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装置知识 > 49年开国大典升旗自动装置谁设计的

49年开国大典升旗自动装置谁设计的

发布时间:2024-02-26 07:06:46

① 我和我的祖国升旗故事是真的吗

这个故事讲的是在开国大典之前,负责电动升旗装置的新中国第一代工程师林治远在开国大典装备审核时说出电动升旗装置不能确保万无一失,于是接到上级通知,指出之前的装置时间设计与国歌总时间长度不能完全吻合,必须要在明早六点前修改完善,做到万无一失。林志远顶着国内首次和上级的超高要求所带来的巨大压力,在人民群众的协助之下,最后完成了阻断装置的重新制作,成功将阻断装置的材质炼成了钢。并不顾自身的恐高症,爬到高达21米的旗杆顶端亲自进行了安装焊接,并最终让国旗顺利升空。
从林志远身上,我们学到了舍弃个人利益、顾念国家荣耀的精神;从人民群众身上,我们学到了不计个人得失,一心帮助别人的精神。这部影片还讲述了第一枚原子弹的发射、香港回归祖国、抗日战争胜利等中国历史上许多具有深刻意义的重大历史事件,这些事件中所展示的巨大的爱国主义情怀也都深深打动了我。作为21世纪的少年,我们热爱我们的祖国,我们更要向无数历史先辈一样尽自己所能保卫我们的祖国,只有这样,才能让国家变得更加富强!

② 看过我和我的祖国电影的地衣个小故事中主人公是谁呢

《前夜》讲述了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前夜,天安门广场旗杆设计安装者林治远(黄渤饰)等人争分夺秒克服重重困难,保障开国大典上我国第一面五星红旗顺利升起的故事。
林治远,号裕民。1913年2月9日出生于天津,广东潮阳人。

北京市政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副院长;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中国工程设计大师。1935年北洋大学(天津大学)土木工程系毕业。

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北京市人民政府建设局正工程师、北京市人民政府建设局道路工程事务所主任等。1989年获首届“中国工程设计大师”称号。2002年3月31日逝世,享年89岁

1949年开国大典毛主席亲手升起第一面五星红旗所用的旗杆,由他亲手设计施工完成。如今,开国大典上的第一面五星红旗,连同旗杆和自动升降装置、汉白玉旗座都珍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信息源自网络,侵权即删

③ 企业员工我和我的祖国观后感范文(四篇)

我和我的祖国观后感1000字【一】

10月8日项目部组织全体员工来到电*观看了电影《我和我的祖国》。这部电影由七个片段组成,完美地演绎了七个“中国第一”的感人故事,从一个个普通中国人的角度讲述了祖国70年来的奋斗和光辉历程。

《前夜》和《相遇》的年代较为久远,讲述了建国初期的两项“中国第一”。其中,《前夜》讲述了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前夜,工程师林治远和他的助手,为了把天安门前的第一面五星红旗电动升起来,从白天一直忙到次日凌晨,争取做好升旗的每一个细节,用矽、铬、镍和铁制造了的合金制动球装置,成功见证了新中国第一面五星红旗的冉冉升起。《相遇》为我们讲述了60年代的一位英雄——高远。因为参加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秘密实验,他远离家人,没日没夜地奋战在核试验的一线,还在实验中为了抢救国家财产而遭受核污染,身患重病。但他始终热爱祖国,与妻子相遇在29路公交车上也不敢相认,最终于1964年10月16日见证了原子弹的试验成功。两个故事向我们展示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国人民为祖国无私奉献的奋斗精神,故事感人至深又催人奋进。

《夺冠》、《回归》和《你好北京》分别从三个侧面讲述了八十年代到新世纪初期三十年普通中国人的爱国热情和舍己为人的感人故事。《夺冠》里的陈冬冬为了让大家看到中国女排夺冠的比赛盛况,毅然克服个人情感,为大家举着电视天线,直到女排取得胜利,最终也没有来得及与好友小美告别。《回归》则讲述了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前,中国政府官员、中国军人和普通香港市民和警察奋力做好自己的工作,一丝不苟地确保中英交接仪式的顺利举行的温情故事。《你好北京》从一位普通的北京出租车司机的角度,描绘了普通中国人热爱祖国、心向奥运和舍己为人的高尚情操。

