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装置知识 > 某同学设计如图所示的装置分别进行不同的探究实验

某同学设计如图所示的装置分别进行不同的探究实验

发布时间:2021-02-18 04:23:12

㈠ 某小组的同学做“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的实验,他们使用了如图所示的装置.(1)在设计实验方案时,


(1)用控制变量法进行探究,因为引起温度变化的因素是吸热的多少、物质的质量、加热专时间和属方式,与酒精的多少无关,所以B选项多余.
(2)在丙图中,水的沸点为98℃;因为沸点低于100℃,所以实验时的大气压小于一个标准大气压.
(3)在质量、吸收的热量相同时,不同液体升高的温度不同,说明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不同.
(4)水沸腾时,液体没有沸腾,由此可以想到:在气压相同时,不同液体的沸点与什么因素有关?
故答案为:
(1)B;
(2)98;小于;
(3)不同的物质的吸热能力不同;
(4)气压相同时,不同液体的沸点与什么因素有关.

㈡ (2014眉山)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他在水平台面上分别铺上不同材料,

(1)用抄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滑下是为了使小车到达水平面时小车的初速度相同;
(2)木板表面最光滑,小车在上面运动的距离最远,则标记c是小车在木板表面下停下的位置.
(3)由上述实验可推理得:如果运动的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4)同一小车从不同高度由静止滑下,通过小车运动的距离可知克服阻力做功的多少,从而可判断小车具有能量的大小,所以可以探究小车重力势能与高度的关系,由于从不同高度滑下,到达水平面时的初速度不同,所以还可探究动能与速度的关系.
(5)实验中阻力对小车的影响程度或小车克服阻力做功的多少是通过小车运动的距离来反映的,用到了控制变量法.
故答案为:(1)初速度相同;(2)木板;(3)做匀速直线运动;(4)②④;(5)转换法.

㈢ 某同学设计如图1所示装置分别进行探究实验(夹持装置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过程中,使用分

(1)分液漏斗用于气体发生器中控制加液,也常用于互不相溶的几种液体的分离,加液时要注意内外空气相通,压强相等,液体才能顺利流下,具体操作为:打开分液漏斗上口的活塞(或将活塞上的凹槽与瓶口上的小孔对齐),旋开分液漏斗的旋塞,缓慢滴加;
(2)一氧化氮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二氧化氮可与水反应生成一氧化氮和硝酸;装置Ⅰ中有空气,一氧化氮会与装置中的空气反应,生成的二氧化氮溶于水并与水反应,使测得的一氧化氮体积不准,所以不可以通过实验I收集并测量NO气体的体积来探究铜样品的纯度;
(3)实验室用电石和水来制取乙炔,反应原理为:CaC2+2H2O→Ca(OH)2+C2H2↑,乙炔可以燃烧,乙炔燃烧时,火焰明亮并伴有浓烈的黑烟,这是因为乙炔中含碳的质量分数比乙烯高,碳没有完全燃烧的缘故;
(4)氨气为碱性气体,极易溶于水,量气管中的液体应该不含水且不与氨气反应,浓NaOH溶液、氨水、氯化铵溶液中含有水,氨气被水吸收,而氨气不溶于煤油,所以量气管中液体最好是煤油;
A、对于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吸收装置中的导管外联双球状导管内伸入到液体中,液体进入双球内,防止进入前端装置,能防止倒吸;故A正确;
B、吸收装置中的导管下联漏斗,漏斗口伸入液面以下,易吸收易溶性气体,不能防止倒吸;故B不正确;
C、对于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吸收装置中的导管与干燥管连接,当水进入干燥管内,烧杯内液面下降低于导管口,液体又流落到烧杯中,能防止倒吸,故C正确.
D、氨气极易溶于水,不溶于四氯化碳,所以导管通入四氯化碳中,气泡向上到水层溶解,能防止倒吸,故D正确;
E、氨气极易溶于水,导管插入溶液中形成喷泉,进气管在烧瓶口,液体经进气管倒流入前端装置,产生倒吸,故E错误;
F、氨气极易溶于水,导管插入溶液中形成喷泉,进气管在烧瓶底部,液体不能流入前端装置,能防止倒吸,故F正确;
所以能防倒吸的吸收装置有ACDF;
(5)根据PV=nRT,为保证测出来的气体体积是当时大气压下的体积,在读数时应注意:①将实验装置恢复到室温,②使量气管两端液面相平,因为相平说明两边液面上的压强是一样的,这样测出来的气体体积才是当时大气压下的体积,③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俯视或仰视会造成误差;
(6)第2次测量数据误差较大,可不用,铝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气的体积=

