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小忻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铁架台等仪器省略)制备CO2和验证CO2能与NaOH反应.(1)仪器的名称①_____
(1)①是来长颈漏斗,通源过长颈漏斗可以向反应容器中注入液体药品;②是锥形瓶,常用作反应容器.
故填:长颈漏斗;锥形瓶.
(2)装置B的作用是干燥二氧化碳.
故填:干燥二氧化碳.
(3)装置C中导气管的长短如图中所示:
(4)应该在A、B之间加入装有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的洗气瓶F,以除去二氧化碳中的氯化氢气体.
故填:A、B;c.
(5)打开止水夹K1,检查气密性,加入药品开始实验,当观察至装置E的现象是紫色石蕊溶液变红,可确定装置C收集满二氧化碳.
故填: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6)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CO2=Na2CO3+H2O,观察到的现象是装置E中红色石蕊溶液会倒吸入装置C中.
故填:2NaOH+CO2=Na2CO3+H2O;装置E中红色石蕊溶液会倒吸入装置C中.
(7)为证明CO2与NaOH反应,还应把注射器内D中浓NaOH溶液换成水,再做一次实验,其目的是作对比,因为二氧化碳能够溶于水,通过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作用的实验现象可以判断氢氧化钠能否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故填:水;作对比.
⑵ 在CO2复习课上,老师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既可用于制取CO2,又可用于探究CO2性质.说明:1.装置
(1)反应物是碳酸钙和盐酸,生成物是氯化钙、水、二氧化碳,用观察法配平即可,二氧化碳后面标上上升符号;由于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所以将燃着的木条放至导管口a处,木条熄灭,说明收集满;
(2)因为酸能使湿润的石蕊试纸变红,并且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所以湿润试纸变红,干燥的不变红,又因为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所以最下面的试纸先变红,上边的后变红,写方程式时反应物是二氧化碳和水,生成物是碳酸已经平了,把短线改成等号就行,通过这一实验现象能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故答案为:(1)CaCO3+2HCl═CaCl2+H2O+CO2↑;将燃着的木条放至导管口a处,木条熄灭说明收集满(2)干燥试纸无变化,湿润试纸由下至上依次变红;CO2+H2O═H2CO3;密度比空气大,能与水反应.
⑶ 某化学课外小组设计了如下图(铁架台均已略去)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气体性质实验。图中用箭头表示气体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