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设计题目: 设计用于带式运输机上的单级圆柱齿轮减速器 。
单级圆柱齿轮减速器传动装置分析设计
一、 课程设计的目的
1、通过机械设计课程设计,综合运用机械设计课程和其它有关选修课程的理论和生产实际知识去
分析和解决机械设计问题,并使所学知识得到进一步地巩固、深化和发展。
2、学习机械设计的一般方法。通过设计培养正确的设计思想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进行机械设计基本技能的训练,如计算、绘图、查阅设计资料和手册,熟悉标准和规范。
二、 已知条件
1、展开式一级齿轮减速器产品。
3、动力来源:电压为380V的三相交流电源。
4、原始数据 在任务书上。
5、使用期:10年,每年按365天计。
三、 工作要求
1、画减速器装配图一张(A0图纸);
2、零件工作图二张(传动零件、轴、等等);
3、对传动系统进行结构分析、运动分析并确定电动机型号、工作能力分析;
4、对传动系统进行精度分析,合理确定并标注配合与公差;
5、设计说明书一份。
四、 结题项目
1、检验减速能否正常运转。
2、每人一套设计零件草图。
3、减速器装配图:A0;每人1张。
4、零件工作图:A3;每人2张、齿轮和轴各1张。
5、课题说明书:每人1份。
五、 完成时间 共4周
参考资料
【1】、《机械设计》张策 主编 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
【2】、《机械设计课程设计》 陆玉 主编 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
【3】、《机械制图》刘小年 主编 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
【4】、《课程设计图册》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计 算 及 说 明 结 果
一、 减速器结构分析
分析传动系统的工作情况
1、传动系统的作用:
作用:介于机械中原动机与工作机之间,主要将原动机的运动和动力传给工作机,在此起减速作用,并协调二者的转速和转矩。
2、传动方案的特点:
特点:结构简单、效率高、容易制造、使用寿命长、维护方便。由于电动机、减速器与滚筒并列,导致横向尺寸较大,机器不紧凑。但齿轮的位置不对称,高速级齿轮布置在远离转矩输入端,可使轴在转矩作用下产生的扭转变形和轴在弯矩作用下产生的弯曲变形部分地抵消,以减缓沿齿宽载荷分布有均匀的现象。
3、电机和工作机的安装位置:
电机安装在远离高速轴齿轮的一端;
工作机安装在远离低速轴齿轮的一端。
图一:(传动装置总体设计图)
初步确定传动系统总体方案如:传动装置总体设计图所示。
计 算 及 说 明 结 果
二、 传动装置的总体设计
(一)、选择电动机
1、选择电动机系列
按工作要求及工作条件,选用三相异步电动机,封闭式扇式结构,即:电压为380V Y系列的三相交流电源电动机。
2、选电动机功率
(1)、传动滚筒所需有效功率
(2)、传动装置总效率
(3)、所需电动机功率
3、确定电动机转速
型 号 Y160L-4 Y180L-4 Y200L-8 Y160MZ-2
额定功率KW 15 15 15 15
电机满载荷 转速 转/分 1460 970 730 293
滚筒转速 转/分 38.2 38.2 38.2 38.2
总传动比 39.20 25.39 19.11 76.72
2 2 2 2
..............................................................
