长时间抽空。

⑤密封冷却水少。

(2)处理措施:

①换泵检查。

②停泵换泵处理。

③调节冷却水太少。

② 什么叫电镀

就是在一种金属表面镀上另一种金属。

电镀(Electroplating)就是利用电解原理在某些金属表面上镀上一薄层其它金属或合金的过程,是利用电解作用使金属或其它材料制件的表面附着一层金属膜的工艺从而起到防止腐蚀,提高耐磨性、导电性、反光性及增进美观等作用。

电镀 - 简介
电镀电镀就是利用电解原理在某些金属表面上镀上一薄层其它金属或合金的过程。电镀时,镀层金属做阳极,被氧化成阳离子进入电镀液;待镀的金属制品做阴极,镀层金属的阳离子在金属表面被还原形成镀层。为排除其它阳离子的干扰,且使镀层均匀、牢固,需用含镀层金属阳离子的溶液做电镀液,以保持镀层金属阳离子的浓度不变。
 
电镀 - 基本概述

电镀
电镀的目的是在基材上镀上金属镀层(deposit),改变基材表面性质或尺寸。电镀能增强金属的抗腐蚀性(镀层金属多采用耐腐蚀的金属)、增加硬度、防止磨耗、提高导电性、润滑性、耐热性、和表面美观。
利用电解作用在机械制品上沉积出附着良好的、但性能和基体材料不同的金属覆层的技术。电镀层比热浸层均匀,一般都较薄,从几个微米到几十微米不等。
通过电镀,可以在机械制品上获得装饰保护性和各种功能性的表面层,还可以修复磨损和加工失误的工件。镀层大多是单一金属或合金,如锌、镉、金或黄铜、青铜等;也有弥散层,如镍-碳化硅、镍-氟化石墨等;还有覆合层,如钢上的铜-镍-铬层、钢上的银-铟层等。电镀的基体材料除铁基的铸铁、钢和不锈钢外,还有非铁金属,如ABS塑料、聚丙烯、聚砜和酚醛塑料,但塑料电镀前,必须经过特殊的活化和敏化处理。
电镀 - 基本原理

电镀
在盛有电镀液的镀槽中,经过清理和特殊预处理的待镀件作为阴极,用镀覆金属制成阳极,两极分别与直流电源的正极和负极联接。电镀液由含有镀覆金属的化合物、导电的盐类、缓冲剂、pH调节剂和添加剂等的水溶液组成。通电后,电镀液中的金属离子,在电位差的作用下移动到阴极上形成镀层。
阳极的金属形成金属离子进入电镀液,以保持被镀覆的金属离子的浓度。在有些情况下,如镀铬,是采用铅、铅锑合金制成的不溶性阳极,它只起传递电子、导通电流的作用。电解液中的铬离子浓度,需依靠定期地向镀液中加入铬化合物来维持。电镀时,阳极材料的质量、电镀液的成分、温度、电流密度、通电时间、搅拌强度、析出的杂质、电源波形等都会影响镀层的质量,需要适时进行控制。
电镀 - 运作方式

电镀
电镀分为挂镀、滚镀、连续镀和刷镀等方式,主要与待镀件的尺寸和批量有关。挂镀适用于一般尺寸的制品,如汽车的保险杠,自行车的车把等。滚镀适用于小件,如紧固件、垫圈、销子等。
连续镀适用于成批生产的线材和带材。刷镀适用于局部镀或修复。电镀液有酸性的、碱性的和加有络合剂的酸性及中性溶液,无论采用何种镀覆方式,与待镀制品和镀液接触的镀槽、吊挂具等应具有一定程度的通用性。
镀层分类 镀层分为装饰保护性镀层和功能性镀层两类。
装饰保护性镀层主要是在铁金属、非铁金属及塑料上的镀铬层,特别是钢的铜-镍-铬层,锌及钢上的镍-铬层。为了节约镍,人们已能在钢上镀铜-镍/铁-高硫镍-镍/铁-低固分镍-铬层。与镀铬层相似的锡/镍镀层,可用于分析天平、化学泵、阀和流量测量仪表上。
功能性镀层 这种镀层种类很多,如:①提高与轴颈的相容性和嵌入性的滑动轴承罩镀层,铅-锡,铅-铜-锡,铅-铟等复合镀层;②用于耐磨的中、高速柴油机活塞环上的硬铬镀层,这种镀层也可用在塑料模具上,具有不粘模具和使用寿命长的特点;③在大型人字齿轮的滑动面上镀铜,可防止滑动面早期拉毛;④用于防止钢铁基体遭受大气腐蚀的镀锌;⑤防止渗氮的铜锡镀层;⑥用于收音机、电视机制造中钎焊并防止钢与铝间的原电池腐蚀的锡-锌镀层。适用于修复和制造的工程镀层,有铬、银、铜等,它们的厚度都比较大,硬铬层可以厚达300微米。
电镀 - 基本过程

