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灼烧海带时主要仪器
(抄1)灼烧海带的仪器是坩埚、用于加热的仪器是酒精灯、放置坩埚的仪器是泥三角,所以灼烧过程中不使用烧杯,故选c;
(2)分离固体和溶液的方法是过滤,根据溶解度的不同将碘水中的碘萃取到苯中,所以操作③的名称是过滤,⑤的操作名称是萃取,故答案为:过滤;萃取;
(3)氯气具有强氧化性,碘离子具有还原性,二者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碘和氯离子,离子方程式为:2I - +Cl 2 =2Cl - +I 2 ,故答案为:2I - +Cl 2 =2Cl - +I 2 ;
(4)萃取剂的选取标准:萃取剂和原溶剂不能互溶,萃取剂和溶质及原溶剂不能反应,溶质在萃取剂中的溶解度大于在原溶剂中的溶解度,酒精和水互溶,所以酒精不能作萃取剂,故答案为:酒精与水互溶;
(5)碘遇淀粉试液变蓝色,要检验碘是否存在,其操作方法是:取样,滴入淀粉溶液,若溶液变为蓝色,则存在单质碘;若溶液不为蓝色,则不存在单质碘,
故答案为:取样,滴入淀粉溶液,若溶液变为蓝色,则存在单质碘;若溶液不为蓝色,则不存在单质碘.
② 灼烧干海带实验装置
A.分馏需要酒精灯、蒸馏烧瓶、冷凝管等,温度计测定馏分的温度,则专图中温度计的属水银球应在支管口处,故A错误;
B.灼烧在坩埚中进行,图中装置可灼烧干海带,故B正确;
C.汽油与水分层,可利用图中装置分液,故C正确;
D.点燃Mg条,引发铝热反应可冶炼Fe,图中装置可冶炼金属Fe,故D正确;
故选A.
③ 从海带中提取碘用什么装置
蒸发皿。过滤器。分液漏斗和蒸馏装置就差不多了
蒸发皿灼烧提取海带灰,过滤器提取滤液。分液漏斗就是将滤液中的碘单质萃取到有机溶剂中,最后用蒸馏装置将碘单质提取出来
1、先将已经刷净表面附着物的干海带剪碎并放入坩埚中压挤。再向坩埚内加入少量酒精,使海带润湿以便于灼烧。将坩埚放在三脚架的泥三角上,盖上坩埚盖。(点燃酒精灯,将酒精灯放在的三脚架下,灼烧盛有海带的坩埚。经过长时间的灼烧,直至海带完全变成灰后,停止加热并冷却。
2、等坩埚完全冷却后,(都是用坩埚钳操作)打开坩埚盖,将坩埚中的海带灰倒入烧杯中。再向烧杯中加入少量的蒸馏水,用玻璃棒充分搅拌。再把烧杯放在三脚架的石棉网上,用酒精灯在石棉网下方加热。直至溶液煮沸2~3分钟后,移去酒精灯,使烧杯完全冷却。
3、然后将混合物倒入过滤器中过滤。过滤结束后取出滤液。向滤液中滴加几滴稀硫酸,旋摇溶液(用来酸化溶液)。再将质量分数为5%的过氧化氢加入这只烧杯中,旋摇溶液,看不到发生变化的现象。
4、向刚才滴加过稀硫酸、过氧化氢的"混"合溶液分别装入两支试管中。向其中的一支试管中注入少量淀粉溶液。振荡试管
可以看到溶液呈蓝色。这说明海带中含有成份碘。向另一支试管中滴加四氯化碳,充分振荡
静置分层后可以看到,下层四氯化碳层因溶有碘而呈特殊的紫色。这是由于,过氧化氢将碘离子氧化成碘,而碘又溶于四氯化碳的原因
5、将二者分分液,之后将碘的四氯化碳进行蒸馏
④ 灼烧海带为什么不用玻璃棒
因为灼烧海带用酒精进行润湿的目的是促进海带快速燃烧,灼烧固体物质一般使用坩埚、玻璃棒、泥三角、酒精灯、坩埚钳等,使用到的硅酸盐质实验仪器选BEF,后期溶解在水里的时候才需要。
玻璃棒通常用搅拌液体混合物质用。在化学反应上通常要透过搅拌才能进行,而玻璃棒为科学家提供可受控搅动的方式之一,并且不会直接与化学物质相互作用。利用玻璃棒与玻璃器皿的接触,有助于避免沉淀物附着在玻璃器皿侧面,并且可引导上层液体流入目标器皿内。
作反应物的载体:
两只玻璃棒分别蘸取浓盐酸和浓氨水相互靠近。因为浓盐酸和浓氨水均极易挥发,分别释放出NH3和HCl,二者反应后生成了NH4Cl的细小晶体,所以可以在两只玻璃棒之间看到白烟生成。
检测酸碱性气体的存在:
将润湿的红色石蕊试纸粘在玻璃棒的一端靠近待检测气体,如果使红色的石蕊试纸变蓝,则证明该气体是氨气。如果将润湿的红色石蕊试纸换为润湿的蓝色石蕊试纸,则可以检验其他的酸性气体。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玻璃棒
⑤ 灼烧干海带用什么仪器
A.粗略称量抄干海带可用托盘袭天平,故A正确;
B.灼烧固体应在坩埚中进行,而加热液体可用蒸发皿,故B错误;
C.过滤煮沸后的海带灰水混合液可用漏斗分离,故C正确;
D.四氯化碳与水互不相溶,可用分液漏斗进行分液,故D正确.
故选B.
⑥ 实验室海藻提碘,在灼烧海带过程中,需三脚架,问泥三角是什么三脚架是什么铁三角是什么 都是实验仪器
因为这个装置是一个铁圈下面有三个支脚,所以叫三脚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