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装置知识 > 有机玻璃实验装置图

有机玻璃实验装置图

发布时间:2023-10-16 11:11:12

Ⅰ 2022简单的物理实验报告范文模板

  我们在平时的学习工作中,我们往往都需要撰写报告,报告是我们用心学习(工作)的最终成果。我们在开始写报告时需要注意什么呢?下面是我精心为您整理的“2022简单的物理实验报告范文模板”,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帮助。

2022简单的物理实验报告范文模板(篇一)

  物理探究实验: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探究准备

  技能准备:

  弹簧测力计,长木板,棉布,毛巾,带钩长方体木块,砝码,刻度尺,秒表。

  知识准备:

  1.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直线上,这伍罩闹两个力就平衡。

  2.在平衡力的作用下,静止的物体保持静止状态,运动的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3.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做相对运动时或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时,在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就叫摩擦力。

  4.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拉力的大小就等于摩擦力的大小,拉力的数值可从弹簧测力计上读出,这样就测出了木块与水平面之间的摩擦力。

  探究导引

  探究指导:

  关闭发动机的列车会停下来,自由摆动的秋千会停下来,踢出去的足球会停下来,运动的物体之所以会停下来,是因为受到了摩擦力。

  摩擦力的作用点在接触面上,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由力的三要素可知:摩擦力除了有作用点、方向外,还有大小。

  提出问题: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猜想1: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接触面所受的压力有关。

  猜想2: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猜想3: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产生摩擦力的两种物体间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

  探究方案:

  用弹簧测力计匀速拉动木块,使它沿长木板滑动,从而测出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摩擦力;改变放在木块上的砝码,从而改变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压力;把棉布铺在长木板上,从而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改变木块与长木板的接触面,从而改变接触面积。

  探究过程:

  1.用弹簧测力计匀速拉动木块,测出此时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摩擦力:0.7n

  2.在木块上加50g的砝码,测出此时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摩擦力:0.8n

  3.在木板上铺上棉布,测出此时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摩擦力:1.1n

  4.加快匀速拉动木块的速度,测出此时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摩擦力:0.7n

  5.将木块翻转,使另一个面积更小的面与长木板接触,测出此时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摩擦力:0.7n

  探究结论:

  1.摩擦力的大小跟作用在物体表面的压力有关,表面受到的压力越大,摩擦力就越大。

  2.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就越大。

  3.摩擦力的大小跟物体间接触面的面积大小无关。

  4.摩擦力的大小跟相对运动的速度无关。

2022简单的物理实验报告范文模板(篇二)

  一、 实验目的:

  1、用热分析法(步冷曲线法)测绘Zn-Sn二组分金属相图;

  2、掌握热电偶测量温度的基本原理。

  二、 实验原理:概述、及关键点

  1、简单的二组分金属相图主要有几种?

  2、什么是热分析法?步冷曲线的线、点、平台各代表什么含义?

  3、采用热分析法绘制相图的关键是什么?

  4、热电偶测量温度的基本原理?

  三、 实验装置图(注明图名和图标)

  四、 实验关键步骤:

  不用整段抄写,列出关键操作要点,推荐用流程图表示腔罩。

  五、 实验原始数据记录表格(根据具体实验内容,合理设计)

  组成闷码为w(Zn)=0.7的样品的温度-时间记录表

  时间 τ/min 温度 t/oC

  开始测量 0 380

  第一转折点

  第二平台点

  结束测量

  六、 数据处理(要求写出最少一组数据的详细处理过程)

  七、思考题

  八、对本实验的体会、意见或建议(若没有,可以不写) (完)

  1.学生姓名、学号、实验组号及组内编号;

  2.实验题目:

  3.目的要求:(一句话简单概括)

  4.仪器用具: 仪器名称及主要规格(包括量程、分度值、精度等)、用具名称。

  5.实验原理:简单但要抓住要点,要写出试验原理所对应的公式表达式、公式中各物理参量的名称和物理意义、公式成立的条件等。画出简单原理图等。

  6.实验内容;

  7.数据表格:画出数据表格(写明物理量和单位);