电镀
1、把镀上去的金属接在正极
2、要被电镀的物件接在负极
3、正负极以镀上去的金属的正离子组成的电解质溶液相连
4、通以直流电的电源后,正极的金属会进行氧化(失去电子),溶液中的正离子则在负极还原(得到电子)成原子并积聚在负极表层。
电镀后被电镀物件的美观性和电流大小有关系,电流越小,被电镀的物件便会越美观;反之则会出现一些不平整的形状。电镀的主要用途包括防止金属氧化(如锈蚀)以及进行装饰。不少硬币的外层亦为电镀。电镀产生的污水(如失去效用的电解质)是水污染的重要来源。
电镀 - 专业术语

电镀
镀覆方法术语
化学钝化:将制件放在含有氧化剂的溶液中处理,使表面形成一层很薄的钝态保护膜的过程。
化学氧化:通过化学处理使金属表面形成氧化膜的过程。
电化学氧化:在一定电解液中以金属制件为阳极,经电解,于制件表面形成一层具有防护性,装饰性或其它功能氧化膜的过程。
电镀:利用电解原理,使金属或合金沉积在制件表面,形成均匀、致密、结合力良好的金属层的过程。
转化膜:对金属进行化学或电化学处理所形成的含有该金属之化合物的表面膜层。
钢铁发蓝(钢铁化学氧化):将钢铁制件在空气中加热或浸入氧化性的溶液中,使之于表面形成通常为蓝(黑)色的薄氧化膜的过程。
冲击电流:电流过程中通过的瞬时大电流。
光亮电镀:在适当条件下,从镀槽中直接得到具有光泽镀层的电镀。
合金电镀:在电流作用下,使两种或两种以上金属(也包括非金属元素)共沉积的过程。
多层电镀:在同一基体上先后沉积上几层性质或材料不同的金属层的电镀。
冲击镀:在特定的溶液中以高的电流密度,短时间电沉积出金属薄层,以改善随后沉积镀层与基体间结合力的方法。
磷化:在钢铁制件表面上形成一层不溶解的磷酸盐保护膜的处理过程。
热抗散:加热处理镀件,使基体金属和沉积金属(一种或多种)扩散形成合金的过程。
镀前处理和镀后处理术语
化学除油:在碱性溶液中借助皂化作用和乳化作用清除制件表面油污的过程。
电解除油:在含碱溶液中,以制件作为阳极或阴极,在电流作用下,清除制件表面油污的过程。
出光:在溶液中短时间浸泡,使金属形成光亮表面的过程。
机械抛光:借助于高速旋转的抹有抛光膏的抛光轮,以提高金属制件表面光亮度的机械加工过程。
有机溶剂除油:利用有机溶剂清除制件表面油污的过程。
除氢:将金属制件在一定温度下加热处理或采用其它方法,以驱除在电镀生产过程中金属内部吸收氢的过程。
退镀:将制件表面镀层退除的过程。
弱浸蚀:电镀前,在一定组成溶液中除去金属制件表面极薄的氧化膜,并使表面活化的过程。
强浸蚀:将金属制件浸在较高浓度和一定温度的浸蚀溶液中,以除去金属制件表面上氧化物和锈蚀物的过程。
镀前处理:为使制件材质暴露出真实表面,消除内应力及其它特殊目的所需,除去油污、氧化物及内应力等种种前置技术处理。
镀后处理:为使镀件增强防护性能,提高装饰性能及其它特殊目的而进行的(诸如钝化、热熔、封闭和除氢等)处理。

