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如图是某同学设计的一组实验装置,请分析回答问题:(1)甲、乙、丙这三个实验装置能构成几组对照实验_
(1)甲与乙其他条件都相同,只有光是变量,可把甲与乙看做一组对照实验回;甲与丙其他条件都相同,金鱼答藻的有无为变量,可把甲与丙看做一组对照实验;乙与丙不能看做一组对照实验,因存在两个变量,一个是金鱼藻,一个是光照,故不能看做一组对照实验.
(2)细木条复燃验证产生的气体是氧气,说明光合作用能产生氧气.
(3)碳酸氢钠不稳定,受热易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光合作用的原料充足加快了光合作用的速度,产生的氧气增多.
故答案为:(1)2组,甲和丙,不能,有光照和绿色植物两个不同条件;
(2)细木条复燃,金鱼藻进行光合作产生了氧气;增多,碳酸氢钠钠增加二氧化碳浓度,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增多.
Ⅱ 如图是某同学设计的趣味实验装置,其气密性良好.(1)若胶头滴管B中的物质是浓硫酸,锥形瓶A中放入少量
(1)浓硫酸溶于水复会放出制大量的热,导致A中的压强增大,故会出现U形管中的液面左低右高现象,故填:U型管内液面左低右高;
(2)将B中的液体滴入A中后,能明显看到U形管中红墨水的液面左高右低,则加入B物质后,A中的压强变小;
A、氯化钠固体溶于水无能量的变化,U形管内的压强不变,故不会出现左高右低现象,故A错误;
B、二氧化碳气体和氢氧化钠溶液会发生反应,导致A中的压强变小,故会观察到液面左高右低现象,故B正确;
C、硝酸铵固体溶于水会吸收热量,导致A中的温度降低,压强变小,故会观察到液面左高右低现象,故C正确;
D、二氧化锰和过氧化氢溶液混合,会生成氧气,导致A中的压强变大,不会观察到液面左高右低现象,故D错误;
故填:B、C
Ⅲ 如图是某同学设计的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并验证其性质的实验装置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将A、E装置连接
(1)将A、E装置连接时,应将A装置的导管a与E装置的导管c相连,因为二氧化碳的密度版比空气的密度大,二权氧化碳的验满方法是:将一根燃着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证明满了;
故答案为:c;用燃着的木条靠近E瓶b导管口,木条火焰熄灭
(2)将A、B装置连接,观察到的现象是溶液由紫色变为红色,因为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变红色,故答案为:溶液由紫色变为红色;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3)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水,可以用于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的存在,故答案为:Ca(OH)2+CO2═CaCO3↓+H2O
(4)将瓶中的气体沿D装置烧杯左侧内壁缓慢倒入,观察到的现象是:燃着的蜡烛由下至上依次熄灭,这些现象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二氧化碳能用于灭火,故答案为:燃着的蜡烛由下至上依次熄灭;密度比空气大;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灭火.
Ⅳ 如图是某同学设计的微型实验的装置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有()A.滴加稀盐酸后,大试管中有气泡产
A、根据图示、药品来可知,试管中自有二氧化碳气泡产生,故A正确;
B、CO2溶于水生成碳酸,显酸性,使紫色石蕊溶液由紫色变红色,一段时间后颜色不会变,故B错误;
C、CO2的密度大于空气,烧杯中低处的蜡烛先熄灭,故C错误;
D、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D正确.
故选AD
Ⅳ 如图是某同学设计的一组实验装置,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若探究“光合作用需要光”这一实验,则选择_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Ⅵ (2014青岛)如图是某同学设计的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实验装置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图中带标号仪器
(1)由仪器的图和用途可知①为锥形瓶,②为水槽;故答案为:锥形瓶;水槽;
(2)过氧化氢溶液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二氧化锰在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都没有改变,只是加快了过氧化氢反应生成氧气的速率,故二氧化锰是催化剂,故答案为:催化作用;
(3)组装好A装置后,要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防止由于漏气而收集不到制取的气体,造成药品的浪费,所以该同学先向分液漏斗中加入水,然后将导管一端通入水中,并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观察导管口是否有连续的气泡冒出,该操作的目的是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故答案为: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4)由于氧气不易溶于水,所以可用排水法收集;故答案为:氧气不易溶于水;
(5)由于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所以收集满氧气的氧气瓶应正放在桌面上;故答案为: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
Ⅶ 如图是某同学设计的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并验证其性质的实验装置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将A、B装置连接
(1)将A、B装置抄连接,观察到的现象是溶液由紫色变为红色,因为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变红色,故答案为:溶液由紫色变为红色;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2)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水,可以用于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的存在,故答案为:Ca(OH)2+CO2═CaCO3↓+H2O
(3)将瓶中的气体沿D装置烧杯左侧内壁缓慢倒入,观察到的现象是:燃着的蜡烛由下至上依次熄灭;这些现象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故答案为:燃着的蜡烛由下至上依次熄灭;密度比空气大;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
故答案为:(1)溶液由紫色变为红色,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2)Ca(OH)2+CO2═CaCO3↓+H2O.
(3)燃着的蜡烛由下至上依次熄灭,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
Ⅷ 如图是某同学设计的实验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1)在给CuO加热前,要先通入一氧化碳,其目的是______;
(1)一氧化碳是具有可燃性的气体,如果不纯,点燃或加热会产生爆炸现象,故在内给氧化铜加热前,需要先容通入一氧化碳,排走装置中的空气,防止加热时产生爆炸现象,故填:排走玻璃管中的空气;
(2)氧化铜是黑色的固体,能在加热的条件下被一氧化碳还原为铜,铜是红色的固体,故填:黑色粉末变成红色固体,CO+Cu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