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并联电容器装置设计规范的8.1 一般规定
8.1.1 高压并联电容器装置的布置和安装设计,应利于分期扩建、通风散热、运行巡视、便于维护检修和更换设备。
8.1.2 高压并联电容器装置的布置型式,应根据安装地点的环境条件、设备性能和当地实践经验,选择屋外布置或屋内布置。一般地区宜采用屋外布置;严寒、湿热、风沙等特殊地区和污秽、易燃易爆等特殊环境宜采用屋内布置。
采用屋外布置;严寒、湿热、风沙等特殊地区和污秽、易燃易爆等特殊环境宜采用屋内布置。
屋内布置的并联电容器装置,应设置防止凝露引起污闪事搭神故的措施。
8.1.3 低压并联电容器装置的布置型式,应根据设备适用的环境条件唤逗确定采用屋内布置或屋外布置。
8.1.4 屋内高压并联电容器装置和供电线路的开关柜,不宜同室布置。
8.1.5 低压电容器柜和低压配电屏可同室布置,但宜将电容器柜布置在同列屏柜的端部。
8.1.6 高压并联电容器装置中的铜、铝导体连接,应采取装设铜铝过渡接头等措施。
8.1.7 电容器组的框(台)架、柜体结构件、串联电抗器的支(台)架等钢结构构件,应采取镀锌或其他有效的防腐措施。
8.1.8 高压电容器组下部地面和周围地面的处理,宜符合下列规定:
8.1.8.1 在屋外电容器组外廓1m范围内的地面上,宜铺设卵石层或碎石层,其厚度应为100mm,并不得高于周围地坪。知链亏
8.1.8.2 屋内电容器组下部地面,应有防止液体溢流措施。屋内其他部分可采用混凝土地面;面层宜采用水泥沙浆抹面并压光。
8.1.9 低压电容器室地面,宜采用混凝土地面;面层宜采用水泥沙浆抹面并压光。
8.1.10 电容器的屋面防水标准,不得低于屋内配电装置室。
② 什么是配电装置
配电装置是发电厂与变电所的重要组成部分,足发电厂与变电所电气主接线的具体实现。配电装置是根据电气主接线的连接方式,由开关设备、保护设备、测量设备、母线以及必要的辅助设备组成。
配电装置的功能是正常运行时用来接受和分配电能,发生故障时通过自动或手动操作,迅速切除故障部分,恢复正常运行。可以说,配电装置是具体实现电气主接线功能的重要装置。
电压为0.38~10kV的配电装置建在屋内,称为屋内配电装置。电压为35~220kV的配电装置一般建于屋外,称为屋外配电装置。
(2)污秽地区配电装置设计的要求扩展阅读:
配电装置的分类:
1、屋外配电装置
屋外配电装置通常适用于35kV及以上的电压等级,其结哗稿构形式与电气主接线的形式、电压等级、主变容量、重要程度、母线和构架的型式、断路器和隔离开关型式等有着密切关系。
2、屋内配电装置
屋内配电装置通常运用于35kV及以下的电压等级,但若在繁华城市或污秽严重地区,也有用于110kV和220kV电压等级侍滑以上的,如上海世博变压器是500kV的地下式全屋内配电装置。
3、成套配电装置
成套配电装置是由制造厂按照电气主接线设计要求将同一电路的开关电器、测量仪表、保护电器和辅助设备装在封闭或半封闭柜中,在工厂组装好成套供应。成套配电装置按用途可分为低压配电屏、高压开乱谈孝关柜和SF6全封闭组合电器。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配电装置
③ 配电房电气设计规范要求有哪些
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
GB50053-94
第二节对建筑的要求
第6.2.1条高压配电室宜设不能开启的自然采光窗,窗台距室外地坪不宜低于1.8m;低压配电室可设能开启的自然采光窗。配电室临街的一面不宜开窗。
第6.2.2条变压器室、配电室、电容器室的门应向外开启。相邻配电室之间有门时,此门应能双向开启。
第6.2.3条配电所各房间经常开启的门、窗,不宜直通相邻的酸、碱、蒸汽、粉尘和噪声严重的场所。
第6.2.4条变压器室、配电室、电容器室等应设置防止雨、雪和蛇、鼠类小动物从采光窗、通风窗、门、电缆沟等进入室内的设施。
第6.2.5条配电室、电容器室和各辅助房间的内墙表面应抹灰刷白。地(楼)面宜采用高标号水泥抹面压光。配电室、变压器室、电容器室的顶棚以及变压器室的内墙面应刷白。
第6.2.6条长度大于7m的配电室应设两个出口,并宜布置在配电室的两端。长度大于60m时,宜增加一个出口。当变电所采用双层布置时,位于楼上的配电室应至少设一个通向室外的平台或通道的出口。
第6.2.7条配电所,变电所的电缆夹层、电缆沟和电缆室,应采取防水、排水措施。
4.10对有关专业的要求
4.10.1可燃油油浸电力变压器室的耐火等级应为一级。非燃(或难燃)介质的电力变压器室、高压配电装置室和高压电容器室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低压配电装置和低压电容器室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三级。
4.10.2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变压器室的门应为防火门:
(1)变压器室附近有易燃物品堆积的场所。
(2)变压器室下面有地下室。
(3)变压器室位于民用主体建筑物内。