电镀
材料和设备术语
阳极袋:用棉布或化纤织物制成的套在阳极上,以防止阳极泥渣进入溶液用的袋子。
光亮剂:为获得光亮镀层在电解液中所使用的添加剂。
阻化剂:能够减缓化学反应或电化学反应速度的物质。
表面活性剂:在添加量很低的情况下也能显著降低界面张力的物质。
乳化剂:能降低互不相溶的液体间的界面张力,使之形成乳浊液的物质。
络合剂:能与金属离子或含有金属离子的化合物结合而形成络合物的物质。
绝缘层:涂于电极或挂具的某一部分,使该部位表面不导电的材料层。
挂具(夹具):用来悬挂零件,以便于将零件放于槽中进行电镀或其他处理的工具。
润湿剂:能降低制件与溶液间的界面张力,使制件表面容易被润湿的物质。
添加剂:在溶液中含有的能改进溶液电化学性能或改善镀层质量的少量添加物。
缓冲剂:能够使溶液PH值在一定范围内维持基本恒定的物质。
移动阴极:采用机械装置使被镀制件与极杠一起作周期性往复运动的阴极。
测试和检验相关术语
不连续水膜:通常用于表面被污染所引起的不均匀润湿性,使表面上的水膜变的不连续。
孔隙率:单位面积上针kong的个数。
针kong:从镀层表面直至底层覆盖层或基体金属的微小孔道,它是由于阴极表面上的某些点的电沉积过程受到障碍,使该处不能沉积镀层,而周围的镀层却不断加厚所造成。
变色:由于腐蚀而引起的金属或镀层表面色泽的变化(如发暗、失色等)。
结合力:镀层与基体材料结合的强度。
起皮:镀层成片状脱离基体材料的现象。
剥离:某些原因(例如不均匀的热膨胀或收缩)引起的表面镀层的破碎或脱落。
桔皮:类似于桔皮波纹状的表面处理层。
海绵状镀层:在电镀过程中形成的与基体材料结合不牢固的疏松多孔的沉积物。
烧焦镀层:在过高电流下形成的颜色黑暗、粗糙、松散等质量不佳的沉积物,其中常含有氧化物或其他杂质。
麻点:在电镀或腐蚀中,与金属表面上形成的小坑或小孔。
粗糙:在电镀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造成的镀层粗糙不光滑的现象。
镀层钎焊性:镀层表面被熔融焊料润湿的能力。
电镀 - 技术应用

电镀
电镀锌:就是利用电解,在制件表面形成均匀、致密、结合良好的金属或合金沉积层的过程。与其他金属相比,锌是相对便宜而又易镀覆的一种金属,属低值防蚀电镀层。被广泛用于保护钢铁件,特别是防止大气腐蚀,并用于装饰。镀覆技术包括槽镀(或挂镀)、滚镀(适合小零件)、自动镀和连续镀(适合线材、带材)。
中国按电镀溶液分类,可分为四大类:
1、氰化物镀锌:由于(CN)属剧毒,所以环境保护对电镀锌中使用氰化物提出了严格限制,不断促进减少氰化物和取代氰化物电镀锌镀液体系的发展,要求使用低氰(微氰)电镀液。采用此工艺电镀后,产品质量好,特别是彩镀,经钝化后色彩保持好。
2、锌酸盐镀锌:此工艺是由氰化物镀锌演化而来的。目前国内形成两大派系,分别为:a)武汉材保所的”DPE”系列;b)广电所的”DE”系列。都属于碱性添加剂的锌酸盐镀锌;PH值为12.5~13。采用此工艺,镀层晶格结构为柱状,耐腐蚀性好,适合彩色镀锌。注意:产品出槽后—>水洗—>出光(硝酸+盐酸)—>水洗—>钝化—>水洗—>水洗—>烫干—>烘干—>老化处理(烘箱内80~90oC。
3、氯化物镀锌:此工艺在电镀行业应用比较广泛,所占比例高达40%。钝化后(兰白)可以锌代铬(与镀铬相媲美),特别是在外加水溶性清漆后,外行人是很难辩认出是镀锌还是镀铬的。此工艺适合于白色钝化(兰白,银白)。
4、硫酸盐镀锌:此工艺适合于连续镀(线材、带材、简单、粗大型零、部件)。

③ 怎样选购不锈钢水槽

一、不锈钢水槽材质的分类


1、304#材质不锈钢,2、202#材质不锈钢、3、201#材质不锈钢


上述几类不锈钢材质最大的区别在于耐腐蚀性能上的差异,304最好,202稍差、201次之,当然价格相差也是巨大。所以敬请消费者购买时一定向商家咨询清楚,小心上当。最好有厂家的质保书。