  8.数据处理及结果(结论):按实验要求处理数据。

  9.作业题:认真完成实验教师要求的思考题。

  10.讨论:对实验中存在的问题、数据结果、误差分析等进行总结,对进一步的想法和建议等进行讨论。

  实验报告要求

  1.认真完成实验报告,报告要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实验报告纸,作图要用坐标纸。

  2.报告中的线路图、光路图、表格必须用直尺画。

2022简单的物理实验报告范文模板(篇三)

  摘要:简要说明了大学物理实验的重要地位和实验预习的重要性。详细介绍如何做好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的实验预习,包括预习要求、预习重点、设计性实验的预习、预习报告的内容;并以“拉伸法测量钢丝杨氏模量”这一实验项目为例,具体说明了怎样做好实验预习。

  一、大学物理实验的重要地位

  大学物理实验是高等理工科院校对学生进行科学实验基本训练的必修基础课程,是本科生接受系统实验方法和实验技能训练的开端。

  大学物理实验覆盖面广,具有丰富的实验思想、方法、手段,同时能提供综合性很强的基本实验技能训练,是培养学生科学实验能力、提高科学素质的重要基础。

  在培养学生严谨的治学态度、活跃的创新意识、理论联系实际和适应科技发展的综合应用能力等方面,大学物理实验具有其他实践类课程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大学物理实验的预习要求

  与理论课程不同,实验课程的特点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己动手,独立完成实验任务。所以实验预习尤其重要。上课时教师要检查实验预习情况,评定实验预习成绩。没有预习的学生不能做实验。

  实验预习的目的是全面认识和了解所要做的实验项目。因此,要求在预习时应理解实验原理,了解实验仪器和实验方法,明确实验任务,写出简单的预习报告。

  (1) 明确实验任务

  要明确实验中需要测量哪些物理量,每个待测量又分别需要什么实验仪器和采用什么实验方法来测量。

  (2)清楚实验原理

  要理解实验基本原理。例如,电位差计精确测量电压实验用到补偿法原理进行定标,应该理解补偿电路的特点,什么是定标,定标的作用以及如何利用补偿电路定标;电位差计测量的主要误差来源,怎样减小误差。

  (3)了解实验仪器 要初步了解实验仪器,通过预习知道需要使用哪些仪器,并对仪器的相关知识进行初步学习,特别是仪器的结构功能、操作要领、注意事项等。

  (4)了解实验误差

  要了解引起实验误差的主要因素有哪些,思考在做实验时应当怎样减小误差。 (5)总结实验预习

  尝试归纳总结实验所体现的基本思想,自己在预习过程做了哪些工作,遇到了哪些问题,解决了哪些问题,怎么解决的,还有哪些问题不清楚,等等。

  总之,实验预习时要认真阅读实验教材,积极参考网上实验学习辅导,必要时主动查阅相关资料,明确实验目的和要求,理解实验原理,掌握测量方案,初步了解仪器的构造原理和使用方法,在此基础上写好预习报告。

  设计性实验项目除了做好一般实验项目的预习工作以外,还要做好下列预习工作。 (1)阐述实验原理,选择实验方案

  根据实验内容要求和实验教材中实验原理的提示,认真查阅有关资料,详细写出实验原理和实验方案。

  (2)选择测量仪器、测量方法和测量条件

  根据实验方案的要求,确定出使用什么样的实验仪器、采用什么样的测量方法、在什么样的条件下进行测量。选择测量方法时还要考虑到选用什么样的数据处理方法。

  (3)确定实验过程,拟定实验步骤

  明确实验的整体过程,拟定出详细的实验步骤。

  三、预习报告的主要内容

  3.实验原理(必要的计算公式、原理图、电路图、光路图、相关说明等表格。)

  特别说明:

  预习报告为预习时写的实验报告,不一定冠名“预习”。如果预习实验报告1~4项内容书写完整规范,整齐清晰,可以作为实验报告的一部分。撰写实验报告时可以在此基础上续加其他内容。

  四、实验预习举例

  下面以“拉伸法测钢材的杨氏模量”这一实验项目为例,具体说明实验预习的主要内容。

  首先根据实验目的和实验内容要求,有针对性地阅读教材,重点思考和解决如下问题: (1)什么是杨氏弹性模量? (2)测量杨氏模量的计算公式如何?

  (3)通过杨氏模量的计算公式明确要测量哪些物理量?这些物理量如何测量? (4)实验测量中用到什么测量方法? (5)实验中的数据如何记录和处理?

