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如何检查装置气密性
⑴ 手握升温法:这种方法适于体积较小的气体发生装置,如氧气的气体发生装置。检验方法是:将带有导气管的单孔塞在试管口上塞紧,并将导气管出口浸没在水中,用双手握住试管外壁片刻,水中导气管口有气泡冒出,手移开后,导气管内有水柱上升,且较长时间不回落,说明气体发生装置气密性良好。
⑵ 微热升温法 这种方法广泛地适于由试管、 烧瓶等加热类玻璃仪器组装的气体发生装置的气密性检验。如氧气的发生装置。具体操作方法是:将气体发生装置的导气管出口浸没在水中,用酒精灯在试管或烧瓶的底部稍微加热(体系内的空气受热膨胀,水中导气管口有气泡冒出),停止加热后,水在大气压的作用下,升入导气管形成一段水柱,且水柱较长时间内不回落,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例题.校兴趣小组利用如下装置(部分固定装置已略去)制备氮化钙,并推断其化学式(实验式)。
按图连接好实验装置。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 。
⑶ 注水法:这种方法主要适于启普发生器及其简易装置的气密性检验。具体操作方法是:塞紧橡皮塞,关闭导气管活塞(或关闭导气管上的止水夹),从漏斗向气体发生装置内注入一定量的水使漏斗内的水面高于气体发生装置内的水面,且形成一段明显的水柱时,停止加水,观察水柱在较长时间内不下降则表面装置气密性良好。
例题:小明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证明氧化铜能加快过氧化氢溶液的分解,并与相同条件下MnO2的催化效果做比较,实验时间均以生成30 mL气体为准(即比较反应速率)。用图示装置测量产生气体的体积,其它可能影响实验因素均已忽略,相关数据如下:
(1)检查图(I)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 ;
检查图(Ⅱ)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 在乳胶管上夹上弹簧夹,向量气管加适量水,提高量气管,一段时间后,若量气管内液 面不下降,说明气密性良好。 ;
(2) 图(Ⅱ)装置中油层的作用是 。
(3)为了较准确地测量气体体积,在读取反应前后量气管中液面的读数的过程中,应注意 (填字母编号)。
a.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
b.读数前不能移动量气管和水准管
c.保持水准管静止,待水准管中液面不再上升时,立刻读数
d.读数前应上下移动水准管,待两管液面相平再读数
㈡ 初三化学装置气密性检查方法
1.受热法:将装置只留下1个出口,并先将该出口的导管插入水中,后采用微热(手捂、热毛巾捂、酒精灯微热等),使装置内的气体膨胀。观察插入水中的导管是否有气泡。停止微热后,导管是否出现水柱。
2.注水法。例如,集气瓶上有漏斗,将集气瓶的出口封闭以后,向漏斗加水,漏斗水面不能持续下降则证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5.液差法:适用于启普发生器。例如向长颈漏斗中加水,使漏斗中的液面高于容器的液面;静置片刻,液面不变,证明气密性良好。
㈢ 化学实验中常要求检验装置的气密性,但方法有很多种,请问,到底有什么窍门
答:有三种方法。
一.将实验仪器组装好后,将导管的一端放入水中,加热试管,若过一会儿,导管口有连续的气泡冒出时,说明装置的气密性好。若没有上述现象,则气密性不好,这时要一段一段的仔细用上述方法检验。
二.将导管的一端放入水中,用手捂住试管一会儿,若导管口有连续的气泡冒出时,则气密性好.
三.将导管的一端放入水中,若导管的另一端插在组装仪器上,连成的仪器中最前面的是有插孔的空反应瓶时,先用分液漏斗向瓶中滴加半瓶水,将分液漏斗的下端插入液面以下,再滴加水.若瓶中液面上升,则气密性不好.
总结:前两种方法是利用了热胀冷缩的特性,而第三种方法是利用了压强的缘故,一般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就从这两方面因素考虑.
