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老人跌倒监测系统的作用有哪些
年轻人摔一跤可能没什么,
但跌倒对老年人来说,
可能是致命的。
在我国,跌倒是 65 岁以上老年人
因伤害死亡的首位原因。
年龄越大,
发生跌倒并因此受伤或死亡的风险越高。
在中科院深圳先进院的一间实验室中,经常上演特殊一幕:在铺着厚厚海绵垫的房间中,设置了湿滑、上下楼梯、绳子障碍等各种场景,科研人员们要做的就是:不断地摔倒。
看似难以理解的行为,
要解决的却是无比严肃的问题:
预防老年人跌倒。
中科院深圳先进院研发的防摔倒产品。
自主研发防跌“三部曲”
据赵国如介绍,产品的核心技术在于算法。为此,需要大量数据和试验作为支撑,“研究初期,我们征集不同年龄和体型的志愿者,包括团队成员亲自上阵,利用自主研发的人体传感器,模拟了上万次的不同跌倒场景,收集了大量数据。”他表示。
基于此,团队研发出一套计算机化的跌倒风险定量筛查系统,对于易跌老年人,能快速将其分为低、中、高风险三类,并针对不同类型,开发出防跌“三部曲”。
第一步
首先,针对中低风险易跌人群,团队自主研发了穿戴式跌倒预警器,老年人佩戴在腰上,进行一些危险动作时,预警器会振动并发声,提醒其不要再重复类似动作。团队工程师宁运琨表示,预警器有两个难点:第一是精准识别危险动作,减少误报;第二是迅速触发预警。
据悉,团队的算法识别准确率已达到93%以上,这也是国际上率先实现跌前主动预警的产品。
第二步
其次,针对高风险易跌倒人群,团队基于微机械自动充气防护技术,研发出跌倒髋部仿生防护气囊,即在跌倒发生瞬间,自动弹出气囊,对髋部进行缓冲防护。显然,这一步要考验跌倒的精准预测和气囊的及时弹出。据宁运琨介绍,人从跌倒到倒地需要0.5-0.6秒,而防护系统从预测跌倒到气囊充气弹出,整个过程在0.3秒以内。
事实上,2009年,日本千叶大学率先设计出穿戴式防跌倒气囊,开启了全新篇章。此后,美国、以色列等国的公司先后进行了相关研究。但是成本较高、灵活性较差、佩戴沉重等问题,导致市场接受度不高。“做老百姓用得起的防跌气囊”,是团队的愿景。
第三步
第三,针对已经发生的跌倒事件,团队构建了基于云技术的跌倒远程监护管理平台,实现被监护人和监护人端实时互联互通,响应时间在30秒以内。
目前,团队产品已在解放军总医院、深圳市罗湖医院、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等临床试用,服务上万人。团队相关研究已申请国内外专利140项。
“做出老年人防跌倒领域的独角兽技术。”赵国如向记者分享了团队的目标。
② 什么是老人摔倒监测报警系统
智能养老物联网应用,在养老机构和老人家中,开展老人定位求助、老人回跌倒自动检测、老答人卧床监测、痴呆老人防走失、老人行为智能分析、自助体检、运动计量评估等服务。目前,庐阳乐年长者之家已开始实践,实现了智能化的房间内安装了无线门窗磁感应器、门用无线云智能锁、无线电动窗帘、无线红外入侵探测器等高。科技装备,让老人的生活变得安全而
便利
有A、B两款,分别有定位功能、电子围栏功能、被动呼叫功能、动态追踪功能和增加的短信接收功能、手电、收音机、手机功能。
生命感应装置
这个装置是利用现代电子技术及通讯技术,通过对人体红外线的监测,来判断家中是否有人;对监控到的活动人体红外线进行记录,根据记录来分析判断老人是否安全,避免老人发生意外无人救助或猝死。这个装置的优点是:无射线,对人体无害;老人无需任何操作。
跌倒警报器
这个新产品有两大功能:一是跌倒报警,当老人意外跌倒,系统可立即发现并自动报警;二是无活动紧急报警,老人长时间没有活动迹象,报警器即可发出警示信息。
全球眼
授权人24小时内都可以通过电脑、手机上网观察老人情况。
目前,这些科技助老新产品已在一些区试点,8月将在全市推广,老人们可申请使用。
③ 上海老人厕所坐一个小时自动报警器报警,此“神器”还有哪些作用
上海一位老人在上厕所的时候坐了一个小时,后来报警器自动报警,此神器确实很有作用,有很多人会在厕所里发生意外。这个时候神器就会报警,可以让外面的人及早的去救援,这样就会避免其他的损失,家住上海街道的一位居民七十九岁的老人,因为儿女在外面为了能得到更安心,所以就在独居老人的家中装了安全神器。
该装置是采用了WiFi定位,不管发生什么事情都可以第一时间推送社区和子女的手机上,别人都能知道自己在家的动态。作为老人来说在家居住的放心也是儿女们的希望,现在社会发展的如此快,很多人已经觉得社会给予自己的帮助越来越大,像这种神器给予很多人的帮助都是大家非常看好的。
④ 老人摔倒监测报警系统能实现哪些目标
可以自动进行跌倒检测,发起报警,寻求帮助。
目前市面上的跌倒监测设备有各种各样的,常见的有红外、摄像头和毫米波,红外准确度稍差,摄像头侵犯隐私,而毫米波则解决了两者的问题,在准确度和隐私保护上都有很大的提升,这是目前技术的方向。
跌倒监测模拟场景,自动报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