三、 装配图设计
(一)、装配图的作用
作用:装配图表明减速器各零件的结构及其装配关系,表明减速器整体结构,所有零件的形状和尺寸,相关零件间的联接性质及减速器的工作原理,是减速器装配、调试、维护等的技术依据,表明减速器各零件的装配和拆卸的可能性、次序及减速器的调整和使用方法。
(二)、减速器装配图的绘制
1、装备图的总体规划:
(1)、视图布局:
①、选择3个基本视图,结合必要的剖视、剖面和局部视图加以补充。
②、选择俯视图作为基本视图,主视和左视图表达减速器外形,将减速器的工作原理和主要装配关系集中反映在一个基本视图上。
布置视图时应注意:
a、整个图面应匀称美观,并在右下方预留减速器技术特性表、技术要求、标题栏和零件明细表的位置。
b、各视图之间应留适当的尺寸标注和零件序号标注的位置。
(2)、尺寸的标注:
①、特性尺寸:用于表明减速器的性能、规格和特征。如传动零件的中心距及其极限偏差等。
②、配合尺寸:减速器中有配合要求的零件应标注配合尺寸。如:轴承与轴、轴承外圈与机座、轴与齿轮的配合、联轴器与轴等应标注公称尺寸、配合性质及精度等级。查文献【2】P121
③、外形尺寸:减速器的最大长、宽、高外形尺寸表明装配图中整体所占空间。
④、安装尺寸:减速器箱体底面的长与宽、地脚螺栓的位置、间距及其通孔直径、外伸轴端的直径、配合长度及中心高等。
计 算 及 说 明 结 果
(3)、标题栏、序号和明细表:
①、说明机器或部件的名称、数量、比例、材料、标准规格、标准代号、图号以及设计者姓名等内容。查GB10609.1-1989和GB10609.2-1989标题栏和明细表的格式
②、装备图中每个零件都应编写序号,并在标题栏的上方用明细表来说明。
(4)、技术特性表和技术要求:
①、技术特性表说明减速器的主要性能参数、精度等级、表的格式可查文献【2】例题,布置在装配图右下方空白处。
②、技术要求包括减速器装配前、滚动轴承游隙、传动接触斑点、啮合侧隙、箱体与箱盖接合、减速器的润滑、试验、包装运输要求。
2、绘制过程:
(1)、画三视图:
①、绘制装配图时注意问题:
a先画中心线,然后由中心向外依次画出轴、传动零件、轴承、箱体及其附件。
b、先画轮廓,后画细节,先用淡线最后加深。
c、3个视图中以俯视图作基本视图为主。
d、剖视图的剖面线间距应与零件的大小相协调,相邻零件剖面线尽可能取不同。
e、对零件剖面宽度 的剖视图,剖面允许涂黑表示。
f、同一零件在各视图上的剖面线方向和间距要一致。
②、轴系的固定:
a、轴向固定:滚动轴承采用轴肩和闷盖或透盖,轴套作轴向固定;齿轮同样。
b、周向固定:滚动轴承采用内圈与轴的过渡配合,齿轮与轴除采用过盈配合还采用圆头普通平键。可查文献【2】P85
(2)、润滑与密封
①、润滑:
齿轮采用浸油润滑。当齿轮圆周速度 时,圆柱齿轮浸入油的深度约一个齿高,三分之一齿轮半径,大齿轮的齿顶到油底面的距离≥30~60mm。轴承润滑采用润滑脂,润滑脂的加入量为轴承空隙体积的
计 算 及 说 明 结 果
采用稠度较小润滑脂。
②、密封:
防止外界的灰尘、水分等侵入轴承,并阻止润滑剂的漏失。可参考文献【2】P111。
(3)、减速器的箱体和附件:
①、箱体:用来支持旋转轴和轴上零件,并为轴上传动零件提供封闭工作空间,防止外界灰砂侵入和润滑逸出,并起油箱作用,保证传动零件啮合过程良好的润滑。
②、附件:
包括窥视孔及窥视孔盖、通气器、轴承盖、定位销、启箱螺钉、油标、放油孔及放油螺塞、起吊装置。
3、完成装配图:
(1)、标注尺寸:可参考文献【2】P147,标注尺寸反映其的特性、配合、外形、安装尺寸。
(2)、零件编号(序号):由重要零件,按顺时针方向依次编号,并对齐。
(3)、技术要求:参考文献【2】P147
(4)、审图
(5)、加深
四、零件图设计
(一)、零件图的作用:
作用:
1、反映设计者的意图,是设计、生产部门组织设计、生产的重要技术文件。
2、表达机器或部件运载零件的要求,是制造和检验零件的依据。
(二)、零件图的内容及绘制:
1、选择和布置视图:
(1)、轴:采用主视图和剖视图。主视图按轴线水平布置,再在键槽处的剖面视图。
(2)、齿轮:采用主视图和侧视图。主视图按轴线水平布置(全剖),反映基本形状;侧视图反映轮廓、辐板、键槽等。
计 算 及 说 明 结 果
2、合理标注尺寸及偏差:
(1)、轴:参考文献【4】,径向尺寸以轴线为基准标注,有配合处径向尺寸应标尺寸偏差;轴向尺寸以轴孔配合端面及轴端面为基准,反映加工要求,不允许出现封闭尺寸链。
(2)、齿轮:参考文献【3】:径向尺寸以轴线为基准,轴孔、齿顶圆应标相应的尺寸偏差;轴向尺寸以端面为基准,键槽尺寸应相应标出尺寸偏差。
3、合理标注形状和位置公差;
4、合理标注表面粗糙度;
