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小明探究“冰熔化实验”的装置如图所示.(1)利用水给试管内的冰加热和选用碎冰,这样做的好处是使冰___
(1)利用水给试管内的冰加热的方法,称为“水浴法”,这样可以使冰均匀受热.内容
(2)描点连线画图即可;
(3)每一个大格代表10℃,每一个小格代表1℃,示数是4℃;
(4)由图象可知,冰在0℃时不断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因此冰的熔点是0℃;
由图象可知,在2~6min内冰的温度保持不变,冰处于熔化过程,因此该物质在第5分钟时,处于固液共存态;
冰在熔化时不断吸收热量,内能不断增加,因此内能与第3分钟时具有的内能相比增大.
(5)从图象中可以看出冰的熔化过程花了6min-4min=2min;根据公式Q吸=cm△t可以知道,当质量和吸收的热量相同时,比热c和升高的温度△t成反比.冰的温度升高的快,是因为水的比热容比冰的大.
(6)烧杯中的水被加热至沸腾,烧杯中的水沸腾后,试管中的水没有沸腾,试管中的水虽达到沸点,但不能继续吸热而沸腾;
故答案为:(1)均匀受热;(2)
(3)4;(4)0;固液共存;冰温度不变,继续吸热;(5)4;比热容;(6)不会
2. 如图是小明做“探究冰的熔化特点”的实验装置图.为了便于记录各个时刻的温度,他不用酒精灯加热,而将装
冰的熔点为0℃,所以装有碎冰的烧杯直接放置在空气中,不但能使烧杯均匀受热,而且冰的温版度升高较慢,便权于记录各个时刻的温度.为了使烧杯内各部分受热均匀,还需要用搅拌棒进行搅拌.
故答案为:慢;均匀;较小;搅拌.
3. 图甲所示,是探究冰和蜡的熔化过程的实验装置.器材有:冰、蜡、热水瓶、试管、烧杯、铁架台(带铁夹)、
(1)冰熔化时温度保持不变,冰是晶体.
(2)冰是晶体,熔化时,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专保持不变,这个不变的温属度是冰的熔点.
蜡是非晶体,熔化时,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不断升高.
零刻度在下方,是零上,每个小格代表2℃,温度计示数为52℃.
(3)无论晶体还是非晶体,熔化时都要吸收热量.
故答案为:(1)晶体;(2)冰;52;(3)吸收.
4. 小明同学观察冰的熔化现象,实验装置如图所示,画出图中烧杯对石棉网压力的示意图
过烧杯和石棉网接触的中央,沿竖直向下的方向画一条带箭头的线段,并用F表示,如图所示:
5. 图甲所示,是探究冰和蜡的熔化过程的实验装置.器材有:冰、蜡、热水瓶、试管、烧杯、铁架台(带铁夹)、
(1)冰属于晶体有一定的熔化温度,蜡属于非晶体,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图象中有一段时间,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是冰的熔化图象. (2)零刻度在下方,液柱远离零刻度,是零上.每一个大格代表10℃,每一个小格代表2℃,示数是52℃. (3)试管从烧杯中拿出来,冰和蜡不能吸收热量,停止熔化.将试管放回烧杯后,冰和蜡能从热水中吸收热量,又继续熔化.说明固体熔化时吸收热量. 故答案为:冰;52;吸收. |
6. 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探究冰的熔化特点”的实验.(1)装有碎冰的烧杯直接放置在空气中,不用酒精灯加热
(1)冰的熔点为0℃,所以装有碎冰的烧杯直接放置在空气中,不但能使烧杯专均匀受热,而且冰的温属度升高较慢,便于记录各个时刻的温度.为了使烧杯内各部分受热均匀,还需要用搅拌棒进行搅拌;
(2)探究冰的熔化特点,不仅要探究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而且要观察其状态的变化;
冰是晶体,此过程中虽不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故答案为:(1)慢;用搅拌棒搅拌;(2)状态;不变.
7. 如图甲所示,是探究冰和蜡的熔化过程的实验装置.器材有:冰、蜡、热水瓶、试管、烧杯、铁架台(带铁夹)
①从乙图可以看出,该物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所以是一个晶体的熔化图象内,而冰是晶体,蜡不是容晶体.
从丙图可以看出温度计的分度值是2℃,液面在50℃上面一个格的位置,所以应该是52℃.
②此小题可以通过实验现象来分析:试管从烧杯中拿出来,冰和蜡不能继续吸热,熔化停止,而放回去后又能继续吸热,熔化就继续,可见熔化过程是需要吸热的.
但是还有更直接的方法:熔化是吸热的,直接得出答案.
故答案为:冰,52,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