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装置知识 > 轮轴装置实验

轮轴装置实验

发布时间:2023-12-09 06:10:56

1. 轮大小对轮轴的作用的实验计划怎么写

先改变轮轴装置,将轮变大,保持轴上的钩码数量不变,轮上的钩码进行数量调回整,记录下钩答码的数量情况,接着将记录下的数据与前一次实验中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得出:轮越大,轮轴越省力
材料(每组):1盒钩码(系线)、1个轮轴、1个轮圈、2把螺丝刀、2瓶水(系线)、1套支架、1张记录表。

2. 在轮轴实验装置中,轴指的是什么

在轮轴实验装置中,轴指的是轮子。

轮和轴没有明确的分别,只要同轴固定的两个轮子(或者力的作用位置可以围着固定点转动)合成为轮轴。解题思路中,往往习惯把动力作用的轮子叫轮,而把阻力作用的轮子叫轴。

轮轴的定义:由轮和轴组成,能绕共同轴线旋转的机械,叫做轮轴。轮轴的实质是能够连续旋转的杠杆,支点就在轴心,轮轴在转动时轮与轴有相同的转速。

外环叫轮,内环叫轴

由上式可知:当动力作用在轮上,则轮轴为省力杠杆;动力作用在轴上则轮轴为费力杠杆。

以汽车为例,动力不是简单的传递轮轴,如果是那样,汽车就不能拐弯,在汽车轴的中间,有一个“差速器”,在通过两个半轴给左右车轮传动,这样在汽车拐弯时,两边车轮行驶的距离才能不同。人力三轮车的后轴,为了拐弯,一个后轮和轴是固定的传递动力,另一个后轮是可以和轴转动的,用以差速拐弯。

3. 探究轮轴是否省力的实验步骤

第一部分:螺丝刀刀柄的秘密回忆使用螺丝刀的经历,引导学生观察螺丝刀的构造,让学生发现无论怎样的螺丝刀,刀柄总要比刀杆粗一些。从而得出轮轴的概念:像螺丝刀这样,由一个较大的“轮”与一个较小的“轴”组合在一起的简单机械叫做轮轴。第二个活动是让学生在小组内试一试,把几个钩码紧系在螺丝刀的刀杆上吊起来,用手转动刀柄。再将这几个钩码紧系在螺丝刀的刀柄上吊起来,用手转动刀杆。看看两种做法哪一种省力?说说自己的感受。第三个活动教材安排了“小个子战胜大力士”的游戏。让力气小的同学握住螺丝刀的刀柄旋转,力气大的同学握住螺丝刀的刀杆向相反的方向旋转,看谁取得胜利。这个活动可在同桌间进行,让更多的同学都有亲身实践的机会。第二部分:轮轴的研究通过上面两个趣味性较浓的实验研究,学生已经感受到螺丝刀的刀柄转动较为省力,螺丝刀在使用时有明显的省力作用。为什么螺丝刀会有这么明显的省力效果?首先让学生进行简单的对话讨论,期望学生能提出螺丝刀能省力的种种假设。接着通过活动引导学生研究一般意义上的轮轴。找一些大小不同的轮和轴套装在一起,用铁架台支撑起来,在轮和轴上分别挂上钩码,直到平衡。此时学生能很直观地看到在平衡时轮上挂的钩码少而轴上挂的钩码多,即在轮上省力,轴上费力。最后教材安排让学生找一找身边应用了轴轮的地方,如汽车的方向盘、水龙头开关、门锁把手、扳手。在找的过程中拓展轮轴的应用。

4. 轮轴的教案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轮轴的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轮轴的教案1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轮轴进一步认识滑轮。

2、认识滑轮的工作原理及在我们日常中生活中的使用。

1、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认识滑轮的工作原理。

教学难点:通过实验来认识其工作原理。

教学用具:铁架台、滑轮、钩码、线、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新课。

利用挂图让学生了解在码头,那些庞大的货物是怎样被装上船和运上岸的。

(学生分组自由讨论,并指名表述说出自己的看法)

二、研究旗杆顶部的轮子

1、引导学生观察国旗台的旗杆顶(或回忆长旗仪式),想一想为什么轻轻一拉绳,旗帜就能长那么高。

(学生通过观察发现旗杆顶有一个轮子)

2、结合导入新课的内容让学生头脑中的问题逐渐清晰。

并通过引导学生把思考的焦点凝到了那个轮子上。

3、认识定滑轮的定义。 P10

4、实验操作了解定滑轮的作用:

(1)试试,当我们向下拉动绳子时,挂有旗子的那部分绳子会怎样运动?

