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电子技术实验的目的和意义
通过这学期的实训进一步强化了自己的焊接技术,对元器件不再仅仅是认识,而是更进一步的了解了他们的用途和使用方法。对自己的动手你能力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紧接着我就开始学习用altium designer来画电子原理图进而生成pcb,刚刚接触到altium designer的我一开始觉得很难去画一个正式的电路图,有时找个元件都要找很久,但是练习了一段时间之后,我能够比较准确的画出简单的电路图和添加适当的封装了,并且学会了寻找一些常用的电子元件和其对应的封装以及altium designer的一些基本操作。而且对pcb的印刷流程有了比较清楚地了解。
风。首先我们要检查焊接的地方是否使印刷电路板损坏,检查个电阻是否同图纸相同,各个电容、三极管是否有极性焊错、位置装错以及是否有电路板线条断线或短路,焊接时有无焊接造成的短路现象,电源的引出线的正负极是否正确。
进一步的检测—定在通电状态下,仔细调节,如果调节失败,要按照一定的顺序和逻辑进行排查,忙乱的检测只会事倍功半,因此在整个过程中我们一定要有耐心、心平气和。一直找不到错误的时候是很容易抓狂烦躁的,注意调整心情!
通过两个星期的实训,我觉得自己在以下几个方面还尚欠缺:
1、仅仅实现了俄罗斯方块的一部分内容,自己设计做的仅仅只有四方格。这一点上有待于改进,而求自己在程序设计上还是非常不熟练的,甚至可以说是很生疏的。
2、在电路故障排查上,感觉能力上很是不足。在一段时间查找不到故障原因的时候,经常会出现心情烦躁、抓狂,甚至都有想过不它摔了!主要原因还是没有一套自己的逻辑和和恰当的顺序去排查。太过盲目了,这也是急需改进的的一点。
3、很容易自满或自卑,应该多放点时间充实自己。这样才不会夜郎自大或是妄自菲薄。
4、还有一点也是有待提高的,就是焊接技术!看网上的视频焊接高手们焊贴片的元器件,用拖焊几秒钟的时间都可以焊好20多甚至更多个引脚,现在的我是望尘莫及的。
通过两个星期的实训,我觉得自己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收获:
1、对电子工艺的理论有了初步的系统了解。我们了解到了焊普通元件与电路元件的技巧、组成元件的作用等。这些知识不仅在课堂上有效,对电子技术的 学习有很大的指导意义,在日常生活中更是有着很多用途。
2、对自己的动手能力是个很大的锻炼。实践出真知,纵观古今,所有发明创造无一不是在实践中得到检验的。没有足够的动手能力,就谈不上在未来的科研尤其是实验研究中有所成就。在实训中,我锻炼了自己动手技巧,提高了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2. 高性能电力电子技术实验装置正反转接线
有各种各样的云,你这也是一种云(晕)噢。变频器一类的吗?
3. 简述做电工电子技术实验时应注意哪些基本的安全事项
电路与电子技术实验:
实验课是高等学校理工科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电路与电子技术实验课教学过程由课前预习、课内操作与辅导、课后作业(实验报告)三个环节组成,它是对理论课学习的有力配合。
一、实验的目的
⑴
培养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和处理实验数据来研究基本电磁现象及规律的能力,巩固和加深理解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并提高学生用理论知识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⑵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一丝不苟、严格、严密的科学态度,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观。
⑶训练学生的基本实验技能,如正确使用常见的电工仪表、电子仪器及常用的电
机、电器等设备,掌握安全用电知识及一些基本的电工测试技术、试验方法和数据的分
析处理方法等。
⑷培养并提高学生的科学实验素养,主动研究的探索精神和遵守纪律,爱护公共财产的优良品德。
二、实验课的要求
1.实验课的预习(课前): 学生在每次实验课前必须认真预习实验,复习相关理论知识。否则,实验的进行将事倍功半,而且有损坏仪器和发生人身事故的危险。凡没有达到预习要求的学生,均不得参加本次实验。
⑴ 明确实验内容,掌握与实验有关的基本理论,了解实验仪器和设备的使用方法,知道实验的操作程序以及注意事项等。
⑵ 简要写出实验预习报告。内容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电路、数据记录表、预习思考题的解答等。
⑶记住操作上需特别注意的问题和预习中尚欠理解,需在实验中弄清的问题。
2.实验的进行(上课): 良好的上课习惯、工作方法和正确的操作程序是实验顺利进行的有效保证。为此,可参照下列程序进行实验:
⑴实验一人一组。部分需要两人一组的实验要团结协作、共同探讨。
