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常见的传动装置有哪些
机械传动装置是常见的传动方式之一,主要由各种齿轮、皮带、链条等构成。这些装置能够将动力从一个部分传递到另一个部分,实现设备的运转。齿轮传动装置能够实现转速的转换和扭矩的传递;皮带和链条传动装置则具有较好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广泛应用于各种机械装备中。
液压传动装置以液体为工作介质,通过液体的压力来传递动力。这种传动方式具有快速响应速度和精确控制等优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工程机械、建筑机械等领域。液压传动装置主要由液压泵、液压缸、阀门等部件构成,通过液体的流动来实现动力的传递。
电气传动装置是一种通过电力来实现动力传递的装置。这种装置主要由电动机、变频器、控制器等构成。电气传动装置具有高效率、高精度、易于控制等优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机床、风力发电、工业机器人等工业领域。
气压传动装置是一种通过压缩空气来传递动力的装置。这种装置主要由气泵、气缸、阀门等构成。气压传动装置具有快速速度和结构简单等优点,因此在气动工具、气动阀门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以上便是常见的几种传动装置,每一种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应用领域。根据实际需求和条件选择合适的传动装置对于设备的性能和使用寿命至关重要。
㈡ 机械传动的类型有哪些
机械传动的类型有齿轮传动、蜗杆传动、带传动和链传动。
一、齿轮传动是最常见的一种机械传动方式。它是通过相互啮合的齿轮将动力由一个轴传递到另一个轴。这种传动方式广泛应用于各种类型的机械系统中,具有结构紧凑、传动精度高和传递转矩大的特点。根据齿轮的不同形状和用途,齿轮传动可以分为圆柱齿轮传动、锥齿轮传动等类型。
二、蜗杆传动是一种利用蜗杆和蜗轮之间的相互作用来实现动力传递的装置。它通常用于减速或增速传动,具有结构紧凑、传动比大以及运动平稳等特点。蜗杆传动常用于需要较大减速比的场合,如机床、机器人等。
三、带传动是通过柔性带与带轮之间的摩擦来实现动力传递的。它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广泛应用于各种机械和设备中。带传动可以适应较大的中心距变化,具有缓冲和减振的作用。常见的带传动类型包括平带传动、V带传动等。
四、链传动是通过链条和链轮之间的啮合来传递动力的一种机械传动方式。它通常用于传递较大转矩和较高速度的场合,如摩托车、自行车等。链传动具有结构紧凑、传递效率高等优点,但也存在一定的噪音和磨损问题。
㈢ 常见的几种旋转机构
常用旋转机构如下:
1、螺旋式旋转机构:由螺杆、螺母和机架组成 通常它是将旋转运动转换为直线运动。但当导程角大于当量摩擦角时,通常它是将旋转运动转换为直线运动。
特点:能获得很多的减速比和刀的增益;选择合适的螺旋机构导程角,可获得机构的自锁性。
2、凸轮式旋转机构:凸轮机构是由凸轮,从动件和机架三个基本构件组成的高副机构。
凸轮是一个具有曲线轮廓或凹槽的构件,一般为主动件,作等速回转运动或往复直线运动。凸轮机构广泛地应用于轻工、纺织、食品、交通运输、机械传动等领域。
3、曲柄式旋转机构:曲柄连杆机构(crank train) 发动机的主要运动机构。