(346.3?10.0)+(345.7?10)
2
=336.0mL=0.336L
设生成0.3323L氢气,需铝的质量为x
2Al+2NaOH+2H2O═2NaAlO2+3H2
54g 3×22.4L
x 0.336L
3×22.4L
0.336L
=
54g
x
,解之得:x=0.27g
铝的质量分数=
0.27g
1.0g
×100%=27.0%.
故答案为:(1)打开分液漏斗上口的活塞(或将活塞上的凹槽与瓶口上的小孔对齐),旋开分液漏斗的旋塞,缓慢滴加;
(2)不可行;NO会与装置中空气反应,生成NO2溶于水,使测得的NO气体体积不准;
(3)CaC2+2H2O→Ca(OH)2+C2H2↑,火焰明亮并伴有浓烈的黑烟;
(4)c;ACDF
(5)使量气管两端液面相平;
(6)27.0%.

㈣ 某同学设计如图所示装置分别进行探究实验(夹持装置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实验药品制取气体量气管中

(1)分液漏斗用于气体发生器中控制加液,也常用于互不相溶的几种液体的分离,加液时要注意内外空气相通,压强相等,液体才能顺利流下,具体操作为:打开分液漏斗上口的活塞(或将活塞上的凹槽与瓶口上的小孔对齐),旋开分液漏斗的旋塞,缓慢滴加;
故答案为:打开分液漏斗上口的活塞(或将活塞上的凹槽与瓶口上的小孔对齐),旋开分液漏斗的旋塞,缓慢滴加;
(2)一氧化氮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二氧化氮可与水反应生成一氧化氮和硝酸;装置Ⅰ中有空气,一氧化氮会与装置中的空气反应,生成的二氧化氮溶于水并与水反应,使测得的一氧化氮体积不准,所以不可以通过实验I收集并测量NO气体的体积来探究铜样品的纯度;
故答案为:不可行NO会与装置中空气反应,生成NO2溶于水,使测得的NO气体体积不准;
(3)氨气为碱性气体,极易溶于水,量气管中的液体应该不含水且不与氨气反应,浓NaOH溶液、氨水、氯化铵溶液中含有水,氨气被水吸收,而氨气不溶于煤油,所以量气管中液体最好是煤油;
A、对于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吸收装置中的导管外联双球状导管内伸入到液体中,液体进入双球内,防止进入前端装置,能防止倒吸;故A正确;
B、吸收装置中的导管下联漏斗,漏斗口伸入液面以下,易吸收易溶性气体,不能防止倒吸;故B不正确;
C、对于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吸收装置中的导管与干燥管连接,当水进入干燥管内,烧杯内液面下降低于导管口,液体又流落到烧杯中,能防止倒吸,故C正确.
D、氨气极易溶于水,不溶于四氯化碳,所以导管通入四氯化碳中,气泡向上到水层溶解,能防止倒吸,故D正确;
E、氨气极易溶于水,导管插入溶液中形成喷泉,进气管在烧瓶口,液体经进气管倒流入前端装置,产生倒吸,故E错误;
F、氨气极易溶于水,导管插入溶液中形成喷泉,进气管在烧瓶底部,液体不能流入前端装置,能防止倒吸,故F正确;
所以能防倒吸的吸收装置有ACDF,不能防倒吸的是BE;
故答案为:C;BE;
(4)根据PV=nRT,为保证测出来的气体体积是当时大气压下的体积,在读数时应注意:①将实验装置恢复到室温,②使量气管两端液面相平,因为相平说明两边液面上的压强是一样的,这样测出来的气体体积才是当时大气压下的体积,③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俯视或仰视会造成误差;
故答案为:使量气管与干燥管两端液面相平;
(5)镁铝合金中铝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氢气,反应方程式为:2Al+2NaOH+2H2O═2NaAlO2+3H2↑,离子方程式为:2Al+2H2O+2OH-=2AlO2-+3H2↑;
故答案为:2Al+2H2O+2OH-=2AlO2-+3H2↑;
(6)第2次测量数据误差较大,可不用,铝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气的体积=

(346.3?10.0)+(345.7?10)
2
=336.0mL=0.336L
设生成0.3323L氢气,需铝的质量为x
2Al+2NaOH+2H2O═2NaAlO2+3H2
54g 3×22.4L
x 0.336L
3×22.4L
0.336L
=
54g
x
,解之得:x=0.27g
铝的质量分数=
0.27g
1.0g
×100%=27.0%.
故答案为:27%.

