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声光控开关的电子线路设计实验报告如何写
声光控自动开关,型号:sgk-2(此款只需拧在普通灯座上即可使用)简要说明:1,可负载白炽灯.节能灯2,此灯座在安有灯具情况下,当晚只要说话声,手掌声或则脚蹋声等声响,即可开启灯具使其延时20- 40秒后自动关闭.3,在光亮处此开关处于关闭状态,既使有声音也不会开启.4,此开关输入电压:ac220v±10%
/50hz
,
受控灯具功率:≤60w5,延时时长:20秒-40秒.
声光控自动灯开关
为解决现时住宅楼道、走廊、卫生间、库房铸场所无适用电灯.造成到夜晚,楼道往往漆黑一片不见光明.既给住户带来不便,又给小偷可乘之机,使用户深受困扰.顶新科技公司引进先进的国外先进技术,相继开发出声光控自动灯开关和路灯自动灯开关,并享有专利权.有效解决了上述难题。
声光控自动灯开关是集现代声学、光学、自动控制技术为一体,同时具有高品位、优质的优势。当晚间出现来人脚步或拍手等声响时,开关将接通电源,从而实现了自动控制照明灯关/亮.而且还具有光控功能,白天电路自锁,节电率达90%。
本开关集现代声学,光学自动控制技术于一体。
白天控制电灯不亮,当夜晚需要照明时,只要有说话声,手掌声脚步声等响,即可使灯亮延时20-40秒,无人自熄。其性能稳定,
灵敏度高,寿命长,安全省电。有效地解决了摸黑找开关的麻烦,又避免了灯光的常亮。
安装此产品不需要增加线路,
新建楼房还可节省回头线,节电率
达到90%,特别适用于楼梯过道,走廊,地下室及一切需自动照明的地方。技术性能及特点
输入电压:ac220v±10%
50hz
受控灯具功率:≤60w
开关寿命:一百万次
延时时间:20s-40s
感应距离:<5m
声光控延时开关
概述
声光控延时开关
是集
声学
、
光学
和
延时
技术为一体组成的自动照明开关,广泛用于楼道、建筑走廊、洗漱室、厕所、厂房、庭院等场所,是现代极理想的新颖绿色照明开关,并延长灯泡使用寿命。
声光控延时开关
功能
白天或光线较强时,开关电路为
自锁
状态,灯不亮,当光线黑暗时或晚上来临时,开关进入预备工作状态,此时,当来人有脚步声、说话声、拍手声等
声源
时,开关自动打开,灯亮,延时一段时间后自动熄灭,从而实现了“人来灯亮,人去灯熄”,杜绝了长明灯,免去了在黑暗中寻找开关的麻烦,尤其是上下楼道带来不便。
希望对你有帮助
㈡ 激光跟踪仪的介绍
激光跟踪仪是空间大尺寸三维坐标测量仪器,是一台以激光为测距手段配以反射靶标的仪器,它同时配有绕两个轴转动的测角机构,形成一个完整的球坐标测量系统。
激光跟踪仪由激光测距系统、角度测量系统、跟踪控制系统、电控箱、环境补偿单元、支架、计算机及系统软件、测量标定附件等组成。
激光跟踪仪主要用于大尺寸装配测量,在航天航天器材、汽车、动车、船舶、重型机床、大型机械设备以及机器人领域有着广泛应用。
㈢ 激光跟踪仪的性能
激光跟踪仪是一种空间大尺寸三维坐标精密测量的高端几何量仪器,不仅可以对静止的空间目标进行高精度三维测量,还可以对运动的目标进行跟踪测量,是大尺寸精密测量的主要手段。
激光跟踪测量系统能跟踪某一目标的运动,这一被跟踪的目标称为目标镜,是系统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相当于传统三坐标测量机的测头。工作时,将目标镜与被测要素接触,系统便会测量其中心点的三维坐标,通过被测要素与目标镜中心点坐标之间的关系获得被测要素的三维空间位置和姿态信息。
㈣ 激光跟踪仪的组成
激光跟踪测量系统基本都是由激光跟踪头(跟踪仪)、控制器、用户计算机、反射器(靶镜)及测量附件等组成。激光跟踪测量系统的工作基本原理是在目标点上安置一个反射器,跟踪头发出的激光射到反射器上,又返回到跟踪头,当目标移动时,跟踪头调整光束方向来对准目标。
