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我想了解液位实验中,使用PID控制,调整的方法和步骤是什么
PID调试一般原则 :
a.在输出不振荡时,增大比例增益P。
b.在输出不振荡时,减小积分时间常数Ti。
c.在输出不振荡时,增大微分时间常数Td。
PID参数设置及调节方法
方法一:
PID参数的设定:是靠经验及工艺的熟悉,参考测量值跟踪与设定值曲线,从而调整P\I\D的大小。
PID控制器参数的工程整定,各种调节系统中P.I.D参数经验数据以下可参照:
温度T: P=20~60%,T=180~600s,D=3-180s
压力P: P=30~70%,T=24~180s,
液位L: P=20~80%,T=60~300s,
流量L: P=40~100%,T=6~60s。
方法二:
1.PID调试一般原则
a.在输出不振荡时,增大比例增益P。
b.在输出不振荡时,减小积分时间常数Ti。
c.在输出不振荡时,增大微分时间常数Td。
2.一般步骤
a.确定比例增益P 确定比例增益P 时,首先去掉PID的积分项和微分项,一般是令Ti=0、Td=0(具体见PID的参数设定说明),使PID为纯比例调节。输入设定为系统允许的最大值的60%~70%,由0逐渐加大比例增益P,直至系统出现振荡;再反过来,从此时的比例增益P逐渐减小,直至系统振荡消失,记录此时的比例增益P,设定PID的比例增益P为当前值的60%~70%。比例增益P调试完成。 b.确定积分时间常数Ti
比例增益P确定后,设定一个较大的积分时间常数Ti的初值,然后逐渐减小Ti,直至系统出现振荡,之后在反过来,逐渐加大Ti,直至系统振荡消失。记录此时的Ti,设定PID的积分时间常数Ti为当前值的150%~180%。积分时间常数Ti调试完成。
c.确定积分时间常数Td
积分时间常数Td一般不用设定,为0即可。若要设定,与确定 P和Ti的方法相同,取不振荡时的30%。
d.系统空载、带载联调,再对PID参数进行微调,直至满足要求
⑵ 现在有一台PCT-III型的过程控制实验设备,用组态王监控,里面的液位设置的量程应该是多少
你说的是组抄态王里的最大值最小值吧 如果你采集的是PLC里转换后的数值那么无需设置
如果是直接采集的模拟量信号 就要设置,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是模拟量的最大最小值
最小原始值和最大原始值分别是液位的最小值和最大值。
⑶ 气泵是怎样实现液位控制的(液位自动控制测定实验)
可以用水位传感器、水位开关可以达到液位控制的效果,如无水提醒,自动加水功能。 工作原理: 把液位开关安装于机器水箱的底部,当水位降落至低位时
⑷ 请问高手:单容液位智能仪表控制实验中,产生等幅震荡的原因是什么详细点,谢谢!
实验里用的是什么控制。具体点
⑸ 实验中控制液位PID有效果么,调整有什么技巧
PID参数整定方法就是确定调节器的比例带PB、积分时间Ti和和微分时间Td。一般可以通过理论计算来确定,但误差太大。目前,应用最多的还是工程整定法:如经验法、衰减曲线法、临界比例带法和反应曲线法。各种方法的大体过程如下:
(1)经验法又叫现场凑试法,即先确定一个调节器的参数值PB和Ti,通过改变给定值对控制系统施加一个扰动,现场观察判断控制曲线形状。若曲线不够理想,可改变PB或Ti,再画控制过程曲线,经反复凑试直到控制系统符合动态过程品质要求为止,这时的PB和Ti就是最佳值。如果调节器是PID三作用式,那么要在整定好的PB和Ti的基础上加进微分作用。由于微分作用有抵制偏差变化的能力,所以确定一个Td值后,可把整定好的PB和Ti值减小一点再进行现场凑试,直到PB、Ti和Td取得最佳值为止。显然用经验法整定的参数是准确的。但花时间较多。为缩短整定时间,应注意以下几点:①根据控制对象特性确定好初始的参数值PB、Ti和Td。可参照在实际运行中的同类控制系统的参数值,或参照表3-4-1所给的参数值,使确定的初始参数尽量接近整定的理想值。这样可大大减少现场凑试的次数。②在凑试过程中,若发现被控量变化缓慢,不能尽快达到稳定值,这是由于PB过大或Ti过长引起的,但两者是有区别的:PB过大,曲线漂浮较大,变化不规则,Ti过长,曲线带有振荡分量,接近给定值很缓慢。这样可根据曲线形状来改变PB或Ti。③PB过小,Ti过短,Td太长都会导致振荡衰减得慢,甚至不衰减,其区别是PB过小,振荡周期较短;Ti过短,振荡周期较长;Td太长,振荡周期最短。④如果在整定过程中出现等幅振荡,并且通过改变调节器参数而不能消除这一现象时,可能是阀门定位器调校不准,调节阀传动部分有间隙(或调节阀尺寸过大)或控制对象受到等幅波动的干扰等,都会使被控量出现等幅振荡。这时就不能只注意调节器参数的整定,而是要检查与调校其它仪表和环节。