(2)这说明定滑轮有什么作用?

5、仔细体会利用定滑轮后有什么不同?

(指名学生发言,把探讨内容引到省力上)

1、可以用挂秤实际测试。

三、会移动的轮子。

1、认识动滑轮的下义。

2、讨论动滑轮在生活中主要在那些地方得到使用。

3、比较动、定滑轮有什么不同。

四、拓展训练

如果说定滑轮也是一处杠杆,能找到它的三个点的位置吗?

板书设计:

轮轴的教案2

【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在轮轴的轮上用力能够省力,轮越大越省力。

2、过程和方法:通过在轴不变、轮变大的轮轴上挂重物的实验分析,认识轮越大越省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在科学研究活动中能够与同学合作,积极参与实验、分析和调查。

【教学重点】 经历探究在轮轴的轮上用力能够省力的规律过程。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发现轮轴省力原理。

【教学准备】

学生材料:

事先放抽屉:每组螺丝刀2把;事先下:轮轴研究记录表;

第一次领:水2瓶;(毛巾)

第二次领:小轮轴1个,支架1个、钩码1盒(注意打结、每盒放8个);

第三次领:大轮圈1个。

老师材料:螺丝刀、学生材料一份、课件、演示台、水龙头。

材料放置:

【教学过程】

一、了解构造:

1、(出示水龙头)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样东西,同学们请看,这是什么?现在水龙头是关着的,谁能上来将它拧开呢?你来试一试!

2、看来是很难将它拧开!老师再给你一样东西,把它们组合在一起,请你再来试一试!

4、(学生演示)哟!很容易就拧开了!与刚才相比,你有什么感觉呀?

5、这是为什么呢?让我们仔细观察一下水龙头上面的这个装置,它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每部分分别有什么特点?(课件出示水龙头,点击出示:轮和轴)

6、归纳:(课件点击出示)我们把像水龙头这样,轮子和轴固定在一起,可以转动的机械,叫做轮轴。让我们一起来读一遍。

7、在刚才的试验中,我们直接去拧轴,很难把水龙头拧开,但加上轮以后就很轻松了。看来轮轴里的学问还真不少,今天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来研究轮轴的秘密。板书:轮轴的秘密

二、玩螺丝刀:

( 教师投影出示螺丝刀)同学们请看,这是什么?螺丝刀是轮轴吗?你是怎么知道的?(课件点击出现轮和轴)

(一)“比谁力气大”游戏

1、让我们来玩一玩螺丝刀吧!老师已经为每组准备了两把螺丝刀,请同学们以两人为一组,一个握住轮,一个握住轴,向相反的方向用力,比一比谁能取得胜利?比完后交换一下握的位置再比一比!(教师示范)开始吧!

2、交流:在玩的过程中你有什么发现吗?(握在轮上轻松取胜)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二)“吊水瓶”游戏

1、我们还是继续来玩其他的游戏吧!我们用螺丝刀这个轮轴来吊起这瓶水,怎么玩呢?老师向大家介绍三种玩法!(出示课件)(边讲边演示):

第一种玩法是把水系在螺丝刀的轴上,转动轮,把水吊起来。

第二种玩法是把水系在轮上,转动轴,把水吊起来。

第三种玩法还是把水系在轴上,在轮上用一块毛巾包起来,看老师是怎样裹毛巾的。

转动这个裹有毛巾的轮,把水吊起来;会玩吗?(演示叠毛巾的过程)

2、那么你觉得玩的时候应注意哪些问题?

渗透握稳的方法:我们可以把系有水的一头放在桌面上,再转动,这样比较稳;渗透系线的方法:先留出一个线头,绕几圈把线头压住,这样系得比较牢!