  实验5-3 拉伸法测钢材的杨氏模量

  【实验目的】

  (1)学会拉伸法测量杨氏弹性模量的基本原理和实现方法。 (2)掌握用光杠杆法测量微小伸长量的原理和方法。 (3)学会用逐差法处理实验数据。

  (通过实验目的可以知道本实验中要用到几种测量长度的器具,要提前预习使用方法,并且要熟悉“光杠杆”测微小长度变化的方法以及用逐差法处理数据。)

  【实验原理】

  (1)什么是杨氏弹性模量

  设钢丝截面积为S,长为L。若沿长度方向施以外力F使钢丝伸长△L,则比值F/S 是单位截面上的作用力,称为应力;比值△L/L 是物体的相对伸长量,称为应变,表示物体形变的大小。根据胡克定律,在物体的弹性限度内,应力与应变成正比

  式中比例系数E的大小,只取决于材料本身的性质,与外力F、物体原长L 及截面积S 的大小无关,叫做杨氏模量。

  (所以实验当中需要测量F、L、S或d、ΔL几个量才能计算出杨氏模量,究竟如何测量呢?)

  (2) 用光杠杆法测量微小长度变化量ΔL 光杠杆结构如图1所示,光杠杆是一个带有可旋转的平面镜的支架,平面镜的镜面与三个足尖决定的平面垂直,其后足即杠杆的支脚与被测物接触,当杠杆支脚随被测物上升或下降微小距离ΔL时,镜面法线转过一个φ 角,而入射到望远镜的光线转过2φ角,如图2 所示。当φ 很小时,有

  图1 光杠杆结构

  式中K为支脚尖到刀口的垂直距离(也叫光杠杆

  的臂长)。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角和入射角相等,故当镜面转动φ 角时,反射光线转动2φ 角,由图2可知

  式中D 为镜面到标尺的距离,l 为从望远镜中观察到的标尺移动的距离(设长度变化前望远镜中的叉丝横线读出标尺上相应的刻度值为x,当长度变化两次读数差为l =

  式(4)得微小伸长量为

  l

  D

  图2 光杠杆原理

  K

  l 2D

  (3)测定钢丝杨氏模量的理论公式

  由式(2)和式(5)可得实验测定钢丝杨氏模量的理论公式为

  E?

  8FLD

  ?d2Kl

  【实验仪器】

  杨氏模量测定仪、光杠杆、望远镜尺组、米尺、千分尺等。

  (应该在下面阅读中仔细查阅杨氏模量测定仪、千分尺的结构及使用方法如杨氏模量仪中光杠杆及其测微小长度变化的原理、千分尺的读数方法;并思考如何选择上面几种测量仪器。)

  【实验内容】

  (1)调整杨氏模量仪

  (2)光杠杆及望远镜尺组的调节

  (3)测量相应物理量

  (4)逐差法处理数据

  (实验中要注意光杠杆(望远镜、平面镜、标尺)的调节,特别注意如何消除十字叉丝像和标尺像的视差;千分尺的读数(注意初末位置的读数),初步理解不同量如何选择相应测量仪器的方法。)

2022简单的物理实验报告范文模板(篇四)

  实验报告

  一.预习报告

  1.简要原理

  2.注意事项

  二.实验目的

  三.实验器材

  四.实验原理

  五.实验内容、步骤

  六.实验数据记录与处理

  七.实验结果分析以及实验心得

  八.原始数据记录栏(最后一页)

  把实验的目的、方法、过程、结果等记录下来,经过整理,写成的书面汇报,就叫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的种类因科学实验的对象而异。如化学实验的报告叫化学实验报告,物理实验的报告就叫物理实验报告。随着科学事业的日益发展,实验的种类、项目等日见繁多,但其格式大同小异,比较固定。实验报告必须在科学实验的基础上进行。它主要的用途在于帮助实验者不断地积累研究资料,总结研究成果。

  实验报告的书写是一项重要的基本技能训练。它不仅是对每次实验的总结,更重要的是它可以初步地培养和训练学生的逻辑归纳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是科学论文写作的基础。因此,参加实验的每位学生,均应及时认真地书写实验报告。要求内容实事求是,分析全面具体,文字简练通顺,誊写清楚整洁。