㈣ 检查装置气密性的三种方法
检查气密性的方法:
1、热胀冷缩法
将导管的下端浸入水中,用手紧握试管,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松开手后,水进入到导管中形成一段水柱,证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热胀冷缩法常用于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装置的气密性检查,其主要原理为:通过微热使装置内部的气体受热膨胀,溢出一部分气体,冷却后,装置内的气体冷缩后压强减小,外界气压大,将水压入导管内,形成水柱。
2、注水法
向长颈漏斗中加水至水浸没长颈漏斗下端,形成液封,关闭止水夹,继续向长颈漏斗中加水,若形成一段水柱,且一段时间不下落,证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3、抽气法
(1)向长颈漏斗中加水至水浸没长颈漏斗下端,形成液封,缓慢向外拉注射器活塞,若看到锥形瓶中有气泡冒出,证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2)向长颈漏斗中加水至水浸没长颈漏斗下端,形成液封,缓慢向内推注射器活塞,若看到长颈漏斗内形成一段水柱,证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4、液面差法
用止气夹夹住橡胶导管部分,向长颈漏斗中加水,使之下端浸在水中,继续加水形成一段水柱,产生高度差,在一段时间内水柱不发生回落,说明气密性良好。
㈤ 检查装置气密性的三种方法
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如下:
1、微热法这是中学化学检验装置气密性最常用的方法之一,也是最基本的装置气密性检验方法.这种检验方法的原理是利用气体受热膨胀之后从装置中逸出来,看到气泡冒出。
下面介绍两种常见的液差法检验装置气密性的操作方法:
(1)启普发生器的气密性检验:
关闭导气管活塞,向球形漏斗中加水,使得漏斗中的液面高于容器的液面,静置片刻后液面不再改变的时候即可证明启普发生器的气密性良好。
(2)另一种气密性检验的方法:
连好仪器,向乙管中注入适量的水,使得乙管的液面高于甲管的液面。静置片刻后,若液面保持不变则证明该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3、液封法如下图所示,该装置的气密性检验的方法是这样的:
关闭活塞K,向其中加入水至浸没长颈漏斗下端管口,若漏斗颈出现一段稳定的水柱,证明该装置的气密性良好.需要注意的是:
若要检查整套装置的气密性,为了形成一定的气压差而产生明显的现象,可以使用酒精灯对装置中的某个可以加热的容器进行微热,再观察插入液体的导气管口是否有气泡冒出,从而判断整套装置的气密性是否良好。
㈥ 化学实验中,如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各种不同的方法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主要有三种方法:
1.手握法
对于容积较小(如试管)又没有装分液漏斗(或长颈漏斗)的气体发生装置,宜采用此法.如实验室制取O2,NH3,CH4等气体的装置的气密性检查.
具体操作方法是:将导管的出口浸入水中,用手握住试管,若有气泡从导管口逸出,放开手后,有少量水进入导管,说明装置不漏气.
2.酒精灯微热法
对于气体发生装置未与大气直接相通的,容器容积又较大的装置(如圆底烧瓶),宜采用此法.如实验室制取CH4,SO2,O2,NH3,CH4,C2H4等气体的气密性的检查.具体操作方法是:将导管的出口浸入水中,用酒精灯火焰给气体发生装置(试管、圆底烧瓶)的底部稍微加热,使管(或瓶)内温度升高少许,有气泡从管口逸出,移开酒精灯后,又有少量水进入导管,说明装置不漏气.
3.注水法
对于气体发生装置直接与大气相通的或不能加热的装置,宜采用此法.如实验室用启普发生器制取CO2,H2,H2S等气体和2001年全国高考理科综合第28题的气密性的检查.
具体操作方法是:①塞紧橡皮塞,从漏斗注入一定量的水,使漏斗内的水面高于容器内的水面,马上旋紧活塞(或夹紧弹簧夹),停止加水一段时间后,若漏斗与容器中的液面差保持不再变化,说明装置不漏气;②塞紧橡皮塞,夹紧弹簧夹,从漏斗向试管内注水,若水只停留在漏斗中而不能进入试管,说明装置不漏气.
三.说明
1.对于气体发生装置容积较大(如圆底烧瓶)或室温与手心温度接近时,采用酒精灯微热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效果更好.
2.若制取气体不需加热,则不必用酒精灯微热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3.若气体发生装置直接与大气相通,则不能用手握法和酒精灯微热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㈦ 怎么检测化学装置气密性
1.在试管一头塞上胶塞,插上导管,再用手握住试管,另一头放入水中,看是否有气泡产生,如果有,气密性良好.当然如果效果不明显的话可以稍稍加热,再观察现象.
2.可以把部分仪器放在水中,看有无气泡.
3.可以通过某些反应现象判断是否漏气.如初中学的在测定空气中氧气所占的比例时,如果装置漏气,水在瓶中所占的体积就会减小.