老师还要作一个提醒:每位同学每种玩法都要玩一次!清楚了吗?

下面请各组材料员上台领取材料!

3、提醒:完成前面两种玩法的上来领取毛巾!

4、我看同学们都完成的差不多了!请把材料放中间,我们来交流一下!在玩的过程中你有什么发现吗?我们来给三种玩法从省力到费力来排排队!看来第一种玩法比第二种要省力多了。我们感受到把力用在轮上比较省力,把力用在轴上很费力,而在轮上加上毛巾,我们就会感到非常省力!(引导得出:转动轮省力,转动轴费力;)板书:省力、费力

三、轮轴原理研究:

1、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下面我们进一步来研究轮轴!(课件出示)老师这里有一个轮轴,你知道它哪部分是轮?哪部分是轴吗?

2、(实物出示)我们就借用这个轮轴来进一步研究。现在老师要在这个轮轴的轮和轴上分别吊一个钩码。为了使防止钩码掉到地上,可将轮轴朝向盒子的内部!我请一位同学来帮忙!我先拿出系有线的钩码,把线头放进轮上的凹口中,在轮上绕几圈把头压住。接着用同样的方法在轴上再挂上一个方向相反的钩码。如果现在老师把手放掉,你能推测一下轮上和轴上的钩码会发生怎么样的变化?为什么?

3、同学们想自己来试一试吗?请各组材料员上台领取材料!

4、师生交流:都有结果了吗?(轮上的钩码往下掉、轴上的钩码往上升)同学们能不能把轮轴左右两边调平衡呢?开始吧!请各组记录员及时做好记录!(教师巡视指导)

5、已经调平衡的小组请把材料放中间坐好了,还没完成的小组因为时间关系也请停下来坐好了。现在老师要为这个轮轴加上一个轮圈,组合成一个新的轮轴,这个轮轴与刚才的轮轴相比,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吗?(轮变大了,轴是一样的)如果老师还在这个轮轴的轮上挂一个钩码,同学们还能把这个轮轴调平衡吗?请各组材料员上台领取材料!请记录员及时做好记录!(教师巡视指导)

6、都完成了吗?请同学们把材料放中间,我们来交流一下。

在轮没有扩大前,轮上挂一个钩码能与轴上的几个钩码保持平衡?轮上挂两个钩码能与轴上的几个钩码保持平衡?从这些数据中你发现了什么?

轮扩大后,轮上挂一个钩码能与轴上的几个钩码保持平衡?轮上挂两个钩码能与轴上的几个钩码保持平衡?

教师出示表格,板书学生汇报的数据。并追问:你们的结果能一样吗?从这些数据中,你发现了什么?你是怎么发现的。得出:轴不变,轮越大越省力。

板书:轴不变

越大越省力

7、如果老师再将这个轮轴的轮扩大,在轮上还是挂一个钩码,你能猜一下这个轴上需要挂几个钩码才能保持两边的平衡?(肯定不止3个,因为轮扩大了)

四、拓展整理:

1、现在谁能告诉大家,刚才在轮上加上毛巾为什么会感到很省力?

2、老师心中一直有个疑问:我们都知道汽车是很重的`,而驾驶员却能很轻松的转动汽车的轮子,他靠的是什么呢?(课件出示图片)方向盘是轮轴码?

3、在我们周围还有哪些地方应用了轮轴?同学们可以交流一下!

4、课件交互分析:圆轮的自来水龙头、一字型的自来水龙头、门锁把手等。

(其实生活中的很多轮轴的轮,为了使用的方便都变形了,但不管怎样,他们的运动方式一般都是转动的。)

5、总结:生活当中的轮轴还有很多。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去找一找,并思考

这些轮轴帮我们解决了哪些问题?(下课)

6、这节课就上到这里,下面请各小组整理材料,请材料员把轮轴盒和钩码放到( );请组长把水瓶放到();请汇报员把螺丝刀和毛巾放到( );请记录员把记录表交给我!