二、表面处理分类


1、珍珠银面、2、磨砂拉丝面、3、丝光表面、4、抛光镜面


以上4种工艺各有特长点,其中珍珠银面最为流行,其工艺是采用先对其表面进行喷砂,然后对其进行化学表面处理,表面华贵、历久长新。丝光表面已渐趋流行,特色是集磨砂拉丝工艺优点与抛光镜面优点于一体,表现细腻、丝光如缎。


三、结构上的分类


1、单盆型,2、双盆型,3、三盆型、4、带翼型单盆型水槽盆体大,选用更为方便、舒适,目前市面上已有长度超过900mm长盆型。造型也更豪华气派,当然价格也是较贵。双盆型最为实用,一般多为子母双盆,也就是一个主盆加一个辅盆体,主盆洗涤,辅盆作净泡使用。三盆分工更为明确,其缺点是盆体大,大厨房才有用武之地。带翼型水槽在国内市不是很流行,不过在欧美比较流行。


四、去水装置


去水装置可能是个被大多数消费者所忽略的东西,但却是水槽配置中非常关键的一个部件,对水槽的价格影响也是非常的大,好的全不锈钢下水器价格超过百元,还有的下水器含自动下水装置,不过功能多不一定是好事,开始方便,时间长可能出现问题!


五、测不锈钢水槽比厚度


好的不锈钢水槽都使用比较厚的板材,由于水槽进行过边缘处理,很难一下子看出厚度,最简单的办法:稍微用力按水槽表面,如果按得下去,就说明材料很薄,当然如果能借到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计就不要这么麻烦了。


六、掂不锈钢水槽的分量


不锈钢是一种铁合金,钢的比重是7.87,里面添加了镍、铬重金属,这些金属的比重比钢要大,所以分量比较重(当然也要参考板材厚度)。如果是假冒、劣质不锈钢,如钢板镀铬的分量就轻。


七、看不锈钢水槽工艺


有焊接法和一体成型法。我们看到一些名牌水槽,同样外观尺寸,价格却差异很大。这里面有材料的因素,也有工艺的成本。当然,可以肯定地说,一体成型法的不锈钢水槽用材肯定比焊接法的好,一流的水槽一般都用一次冲压法生产,当然名牌里边也有低端产品,焊接法的很多,用手摸一下就知道了。




如何选购优质不锈钢水槽?


①水槽钢板的厚度:优质水槽采用进口304不锈钢钢板,厚度为1mm,而普通低档水槽采用0.5mm—0.7mm,辨别的方法可以从重量和表面是否平整两方面辨别。


②防噪音处理:优质的水槽底部经过喷涂或粘橡胶片且不脱落,可减少水龙头出水对盆底冲击造成的响声,起到缓冲作用。


③表面处理:优质的水槽表面平整,视觉上光泽柔和,不易粘油污,易清洗,耐磨。


④内边角处理:优质的水槽内边角接近90度,水槽内视觉更大,盆体容积更大。


⑤配套部件:优质的落水头要求壁厚,处理光滑,提笼关闭时决不漏水,碰珠耐用且手感舒适。落水管要求环保一次性料做成,具有安装容易、防臭、耐热,耐老化等功能,经久耐用。


⑥水槽成型工艺:一体成型技术解决了由于盆体焊接导致焊缝经受不住多种化学液体(如洗洁剂、不锈钢清洁剂等)腐蚀而出现的渗漏问题。一体成型工艺是一项特别重要的工艺,对钢板材质要求很高。采用什么样的工艺是水槽质量的一种明显体现。

④ 门窗五金件包括哪些

门窗五金是安装在建筑物门窗上的各种金属和非金属配件的统称。在门窗启闭时起辅助作用。专表面一般经属镀覆或涂覆处理,具有坚固、耐用、灵活、经济、美观等特点。门窗五金件可按用途分为建筑门锁、执手、撑挡、合叶、铰链、闭门器、拉手、插销、窗钩、防盗链、感应启闭门装置等。门窗五金是门窗的金属构件总称,主要包括:合页、铰链、轨道、门吸、地吸、门夹、闭门器、门镜、压条等。