最后,《白昼流星》和《护航》重点讲述了祖国在最近十年里在航空航天领域的重大进步和带给我们生活的影响。《白昼流星》里两位流浪少年——沃德乐与哈扎布,因在身患重病的退休老人李叔的感召下,见证了神舟飞船的顺利返航,而改变了他们个人的成长“航向”。《护航》里的女飞行员吕潇然大公无私,毅然将来之不易的参加国庆阅兵的大好机会让给战友并帮助战友排除飞机故障,成功完成了国庆阅兵任务。

整个电影由七个故事组成,以时间为主线,写中国建国以来发生的大事情,从这些大事情背后的小事情来展现精彩,体现了国家逐步走向繁荣富强。

看完这部电影,我们为祖国的逐渐富强而备受鼓舞,也深深被一代代普通中国人为建设祖国不屈不挠和舍小家为大家的无私奉献的精神而感动。正是祖国的发展和普通中国人坚持不懈的奋斗为我们创造了今天的繁荣和幸福生活。我们应该更加努力奋斗来回馈祖国,为让祖国变得更加富强而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我和我的祖国观后感1000字【二】

国庆期间,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走进电*,观看了影片《我和我的祖国》。这部影片讲述了自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具有典型意义的七个大事件,以点带面、以小见大、以小人物的故事见证大时代的变迁。

第一次升国旗,第一颗原子弹爆炸,中国女排夺冠,香港回归,2008年奥运会……一次次激动人心的时刻,仿佛时间定格;一幕幕扣人心弦的画面,恍如身临其境;一个个为国奉献的英雄,令人心向往之。当然,令我最为之感叹的还是“前夜”。“前夜”讲述了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前夜,天安门广场旗杆设计安装者林治远等人争分夺秒克服重重困难,保证国旗在1949年10月1日万无一失地升起的故事。他和同事们的“万无一失”不仅仅是对国旗顺利升起的保证,也是对28年的革命,对2000万人的牺牲做出的保证。对于每一个中国人而言,都是意义非凡的瞬间。这次升旗,不仅是新中国首次使用电动装置,也是新中国升起的第一面国旗,意义重大,不容有失。“立国大事,必鞠躬尽瘁。”林治远不仅向领导这样立誓,他也是如此践行着。当毛主席向全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已于本日成立了”,并亲手按下电动升旗按钮,升起新中国第一面五星红旗时,每个人都流下了激动的泪水。

祖国也正如影片中呈现的那样,一步步由弱到强、由穷到富。我想每个人也都该是这样的,成功没有捷径,要想成功,就要用汗水来换!人生在世,任何时候只要持之以恒地努力,便可静待花开。

我和我的祖国观后感1000字【三】

最近,我们一家人一起去电*观看了这部正在热播的电影《我和我的祖国》。电影中讲述了从建国后一直到现在,七十年间发生的七个历史大事件。

电影首先讲述的是开国大典自动升旗装置的来历,在不到一天的内,设计师林治远经历了无法核对现场旗杆、升旗时突然停电、阻断球被损坏、国旗被卷进旗杆等困难,最后解决了问题,完成修复旗杆升降装置的任务。开国大典上,在毛主席按动按钮之后,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整个过程万无一失。

第二个故事,电影讲述了1964年首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的伟大历史事件。1964年的某一天,测试用反应炉发生泄漏,工作人员高远徒手关闭隔离门,解除了危机,可他却受到大量辐射,为国家献出了生命。

第三个事件是1984年中国女排夺冠,电影讲述了生活在上海弄堂的电工的孩子徐冬冬,为了让邻居们看女排的直播,而无法将自己的礼物送给即将离开的好朋友的小故事,引出了女排夺冠,宣布胜利的那一刻,整个弄堂都沸腾了。

第四个历史事件是香港回归,在中英之间的不断沟通下,1997年7月1日0时,两国国旗准时对接,影片呈现的是对接前升起中国国旗的升旗手日复一日的训练的作准备,以做到分秒不差,以及在对接会场外一名女警换警徽的自豪动作。