同时,返回光束为检测系统所接收,用来测算目标的空间位置。简单的说,激光跟踪测量系统的所要解决的问题是静态或动态地跟踪一个在空间中运动的点,同时确定目标点的空间坐标。它具有高精度、高效率、实时跟踪测量、安装快捷、操作简便等特点,适合于大尺寸工件配装测量。
(4)激光自动跟踪装置电路设计报告扩展阅读
由于激光跟踪仪是利用激光测距,所以测距精度很高,但角度编码器随着距离的加大带来的位置误差亦很大,所以跟踪仪本身主要是角度误差。
在激光跟踪仪的应用中靶标对测量精度的影响亦不可忽视,通常靶标外形为球形,内部为3个互相垂直的反射镜(CCR)。若三个反射镜的角点和外球的中心不重合或3个反射镜面相互不垂直都会引起误差,因此在同一次测量中推荐使用同一个反射镜,同时反射镜不要绕自身光轴转动。
激光本身受大气温度、压力、湿度及气流流动的影响,所以大气参数的补偿对此仪器的正常使用十分关键。
㈤ 自动跟踪系统的详解
由光学系统、探测器、信号处理系统、伺服系统和跟踪架等部分组成。高精度伺服系统一般采用直接耦合转矩电动机和高灵敏度测速机组合驱动。跟踪架有垂直(方位)轴和水平(俯仰)轴。光学跟踪系统通常在红外光谱、可见光谱和紫外光谱工作。常用的有红外跟踪系统、激光跟踪系统和电视跟踪系统。
红外跟踪系统接收目标的辐射能量,经过调制或扫描后会聚在红外探测器上,将红外辐射信号转换成电信号,经信号处理后送给伺服系统,驱动跟踪架,自动跟踪目标。红外调制器分为调幅、调频、调相或脉冲编码。常用波长分别为 1~3微米、3~5微米和8~14微米。红外探测受目标辐射特性影响,又称为被动式跟踪。
激光跟踪系统是70年代发展起来的。激光发射系统向目标发射激光束,由目标的表面漫反射或装在目标上的角反射器反射回来激光信号,经接收系统转换成比例于目标偏离光轴的角位置误差的电信号,送给伺服系统,驱动跟踪架,使跟踪架上光学系统对准目标。激光跟踪系统同无线电跟踪系统一样,靠接收本身发射能量来跟踪目标,又称主动式跟踪系统。激光接收系统测角分成和差式单脉冲制和圆锥扫描制两种。激光单色性、方向性好,波束窄,测角精度高,没有多路径效应,用于高精度跟踪和测量。接收探测器采用光电倍增管、硅光电二极管和光电雪崩二极管。
电视跟踪系统采用电视摄像机作为探测器,电视摄像机对视场内目标像进行光栅扫描,把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电视跟踪按目标跟踪点的不同分边缘跟踪、矩心跟踪和相关跟踪。以最先扫描到的目标像位置作为目标跟踪点的跟踪称为边缘跟踪;全扫描目标像后经过计算,算出目标像的矩心作为目标跟踪点,称为矩心跟踪;算出帧间目标像的相关函数,选取相关系数最大点或者按照帧间目标像的匹配算法算出匹配函数最大点作为目标跟踪点,称为相关跟踪。
自动跟踪系统信息处理由简单处理向图像信息处理方向发展,由点跟踪向点跟踪和图像处理技术相结合方向发展,充分利用目标图像信息,提高抗干扰性能。电视跟踪器产生多个窗口,能同时跟踪视场内数字目标。多目标跟踪采用先求出各个目标中心,然后求出多个目标中心形成多边形的中心进行跟踪,也能由人工指定需要的某个目标进行自动跟踪。
光学跟踪的探测器向固态多元器件发展,线阵和面阵的可见光和红外电荷耦合器件的出现,提高了可靠性。光学跟踪系统结构简单可靠、成本低、功耗少、体积小和重量轻、隐蔽性好、角分辨率高和抗干扰性好;缺点是受大气影响大,不能全天候工作。
应用 自动跟踪系统主要用于靶场跟踪和测量、武器控制和制导等方面。环境和目标特性多样化,使得自动跟踪系统采用多传感器,有无线电的,也有光学的,互补长短。同时增加识别能力,各传感器依置给度不同进行自动切换,构成智能自动跟踪系统。 太阳能是已知的最原始的能源,它干净、可再生、丰富,而且分布范围广,具有非常广阔的利用前景。但太阳能利用效率低,这一问题一直影响和阻碍着太阳能技术的普及,如何提高太阳能利用装置的效率,始终是人们关心的话题,太阳能自动跟踪系统的设计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新途径,从而大大提高了太阳能的利用效率。