  实验报告内容与格式

  (一) 实验名称

  要用最简练的语言反映实验的内容。如验证某程序、定律、算法,可写成“验证×××”;分析×××。

  (二) 所属课程名称

  (三) 学生姓名、学号、及合作者

  (四) 实验日期和地点(年、月、日)

  (五) 实验目的

  目的要明确,在理论上验证定理、公式、算法,并使实验者获得深刻和系统的理解,在实践上,掌握使用实验设备的技能技巧和程序的调试方法。一般需说明是验证型实验还是设计型实验,是创新型实验还是综合型实验。

  (六) 实验内容

  这是实验报告极其重要的内容。要抓住重点,可以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考虑。这部分要写明依据何种原理、定律算法、或操作方法进行实验。详细理论计算过程.

  (七) 实验环境和器材

  实验用的软硬件环境(配置和器材)。

  (八) 实验步骤

  只写主要操作步骤,不要照抄实习指导,要简明扼要。还应该画出实验流程图(实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再配以相应的文字说明,这样既可以节省许多文字说明,又能使实验报告简明扼要,清楚明白。

  (九) 实验结果

  实验现象的描述,实验数据的处理等。原始资料应附在本次实验主要操作者的实验报告上,同组的合作者要复制原始资料。

  对于实验结果的表述,一般有三种方法:

  1. 文字叙述: 根据实验目的将原始资料系统化、条理化,用准确的专业术语客观地描述实验现象和结果,要有时间顺序以及各项指标在时间上的关系。

  2. 图表: 用表格或坐标图的方式使实验结果突出、清晰,便于相互比较,尤其适合于分组较多,且各组观察指标一致的实验,使组间异同一目了然。每一图表应有表目和计量单位,应说明一定的中心问题。

  3. 曲线图 应用记录仪器描记出的曲线图,这些指标的变化趋势形象生动、直观明了。

  在实验报告中,可任选其中一种或几种方法并用,以获得最佳效果。

  (十) 讨论

  根据相关的理论知识对所得到的实验结果进行解释和分析。如果所得到的实验结果和预期的结果一致,那么它可以验证什么理论?实验结果有什么意义?说明了什么问题?这些是实验报告应该讨论的。但是,不能用已知的理论或生活经验硬套在实验结果上;更不能由于所得到的实验结果与预期的结果或理论不符而随意取舍甚至修改实验结果,这时应该分析其异常的可能原因。如果本次实验失败了,应找出失败的原因及以后实验应注意的事项。不要简单地复述课本上的理论而缺乏自己主动思考的内容。

  另外,也可以写一些本次实验的心得以及提出一些问题或建议等。

  (十一) 结论

  结论不是具体实验结果的再次罗列,也不是对今后研究的展望,而是针对这一实验所能验证的概念、原则或理论的简明总结,是从实验结果中归纳出的一般性、概括性的判断,要简练、准确、严谨、客观。

  (十二) 鸣谢(可略)

  在实验中受到他人的帮助,在报告中以简单语言感谢.

  (十三) 参考资料

  【实验名称】静电跳球

  【实验目的】观察静电力

  【实验器材】韦氏起电机,静电跳球装置(如图)

  【实验原理、操作及现象】

  将两极板分别与静电起电机相连接,顺时针摇动起电机,使两极板分别带正、负电荷,这时小金属球也带有与下板同号的电荷。同号电荷相斥,异号电荷相吸,小球受下极板的排斥和上极板的吸引,跃向上极板,与之接触后,小球所带的电荷被中和反而带上与上极板相同的电荷,于是又被排向下极板。如此周而复始,于是可观察到球在容器内上下跳动。当两极板电荷被中和时,小球随之停止跳动。

  【注意事项】

  1.摇动起电机时应由慢到快,并且不宜过快;摇转停止时亦需慢慢进行,可松开手柄靠摩擦力使其自然减慢。

  2.在摇动起电机时,起电机手柄均带电且高速摇动时电压高达数万伏,切不可用手机或身体其他位置接触,不然会有火花放电,引起触电。

  静电跳球中小学科学探究实验室仪器模型设备实验目的:

  1、探究静电作用力的现象及原理。

  2、研究能量间的转化过程。实验器材:圆铝板2个、圆形有机玻璃筒、静电导体球(由铝膜做成)若干。

  提出问题:在以前的实验中,我们对电场以及静电的作用力已经有所了解。那么,在两块极板间,由铝箔做成的小球真能克服重力上蹦下跳吗?猜想与假设:在强电场的作用下,由铝箔做成的小球能够克服重力而上下跳动。 实验过程:

  1、在两圆铝板间放一有机玻璃环,里面放了一些静电导体球,当接通高压直流电源后观察静电导体球的运动情况。

  2、增大两极板间的电压,观察现象。

  3、实验完毕要及时关闭电源,必须用接地线分别接触两极板进行放电。

  探究问题:

  1、仪器内的小球为什么会跳起来?

  2、静电导体球实际在做什么工作?3、为什么增大两极板间的电压两极板间产生火花放电现象?实验结论与体会: (以下由学生总结并交流,也可由教师引导得出)课外活动: 梳子摩擦头发后,用梳子可以吸起细小的纸屑,有些纸屑过一会又掉下来。实际做一做,能够解释吗?

  注意事项:

  1、接好电路后,再调整两根输出导线之间的距离至少离开10厘米。太近时会击穿空气而打火。

  2、接通高压电源后就不能再触摸高压端和电极板,否则会触电而麻木。实验做完后,先关闭电源开关,再用接地线分别接触两个电极进行放电。

2022简单的物理实验报告范文模板(篇五)

  探究实验名称: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探究实验目的:对蜡烛在点燃前、点燃时和熄灭后的三个阶段进行细致的观察,学会完整地观察物质的变化过程及其现象。

  实验用品:一支新蜡烛、火柴、一支干净烧杯、水、水槽、澄清的石灰水、一把小刀。

  实验步骤与方法:

  1.观察蜡烛的颜色、形状、状态、硬度;嗅其气味。

  现象:蜡烛是白色、较软的圆柱状固体,无气味,由白色的棉线和石蜡组成。

  2.用小刀切下一块石蜡,放入水槽,观察其在水中的现象。

  现象:石蜡漂浮在水面上,不溶于水。

  结论:石蜡是一种密度比水小,不溶于水的固体。

  3.点燃蜡烛,观察其变化及其火焰和其各层温度的比较。

  现象:石蜡受热时熔化、蜡烛燃烧时发光、冒黑烟、放热。

  烛焰分三层:外焰、内焰、焰心,外焰温度最高,焰心最低。

  结论:石蜡受热会熔化,燃烧时形成炭黑。

  4.干燥的烧杯罩在烛焰上方,观察烧杯壁上的现象片刻,取下烧杯,倒入少量石灰水。振荡,观察其现象。

  现象:干燥的烧杯壁上出现了许多小水珠。取下烧杯后迅速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石灰水变得浑浊。

  结论:蜡烛燃烧时产生了水和能使石灰水变浑浊的二氧化碳两种物质。

  5.熄灭蜡烛,观察其现象,用火柴点燃刚熄灭时的白烟,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现象:熔化的石蜡逐渐凝固,白色棉线烛心变黑,易碎。用火柴点燃刚熄灭时的白烟,蜡烛会重新燃烧。

  结论:石蜡遇冷凝固,燃烧时产生炭黑,棉线炭化,白烟由细小的石蜡颗粒构成,有可燃性。

  实验结论:

  蜡烛在空气中能够燃烧,在燃烧过程中和过程后能产生许多新的物质。

  问题和建议:

  蜡烛为什么能够燃烧?蜡烛在什么样的条件下才能燃烧?像这样物质燃烧后产生新物质的变化是化学变化还是物理变化?