板书: 轮轴的秘密

轴不变 (越大越) 省力

费力

轮轴的教案3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认识在轮轴的轮上用力能够省力,轮越大越省力;在轴上用力费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在大小差别更大的轮轴上挂重物的实验分析,认识轮越大越省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积极了解轮轴在生活中的应用,发展研究简单机械的兴趣。

【教学重点】 通过实验了解轮轴作用和轮的大小对轮轴作用的影响

【教学难点】 轮的大小对轮轴作用的影响。

【教学准备】 大螺丝刀1把、阀门式水龙头一个;每组钩码1盒、2段棉线、1个铁架台、1个大轮、1个小轮、一个轴(简易机械盒)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水龙头是我们每家每户都有的一种工具,他能有效控制水的流量。我请一位同学来拧开这个水龙头;(出示阀门式水龙头)

出示水龙头图片,并指出轴、轮所在位置;像水龙头这样,轮子和轴固定在一起,可以转动的机械,叫做轮轴。

二、轮轴作用的研究

1、设计家在设计水龙头的时候都是有一定目的的,那么水龙头上的轮有什么作用呢?(学生尝试回答)

2、请学生尝试拧开去掉轮的水龙头,然后说一说轮的作用。

3、用一个轮轴装置来研究轮轴的作用。

实验操作:

(1)把一些大小不同的轮和轴分别固定在一起,安装在支架上,在轮和轴的凹槽内装上棉线,把钩码分别挂在轮和轴上,试试看,能发现什么?

(2)学生分组实验并做好实验记录(书本P10),这里主要培养学生的协同分工能力。

4、小组成员汇报数据,并进行交流和思考,发现了什么规律?(挂在轮上

的钩码更少,证明在轮上用力能省力)

5、轮轴作用的运用(小游戏):猜猜胜者是谁?请几对同学上台来进行游

戏。

一个同学握住螺丝刀柄,一个同学握住螺丝刀轴,2人按不同方向转。

三、轮的大小对轮轴作用的影响。

1、 刚才我们通过实验和游戏了解了在轮轴的轮上用力是比较省力,那么如果轴固定不变,把轮换大些会怎么样呢?(请学生进行大胆推测)

2、 示范操作实验:把更大的轮和轴(不变)固定在一起,先在轴的棉线上挂3~5个钩码,然后请学生尝试在轮上加钩码,使轮上的钩码刚好能拉起轴上的重物。

3、 在小组内开展实验活动,用不同大小的轮和轴进行实验,并请学生记录实验数据,填入书本(P11)的表格内。

4、 交流讨论数据表,说说你是按什么顺序进行收集数据的?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按轮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顺序进行实验,然后进行对比;发现轮越大,越省力,轮越小,越费力的规律)

四、巩固与应用

1、找一找,说一说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应用轮轴?说说它们给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那些方便。

2、这些轮轴的作用是什么?他们是省力的还是费力的?(方向盘、轱辘、门把手、扳手、牛顿盘)其中牛顿盘在旋转时是拧轴,属于费力的轮轴。

【信息反馈】:

科学教学重视学生的自主探究和自主实践。在本节课教学中,我非常重视学生的实践操作,体现学生主体。在教学中我安排了3次小组合作实践活动,并为他们提供了丰富的、有结构的材料,学生在充分实践的基础上感知了轮轴里的秘密。从一开始出示水龙头引出,到后续的几个探究活动。学生们在疑问、在思考、在讨论、在实践、在总结、在验证……学生们的积极参与、主动探究正说明课堂学习的主动权真正属于了学生。在教学中,本节课凸显了以下几大亮点:

亮点一:教具的优化。

在玩螺丝刀的环节中,教师自行增加了一个“螺丝刀吊水瓶”的游戏中,在游戏中作了一个大胆的改进,增加了一种玩法:在轮上裹上毛巾,再转动轮吊起水瓶。虽然只用了毛巾这一种方便简易的材料,却达到了极为不错的效果。使学生在轮轴原理探究这个环节前,已对“轮越大越省力”有了一个感性的认识,从而为后续探究打下基础。在轮轴原理探究环节后,又再次质疑:现在谁能告诉大家为什么轮裹上毛巾会感到更省力?从而达到了学以致用的效果。在轮轴原理探究这个环节中,课堂中使用的实验器材设计比较巧妙,通过往上套轮圈使轮扩大,真正做到了同轴不同轮。有了这样精巧的实验材料,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充分认识到轮越大越省力的原理。材料在课的重难点突破上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亮点二:活动的改进。