跟踪太阳的方法可概括为两种方式:光电跟踪和根据视日运动轨迹跟踪。光电跟踪是由光电传感器件根据入射光线的强弱变化产生反馈信号到计算机,计算机运行程序调整采光板的角度实现对太阳的跟踪。光电跟踪的优点是灵敏度高,结构设计较为方便;缺点是受天气的影响很大,如果在稍长时间段里出现乌云遮住太阳的情况,会导致跟踪装置无法跟踪太阳,甚至引起执行机构的误动作。
而视日运动轨迹跟踪的优点是能够全天候实时跟踪,所以本设计采用视日运动轨迹跟踪方法和双轴跟踪的办法,利用步进电机双轴驱动,通过对跟踪机构进行水平、俯仰两个自由度的控制,实现对太阳的全天候跟踪。该系统适用于各种需要跟踪太阳的装置。该文主要从硬件和软件方面分析太阳自动跟踪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㈥ 数字电路设计实验报告(5选1即可)
目录
1 设计目的 3
2 设计要求指标 3
2.1 基本功能 3
2.2 扩展功能 4
3.方案论证与比较 4
4 总体框图设计 4
5 电路原理分析 4
5.1数字钟的构成 4
5.1.1 分频器电路 5
5.1.2 时间计数器电路 5
5.1.3分频器电路 6
5.1.4振荡器电路 6
5.1.5数字时钟的计数显示电路 6
5.2 校时电路 7
5.3 整点报时电路 8
6系统仿真与调试 8
7.结论 8
参考文献 9
实验作品附图 10
数字钟
摘要:
数字钟是一种用数字电路技术实现时、分、秒计时的装置,与机械式时钟相比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和直观性,且无机械装置,具有更更长的使用寿命,因此得到了广泛的使用。
数字钟从原理上讲是一种典型的数字电路,其中包括了组合逻辑电路和时序电路。目前,数字钟的功能越来越强,并且有多种专门的大规模集成电路可供选择。
从有利于学习的角度考虑,这里主要介绍以中小规模集成电路设计数字钟的方法。
经过了数字电路设计这门课程的系统学习,特别经过了关于组合逻辑电路与时序逻辑电路部分的学习,我们已经具备了设计小规模集成电路的能力,借由本次设计的机会,充分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
本次课程设计要求设计一个数字钟,基本要求为数字钟的时间周期为24小时,数字钟显示时、分、秒,数字钟的时间基准一秒对应现实生活中的时钟的一秒。供扩展的方面涉及到定时自动报警、按时自动打铃、定时广播、定时启闭路灯等。因此,研究数字钟及扩大其应用,有着非常现实的意义。
1 设计目的
1.掌握数字钟的设计、组装与调试方法。
2.熟悉集成元器件的选择和集成电路芯片的逻辑功能及使用方法。
3.掌握面包板结构及其接线方法
4.熟悉仿真软件的使用。
2 设计要求及指标
2.1基本功能
1)时钟显示功能,能够正确显示“时”、“分”、“秒”。
2)具有快速校准时、分、秒的功能。
3)用555定时器与RC组成的多谐振荡器产生一个标准频率(1Hz)的方波脉冲信号。
2.2扩展功能
1)用晶体振荡器产生一个标准频率(1Hz)的脉冲信号。
2)具有整点报时的功能。
3)具有闹钟的功能。
4)……
3、方案论证与比较
本设计方案使用555多谐振荡器来产生1HZ的信号。通过改变相应的电阻电容值可使频率微调,不必使用分频器来对高频信号进行分频使电路繁复。虽然此振荡器没有石英晶体稳定度和精确性高,由于设计方便,操作简单,成为了设计时的首选,但是由于与实验中使用的555芯片产生的脉冲相比较,利用晶振产生的脉冲信号更加的稳定,同过电压表的测量能很好的观察到这一点,同时在显示上能够更加接进预定的值,受外界环境的干扰较少,一定程度上优于使用555芯片产生信号方式。我们组依然同时设计了555和晶振两个信号产生电路。(本实验报告中着重按照原方案设计的555电路进行说明)
