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油滴实验中是否考虑空气的浮力如何解决
油滴实验中是需要考虑空气的浮力,解决:为防止测量过程中丢失油滴,油滴的速度不要太大,尽可能比较小一些,这样虽然比较费时间,但不会出现油滴模糊或者丢失现象。
根据实验原理可知,如果油滴平衡没有调节好,则数据必然是错误的,结果也是错误的。因为油滴的带电量计算公式要求的是平衡时的数据。
因为油滴很微小,所以不同的油滴其大小和质量都有一些差异,导致其粘滞力和重力都会变化,因此需要重新调节平衡才可以确保实验是在平衡条件下进行的。

密立根设置了一个均匀电场,方法是将两块金属板以水平方式平行排列,作为两极,两极之间可产生相当大的电位差。金属板上有四个小洞,其中三个是用来将光线射入装置中,另外一个则设有一部显微镜,用以观测实验。喷入平板中的油滴可经由控制电场来改变位置。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密立根油滴实验
2. 谁能设计一个实验方案,证明物体在空气中也受到浮力的作用
方法一:在空气中用弹簧测力计测出一个物体的重力.
然后用一个钟置把它们置住,然后用抽气机向外抽气,发现这次的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小了,
说明在空气中重物受到空气对它竖直向上的浮力,所以示数小些,当气体被抽出后,浮力几乎没有了,示数自然大了.
方法二:向一个气球中充入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如(H2或He),则气体会向上升,不也是说明它受到了浮力了吗.
还有很多了,先说这两个,你体会一下吧.
3. 证明空气有浮力的事例
我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自学初三知识,发现浮力这一章没有演示枯胡冲气体浮力的装置,所以开始设计这个“空气浮力演示器”。基本思路是:物体置于一个密闭容器内,空气密度发生变化,物体便会上下移动,以此证明空气浮力。
此作品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主体部分,用透明有机玻璃管做成高1米的密闭容器,下端设进出气孔,用密封塞和端盖密封。用钟表摆轮改装成一个灵敏的定滑轮;在一根细线的一端用胶固定好小球,悬挂在定滑轮上,并在细线的另一端悬挂配重物,使配重端与小球端力矩相等,处于平衡状态。将定滑轮与悬挂物一同密封。第二部分是抽打做粗气部分,由63mm×45mm的气缸及“抽打气副件”组成。气缸上端加上手柄,下端通过导管连接在“抽打气副件”上。“抽打气副件”由4个单向阀、4个球形阀和2个消音器构成。“抽打气副件”另一端也通过导管和主体部分连接。
打气时,密闭容器内的空气压力增加,密度变大,小球受到的浮力增大,当大到与配重的浮力差足以克服小球重力及平衡系统的阻力时,小球开没歼始上浮。抽气时,密闭容器内的空气压力降低,密度变小,浮力减小,小球开始下沉。当小球处于常压状态时,用磁铁牵动铁质配重物,小球可以停在任何高度,可以视为悬浮。
4. 如图所示是探究浮力的大小的实验装置及实验过程,图中测力计露出的每一格为1N,(1)比较甲和______图可
(1)由图示实验可知,甲图:测出物体在空气中的重力为3N;丁图:将物体浸没专液体中,读属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N;则由甲和丁可知,物体受到的浮力为3N-1N=2N;
(2)由图示实验可知,乙图:测出空桶的重力为1N;戊图:测出小桶与排出液体的总重力3N;由乙与戊可知,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为3N-1N=2N;
(3)(1)、(2)的结果可以得出结论: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
故答案为:(1)丁;(2)戊;(3)重力.
5. 小明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1)图甲中物体在空气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4N,说明物体的重力G=4N;图丙中物体浸没在浓盐水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N,则物体浸没在浓盐水中的浮力为4N-1N=3N;
(2)浮力的大小除与液体的密度有关外,还与物体排开的液体体积有关,在乙、丙实验中没有对物体浸入液体中的体积进行控制,导致结论不准确.
