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使用高温实验装置时应注意
使用高温实验装置时应注意:高温试验箱要安放在室内干燥和水平处,防止振动、腐蚀。安全用电要注意,根据高温试验箱耗电功率安装足够容量的电源闸刀。具体如下:
1、高温试验箱要安放在室内干燥和水平处,防止振动、腐蚀。
2、安全用电要注意,根据高温试验箱耗电功率安装足够容量的电源闸刀。选用足够的电源导线,并应有良好的接地线。
3、带有电接点水银温度计式温控器的烘箱应将电接点温度计的两根导线分别接至箱顶的两个接线柱上。另将一支普通水银温度计插入排气阀中,排气阀中的温度计是用来校对电接点水银温度计和观察箱内实际温度用的打开排气阀的孔。
调节电接点水银温度计至所需温度后紧固钢帽上的螺丝,以达到恒温的目的。但得注意调节时切勿将指示铁旋至刻度尺外。
4、当一切准备工作就绪后方可将试品放入高温试验箱内,然后连接并开启电源,红色指示灯亮表示箱内已加热。当温度达到所控温度时,红灯熄灭绿灯亮,开始恒温。为了防止温控失灵,还必须照看。
5、试品排列不能太密。散热板禁止放试品,以免影响热气流向上流动。禁止烘焙易燃、易爆、易挥发及有腐蚀性的物品。
⑵ 散热器热工性能实验限定了哪些因素
一、实验目的
(一) 掌握热媒为水时散热器热工性能的实验方法。
(二) 通过热工性能实验确定散热器散热量或传热系数与计算温差的关系,并求出其金属热强度值。
二、实验原理
(一) 散热器的散热量
Q=a(tp-ta)n=a△tb W (1—1)
式中 tp——散热器进出口热媒平均温度,℃;
tp=(tg+tc)
tg——散热器进口处热媒温度,℃;
tc——散热器出口处热媒温度,℃;
a、b——实验确定的系数,主要与散热器构造热媒参数及安装方式等有关;
ta——检测小室基准点空气温度,℃;
(二) 热媒输入散热器热量
Q=G(hg-hc) W (1—2)
式中 G——散热器热媒平均质量流量,kg/s;
hg——相应于热媒进口温度tg的焓,j/kg;
hc——相应于热媒出口温度tc的焓,j/kg;
(三) 散热器传热系数
K= △tn-1 W/m2••℃ (1—3)
式中 F——散热器散热面积,m2。
(四) 散热器金属热强度
g= W/kg•℃ (1—4)
式中 △t——计算温度差,一般可取△t=64.5℃;
g——散热器质量,kg。(无水状态)
由上可见,散热器热工性能实验测量的参数有tg、tc、ta、G、F、g。
三、实验装置
散热器实验装置主要有下列各部分组成:
(一) 风冷闭式检测小室空调系统
如图1.1所示。它主要由安装被检测散热器的闭式小室6及其套间5,用于维持小室空气温度稳定的空调系统(包括送回风系统、用于加热和冷却空气的电加热器系统和制冷系统等)组成。
图1.1风冷闭式检测小室空调系统
1 风机 2 风管 3 电热器 4 多叶送风口 5 小室套间 6 检测小室 7 回风口
8蒸发器 9 膨胀阀 10 压缩机 11 冷凝器 12 冷却塔 13 循环水泵 14 供水阀 15 补水阀
(二) 散热器热媒循环系统
如图1.2所示。它主要由低位水箱13、循环泵1、高位水箱2、电热锅炉14、散热器6及换向器8等组成。
图1.2 散热器热媒循环系统
1 水泵 2 高位水箱 3 水位计 4 温度计 5 电热器 6 散热器 7 流量计
8 换向器 9 取样器 10 冷却水管 11 量杯 12 天平 13 地位水箱 14 锅炉
(三) 散热器进出口热媒温度、检测小室空气温度检测系统及温度控制系统。
(四) 热媒冷却及称量系统。
四、实验方法
(一)实验条件
实验必须在稳态条件下进行,即在等时间间隔(一般间隔不超过10分钟)中至少有六次连续测量值,每次测量值与其平均值元差不大于下列范围时即为稳态。
对于热媒系统
水量G ±2%
温度t ±0.2%
热量Q ±1%
对于检测小室
内壁面中心温度 ±0.3%℃
基准点温度 ±0.1%℃
安装散热器那面墙表面温度 ±0.5%℃
(二)参数测量
1、 温度测量
本实验利用四线制铂电阻温度计测量温度。先由8840A数字多用表测得电阻值,然后再根据计算公式(或查表)求出温度值。
2、 流量测量
采用质量法测量。用MP—4000型电子天平称出取样流体的质量,根据取样的间隔时间求出热媒的质量流量。
3、 温度与流量的测量范围
工况 流量G
进水 温度tg
出水 温度ta
空气 温度ta
标准G kg/h
95±2℃
75±2℃
20±1℃
G kg/h
80±3℃
tc±3℃
20±1℃
G kg/h
65±5℃
tc±5℃
20±1℃
由tg=95±2℃,tg-tc=20±2℃确定流量G,保持不变,分别测出tg=80±3℃、65±5℃相应的tc值。学生进行实验时,壁面参考点的温度可不测量。
4、 温度与流量测量精度
tg、tc、ta ±0.1℃
G ±0.5%
壁面温度 ±0.2℃
5、 散热器散热面积及质量测量
五、实验步骤
(一)系统启动前准备工作(由教师完成)
1、安装散热器;2、系统充水、排气;3、配点柜、控制接通电源;4、仪器仪表的调整。
(二)热媒(水)循环系统启动(见图1.2)
1.开启循环水泵1、流量计7浮子漂起;
2.启动低位水箱13和锅炉14的电热器5。
(三)检测小室空调系统启动(见图1.1)
1.启动风箱1及冷却塔风机16;
2.打开冷凝器11的供水阀14和循环泵13,待冷却水系统充满水后关闭阀14,打开冷却塔补水阀15;
3.开启制冷机并观察高、低压压力表的指示值;
4.开启空气加热器。
(四)自动控制系统投入
自控系统必须在热媒系统及检测小室空调系统正常运行后才能投入。
1、散热器入口水温控制
由电子调节器TA—012控制低位水箱13的电加热器5,及电子调节器TA—092和可控硅电压调整器ZK—03控制锅炉14的电加热器5,实现对入口水温的控制。
2、检测小室基准点空气温度控制
由XQCJ—400型自动平衡记录调节仪和可控硅电压调整器ZK—03等控制送风加热器了,实现对小室基准点空气温度的控制。
(五) 水量控制
靠手动调节阀门实现。
(六) 测量
当系统中温度、流量达到稳定后便可读数记录。每个工况连续读数1小时,每间隔10分钟读一次数。
(七) 停车
正好与启动系统的顺序相反。
1、加热器控制系统
先停电热器的控制仪表,后按下有关的控制按扭。
2、检测小室空调系统
先按下制冷机停止按扭,并随即关闭制冷机的吸气阀,待6~10分钟后,关闭风机及冷却水系统。
3、按下循环水泵停止按扭。
六、实验数据整理
(一)
根据测得的数据用*小乘法求(1—1)式中的系数a和b。
(二)求出热传系数K的计算式。
(三)求出△t=64.5℃时散热器金属热强度值q。
(四)计算△t=64.5、60.0、55.0℃的散热量Q,并与有关标准中给出的散热量进行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