第五个历史事件是08年北京奥运会。一位出租车司机经过几番周折将自己的奥运会入场票给了一位小朋友,那位小朋友的父亲是奥运会观众席栏杆的建筑师,不幸在汶川地震中去世,而司机为了让他实现去会场的愿望,将自己的票送给了他。

第六个历史事件是神舟十一号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给当地带来希望和改变。影片的角度是在着陆点附近的两个流浪的孩子,他们飞奔着前去围观,因为那是属于他们的白昼流星。

最后一个事件是朱日和阅兵,秀的女飞行员吕潇然却沦为替补,参加阅兵,本是她一直以来的梦想。起飞后,没想到自己战友的飞机出现状况,而吕潇然没有就这样取代了战友,而是尽自己所能帮她修好了故障,将机会重新让给了战友。

看完电影,我的心情澎湃却又有些心酸。在第一个开国大典的故事里,与现在相比,做好一个自动升旗装置多难啊,只因为那时候的国家不像现在一样富强。而研究原子弹的过程中,电影中呈现的仅是所有为此牺牲的原子弹研究人员之一,原子弹的爆炸成功的背后是无数研究人员的青春和生命。但转念一想,从建国到现在,电影中呈现的这些事件正是中国在各个领域不断向前的象征。

未来,我们会更加辉煌,祝愿祖国更加繁荣富强!

70年披荆斩棘,70年风雨兼程,这70年来,我们已经从曾经备受欺凌的时代走出,中国,已经崛起!现在这繁华盛世,是无数身处不同岗位的中华儿女共同的努力换来的,我们作为学生,更应该努力学习,长大后为国家做贡献。祖国,我永远敬爱您!

我和我的祖国观后感1000字【四】

今年国庆节过得很充实。早上9点和孩子一起坐在电视机前观看祖国70周年庆祝大会、阅兵现场直播和群众*,看得我热泪盈眶。下午我们一起来到电*,观看《我和我的祖国》。

这部影片的创作主题概括为“历史瞬间、全民记忆、迎头相撞”12个字,回望新中国成立70年来,全民的共同回忆,聚焦重大历史事件下,普通人和国家命运相连接的故事。而这种碰撞与相遇,正如导演陈凯歌所说,绽放出巨大的能量,改变了他们的命运。这部电影表现的不仅是国家70年来所取得的成就,更是艰苦奋斗、平凡而伟大的中国人民。他们同众人皆知的大人物一样,也是历史的创造者,值得我们尊敬!

我从影片中提取了几个关键词,分别是:时间、人物、歌曲。下面我从这三方面来谈谈自己的一点感受。

关键词一:时间

首先是大的时间点,影片分别讲述了1949年开国大典前夕、1964年原子弹爆炸前后,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1997年香港回归前夜,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前后,2016年神州11号返航,2015年9月3号阅兵前后,这些都是共和国历值得铭记的年份。

其次,还有小的时间点,小到以秒来记。46秒,多么短暂的一一段时间。如果给你46秒,你可以用它来做什么?不够打一局游戏,不够看完一篇娱乐八卦,不够刷抖音、微博。但它却是我们国歌演奏一曲的时间!在开国大典当天,必须保证46秒国旗刚刚升上去,而且要稳得住,要做到万无一失!多么精确的时间啊!还有《回归》中的0秒升旗。1997年7月1日0点0分0秒香港准时回归祖国。这一历史性瞬间,是中国人民的共同记忆,而我们不知道,为了五星红旗一秒不差地升起,外交官安文彬与英方谈判了16轮分秒不让。最后正如他所说“0分0秒升起中国国旗,这是我们的底线!154年了,我们不能再多等一秒钟!”看到此情此景,我不禁想起自己小时候坐在电视机前,和家人一起观看香港回归。那时只知道香港回家了,今天观看这一记录片,心中那种自豪感,那份骄傲油然而生。真正体会到“我与祖国一刻都不能分割。”