Ⅱ 实验三 砂土中水的毛细运动

一、实验目的

了解包气带中毛细水的赋存与运动特征。

二、实验内容

1. 观测、比较不同粒径砂样的毛细上升速度。

2. 观测、比较不同粒径砂样的毛细上升高度。

3. 观测砂柱中毛细水带的运动。

4. 选做实验: 利用提供的实验用品进行入渗实验、观察毛细现象。

三、实验仪器和用品

1. 观测砂土中水的毛细上升速度装置 (图Ⅰ3-1) 。

2. 观测砂土中饱和毛细水运移的装置 (图Ⅰ3-2) 。

3. 底部包铜丝网的玻璃管 (长度 50 cm) 3 根,管上标有刻度。

图Ⅰ3-1 观测砂土中水的毛细上升速度装置图

图Ⅰ3-2 观测砂土中饱和毛细水运移的装置图

4. 砂样: ①粗砂 (粒径 为 0. 6 ~ 0. 9 mm) ; ② 中砂 (粒径 为 0. 45 ~ 0. 6 mm) ;③细砂 (粒径为 0. 25 ~0. 45 mm) 。

5. 时钟、秒表。

6. 底部包铜丝网的长、短有机玻璃管各 1 根,如图 Ⅰ3-2 所示 (长 管 长 20 ~40 cm,短管长 5 ~ 8 cm) 。

7. 量杯 (25 mL) 。

8. 放大镜。

9. 卡尺。

10. 干布。

11. 水箱 (高度大于 40 cm) 。

12. 内盛颜色水的塑料杯。

13. 人造砾石和白石英砂 (粒径分别为 2. 0 ~ 4. 0 mm,0. 45 ~ 0. 6 mm,0. 25 ~0. 45 mm) 。

14. 不同长度 (5 ~ 10 cm) 的有机玻璃管 2 ~ 3 根。

15. 直径 1 ~ 2 cm 的玻璃珠。

16. 不同直径的毛细玻璃管 3 根。

四、实验项目与步骤

1. 实验 A 观测砂土中水的毛细上升速度

1) 装样。选择一种砂样,均匀密实地装入玻璃管内。

2) 观测毛细上升速度。将装有试样的玻璃管放入水槽内的透水石上,使玻璃管的下端紧贴水面 (见图Ⅰ3-1) ; 同时启动秒表,迅速准确地记录对应不同毛细上升高度的时间,观测结果记入表格 “实验三 A 砂土中水的毛细上升速度实验记录表”中。初期每上升1 cm 记录一次时间; 2 分钟后每上升0. 5 cm 记录一次时间。也可以记录对应不同时刻的毛细上升高度。总之,初期观测频率应尽可能密,后期适当变疏。注意: 进行此步骤时,小组成员应配合好。

3) 重复上述步骤 1) ~ 2) ,用另外两种不同粒径的试样做实验。

4) 观察并记录对应试样经过较长时间后毛细上升的结果 (由实验指导老师提前准备) 。

2. 实验 B 毛细饱和带水分运移实验

1) 测量短管的容积 (V1) 及长管的长度,记入表格 “实验三 B 毛细饱和带水分运移实验记录表”中。

2) 装样。分别把同一种砂样均匀密实地装入长管和短管中,并使砂样与管口平齐 (所选砂样不宜过细,其最大毛细上升高度应小于长管长度,毛细饱和带高度应大于或等于短管长度) 。

3) 长管饱水。将长管垂直缓慢地浸入水箱 (内盛自来水,注意长管上端不能进水) 中,饱水后提起。用干布擦干外壁。手持长管使其在重力作用下滴水。

4) 短管饱水。将短管垂直缓慢地浸入颜色水 (内盛颜色水的塑料杯) 中,充分饱水后提起。用干布擦干外壁。用放大镜观察此时短管饱水情况及短管是否滴水,并比较长、短管的颜色。

5) 测定长、短管相接后的给水体积 (V2) 。待长管停止滴水后 (2 分钟内不再滴水) ,将长管下端紧压在短管上端使二者紧密连接,并用量杯盛接滴出的水 (见图Ⅰ3-2) 。滴水停止后,将流出的水体积 (V2) 记入表格 “实验三 B 毛细饱和带水分运移实验记录表”中,同时观察短管饱水情况及颜色,对比流出的水与塑料杯中水的颜色是否相同。

3. 实验 C 选做实验 (必选一个)

(1) 入渗实验

用有机玻璃管,在上下分别装入不同粒径的人造白石英砂和玻璃砾石,构成上粗下细,或上细下粗,或一侧粗一侧细的试样管,然后将颜色水滴入装有试样的有机玻璃管中,观察入渗现象。也可用有颜色的水和无颜色的水以交替的方式滴入试样管中,对比试样管中出现的现象。