4.10.6配变电所中消防设施的设置:一类建筑的配变电所宜设火灾自动报警及固定式灭火装置;二类建筑的配变电所可设火灾自动报警及手提式灭火装置。
4.10.7当配电装置室设在楼上时,应设吊装设备的吊装孔或吊装平台。吊装平台、门或吊装孔的尺寸,应能满足吊装最大设备的需要,吊钩与吊装孔的垂直距离应满足吊装最高设备的需要。
4.10.8高压配电室和电容器室,宜设不能开启的自然采光窗,窗户下沿距室外地面高度不宜小于1.80m。临街的一面不宜开窗。
4.10.9变压器室、配电装置室、电容器室的门应向外开,并装有弹簧锁。装有电气设备的相邻房间之间有门时,此门应能双向开启或向低压方向开启。
4.10.10配变电所各房间经常开启的门窗,不应直通相邻的酸、碱、蒸汽、粉尘和噪声严重的建筑。
4.10.11当变压器室、电容器室采用机械通风
且周围环境污秽时,宜加空气过滤器。
4.10.12变压器室、配电装置室、电容器室等应有防止雨、雪和小动物从采光窗、通风窗、门、电缆沟等进入屋内的措施。
4.10.13配电装置室、电容器室和各辅助房间的内墙表面均应抹灰刷白。配电装置室、变压器室、电容器室的顶棚及变压器室的内墙面应刷白。地(楼)面宜采用高标号水泥抹面压光或用水磨石地面。
4.10.14长度大于8m的配电装置室应设两个出口,并宜布置在配电室的两端。若两个出口之间的距离超过60m时,尚应增加出口。
楼上、楼下均为配电装置室时,位于楼上的配电装置室至少应设一个出口通向室外的平台或通道。
4.10.15配变电所的电缆沟和电缆室,应采取防水、排水措施。当配变电所设置在地下室时,其进出地下室的电缆口必须采取有效的防水措施。
4.10.16变压器室宜采用自然通风,夏季的排风温度不宜高于45℃,进风和排风的温差不宜大于15℃。
4.10.17电容器室应有良好的自然通风,通风量应根据电容器温度类别按夏季排风温度不超过电容器所允许的最高环境空气温度计算。当自然通风不满足排热要求时,可采用自然进风和机械排风方式。
电容器室内应有反映室内温度的指示装置。
4.10.18变压器室、电容器室当采用机械通风或配变电所位于地下室时,其通风管道应采用非燃烧材料制作。如周围环境污秽时,宜加空气过滤器(进风口处)。
4.10.19有条件时配电装置室宜采用自然通风。高压配电装置室装有较多油断路器时,宜装设事故排烟装置。
4.10.20在采暖地区,控制室(值班室)应采暖,采暖计算温度为18℃。在特别严寒地区的配电装置室装有电度表时应设采暖。采暖计算温度为5℃。
控制室和配电装置室内的采暖装置,宜采用钢管焊接,且不应有法兰、螺纹接头和阀门等。
4.10.21位于炎热地区的配变电所,屋面应有隔热措施。控制室(值班室)宜考虑通风,有条件时可接人空调系统。
4.10.25有人值班的配变电所,宜设有上、下水设施。
4.10.26在配电装置室内裸导体上空布置灯具时,灯具的水平投影与裸导体的净距应大于1m。灯具不应采用软线吊装或链吊装。
4.10.27干式变压器室、配电装置室、控制室、电容器室当设置在地下层时,在高潮湿场所,宜设置吸湿机或在装置内加装去湿电加热器,在地下室内并应有排水设施。
④ 电气设备的防污等级分几级
第3.0.1条 原规范第3.0.1条的修改条文。80年代初期我国对发变电所污秽环境分级一直未制订标准。高压电力设备外绝缘污秽等级国家标准亦未制订,污秽地区屋外配电装置大都沿用正常绝缘的电气产品,故污闪事故率较高,使工业生产造成很大损失。原水电部于1981年初组织部分科研设计单位,进行调查研究及科学试验,于1983年4月正式颁发了《高压架空线路和发变电所电瓷外绝缘污秽分级标准》。该标准明确规定发变电所污秽环境分为三级,设计屋外配电装置时即根据所划分的等级,选用所需泄漏比距(爬电比距)的电气设备及绝缘子。
1985年11月国家标准《高压电力设备外绝缘污秽等级》gb5582-85颁发执行。该标准是电力设备制造部门对产品进行设计和定型试验的依据。标准将外绝污秽等级分为五级,其目的是与iec标准取得一致。1988年我国能源部将1983年的部颁标准《高压架空线路和发变电所电瓷外绝缘污秽分级标准》进行修改并作为国标提出,另外又制订了"污秽地区绝缘子使用导则"(正在进一步征求意见)。该导则为与iec取得一致,亦将污区分为五级,每级污区的典型污湿特征描述也与iec基本相同。
现将国家标准《高压电力设备外绝缘污秽等级》gb5582-85中的各污秽等级的最小公称爬电比距分级数值,以及能源部1988年提出的发、变电所污秽分级标准(征求意见稿)分列于表3.0.1-1、3.0.1-2,供参考。
目前我国已能系列供应爬电比距为20~25mm/kv的防污型产品,更大爬电比距的产品则尚未系列生产供应。在污区除采用相应外绝缘标准的电气产品外,尚须考虑采用加强清洗(停电或带电清扫,水冲洗等)、涂硅油等其它防污措施,以确保运行安全。
最小公称爬电比距分级数值 表3.0.1-1
注: ①用于中性点绝缘和经消弧线圈接地的系统的3~63k v电力设备.其外绝缘的污秽等级-般可按高一级选取。
②根据目前生产情况,电站设备允许生产最小公称爬电比距为22mm/kv级的产品。
③爬电比距为电力设备外绝缘的爬电距离与设备最高电压(或试验电压的 倍值)之比,单位为mm/k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