⑵ 接线前,应先按设备清单清点设备,并了解各仪器设备和元器件的额定值、类型、使用方法和电源设备情况。
⑶实验中所用的仪器、仪表、实验板以及开关等,应根据连线清晰,调节顺手和
读数观察方便的原则合理布局。
⑷接线应遵循“先串联后并联”、“先主后辅”的原则(检查电路时,也应按这样的顺序进行),先接无源部分再接有源部分。不得带电接线,因而接线前,应先将所有电源开关断开;为避免过电流、过电压损坏设备和元件,接线前应将可调设备的旋钮、手柄置于最安全的位置。
⑸
接线时电路的走线位置要合理,接触要良好,并避免一个接线柱上联接三根以上的导线(可将其中的导线分散到等电位的其它接线柱上)。接好线路后,应先自行检查,再经教师复查后才能接通电源。改接线路时,必须先断开电源。
⑹
实验中要胆大心细,一丝不苟,认真观察现象,同时分析研究实验现象的合理性。若发现异常现象,应立即切断电源,查找原因,或找老师一起分析原因,查找故障。如果需要绘制曲线,则至少要读取5组数据,而且在曲线的弯曲部分应多读几组数据,这样得出的曲线就比较平滑准确。
⑺实验完毕,先切断电源,再根据实验要求核对实验数据,然后请指导教师审核、签字,通过后再拆线,整理好导线并将仪器设备摆放整齐,做好值日工作。
⑻要爱护公物,注意仪器设备及人身安全。
三、安全及注意事项
电路与电子技术实验中经常使用220V和380V的交流电源,为避免发生触电和损坏仪器设备的严重事故,在实验中必须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以确保实验过程中的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
⑴ 不擅自接通电源;不触及带电部分。严格遵守“先接线后通电”,“先断电后拆线”的操作顺序。
⑵ 使用电子仪器时应先熟悉仪器使用方法,了解各种旋钮的作用;使用仪表时应选择适当量程;使用电机与电器设备时应符合其铭牌上的额定值。
⑶ 分压器、调压器等可调设备的起始位置要放在最安全位置,仪表档位、量程、指零应先调好。
⑷发现异常现象(设备发热,发出焦味,电机转动声音不正常,以及电源短路保险丝熔断发出响声等)应立即断开电源,保持现场,报告指导教师。造成仪器设备损坏者,需如实填写事故报告单。
⑸注意仪器设备的规格、量程和操作规程。不了解性能和用法时,不得使用该设备。
⑹搬动仪器设备时,必须双手轻拿轻放。
总之,实验中应当遵守规程,认真细致,反应灵敏。要保持实验室应有的和谐与宁静
的气氛。
4. 电子技术基础实验的电子技术基础实验简介
《电子技抄术基础实验袭》包括模拟电路实验和数字电路实验两部分,覆盖面较广,既有验证性实验也有设计性或综合性实验,供教师选用。同时,考虑到电子设计自动化(EDA)技术在该门课程中的不断渗透,我们在实验项目中编入了相关内容,并在附录中介绍了部分软件的使用说明。
5. 电子技术基础实验的介绍
《电子复技术基础实验》是青海师制范大学国家级物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成果之一,在保证基础性、系统性和科学性的前提下,力求体现先进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全书共6章,内容包括电子技术实验基础知识、模拟电路实验、数字电路实验、高频电路实验、电子电路调试与故障检测技术、常用元器件及测量仪器介绍,教学学时为60~70学时。
6. acl-1型模拟电子技术实验箱的主要功能
7. 电子技术基础实验的内容简介
本书抄跟踪电子技术发展的趋势,根据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需要,按胴高等学校电气、电子信息类“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编写,旨在加强学生实验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全书共分4章,按基本训练性实验、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3个层次组织实验内容。基本训练性实验含模拟电子技术基础基本训练实验和数字电子技术基础基本训练实验两部分;综合性实验中引入了,Muhisim仿真实验的内容,加强了EDA技术在课程实验中的应用,体现了实验中软硬件的有机结合;设计性实验结合了多年来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的相关竞赛题目,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设计能力为主。
本书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可作为电气类、电子信息类及其他相近专业本科生的实验教材,也可供有关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8. 模拟电子技术实验——常用电子仪器使用的心得体会
