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GB/T 50065-2011《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
GB/T 50065-2011《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是根据国家建设部的指示,在原有《工业与民用电力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GBJ 65-83基础上进行修订后形成的。此规范主要技术内容涵盖了总则、术语、高压电气装置接地、发电厂和变电站的接地网、高压架空线路和电缆线路的接地、高压配电电气装置的接地、低压系统接地型式、架空线路的接地、电气装置的接地电阻和保护总等电位联结系统、低压电气装置的接地装置和保护导体等。其修订重点如下:
1. 扩大了规范适用范围,涵盖从35kV至750kV电压等级的交流电气装置,将电气装置分为高压(1kV以上至750kV)和低压(1kV及以下)电气装置。
2. 增加了术语定义,以明确电气装置接地的相关概念。
3. 规定了不同类型的接地,包括保护接地、工作接地、防雷接地等。
4. 对110kV及以上的变电站接地网设计提出了具体要求,包括地电位升高限值、均压要求和防腐蚀措施。
5. 对高压架空线路和电缆线路的接地作出了详细规定。
6. 对高压配电电气装置的接地进行了规范,确保电气设备运行安全。
7. 提出了低压系统接地型式、架空线路的接地、电气装置的接地电阻和保护总等电位联结系统的具体要求,参考了IEC标准和现行国家标准。
8. 对低压电气装置的接地装置和保护导体提出了明确要求。
本规范由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负责管理与技术内容解释,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进行管理。在执行过程中,各执行单位可根据工程实践,总结经验,并将反馈意见寄送至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以便今后修订时参考。
⑵ TT系统中工作接地和保护接地的间距要求
在TT系统中,工作接地(电源中性点接地)和保护接地(设备外壳接地)的间距要求主要依据以下国家标准和技术规范:
1. 国家标准依据:GB 50065-2011《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
该标准规定,独立的接地装置之间应保持足够的距离,以避免电位干扰和接地电阻的相互影响。通常建议两个接地极之间的最小间距不宜小于5米。若土壤电阻率较高或存在特殊条件,间距需适当增大以确保接地效果。
GB 50169-201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 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
明确要求多个独立接地装置之间的间距应满足电气独立性,防止地电位反击。具体条款(如第4.2.1条)指出,独立接地极间距宜不小于5米,实际工程中需结合土壤电阻率和接地电阻要求调整。
2. 间距要求的目的
防止电位干扰:若间距过近,故障电流可能导致接地极间电位差升高,影响系统安全。
降低接地电阻耦合:确保工作接地和保护接地的电阻值独立达标(通常保护接地电阻要求≤4Ω,工作接地按系统需求设计)。
3. 特殊情况处理
若受场地限制无法满足最小间距,需采取绝缘隔离或共用接地极(需符合共用接地的特殊规定,如通过测量确保等效电阻达标)。
4. 总结
国标推荐值:工作接地与保护接地的间距应≥5米,具体需根据土壤电阻率及工程条件调整。
设计依据:优先参考GB 50065和GB 50169,并结合实测数据优化方案。
实际工程中,建议通过专业测量和计算确定最优间距,确保系统安全可靠。
⑶ 电力规范设计电容器对地电流是多少
根据《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DL/T620―1997。 3.1.2 3kV-10kV不直接连接发电机的系统和35kV、66kV系统,当单相接地故障电容电流不超过下列数值时,应采用不接地方式;当超过下列数值又需在接地故障条件下运行时,应采用消弧线圈接地方式:
a) 3kV-10kv钢筋混凝土或金属杆塔的架空线路构成的系统和所有35kV、66kV系统,10A
b) 3kV-10kv非钢筋混凝土或非金属杆塔的架空线路构成的系统,当电压为:
1) 3kV和6kv时,30A
2)10kV时,20A
c) 3kV-10kv电缆线路构成的系统,30A
⑷ 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是什么谁能够说一下
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DL/T621—19975.2架空线路的接地电阻5.2.1架空线路杆塔保护接地的接地电阻不宜大于30Ω。交回流电气装置答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DL/T620—1997表8有避雷线的线路杆塔的工频接地电阻土壤电阻率Ωm≤100>100~500>500~1000>1000~2000>2000接地电阻Ω1015202530注:如土壤电阻率超过2000Ωm,接地电阻很难降低到30Ω时,可采用6~8根总长不超过500m的放射形接地体,或采用连续伸长接地体,接地电阻不受限制。你要计算一下接地电阻值,满足上面的要求即可。你要知道当地土壤电阻率,计算单根的接地极电阻,然后因为接地极并联,用30除以单根接地极电阻就可知道用几根接地体
⑸ 需要一份gb50065-2011(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
已上传,可以点击下载了,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⑹ 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有什么规定
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的规定: 1、当配电变压器高压侧工作于小电阻接地系统时,保护接地网的接地电阻应符合下式要求:R≤2000/I(12.4.1-1)式中R——考虑到季节变化的最大接地电阻Ω;I——计算用的流经接地网的入地短路电流(A)。 2、当配电变压器高压侧工作于不接地系统时,电气装置的接地电阻应符合下列要求:1)高压与低压电气装置共用的接地网的接地电阻应符合下式要求,且不宜超过4Ω:R≤120/I(12.4.1-2)2)仅用于高压电气装置的接地网的接地电阻应符合下式要求,且不宜超过10Ω:R≤250/I(12.4.1-3)式中R——考虑到季节变化的最大接地电阻(Ω);I——计算用的接地故障电流(A)。 3、在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的电力网中,当接地网的接地电阻按本规范公式(12.4.1-2)、(12.4.1-3)计算时,接地故障电流应按下列规定取值: 1)对装有消弧线圈的变电所或电气装置的接地网,其计算电流应为接在同一接地网中同一电力网各消弧线圈额定电流总和的1.25倍; 2)对不装消弧线圈的变电所或电气装置,计算电流应为电力网中断开最大一台消弧线圈时最大可能残余电流,并不得小于30A. 以上内容均根据学员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整理而成,供参考,如有问题请及时沟通、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