4、 系统设计框图
数字式计时器一般由振荡器、分频器、计数器、译码器、显示器等几部分组成。在本设计中555振荡器及其相应外部电路组成标准秒信号发生器,由不同进制的计数器、译码器和显示器组成计时系统。秒信号送入计数器进行计数,把累计的结果以‘时’、‘分’、‘秒’的数字显示出来。‘时’显示由二十四进制计数器、译码器、显示器构成,‘分’、‘秒’显示分别由六十进制计数器、译码器、显示器构成。其原理框图如图1.1所示。
5、电路原理分析
5.1数字钟的构成
数字钟实际上是一个对标准频率(1HZ)进行计数的计数电路.由于计数的起始时间不可能与标准时间一致,故需要在电路上加一个校时电路,同时标准的1HZ时间信号必须做到准确稳定.在此使用555振荡器组成1Hz的信号。
数字钟原理框图(1.1)
5.1.1振荡器电路
555定时器组成的振荡器电路给数字钟提供一个频率为1Hz的方波信号。其中OUT为输出。
5.1.2时间计数器电路
时间计数电路由秒个位和秒十位计数器,分个位和分十位计数器及时个位和时十位计数器电路构成,其中秒个位和秒十位计数器、分个位和分十位计数器为60进制计数器,而根据设计要求,时个位和时十位计数器为24进制计数器.
5.1.3分频器电路
通常,数字钟的晶体振荡器输出频率较高,为了得到1Hz的秒信号输入,需要对振荡器的输出信号进行分频。
通常实现分频器的电路是计数器电路,一般采用多级2进制计数器来实现。例如,将32768Hz的振荡信号分频为1HZ的分频倍数为32768( ),即实现该分频功能的计数器相当于15级2进制计数器。
5.1.4振荡器电路
利用555定时器组成的多谐振荡器接通电源后,电容C1被充电,当电压上升到一定数值时里面集成的三极管导通,然后通过电阻和三极管放电,不断的充放电从而产生一定周期的脉冲,通过改变电路上器件的值可以微调脉冲周期。
5.1.5数字时钟的计数显示控制
在设计中,我们使用的是74**160十进制计数器,来实现计数的功能,实验中主要用到了160的置数清零功能(特点:消耗一个时钟脉冲),清零功能(特点:不耗时钟脉冲),在上级160控制下级160时候通过组合电路(主要利用与非门)实现,在连接电路的时候要注意并且强调使能端的连接,其将影响到整一个电路的是否工作。
电路的控制原理如下:
秒钟由个位向十位进位:0000—0001—0010—0011—0100—0101—0110—0111—1000—1001实现个位的计数,采用的是置数的方式(利用RCO端口),当电路计数到1001的时候采用一个二输入与非门接上级输入的高位和低位输出作为下级的信号,实现了秒区的个位和十位的显示与控制。设计中注意到接的是一个与非门而不是与门,目标在产生一个时钟脉冲。实现正确的显示。
由秒区向分区的显示控制:
基本原理同上,在秒区十位向时区个位显示的时:0000—0001—0010—0011—0100—0101产生了六个脉冲的时候向下级输出一个时钟脉冲,利用的还是与非门,目标仍是实现正确的计时显示。
分区的显示及整体电路反馈清零:
当数值显示达到:23:59的时候要实现清零的工作,采用CLR清零的方式反馈清零。具体设计接出控制端的9,5,3,2用十六进制表示后高电平对应引脚接与非,将非门输出信号的值反馈给各个160芯片的清零端(CLR)既可以实现清零了。
5.2 校时功能的实现
当重新接通电源或走时出现误差时都需要对时间进行校正.通常,校正时间的方法是:首先截断正常的计数通路,然后再进行人工出触发计数或将频率较高的方波信号加到需要校正的计数单元的输入端,校正好后,再转入正常计时状态即可.