⑤ 蝶阀常见故障和处理方法

一、蝶阀使用中一些常见故障:

1、蝶阀无法自动关闭,电控回路的故障。

2、蝶阀液压系统检修中常见缺陷是漏油,包括内外漏油。

3、摆动油缸的大小活塞电镀层崩缺。

二、出口蝶阀常见故障的处理方法:

(一)、首先要了解出口蝶阀的工作原理:

沙A电厂200MW和300MW发电机组的循环水泵出口阀门均采用重锤式液控止回蝶阀,它能与循环水泵联动控制,蝶阀预开15°后可启动循环水泵。开启后液压驱动系统自动保压,使重锤不下降。即使液压系统中有轻微漏油,使重锤下跌超过15°,电控系统也可联动油泵电机补油,保持油压。当循环水泵关闭时,蝶阀联动关闭,分快关和慢关二阶段关闭,作用是可防止关阀时管路中水锤压力上升的冲击,缓冲保护管路,防止循环水泵倒转。由于此类蝶阀可起到止回和截止的功能,能有效防止水锤,并且有泵阀联动,安全可靠等诸多优点,自从投产以来,在水、火力发电厂、公共供排水、化工冶金等行业中得到广泛的应用。近年来逐步发展有防海水型、防泥砂型、锁定型、无重锤型、蝶板三维偏心结构等形式和结构。但基本控制方式都是采用电液控制,其液压系统的特点是原理简单、可靠、检修方便。蝶阀 法兰蝶阀 对夹蝶阀 不锈钢蝶阀 硬密封蝶阀

工作原理

1、以KD741X-6V型蝶阀为例

液压原理简述

1)、开阀

启动油泵电机,油泵运转,液压油经滤网、油泵、调速阀、单向阀及高压胶管进入摆动油缸,推动油缸中大小活塞称动,没通过调速阀的多余液压油经溢流阀流回油箱。油缸活塞带动与之相连接的连接头使重锤升起,并同时带动阀轴使蝶板转动,实现开启。调节调速阀可得到予定的开启速度。此运动过程,手动阀为开状态,电磁阀为关位置,旁路手动阀为关的位置。

2)、关阀

电磁阀通电,电磁阀打开,在重锤的作用下,油缸内的压力油经快、慢关角度调节阀、快关调节阀,慢关调节阀及高压胶管、常开的手动阀和电磁阀流入油箱,利用重锤的势能带动蝶板关闭实现关阀。关阀程序中的快关,慢关时间和快、慢关角度由油缸的快关调节阀,慢关调节阀和快、慢关角度调节阀来调定。

3)、手动开关阀

关闭电磁阀前手动阀,摆动手摇泵,可徐徐打开蝶阀。而将旁路(手动)阀打开,油缸中油流经旁路阀回油箱,从而使蝶板在重锤的势能作用下关闭。弹簧安全阀 浙江安全阀 上海安全阀 不锈钢安全阀 美标安全阀 德标安全阀 安全阀超市

4)、全开后自动保压

为保证油缸长期工作时,压力不低于所需的油压力,使重锤不至于因油压力过低而下降,因此在液压系统油路中并联一弹簧式蓄能器。一般情况下,蓄能器的压油压力为额定值,当系统微量内漏时,蓄能器可向系统补油。当液压系统泄漏引起蝶阀关闭,蝶板关至75°时,电控系统自动接通电源使油泵再启动打开蝶板至90°。当系统出现严重泄漏,油泵输出油不能维持蝶阀开启,蝶板关至15°时,则联动停循环水泵电源。避免损坏水泵和管路。

(二)、检修中常见缺陷的处理方法:

1、蝶阀无法自动关闭的处理方法:

旁路(卸油)阀和手动阀这两个阀门的外形和结构形式是一样的。当蝶阀正常运行时旁路卸油阀应在常关状态,电磁阀前的手动阀应在常开状态。如果误把电磁阀前手动阀关闭了,当蝶阀需关闭时,油压油就无法通过电磁阀卸油了,蝶阀也就无法自动关闭。

特别需指出的是电磁阀有正作用型和反作用型两种型式,正作用型电磁阀是指在蝶阀开启情况下,电磁阀常带电,当电磁阀失电时,蝶阀关闭。反作用型电磁阀是指在蝶阀开启时,电磁阀不带电,当电磁阀得电时,蝶阀关闭。后者更适合电厂采用,因为电厂有稳定的控制电源,电磁阀可保证随时得电打开,也能避免因电源误断电引起蝶阀关闭联动跳泵。