(2) 观察毛细现象

将两颗玻璃珠放在桌面上,彼此靠近但不接触,向两颗玻璃珠之间的空隙滴入有颜色的水,观察现象。

将 3 根不同粗细的玻璃管插入水槽 (或有颜色的水) 中,观察毛细上升高度; 也可以提起玻璃管,观测毛细上升高度的变化与弯液面的变化关系。

五、实验成果

1. 提交实验 A 和实验 B 的实验报告表,即砂土中水的毛细上升速度实验记录表和毛细饱和带水分运移实验记录表。

2. 在同一坐标系内分别绘制 3 种砂样的毛细上升高度 (以 cm 为单位) 与时间(以 s 为单位) 的关系曲线 (实验三用纸) 。

3. 简述实验 C 的选做内容,描述观察到的现象。

六、思考题

1. 比较实验 A 得出的 3 种砂样的毛细上升高度与时间的关系曲线。指出初期及后期 3 种砂样的毛细上升速度从大到小的顺序,并分析原因。

2. 在实验 B 中,长短管相接后滴出的水相当于原先存在于管中的哪一部分水?(V2/V1) ×100% 这一数值表征什么? 并与实验一的测试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3. 在实验 B 中,短管饱水后提起为什么不滴水? 而与长管相接后为什么又滴水?

4. 对实验 C 的选做实验结果进行描述,并分析其原因。

水文地质学基础实验实习教程

实验三A 砂土中水的毛细上升速度实验记录表

水文地质学基础实验实习教程

实验三 B 毛细饱和带水分运移实验记录表

实验三用纸

水文地质学基础实验实习教程

Ⅲ 如图甲是研究导电液体的电阻与横截面积关系的实验装置,有机玻璃容器(该容器是绝缘体)内壁的两端安装了

【分析】:

Ⅳ 黏合塑料和有机玻璃实验有哪些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会经常和塑料制品打交道,例如用塑料布做成的桌布、床单、雨衣、窗帘,还有塑料牙刷、梳子、肥皂盒,以及各种食具、玩具等等。有的时候还会碰到有机玻璃制品,如眼镜架。

但是,塑料制品也有损伤的时候,例如塑料布破了、牙刷柄断了、眼镜腿折了。如果你自己能够修修补补,不也是一件既有趣又有益的事情吗?不过,在你学会修补以前,还要大致了解一下它们的组成和性能。

我们最常用的塑料制品有两种,一种是聚氯乙烯制的,一种是聚乙烯制的,普通用做雨衣、桌布以及玩具的原料都是聚氯乙烯。有些食具如奶瓶等则是聚乙烯制的。聚氯乙烯制品比聚乙烯制品要硬。聚乙烯制的肥皂盒很软,聚氯乙烯制的肥皂盒很硬而且比较脆。有机玻璃是由甲基丙烯酸甲酯聚合而成的。

聚氯乙烯最好的溶剂是四氢呋喃。有机玻璃的溶剂可以用三氯甲烷(俗称氯仿)、二氯乙烷和丙酮。黏合时,可以直接用这些溶剂把塑料或有机玻璃粘合在一起。也可以把少量的塑料和有机玻璃溶解在这些溶剂中,配成液后作为黏合剂,黏起来效果会更好些。

现在分别做以下几个实验:

1.塑料盒的制作

如果你喜欢自制一些仪器仪表,例如制作一个万用电表、半导体收音机或者插销板。它们都需要外壳,如果用塑料板制作外壳,既干净又方便,所用材料只是普通的灰色聚氯乙烯塑料板。

先按设计好的规格,用钢锯把塑料板锯成各种大小和形状。如果没有钢据,用一段废锯条也能把塑料板锯开。然后,用锉刀或砂纸把塑料板的剖面磨平。磨平这一道工序很重要,例如一块方形或长方形的塑料板,只有使它的剖面平整,它的四个边角才能成直角,这样的塑料板粘成的方盒(或长方盒)的角度才合适,外形也整齐。而且剖面平的塑料板黏合时接触面积大黏得牢。剖面不平的黏合板,板与板之间就会有缝隙。

有了各种规格的塑料板以后,就可以开始粘接了。例如你要做一个方盒,先在塑料板的剖面涂一薄层四氢呋喃,然后把板垂直地粘在另一块板上(这时一定要注意对准角度和位置),用手压住塑料板,一直等到两块塑料板粘住后,才可以放手(一般来说,时间不长,2~3分钟即可)。用同样的操作依次把其它塑料板粘上,就成了一个方盒。