关键词二:人物

七个故事讲述了七个不同的人物,但他们无一例外的是小人物,历的“无名者”,荣耀背后的人。七个故事里,我最喜欢的是第二个故事《相遇》。故事中一对年轻的男女青年,经人介绍相识、相恋,如果没有意外,他们会成婚成家,过上令人羡慕的日子。后来男的因为参加国家机密任务,和所有亲朋好友都不能联系,就此人间蒸发,三年杳无音信。为了任务的成功,他不惜牺牲了自己,遭受巨量的核辐射,命不久矣。故事中的高远在公交车上戴着口罩,但他满眼藏不住的沉痛,思念,歉疚,他的眼神深深地震撼了我,我不由得想在那个特殊的历史时刻,还有多少像高远这样的英雄?他们是怎样背井离乡、舍家卫国?他们的内心背负着怎样的情怀和使命?
一.大学生我和我的祖国观后感1000字(三篇) 二.2021年高中生我和我的祖国作文(三篇) 三.2021年初中生我和我的祖国作文范文(三篇) 四.2021年青少年我和我的祖国作文800字范文(三篇) 五.小学四年级学生我和我的祖国征文(三篇) 六.小学生我和我的祖国征文范文(三篇) 七.青少年我和我的祖国征文心得1000字范文(三篇) 八.初中生电影我和我的祖国观后感(四篇) 九.乡镇党员我和我的祖国观后感(三篇) 十.青少年电影我和我的祖国观后感(三篇)
影片中七个普通人不普通的故事,让我看到了个人与国家之间最深刻的联结:没有国家就没有个人,没有个人的奉献,就没有国家的强大。那么身处各个行业的普通人可以为祖国做些什么?简单来说,就是在你所自己所在的地方发光发亮。我是一名教师,就应该做到爱岗敬业、立德树人,就应该教育好祖国的花朵,对孩子的三观、知识学习尽自己的能力去帮助。在日常教学中,站在三尺讲台上教育孩子们横平竖直地写字;听他们抑扬顿挫地读书;教他们堂堂正正地做人……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踏踏实实地教书育人。

关键词三:歌曲

影片中一共出现了五首歌曲,除了主题歌《我和我的祖国》外,还有国歌《义勇军进行曲》,歌曲《歌唱祖国》、歌曲《东方之珠》和《北京欢迎你》,这些歌曲一出来,就能激起人的情绪和感情,让人禁不住落泪!

我们之所以会落泪,有那么强的国家荣誉感,是因为这个国家是我们父辈一起铸造的。它的每一步都是中国家庭共同的努力。在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他们挥洒汗水默默耕耘,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辉煌的历史时刻。如今,到了我们这一辈,立当成为一个有价值、有思想的人。回顾历史,我们这一代深觉吾辈当自强,教育我们的下一代更爱祖国。爱祖国,并为之奋斗,是传承。 ;

④ 《我和我的祖国》中你觉得谁的演技最好

我觉得是黄渤!!!无愧于影帝的称号。

《我和我的祖国》中黄渤饰演的林治远时任市建设局技术负责人,同时也是天安门广场旗杆设计安装者。开国大典那年,马丽生还是一名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后来,他成了原市政工程局计划处处长、市政工程总公司副总工,又成了《北京市市政工程总公司志》的主编。北京市政集团的前身、原北京市市政工程总公司留下来的大量历史资料中,详细记录了这段与开国大典息息相关的故事。

黄渤饰演的“林治远”也让观众看到了黄渤另外的一面,那就是,原来黄渤不搞笑的时候,会是一位认真、较真起来让你都觉得难缠觉得害怕的主。这样努力的黄渤真是让人心生敬畏!

⑤ 开国大典上的自动国旗是谁做的

开国大典上的自动国旗是林治远。

⑥ 我和我的祖国主要人物是谁

《我和我的祖国》主要人物有林治远、高远、方敏、陈冬冬、朱涛、莲姐、张北京、沃德乐、哈扎布等。

1、林治远

演员 黄渤

贫困的流浪少年,沃德乐的弟弟,涉世未深的他和哥哥曾在青春年少时期做过荒唐错事,而被扶贫工作者老李收留。为了怕哥哥被抓走,怕哥哥自此无法回头,他义无反顾地站了出来,天真想替哥哥背锅顶罪。而神舟十一号的降落,改变了他和哥哥的生活,改变了他们的命运,也让他们看到了新的希望。

