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两种液体混合装置PLC控制系统要求 求大神 给高分 急需!!!
我回去帮做下看看 qq904015798
输入:
xo启动按钮
x1液位I处传感器(因为一开始传感器检测到X1液位I处,所以开始时X1要先为ON)
x2液位H处传感器
x360度时的传感器
x4最低位液位传感器(有液体时动作)
X5停止按钮
输出:
y0阀门x1打开
y1阀门x2打开
y2加热器加热
y3阀门3打开
指令表:
『贰』 污水泵自动控制柜一般由液位自动控制吗
是的。污水泵自动控制柜中的液位自动控制器是其中一种常衡粗见的控制方式,也是比较可靠的一种控制方式。液位自动控制器可以通过测量水池或沉淀池中的液位高度来实现泵站的自动控制,当液位超过预设值时,液位自动控制器会发出指令让泵站启动工作;当液闹并位降到预设的下限时,液位自动控制器会发出指令停止泵站液拦迹的工作。这种液位自动控制方式具有操作简单、使用方便、维护成本低等特点,因此在污水泵自动控制系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除了液位自动控制,还有其他的控制方式,如时间控制、压力控制等。
『叁』 液位自动控制系统中,控制阀门到底是被控对象还是其他
要看讲话的出发点。
一般来说,液位自动控制系统的被控对象就是液位;
但在液位自动控制系统内“容中”:
对调节器来说,只要是影响测量的,都可以被看做是被控对象。下图中调节器右边的(包括控制阀),都是被控对象。
同时还可以理解为:主调控制副调,副调控制阀门,阀门控制流量,流量控制液位……
『肆』 求水位自动控制装置的原理图
水位自动控制装置(液位自动控制)的原理图如下:
工作过程:
假定由于某一因素使得疏水生成量突然增大,那么系统原有的平衡被破坏,加热器内水位上升,相应地信号筒内水位也上升,使得槽孔处汽体的通流面积减小,调节管路内汽相流量减小,液相流量增大,导致调节阀喉部汽相通流面积减小,疏水有效通流面积增大,从而疏水排出量不断增大,最后在新的水位高度上建立平衡,反之亦然。控制系统的调节过程可分为减压、抽吸、控制3个不同环节。
1、减压环节:
疏水从加热器排出经疏水管路进人调节阀,在收缩段内加速,压力降低到喉部混合点压力的过程,称为减压环节。减压环节的计算任务是根据控制环节的疏水流量分配,确定出喉部混合点的压力。在其它条件不变镇绝卖的情况下,减小节流阀开度,能降低混合点处的压力。
2、抽吸环节:
根据信号筒感受到的加热器内水位讯号,调节汽体和一部分疏水按一定比例混合,经调节管路到达调节阀喉部混合点的过程,御逗称为抽吸环节。抽吸环节是根据减压环节获得的压力降,求出调节管路内的汽液两相流量。
3、控制环节:
两股流体在调节阀喉部相互作用后混合,压力迅速降低,而后在扩张段内充分回流,压力有所升高的过程,称为控制环节。控制环节是确定疏水流量在调节阀前疏水管路及调节管路内的分配比例,以满足系统管路内的压力平衡。
由于两股流体的相互作用发生在调节阀喉部处很短的距离内,且汽液两相间存在着极其复杂的传热传质过程,液体内蒸时由于相间热阻的存在,汽液两相间达到热平衡需要一定的时间。汽化速率的大小与闪蒸时液体的过热度、传宏迹热系数、传热面积及流型都有关系,在计算时必须做一些简化处理。
『伍』 液体混合装置的PLC控制系统 求毕业设计
兄弟, 这两天 我比较忙, 等两天, 我把东西在纸上写出来, 然后用相机 照下来, 再发版到你的邮箱里去,权 等你确认了, 就将我的这个回答 设为最佳答案, 公平交易, 我需要你的分数 去 问别人问题, 合作愉快
『陆』 水泵自动液位控制器的问题
下面从图(一部分控制电路)分析。
S3是停止按钮。S2-1接通是手动状态,S4按钮按回下,KM接触器线答圈得电,KM的常开触点自锁,水泵电机运行;S2-2接通是自动状态,K1这里(接自动液位控制器)接通,KM接触器线圈得电,水泵电机运行。
我们来分析KI的通断状态,通则水泵电机运行,断则水泵电机。我们可以看成KI左接自动液位控制器的一根线,另外自动液位控制器的另一根线接KI右。当水位不到不抽水,它是垂直的,此时自动液位控制器接入自动这里的状态是断开的。等水位升起后自动液位控制器浮起,它的内部有一个小球把触点接通就开始抽水。水位落下,小球滚到另一头,触电断开,就停止抽水,如此反复。
自动液位控制器你把它竖起,你用万用表量自动液位控制器的任意两根线,如果是断开状态。你把自动液位控制器再反方向,它是接通状态。你就把这两根线接入图的K1处。
你检查自动液位控制器的好坏在送电手柄打自动的情况下,你放下自动液位控制器电机停止,你把自动液位控制器倒过来电机运行,这样来确认。另外就是用表量了。
『柒』 求三种液料自动混合控制系统设计的课程设计,非PLC控制
非常简单(上传电路图图片压缩的不清晰,勉强能看……),仅供参考。
大学的时候也做过这道题,正好上班不太忙,简单画了一下。一次侧原理图太简单就不画了,二次侧原理图见上传图片,图中省去了保护电路。(实际还是不简单的,我画了半小时……)
SQ定义:
液位开关,高液位闭合,低液位断开(定义回差为0)。
现场实际使用的话应该是用两个液位控制开关或液位继电器配合中间继电器,那样画就太麻烦了。
系统启动流程:
(1)按下启动按钮SB1,KA1吸合,控制回路得电,系统启动;
(2)液罐液位低于SQ4,SQ4 常闭闭合,YV1电磁阀打开,到达SQ3液位,SQ3常闭触点断开,YV1断电,电磁阀1闭合;
(3)SQ3常开触点闭合,YV2打开,到达SQ2液位,SQ2常闭触点断开,YV2断电,电磁阀2闭合。
(4)SQ2常开触点闭合,YV3打开,到达SQ1液位,SQ1常闭触点断开,YV3断电,电磁阀3闭合。
(4)SQ1常闭触点闭合,KM1吸合搅拌机启动,延时开关KT1闭合并自吸(上方的KT1常开触点为瞬动触点,主要为防止搅拌泵启动液位波动),延时20s后,下方KT1延时常闭触点断开,KM1断电,搅拌泵停止。
(5)27/28 KT1延时常开触点闭合,YV4电磁阀打开;
(6)液位排放到SQ4以下,SQ4常闭触点回复,KT2吸合,延时5秒后,断开YV4,电磁阀4闭合。
(7)搅拌机、排液电磁阀全部断电闭合,液位低于SQ4以下,YV1启动,重复循环2~6;
(8)系统启动后任意时刻,按下SB2系统停止按钮,因SB1启动按钮按下时KA1已吸合,因此此时KA2吸合,并自锁;KA2常闭触点断开。
(9)此时如果液位未低于SQ4以下且未延时5s,KT2未得电动作,KT2的延时常闭触点仍在闭合,系统继续运行。等液位低于SQ4以下且延时5s后,KT2延时常闭触点打开,KA2常闭触点打开,继电器KA1断电,控制回路断电,系统停止。
检查了一遍,没有问题。特发上来坑学弟学妹们,反正以后你们毕业啥都不会找不到工作也不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