在本节课中,教师很好地对教材中的几个活动进行了处理。在揭示轮轴概念前,教师安排了让学生来拧取下轮子的水龙头,让学生既对轮轴的组成加深了印象,又使学生产生了探寻轮轴秘密的兴趣。在“比谁力气大”这一游戏中,通过两人一组,每组做两次,学生轮换握住螺丝刀的部位的设计,使学生不拘泥于成败本身,而是聚焦于原因分析。在“比谁力气大”游戏之后,我设计了用螺丝刀吊水瓶的游戏,学生从三次玩法中充分感受到了轮上省力、轴上费力,在轮上加上毛巾更省力。大大节省了原本的探究时间,从而将更多的时间放在轮轴原理的研究上,突出了重点,解决了难点。在轮轴原理的研究中,我采用了大块的活动时间,共用了10分钟左右的时间让学生一个接一个的持续探究。在持续探究后进行整体的讨论分析。多次实验,一次分析,给学生以思考、探究的空间,使最后的汇报更为丰富,更具条理。

亮点三:螺旋地上升

本节课旨在体现过程与概念的双螺旋上升。课一开始,教师就得出了轮轴的概念,其实孩子此时对概念是模糊的,文字概念的呈现只是为了便于交流。在得出文字概念后,教师又引领学生经历了一个个涉及概念本质的活动,使学生对概念的认识不断深化,最终建立起了对“轮轴”的完整概念。

当然在教学中还有一些值得商榷的地方:如对学生原有的认知情况了解不够,在具体问题的交流中还应该给于学生更多的空间,……这些将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加以磨练、改进。

5. 小学生科学实验轮轴

一个小风扇,只需来要一个小马达,两节自5号电池,还有一些短导线,一个实心的塑料泡沫,一把剪刀,一些硬纸片! 首先把实心泡沫掏空,用导线连接好小马达,塞入泡沫里(要保持小马达的转子轴漏出泡沫),在把导线连到电池上,也塞如泡沫内,用剪刀把小纸片剪成行,。

6. 轮轴作用的实验

1、轴上挂3个钩码,较小轮上加钩码,使轮上的钩码刚好能拉起轴上的重物。
2、轴上挂3个钩码,在较大轮上加钩码,使轮上的钩码刚好能拉起轴上的重物。
实验现象:
1、较小轮时,轴上挂3个钩码,轮上挂2个钩码,就能达到平衡
2、较大轮使,轴上挂3个钩码,轮上挂1个钩码,就能达到平衡。
实验结论:轴不变,轮越大,越省力。

7. 小学六年级科教版科学实验轮轴的有什么作用

1、安装一个轮轴
2、分别在轮和轴上绑一根线绳,再向着相反的方向绕一圈,在绳头处各系一个小挂钩
3、在轴上的小挂钩上挂2个钩码,在轮上的小挂钩上挂1个钩码,观察现象
4、在轴上的小挂钩上挂4个钩码,在轮上的小挂钩上挂2个钩码,观察现象
5、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阅读全文

与轮轴装置实验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五金件01是什么符号 浏览:857
油条生产设备哪个好 浏览:748
机械ss武器有哪些 浏览:901
浪琴机械手表机芯怎么拆解下来 浏览:583
6301轴承有多少种 浏览:727
雷电防护装置检测资质应用范围 浏览:902
冰柜不制冷啦怎么翻译 浏览:174
保龄球设备多少钱 浏览:146
机械设计手册多少钱一本 浏览:333
空调不制冷为什么会抖动 浏览:244
三类电动工具的绝缘标准 浏览:721
合肥净水设备哪个品牌好 浏览:69
为什么有的空调制冷有寒气 浏览:728
哈密阀门管道试压 浏览:817
抚宁五金机电市场 浏览:113
暖气片侧面的阀门是什么作用 浏览:152
sdv阀门是什么意思 浏览:171
机械设计实用机构与装置图册类似 浏览:450
设备管理器怎么没有独立显卡 浏览: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