⑦ 升国旗的小故事

1949年10月2日,也就是开国大典的第二天,由北京市供电局工人陈红年担任天安门广场升降国旗任务。因为开国大典时升旗用的电动升旗装置,是由当时冀北电力公司北平分公司设计的,所以在新中国成立以后的20多年里,天安门广场升降国旗的任务就很自然地落在了北京市供电局的身上。

1951年9月30日下午,电力公司一位领导把胡其俊叫到一边,说组织上决定交给他一个光荣任务,从明天起接替陈红年在天安门广场升降国旗。

胡其俊听后又是高兴,又是激动,又是担心。高兴、激动的是自己这个在旧社会吃不饱饭的穷苦人,成了新中国国旗的升旗手;担心的是这是由毛主席亲自升起过的五星红旗,由自己来担负升旗任务,怕不能胜任。

第一次升国旗恰逢新中国诞生后的第二个国庆日,天安门广场将举行开国大典以来每年一次的盛大阅兵和群众游行。头天傍晚,胡其俊从天安门广场管理处领来国旗,晚上根本无法入睡,不时地起身看看闹钟,生怕第二天晚了。天刚蒙蒙亮,他便急急忙忙地穿好衣服,一气儿跑到广场的旗杆底下,仔仔细细地将国旗系好、展平,然后遥望天边,等着太阳出来。当第一次顺利完成任务时,胡其俊心里甭提有多高兴了,比喝了半斤二锅头还带劲。

⑧ 我和我的祖国第一段第一个人物是谁

我和我的祖国主要人物有林治远、高远、方敏、陈冬冬、朱涛、莲姐、张北京、沃德乐、哈扎布等。
1、黄渤饰演的林治远是第一个故事中的主人公,开国大典设计电动升旗装置的工程师。从看见他出现在屏幕上到电影结束二十几个小时后的现在,我的眼前始终有一个戴着眼镜的胖子的身影挥之不去。

⑨ 《前夜》对应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前夜》对应历史事件: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

开国大典前夜,天安门广场旗杆的设计师林治远(黄渤饰),要保证五星红旗电动升旗万无一失。

为了完美地达到这一标准,林治远争分夺秒进行实验。然而,当一切准备就绪时,旗杆顶端的阻断球,却因常年锈蚀而爆裂!

最后,一位老教授献出实验室的最后一块镍,解决了开国大典升旗仪式的燃眉之急。

简评:

以开国大典为背景的《前夜》,是最富有历史感的一个。

《前夜》改编自真实的历史事件,描绘了开国大典前夜设计师林致远紧张检查调整电动升旗装置,确保万无一失的场景。片中有关旗杆装置原理的讲述,运用了快速的场景切换,使得整个风格变得明快活泼,颇有些趣味。

开头采用了小的插叙,将林致远被训斥和他调试模拟旗杆结合在一起,表现出大典前夜装置仍然不能保证万无一失的情形,渲染出时间紧任务重的氛围,为后面的紧张情绪做铺垫。

阅读全文

与49年开国大典升旗自动装置谁设计的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q7多少公里换轴承 浏览:312
硬件扩容设备包含哪些东西 浏览:489
发动机的轴承怎么装 浏览:644
仪表盘上标志什么意思 浏览:397
开启窗五金件 浏览:592
全新宝来仪表怎么调 浏览:891
北京增值税开票设备多少钱 浏览:11
上海翔添生产什么机床 浏览:474
仪器干燥有机溶剂干燥法怎么理解 浏览:566
货车的暖气阀门在哪里 浏览:898
带分度装置的钻床夹具设计 浏览:517
机动车仪表盘上p指什么 浏览:229
HJ40机械油等于多少号 浏览:513
重庆大足五金市场 浏览:996
肇庆华粤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浏览:588
租房天然气管阀门怎么协商 浏览:919
和悦空调制冷是什么原因 浏览:106
人工机械台班为什么先算材料 浏览:622
探究力与运动的关系的实验装置 浏览:815
通用pe工具箱不能备份 浏览: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