其功用是将活塞的往复运动转变为曲轴的旋转运动,同时将作用于活塞上的力转变为曲轴对外输出的转矩,以驱动汽车车轮转动。曲柄连杆机构由活塞组、连杆组和曲轴、飞轮组等零部件组成。
(3)机械传动系统转动装置的类型和特点扩展阅读:
一般来说,旋转机构驱动装置主要由以下三部分组成:
1、主动机,如电力驱动中的电动机,液压驱动中的液压马达(包括液压动力源),内燃机驱动中的内燃机等。
2、传动装置主要包括减速、换向和制动装置等。
3、回转小齿轮与回转支承装置上的大齿圈啮合传动,以实现回转部分作回转运动。
为了保证回转机械可靠工作和防止过载,在传动系统中一般还需装设极限力矩限制器。主动机大多采用电动机,但移动式回转起重机则多数采用内燃机。回转驱动元件大多采用齿轮(或针轮),也有个别起重机采用驱动滚轮或采用绳索牵引。
凸轮机构原理:
凸轮机构是由凸轮的回转运动或往复运动推动从动件作规定往复移动或摆动的机构。
凸轮具有曲线轮廓或凹槽,有盘形凸轮、圆柱凸轮和移动凸轮等,其中圆柱凸轮的凹槽曲线是空间曲线,因而属于空间凸轮。
从动件与凸轮作点接触或线接触,有滚子从动件、平底从动件和尖端从动件等。尖端从动件能与任意复杂的凸轮轮廓保持接触,可实现任意运动,但尖端容易磨损,适用于传力较小的低速机构中。为了使从动件与凸轮始终保持接触,可采用弹簧或施加重力。
㈣ 机械传动的方式及特点
传动方式:皮带传动
链传动
齿轮传动
蜗杆传动
螺纹(丝杆)传动
齿轮齿条传动
其他传动机构:平面连杆机构,凸轮机构,间隙运动机构
特点:
皮带传动:
1) 平皮带传动:
a) 结构简单,可以传动的中心距较大,传动中不产生震动
b) 滑动系数大,传递功率较小
2) 三角皮带传动:
a) 滑动系数比平皮带传动小,传递功率大(多根皮带组合使用),传动中不产生震动
b) 摩擦较大,皮带轮加工比平皮带轮困难
* 三角皮带传动时,由于皮带截面上各点的直径不同(D, d1, d2),因此各点的回转速度不同,而皮带本身是一个整体,由此皮带上部和下部相对皮带轮的槽作相反方向的滑移,产生较大摩擦,也易因摩擦产生热。
* 由于三角皮带的周长是标准固定的,对于非标中心距的皮带传动不能采用标准的三角皮带,这时可以选用“活络三角皮带”,该类皮带与标准皮带具有相同的截面,但它是由小块连接件用螺钉紧固的,因此在使用中可以按所需的长度任意增加或减少连接件。这类皮带传动的功率要比同类规格的标准三角皮带小。
链传动:
1) 能保证准确的平均速比
2) 可以作中心距较大的两轮轴间传递动力和运动
3) 链条较容易磨损,磨损后的链条节距加大,链条易脱落
4) 链条传动的速度较低,运行时有噪声
齿轮传动:
1)传动的运动速度比套筒链快,运行时的噪声比套筒链的低,是高速链传动的形式。
2)对链轮材料和热处理的要求较高,因为齿形链对链轮圆周面的压力和摩擦较大,易引起磨损。
蜗杆传动:
1) 由于蜗杆相当于一个螺杆,当蜗杆的导程角小于摩擦角时,蜗杆传动带有自锁性,这时涡轮副只能由蜗杆驱动涡轮,不能由涡轮驱动蜗杆。
2) 蜗轮副传动的结构紧凑,涡轮箱的外形尺寸较小。
3) 蜗轮副传动平稳,无噪声
4) 蜗轮副传动是滑动摩擦,在传动中摩擦损害较大,因此传动效率较低。采用自锁蜗杆传动时,效率约为50%。
5) 由于蜗杆传动时,蜗杆和蜗轮轮齿间的运动速度较大,摩擦也大,为了提高蜗轮副传动的寿命,一般蜗杆采用钢材制造,而蜗轮采用耐磨的材料如青铜等制造。
螺纹(丝杆)传动:
能将较小的回转力矩转变为较大的轴向力。
能达到较高的传动精度,通过回转的角度能转化为较为精确的直线运动距离。
螺纹传动的工作平稳,易于自锁。
结构简单,制造方便。
缺点是摩擦损失较大,传动效率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