通过此次“常用电子仪器使用”实验,是我对模拟电子实验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回对示波答器的工作原理也有了一定的认识;同时也明白了电子技术基础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目的就在于培养我们的实践动手能力,通过实践可以提高我们的基本技能之外,还可以开拓我们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我们以后走向工作岗位后都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9. 电路与电子技术实验
电路与电子技术实验: 实验课是高等学校理工科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电路与电子技术实验课教学过程由课前预习、课内操作与辅导、课后作业(实验报告)三个环节组成,它是对理论课学习的有力配合。 一、实验的目的 ⑴ 培养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和处理实验数据来研究基本电磁现象及规律的能力,巩固和加深理解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并提高学生用理论知识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⑵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一丝不苟、严格、严密的科学态度,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观。 ⑶训练学生的基本实验技能,如正确使用常见的电工仪表、电子仪器及常用的电机、电器等设备,掌握安全用电知识及一些基本的电工测试技术、试验方法和数据的分析处理方法等。 ⑷培养并提高学生的科学实验素养,主动研究的探索精神和遵守纪律,爱护公共财产的优良品德。 二、实验课的要求 1.实验课的预习(课前): 学生在每次实验课前必须认真预习实验,复习相关理论知识。否则,实验的进行将事倍功半,而且有损坏仪器和发生人身事故的危险。凡没有达到预习要求的学生,均不得参加本次实验。 ⑴ 明确实验内容,掌握与实验有关的基本理论,了解实验仪器和设备的使用方法,知道实验的操作程序以及注意事项等。 ⑵ 简要写出实验预习报告。内容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电路、数据记录表、预习思考题的解答等。 ⑶记住操作上需特别注意的问题和预习中尚欠理解,需在实验中弄清的问题。 2.实验的进行(上课): 良好的上课习惯、工作方法和正确的操作程序是实验顺利进行的有效保证。为此,可参照下列程序进行实验: ⑴实验一人一组。部分需要两人一组的实验要团结协作、共同探讨。 ⑵ 接线前,应先按设备清单清点设备,并了解各仪器设备和元器件的额定值、类型、使用方法和电源设备情况。 ⑶实验中所用的仪器、仪表、实验板以及开关等,应根据连线清晰,调节顺手和读数观察方便的原则合理布局。 ⑷接线应遵循“先串联后并联”、“先主后辅”的原则(检查电路时,也应按这样的顺序进行),先接无源部分再接有源部分。不得带电接线,因而接线前,应先将所有电源开关断开;为避免过电流、过电压损坏设备和元件,接线前应将可调设备的旋钮、手柄置于最安全的位置。 ⑸ 接线时电路的走线位置要合理,接触要良好,并避免一个接线柱上联接三根以上的导线(可将其中的导线分散到等电位的其它接线柱上)。接好线路后,应先自行检查,再经教师复查后才能接通电源。改接线路时,必须先断开电源。 ⑹ 实验中要胆大心细,一丝不苟,认真观察现象,同时分析研究实验现象的合理性。若发现异常现象,应立即切断电源,查找原因,或找老师一起分析原因,查找故障。如果需要绘制曲线,则至少要读取5组数据,而且在曲线的弯曲部分应多读几组数据,这样得出的曲线就比较平滑准确。 ⑺实验完毕,先切断电源,再根据实验要求核对实验数据,然后请指导教师审核、签字,通过后再拆线,整理好导线并将仪器设备摆放整齐,做好值日工作。 ⑻要爱护公物,注意仪器设备及人身安全。 三、安全及注意事项 电路与电子技术实验中经常使用220V和380V的交流电源,为避免发生触电和损坏仪器设备的严重事故,在实验中必须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以确保实验过程中的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 ⑴ 不擅自接通电源;不触及带电部分。严格遵守“先接线后通电”,“先断电后拆线”的操作顺序。 ⑵ 使用电子仪器时应先熟悉仪器使用方法,了解各种旋钮的作用;使用仪表时应选择适当量程;使用电机与电器设备时应符合其铭牌上的额定值。 ⑶ 分压器、调压器等可调设备的起始位置要放在最安全位置,仪表档位、量程、指零应先调好。 ⑷发现异常现象(设备发热,发出焦味,电机转动声音不正常,以及电源短路保险丝熔断发出响声等)应立即断开电源,保持现场,报告指导教师。造成仪器设备损坏者,需如实填写事故报告单。 ⑸注意仪器设备的规格、量程和操作规程。不了解性能和用法时,不得使用该设备。 ⑹搬动仪器设备时,必须双手轻拿轻放。 总之,实验中应当遵守规程,认真细致,反应灵敏。要保持实验室应有的和谐与宁静的气氛。电路与电子技术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