或者:
一、空气热胀冷缩法
这是教材上介绍的常用的一种方法,操作简便行,但有四个缺点:①如果仪器玻璃较厚、装置较大,或者手掌温度与空气温度相差不大时,都不会产生气泡,更不能形成水柱;②每检查一次用时间偏长;③导气管的尾端被水浸湿,不适宜做避免水参与的实验(如制氨气、制氯化氢等);④若装置内已经装入了试剂就不能再行检查。
二、注水法
适用于检查启普发生器或类似于启普发生器的装置。首先关闭排气导管,从顶部漏斗口注水,当漏斗下端被水封闭后再注水,水面不下降,表明装置气密性好;如果水面下降,表明装置气密性差。此法有两个缺点:①装置内部被水浸湿;②如果已装入了固体试剂则不能再行检查。
为了消除上述两种方法中的缺点,现设计了以下三种气密性检查方法。
三、外接导管浸水法
在装置的尾端导气管上外接一段橡皮管和20~30cm长的玻璃导管,导管浸入试管内的水中,水进入导管一段高度后不再进入,内外液面高度差较大,把试管上下移动几次,仍然如此,表明装置气密性好;如果水进入导管很多,液面高度差很小,表明装置气密性差。
四、滴定管压气法
取一支25mL滴定管,下端与橡皮管连接,橡皮管变曲成U形与装置的尾端导管连接,滴定管内装满水。打开滴定管开关,水面下降一段距离后就停止不动,表明装置气密性好;如果水面一直下降不停,表明装置气密性差。
使用此法要注意:滴定管里水面不能超过装置尾端导管30cm高度,否则,压强太大,空气有可压缩性,水有可能流入装置里。
五、滴定管抽气法
取装水的一支25mL滴定管,其上端通过单孔橡皮塞和橡皮管与装置尾端导管连接。打开滴定管的开关,如果水面下降一段后就停止不动,表明装置气密性好;如果水面一直下降,表明装置气密性差。
㈧ 化学实验中,气密性检查方法都有那些
一.将实验仪器组装好后,将导管的一端放入水中,加热试管,若过一会儿,导管口有连续的气泡冒出时,说明装置的气密性好.若没有上述现象,则气密性不好,这时要一段一段的仔细用上述方法检验.
二.将导管的一端放入水中,用手捂住试管一会儿,若导管口有连续的气泡冒出时,则气密性好.
三.将导管的一端放入水中,若导管的另一端插在组装仪器上,连成的仪器中最前面的是有插孔的空反应瓶时,先用分液漏斗向瓶中滴加半瓶水,将分液漏斗的下端插入液面以下,再滴加水.若瓶中液面上升,则气密性不好.
总结:前两种方法是利用了热胀冷缩的特性,而第三种方法是利用了压强的缘故,一般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就从这两方面因素考虑.
另外
1.导管末端浸水法
1.没装试剂的启普发生器的检查方法 首先关闭启普发生器上的活塞导管,向启普发生器的球形漏斗里注水,当水在容器里把漏斗下端封闭后再注水,容器里的液面不再上升,则气密性好;容器里的液面继续上升,则漏气.
2 .已装试剂的启普发生器的检查方法 打开启普发生器上的活塞导管,球形漏斗里的酸液下降,酸液穿过"细腰"进入容器,和固体试剂接触发生反应,关闭活塞导管,生成的气体把酸液压回球形漏斗,一分钟内球形漏斗里的酸液不下降,则气密性好,酸液下降,则漏气.(如图2所示) 把导管末端插入装满水的试管(或烧杯)里,向上提起试管,使导管插到试管底,观察导管末端.如果水没有大量进入导管,则气密性好;如果水大量进入导管,移去装水的试管,导管里的水就自动流出,则气密性不好.此法简单快速,当容器中装有试剂时也能进行检查.缺点是水会浸湿导管末端.
2 滴定管抽气法
(如图3所示) 在注满水的滴定管顶部加一只单孔橡胶塞,孔里加玻璃导管,导管上连接一段乳胶管,乳胶管连接在被检查装置的导管末端.打开滴定管下部的活塞阀门,如果水流出一部分后就不再流,说明装置的气密性好;如果水外流不止,说明装置漏气.此法水不会浸湿导管末端,当容器中装有试剂时也能进行检查,简单快速.
3 滴定管压水法
(如图4所示) 在注满水的滴定管下部尖嘴处连接一段长30cm的乳胶管,乳胶管连接在被检查装置的导管末端.打开滴定管下部的活塞阀门,如果滴定管里的液面下降一部分后就不再下降,说明装置的气密性好;如果液面下降不止,说明装置漏气.此法水不会浸湿导管末端,当容器中装有试剂时也能进行检查,简单快速.
4 检查启普发生器气密性的方法
1.没装试剂的启普发生器的检查方法 首先关闭启普发生器上的活塞导管,向启普发生器的球形漏斗里注水,当水在容器里把漏斗下端封闭后再注水,容器里的液面不再上升,则气密性好;容器里的液面继续上升,则漏气.
2.已装试剂的启普发生器的检查方法 打开启普发生器上的活塞导管,球形漏斗里的酸液下降,酸液穿过"细腰"进入容器,和固体试剂接触发生反应,关闭活塞导管,生成的气体把酸液压回球形漏斗,一分钟内球形漏斗里的酸液不下降,则气密性好,酸液下降,则漏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