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⑸ 老师用下图所示装置为同学们做了一个兴趣实验.A装置中盛有二氧化锰黑色粉末,B装置中盛有足量的澄清石灰
(1)碳抄酸钠加入盐酸中会产生大量的气体,故答案为:碳酸钠粉末溶解,有大量气泡产生,气球微微鼓起.
(2)根据反应物是二氧化锰和双氧水,来书写化学方程式,故答案为:2H2O2
2H
2O+O
2↑.
(3)碳酸钠和盐酸反应会生成二氧化碳使C中气压增大,将气体压入B中,二氧化碳会与石灰水反应出现白色沉淀,A中产生的氧气又会将B中的液体压入C中,故答案为:澄清石灰水变浑浊,B中的液体进入C中,且浑浊溶解.
(4)A中的二氧化锰与双氧水反应会产生大量的气体,使整个装置中气压增大,同时容纳碳酸钠粉末.故选:bc.
⑹ 某同学做了一个趣味实验(装置气密性良好).整个实验过程如下:如右图所示装置,向试管里的水中加入某种
(1)氢氧化钠溶于水放出热量,使容器内温度升高,压强增大,右边液面上升,内左边液面下降容,故错误;氯化钠加入水中既不放热也不吸热,使容器内温度不变,压强不变,液面不发生变化,故错;硝酸铵溶于水吸热,使容器内温度降低,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右边液面降低,左边液面上升,故正确;
(2)硝酸铵溶于水吸热,使容器内温度降低,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右边液面降低,左边液面上升.
(3)氢氧化钠溶于水放出热量,使容器内温度升高,压强增大,右边液面上升,左边液面下降.
故填:(1)硝酸铵;(2)硝酸铵溶于水吸热,使容器内温度降低,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右边液面降低,左边液面上升;(3)
⑺ 同学们做实验的装置如图所示,闭合开关,如果将导体ab水平向右移动,则:(1)导体cd将______(选填“随
(1)由题干图可知:闭合开关,将导体ab水平向右移动,此时相当于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专场中属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故导体中会有感应电流产生,此时导体ab相当于电源;cd相当于放入磁场中的通电导体,故cd受力运动; (2)据上可知实验装置左侧是利用电磁感应现象的原理制成的,发电机就是该原理的典型应用; (3)实验装置右侧运用的原理是: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力的作用,电动机就是利用该原理制成的. 故答案为:(1)随;(2)发电机;(3)电动机. |
⑻ 某同学做了一个趣味实验(装置气密性良好)。整个实验过程如图所示: (1)写出A试管中发生
(1)4P+5O 2 2P 2 O 5 (2)白磷燃烧消耗氧气,生成固体,使试管内气体压强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所以B试管内液面上升。 |
⑼ 某同学设计如下实验装置探究“分子的性质实验”图Ⅰ是按课本进行的一个化学实验,大烧杯中的实验现象是__
浓氨水具有挥发性,挥发性氨气遇到的酚酞试液变红.图I是按课本进行的一个化版学实验权,大烧杯中的实验现象是甲烧杯中溶液由无色逐渐变红,丙烧杯内无明显变化;
甲烧杯中溶液由无色逐渐变红,丙烧杯内无明显变化(液面下降也可),此实验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分析讨论】:
(1)E试管放有酚酞溶液的目的是与B、C中的酚酞溶液做对照或者对比;
(2)由此可以得到的实验结论是:①浓氨水显碱性②分子在不断运动,且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3)对比改进前的实验,改进后实验的优点是能够防止氨气扩散到空气中,污染大气;能够得出在不同温度下分子运动的剧烈程度的差异.
故答案为:(1)与B、C中的酚酞溶液做对照或者对比;
(2)①浓氨水显碱性②分子在不断运动,且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3)能够防止氨气扩散到空气中,污染大气;能够得出在不同温度下分子运动的剧烈程度的差异.
⑽ 张老师利用右图装置为同学们做了一个兴趣实验.a是气球,b中放入白色的碳酸钡固体,c、d是胶头滴管,d中
(1)因为碳酸钡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钡、水和二氧化碳,故填:盐酸;BaCO 3 +2HCl=BaCl 2 +H 2 O+CO 2 ↑内 (容2)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碳酸钠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白色的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二氧化碳被消耗,瓶内气体压强变小,所以气球缩小,故填:气球缩小,有白色沉淀生成;CO 2 +2NaOH=Na 2 CO 3 +H 2 O,Na 2 CO 3 +BaCl 2 =BaCO 3 ↓+2NaC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