㈤ 某同学设计如图所示装置分别进行探究实验(夹持装置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实验药品制取气体量气管中

(1)根据题中装置图0.27g1.0g×100%=27.0%,
故答案为:27%.

㈥ 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阻力对小车运动的影响。他在水平桌面上分别铺上毛巾、棉布、木板,让小车

(1)木板;(2)慢;(3)高度;速度

㈦ 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夹持装置已略去),来探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1)圆底烧瓶中发生反

解答:(1)①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Zn+2H+=Zn2++H2↑;专故答案为:Zn+2H+=Zn2++H2↑;
②属t1>t2,说明实验Ⅱ反应速率较大,二者浓度不同,说明在其它条件一定时,化学反应速率随反应物浓度的增大而增大,对量气管读数时,要注意调整左右两管的液面高度相平,且视线与液面相平;故答案为:其他条件不变时,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3)题目装置中,装有硫酸的分液漏斗,通过导管连接锥形瓶和分液漏斗上方,即上下压强相同,则实验中向烧瓶中滴入的稀硫酸的体积对测定气体体积无影响,故答案为:无影响;
(4)由反应速率大于上述实验对应的数据可知所含杂质必能与锌形成原电池,使反应速率增大,所含杂质可以是比锌不活泼的:石墨、银、铜等,故答案为:abc;
(5)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为:温度、浓度、压强、接触面积和催化剂,因此加快该反应的反应速率还可以升高温度、将锌片换成锌粒或锌粉等,故答案为:升高温度、将锌片换成锌粒或锌粉.

㈧ 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用来探究植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请你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回答:

(1)水分以气体状抄态通过叶片表袭皮上的气孔从植物体内散失到植物体外的过程叫做蒸腾作用;实验过程中,装置中的植物进行蒸腾作用散失的水蒸气会凝结在塑料袋的内壁上.
(2)植物的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在光下在叶绿体里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放出氧气的过程,甲图将植物罩上透明塑料袋,放在光下2-3小时,意思是让里面的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然后用试管收集里面的气体后取出试管,将一支带火星的木条伸进试管内,结果木条复燃了,我们知道氧气有帮助燃烧的特性,因此证明此气体是氧气.
(3)植物的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在光下在叶绿体里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放出氧气的过程,前提条件是在光下,无光则植物就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因此若将透明塑料袋换成黑色的,其目的是为了防止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实验中试管收集的气体是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
故答案为:(1)小水珠;蒸腾作用
(2)光合作用产生氧气
(3)塑料袋改用不透光的(或装置移到暗室中);二氧化碳

与某同学设计如图所示的装置分别进行不同的探究实验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国警用器材是什么 浏览:407
塑料制品超声波焊接机维修怎么选 浏览:215
机床用什么切削液好 浏览:342
山东省重晶石设备哪里有 浏览:245
松下自动门吊轮架装置 浏览:16
cod国标检测装置 浏览:166
科科阀门是什么阀门 浏览:288
修电动工具照片 浏览:206
凯迪拉克srx仪表盘如何调节 浏览:70
潍坊有几个五金市场 浏览:575
水工铸造管地下室怎么做防水 浏览:340
雨林木风dos工具箱下载 浏览:252
仪表盘一般什么时候会亮 浏览:845
建筑物热计量装置设计 浏览:231
京东方设备工艺转正后税后多少 浏览:269
怎么清洗轴承润滑脂 浏览:465
超滤气密性检测装置 浏览:677
汽车仪表盘出现小黄人怎么回事 浏览:145
什么仪器可以检查囊肿 浏览:122
如何开启设备权限唯一识别码 浏览:431
© Arrange www.fbslhl.com 2009-2021
温馨提示:资料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