故答案为:
(1)4;3;
(2)不对;实验中没有控制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
6. 还有什么方法可以证明物体在气体中受到浮力
实验证明:
用“锌+稀盐酸”产生氢气的化学反应来证明:在反应容器上方套上一个没有气的气球,放置在天平上,调节天平游码或增减砝码让天平平衡,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生成物和反应物的总质量是不变的,但是会发现天平偏向砝码盘,同时气球胀起,则是生成的密度小于空气的气体氢气在气球中,气球受到到了空气的浮力,让方向与重力相同的合力小于了重力,在天品的读数上体现了出来。
实例证明:
例子一:热气球
热气球利用加热的空气或某些气体比如氢气或氦气的密度低于气球外的空气密度以产生浮力飞行。
例子二:氢气球
气球受自身的重力和空气浮力
自身重力=气球重力+球内氢气重力
空气浮力=空气平均密度*g*气球体积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空气浮力-自身重力=ma>0
例子三:飞艇
飞艇由巨大的流线型艇体、位于艇体下面的吊舱、起稳定控制作用的尾面和推进装置组成。艇体的气囊内充以密度比空气小的浮升气体(氢气或氦气)借以产生浮力使飞艇升空。
气体浮力实验
将自制的简易天平密封在玻璃罐头瓶中,通过增大、减小瓶中空气密度的方法,验证了气体对物体产生的浮力与物体体积和气体密度的关系。 液体对浸在其中的物体产生向上的浮力,这一点我们能够感受到,也很容易验证,因为液体的密度较大,产生的浮力也较大,而气体对物体也同样产生向上的浮力,但在通常情况下我们不易感受到,也不易来验证,因为在通常情况下气体的密度很小,对物体产生的浮力也很小,教材中也没有关于这方面的实验,针对这一情况,笔者制作了简易的装置,来验证气体对物体产生的浮力作用。
制作
1)取2个大号玻璃罐头瓶,把瓶盖旋下(密封胶垫不要丢掉)。
2)支架a的制作,用直径为1.0 mm的铁丝加工成图1中a所示的形状,用透明胶带将其粘固在大号罐头瓶中。
3)平衡杆b的制作,用直径为1.0 mm的铁丝,加工成图1中b所示的形状,用锡焊将其垂直焊接在刮脸刀片上,在刀片的一个侧面焊接上一段铁丝,作指针用。
4)用白纸板制作刻度盘,并用透明胶带将其粘固在支架上,如图1中d所示。
5)取1个乒乓球,把棉线的一端用透明胶带粘在乒乓球上;另一端系在平衡杆的一端上,另取1个乒乓球,放在开水中烫软后,用手将其按瘪,用同样的方法将瘪乒乓球系在另一个平衡杆的一端上。
6)再取1个乒乓球,并从中间切开,做成2个盛小物块的吊盘,将其用棉线分别系在2平衡杆的另端。 7)按图1将装置组装好后,在大号玻璃罐头瓶中间位置穿人大号注射针头,并将其焊接在瓶盖上,如图1中c所示,
8)把罐头瓶水平放在桌面上,垫好使其不滚动,在吊盘中放人小物块(小螺母或小铁丝头),使平衡杆平衡,然后在瓶口处涂上少许凡士林油,并旋紧瓶盖,将平衡杆密封在瓶中。
实 验
1)验证气体对物体产生的浮力与气体密度有关 用两用打气简向单个瓶中打气或抽气,当向瓶中打气时,即增大瓶中气体的密度,可观察到随着瓶中气体密度的增大,平衡杆发生倾斜,乒乓球一端逐渐上升(随着气体密度的变化,乒乓球与小物块受到的浮力也发生变化,但乒乓球受到的浮力变化远大于小物块受到的浮力变化),即气体密度增大,对物体的浮力也增大。 当用气筒从瓶中向外抽气时,即减小瓶中气体的密度,可观察到随着瓶中气体密度的减小,平衡杆也发生倾斜,但这次乒乓球一端却逐渐下降,即气体密度减小,对物体的浮力也减小,这说明,气体对物体产生的浮力与气体的密度有关,当物体体积一定时,气体密度大物体受到的浮力大,气体密度小物体受到的浮力小。 2)验证气体对物体产生的浮力与物体的体积有关 用两用气筒通过三通向2个瓶中打气或抽气,也就是说2个瓶中气体密度总是相等的,而2个瓶中,一个是完整球,一个是瘪球,两球体积不等,即在气体密度相等,但物体的体积不等的情况下,来验证气体对物体产生的浮力与物体体积的关系。 当向两瓶中打气时,可观察到完整球比瘪球所在的平衡杆向上倾斜角度大。 当从两瓶中向外抽气时,可观察到,完整球比瘪球所在的平衡杆向下倾斜角度大,这说明,气体对物体产生的浮力与物体的体积有关,当气体密度一定时物体体积大则物体受到的浮力大,物体体积小则物体受到的浮力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