根据要求,数字钟应具有分校正功能,因此,应截断分个位的直接计数通路,并采用正常计时信号与校正信号可以随时切换的电路接入其中.
在实验实现过程中使用的是通过开关(普通开关)来实现高低电平的切换,手动赋予需要的高低电平来实现脉冲的供给,将脉冲提供到所需要的输入(CLK)端口,实现校时,仿真过程中能够正常校时并且在校时的时候达到了预定的效果;而在我们进入实际电路连接的时候,利用开关(手控导线点触实现)来实现校时再不像仿真那样的精确了,原因分析是由于使用的是普通的开关同时利用的是手动的对CLK端口赋予脉冲信号,在实现手动生成脉冲信号的过程中产生了扰动,即相当于产生了多个的脉冲信号对需要的数码管进行校时,如此,并没有达到仿真的精确效果,但是在实验中通过改进电路的校时方式,不是用手触开关产生脉冲信号(如若需用手触则需要使用一个锁存器实现去抖动,才能够在脉冲生成时候不产生干扰的脉冲,实现正常的校时),而是使用信号发生器实现信号的提供,对需要校时的数码管在相对应的CLK端口提供脉冲信号实现校时,利用此方式实现校时则比手触开关方式效果要好。
5.3 报时的实现
报时功能的实现原理较为简单,即对所需要报时的输出量进行控制,并对控制产生的信号作为LED显示的信号源,电路连接中要注意到的是在实现LED显示的时候最好连接上一个保护电阻对LED灯器到保护的作用。例如我们的校时时间是 23:59,0010—0011—0101—1001;利用相应的门电路实现满足端口输出是上述条件的时候进行报时即可。
6、系统仿真与调试
7、结论
学贵以致用,通过几天的数字钟设计过程,将从书本上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践,学会了初步的电子电路仿真设计,虽然过程中遇到了一些困难,但是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无疑也是对自己自身专业素质的一种提高。当最终调试成功的时候也是对自己的一种肯定。在当前金融危机大的社会背景下,能够增加自身砝码的不仅仅是一纸文凭证书,更为重要的是毕业生是否能够适应社会大潮流的需要,契合企业的要求即又较硬的动手操作及设计能力。此次的设计作业不仅增强了自己在专业设计方面的信心,鼓舞了自己,更是一次兴趣的培养,为自己以后的学习方向的明确了重点。
另外在这次实验中我们遇到了不少的问题针对不同的问题我们采取不同的解决方法,最终一一解决设计中遇到的问题。还有在实验设计中我们曾遇到多块芯片以及数码管损坏的情况造成了数字钟的显示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或是根本不显示,通过错误排除最终确认是元件问题,并向老师咨询跟换元件最终的到解决。在我们曾经遇到不懂的问题时,利用网上的资源,搜索查找得到需要的信息。
62
㈦ 如何用单片机实现舞台灯光的自动跟踪
追光灯是运用舞台艺术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达到突出重点、塑造人物形象、烘托环境气氛的目的。而单片机降低演出成本,节省人力、物力,完善舞台灯光技术中追光的的功能和自动化的程度。
1、如下图,利用摄像头与主机的串口(USB)连接,系统运行专用驱动软件后,屏幕上显示出活动的视频图像。屏幕的下端建立一个VB应用软件的界面,设置一些命令控件和状态控件,将位置信息通过单片机处理部件传送到电脑追光灯来控制光斑对准演员。下面就该方案的软、硬件的设计作一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