2、蝶阀液压系统检修中常见缺陷是漏油,包括内外漏油。

1)、造成外漏的原因主要是密封部件损坏,近年来由于更换了耐油橡胶密封材料,并且加强大、小修的定期维护,运行中外漏现象基本杜绝。

2)、造成内漏的主要原因是各液压控制阀的密封口(线密封)被划伤所致,而造成密封口划伤主要是由于系统中有杂质,积聚在密封口上被挤压后使其留下痕迹,破坏密封线,从而影响密封性。

3)、内漏造成的故障现象是多种的,但是引起故障现象的原因并不仅只是内漏,还有可能是电控回路的故障。

3、检修中常见缺陷的处理方法:

1)、电控回路的故障这往往需要与电修人员一起检查判别。分析判别内漏故障点的方法主要是根据原理图,采用逐个分析判别排除法进行。我们总结出“故障分析树图”的方法,把缺陷现象从易到难地排查,判定原因直到最后排除故障的整个过程用树图的形式一一列出,可清晰、方便地判定故障点。

2)、避免内漏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是定期清理油箱,过滤压力油,注油时经过严格过滤,检修中避免使用带棉纱头的碎布,这些措施都能保证油的清洁度。目前各蝶阀油系统维护周期是一年,基本能满足设备健康运行。

3)、摆动油缸的大小活塞电镀层崩缺是近年检修中发现的另一个主要缺陷,估计原因是使用时间长镀层不牢固疲劳脱落。镀硬铬层脱落后粗糙的活塞壁体,将会加剧密封圈的磨损,严重时引起内漏。处理方法是退去镀铬层,重新镀硬铬,重新镀层厚度可在0.10~0.15mm之间。重新电镀处理有退铬,补焊,校中心,粗、精启等工艺。

4)、蝶阀液压系统检修后阀门开启不了的缺陷,多数原因是由于调速阀或溢油阀行程错位所致。事实上调速阀(调节油流量)、溢油阀(调节系统最高压力)等液压控制阀在一次调定后就无需再调整了。

5)、液压系统外漏也曾是一个主要故障点。主要表征是摆动油缸和各调节阀渗漏油,发生严重爆漏时,系统油压将无法维持而引起跳泵。通过开展QC活动,统计循环水泵出口蝶阀故障次数,利用柏拉图80~20%原则分析主要故障发生在液压系统外漏,并用鱼骨图分析外漏的主要原因是液压系统密封圈材质选用不当老化和缺乏维护二大因素。在检修中将容易老化的聚氨脂材质的密封件更换为耐油丁腈橡胶材质,并加强维护,坚持每个大修期更换全部密封件,每个小修期进行换油滤油和检查调试。

经过PDCA循环活动,某厂12台循环水泵出口蝶阀的机械故障率从1.25次/台年降低至0.2次/台年,大大提高循环水泵出口蝶阀的运行可靠性和健康水平。

三、总结:

只有熟悉了解循环水泵出口阀及蝶阀设备的每一处细节,及时彻底地进行维护和严格调试,才能确保设备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保证设备的健康有序运行。

阅读全文

与一自动缓冲装置上的铬板的厚度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离心水泵出口阀门不能装什么 浏览:666
数控机床常用检测装置类型 浏览:642
苹果叉手机怎么激活设备管理 浏览:457
煤气罐阀门皮垫怎么换 浏览:962
海岸工具箱 浏览:8
像车轮一样的运动器材长什么样 浏览:946
仪表控制阀上的xso是什么 浏览:936
水管入墙使用什么阀门 浏览:365
空调不制冷怎么查看阀门 浏览:53
哪里有卖舞台灯光音响设备的 浏览:545
实验室中收集二氧化碳装置图 浏览:813
电动工具哪些不能带上飞机机 浏览:982
程序员工具箱w3c 浏览:600
实验室酒精蒸馏提取装置 浏览:724
打印机设备怎么搜索不到 浏览:331
电动工具墙面切割机 浏览:731
玛莎拉蒂机械表多少钱 浏览:305
定制家具需要自己买五金件吗 浏览:962
手持电动工具如有 浏览:223
烽火110A设备怎么分辨 浏览: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