(2)衰减曲线法是以4:1衰减作为整定要求的,先切除调节器的积分和微分作用 ,用凑试法整定纯比例控制作用的比例带PB(比同时凑试二个或三个参数要简单得多),使之符合4:1衰减比例的要求,记下此时的比例带PBs和振荡周期Ts。如果加进积分和微分作用,可按表3-4-2给出经验公式进行计算。若按这种方式整定的参数作适当的调整。对有些控制对象,控制过程进行较快,难以从记录曲线上找出衰减比。这时,只要被控量波动2次就能达到稳定状态,可近似认为是4:1的衰减过程,其波动一次时间为Ts。
(3)临界比例带法,用临界比例带法整定调节器参数时,先要切除积分和微分作用,让控制系统以较大的比例带,在纯比例控制作用下运行,然后逐渐减小PB,每减小一次都要认真观察过程曲线,直到达到等幅振荡时,记下此时的比例带PBk(称为临界比例带)和波动周期Tk,然后按表3-4-3给出的经验公式求出调节器的参数值。按该表算出参数值后,要把比例带放在比计算值稍大一点的值上,把Ti和Td放在计算值上,进行现场观察,如果比例带可以减小,再将PB放在计算值上。这种方法简单,应用比较广泛。但对PBk很小的控制系统不适用。
(4)反应曲线法,前三种整定调节器参数的方法,都是在预先不知道控制对象特性的情况下进行的。如果知道控制对象的特性参数,即时间常数T、时间迟延ξ和放大系数K,则可按经验公式计算出调节器的参数。利用这种方法整定的结果可达到衰减率φ=0.75的要求。
⑹ 自动控制实验有一个液位测量实验另一个叫什么
光电开关吧?
⑺ 关于单容水箱PCL液位控制实验中组态软件上位机界面的相关解释的问题
你的邮箱留下! 我将DOC文件给你发过去。15分钟给你做了个文件大致如下;
------------------------------------------------------------
我能给你讲的只是个大概,你要做成你的论文作业 还需要领悟,然后增加一些惯用性结构和词汇。
用MCGS对于单容水箱完成PCL液位控制实验
概述
这个系统是模拟工业生产过程中对上小水箱液位进行测量与控制,观察其变化特性,研究过程控制规律的模拟试验系统。系统结构主要由:现场的感器、 PLC、 上位机以及 安装在上位机中的MCGS组态软件构成的,用以实现对上小水箱液位的简单控制。
一、系统结构【应要求只对部分作介绍】
系统主要由 现场传感器、PLC、上位机、上位机软件构成
1、上位机画面以及系统初步结构
上位机界面结构比较简单,画面主要有两部分组成,左侧的系统结构示意\\显示部分和右侧的系统状态\\设置部分组成。
左侧的部分告诉我们,整个系统主要包括:储水箱、上小水箱、由储水箱给上小水箱供水的水泵 (泵频率显示),用于测量给水母管流量的涡街流量计(无数值显示),给水母管、给水母管上的阀门、上小水箱溢流口1(无状态反馈)、上小水箱液位、排水阀门2. ;所有阀门均没有阀门反馈信号显示。屏幕的左上角还有通讯状态指示,用以显示上位机和PLC的通讯状态。
右侧画面部分主要有以下的功能和显示:
比例系数、积分、微分时间的设置。
设定值【SV】的设置
现场实际液位的反馈数值
手动给定输出值【OP】
上小水箱液位与时间对应的历史曲线和实时曲线
历史数据查询
其他功能按钮:系统退出 、手动\\自动切换、试验帮助文字
XXXXXXXXXXXXXXXXXXX
XXXXXXXXXXX
XXXXXXXXX
二、控制信号的组成
从系统界面描述的情况来看,现场反馈信号主要有2个 ,
1、水箱液位实际测量数值,主要由安装在水箱上的液位传感器实现。该信号为模拟量,{4-20mA 或者 电压信号},
2、水泵电机的频率数值
xxxxxxxx
系统的设置包括了:
1、最高水位的设置 单位 MM
2、比例系数 积分时间 微分时间
!(*#&(!#!)!(@*#!()*@(#!)@*#!@)#!)(@*#!(@#)!*(@#!@#
五、对于系统改进的建议
1、将水泵频率的测量改为水泵电机电流测量。一方面电流测量成本和可靠性优于频率测量,另外在这里也更加的科学,电流测量可以同时反应包括:电机健康、电机做功、电机启停等三个电机运行状态。
2、增加供水阀门1反馈、并将其作为供水电机启动联锁,实现阀门关闭状态电机无法启动。
3、既然系统设置了涡街流量计,可以将信号反馈到画面显示,不然岂不浪费?可以增加瞬时流量的显示。并增加流量累积的模块。这样系统的功能才比较完善
4、增加通讯设置,主要是串口设置。实际应用中串口号的设置很有必要。
5、建议将S7-200更换为SIEMENS LOGO。从性价比上来看SIEMENS LOGO成本更低些,而其功能足以满足目前的测控要求。
----------------------buchong
邮件已经发送!
⑻ 电动阀仪表控制实验中水桶内水液位较低对实验有什么影响
这一个的话一般的它的较低的话,对于实验的最后的结果的比例是非常有问题的,所以这样的话还是要注意一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