如果有需要,也可以把硬塑料管粘在塑料板上。硬塑料板和硬塑料管还有一个优点,就是把它们烘烤一下(不要烤得太热,更不要烤到它们着火),它们就会变软,趁热可以把它们弯成各种形状。然后,再用黏合剂粘成各种形状的器具。

如果黏合后的盒子有缝隙,可以在上面涂上少量黏合剂,等干了以后,如牙刷柄断了,只要把断裂面洗净、晾干(一般不要把断裂面磨平),在上面涂一薄层四氢呋喃,用力压紧,就可以黏合在一起。有时,断裂面窄,就不容易黏牢。

制作有机玻璃盒的方法与塑料盒相同,只是所用的黏合剂是氯仿或二氯乙烷。如果有机玻璃板的面上有刻痕或模糊的地方,可以用棉花蘸一点牙膏在透明面上摩擦,把板面磨得透明光洁,这种方法称为抛光。

修补有机玻璃制品的方法也和修补塑料的方法类似。

2.塑料布的黏合方法

把一小块塑料布剪成碎片,最好用新的塑料布。将碎片溶解在四氢呋喃中,塑料碎片不必加得太多,只要使四氢呋喃略显黏稠就可以了。

把配好的黏合剂涂在要黏合的塑料布上,把两块塑料布压平,最好再在布上压一些重东西,或用手压住。几分钟后,把手放开,塑料布就黏合在一起了。

最后,当你掌握了黏合塑料和有机玻璃的技术后,还可以随心所欲地用它们来制作各种精巧的工艺品,为你的业余生活增添小小的乐趣。

Ⅳ 科技小发明怎样制作一个取暖的东西

如图所示来:


电热丝制热源利用凹镜面反源射型的取暖器。不管台式、立式都可以像电扇一样摇头;有些具有远红外功能,没有噪音。制热速度较快。缺点是电热丝较为脆弱,开启状态下较大的震动可能会对电热丝造成损坏。

电热丝的直径厚度是与最高使用温度相关的参数,直径越大的电热丝,越容易克服高温下的变形问题,延长自身的使用寿命。

电热丝在最高使用温度以下运行,应当保持直径不低于3mm,扁带厚度不小于2mm。电热丝的使用寿命很大程度上也与电热丝的直径和厚度相关。

电热丝在高温环境中使用,表面会形成保护性氧化膜,氧化膜存在一段时间后又会发生老化,形成不断生成和被破坏的循环过程,这个过程也就是电炉丝内部元素不断消耗的过程,直径和厚度较大的电炉丝元素含量更多,使用寿命也就较长。

(5)有机玻璃实验装置图扩展阅读:

蓄热式取暖器的工作原理是:用耐高温的电发热元件通电发热,加热特制的蓄热材料——高比热容、高比重的磁性蓄热砖,低导热的保温材料将贮存的热量保存住,按照取暖人的意愿调节释放速度,慢慢地将贮存的热量释放出来。

贮存热量的多少可根据室外温度的高低人为加以调节。钢制喷塑的外壳则对整个设备起到保护和美化作用。

阅读全文

与有机玻璃实验装置图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超声波探伤渣孔怎么样 浏览:82
pvc胶粘阀门怎么换新 浏览:896
什么是校核机床功率 浏览:798
上下推拉门五金件 浏览:478
空调制冷为什么卡卡响 浏览:71
重力工具箱44专用 浏览:229
电机自动上水装置 浏览:153
wa是什么品牌的机床 浏览:127
无锡伟达五金机电公司 浏览:785
甲苯歧化装置设计 浏览:519
什么仪器测重金属 浏览:186
福田后轮轴承怎么换教程 浏览:909
下图为实验室制取蒸馏水的简易装置 浏览:730
rg机械键盘是什么意思 浏览:767
家庭天然气阀门的结构图 浏览:89
悠悠球的轴承如何固定 浏览:981
弘州机械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270
电梯设备层在哪个位置 浏览:326
超声波水位仪怎么用 浏览:870
工业放射性仪器有哪些 浏览: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