5、技术要求;
7、标题栏:参考文献【2】
五、设计小结
这次关于带式运输机上的两级展开式圆柱斜齿轮减速器的课程设计是我们真正理论联系实际、深入了解设计概念和设计过程的实践考验,对于提高我们机械设计的综合素质大有用处。通过三个星期的设计实践,使我对机械设计有了更多的了解和认识.为我们以后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机械设计是机械工业的基础,是一门综合性相当强的技术课程,它融《机械原理》、《机械设计》、《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公差与配合》、《CAD实用软件》、《机械工程材料》、《机械设计手册》等于一体。
2、 这次的课程设计,对于培养我们理论联系实际的设计思想;训练综合运用机械设计和有关先修课程的理论,结合生产实际反系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巩固、加深和扩展有关机械设计方面的知识等方面有重要的作用。
3、 在这次的课程设计过程中,综合运用先修课程中所学的有关知识与技能,结合各个教学实践环节进行机械课程的设计,一方面,逐步提高了我们的理论水平、构思能力、工程洞察力和判断力,特别是提高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我们以后对专业产品和设备的设计打下了宽广而坚实的基础。
4、 本次设计得到了指导老师的细心帮助和支持。衷心的感谢老师的指导和帮助.
5、 设计中还存在不少错误和缺点,需要继续努力学习和掌握有关机械设计的知识,继续培养设计习惯和思维从而提高设计实践操作能力。
由于版面有限,,不能粘贴太多信息,,如果需要可留邮箱,包括装配图、零件CAD图,说明书,,全套模板发给你。。。。。。。。。。。。。采纳后既发,记得留邮箱!!!!
⑵ 机械设计课设 电动绞车传动装置,(二级减速器)
我做好的这份是这样的花了一个礼拜,图和文稿都做好了
⑶ 求【手摇绞车/手动绞盘】的自锁原理和自锁装置的结构图,越详细越好,谢谢啦
买个双向自锁滑轮就可以了,比绞盘更便携
⑷ 设计用于带式运输机的一级直齿圆柱齿轮减速器输送带工作拉力1100,传送带速度1.5m/s,卷筒直径250mm
一级直齿圆柱齿轮减速器传动装置分析设计
一、 课程设计的目的
1、通过机械设计课程设计,综合运用机械设计课程和其它有关选修课程的理论和生产实际知识去
分析和解决机械设计问题,并使所学知识得到进一步地巩固、深化和发展。
2、学习机械设计的一般方法。通过设计培养正确的设计思想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进行机械设计基本技能的训练,如计算、绘图、查阅设计资料和手册,熟悉标准和规范。
二、 已知条件
1、展开式一级圆柱斜齿轮减速器产品。
3、动力来源:电压为380V的三相交流电源。
4、原始数据 在任务书上。
5、使用期:10年,每年按365天计。
三、 工作要求
1、画减速器装配图一张(A0图纸);
2、零件工作图二张(传动零件、轴、等等);
3、对传动系统进行结构分析、运动分析并确定电动机型号、工作能力分析;
4、对传动系统进行精度分析,合理确定并标注配合与公差;
5、设计说明书一份。
四、 结题项目
1、检验减速能否正常运转。
2、每人一套设计零件草图。
3、减速器装配图:A0;每人1张。
4、零件工作图:A3;每人2张、齿轮和轴各1张。
5、课题说明书:每人1份。
五、 完成时间 共4周
参考资料
【1】、《机械设计》张策 主编 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
【2】、《机械设计课程设计》 陆玉 主编 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
【3】、《机械制图》刘小年 主编 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
【4】、《课程设计图册》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计 算 及 说 明 结 果
一、 减速器结构分析
分析传动系统的工作情况
1、传动系统的作用:
作用:介于机械中原动机与工作机之间,主要将原动机的运动和动力传给工作机,在此起减速作用,并协调二者的转速和转矩。
2、传动方案的特点:
特点:结构简单、效率高、容易制造、使用寿命长、维护方便。由于电动机、减速器与滚筒并列,导致横向尺寸较大,机器不紧凑。但齿轮的位置不对称,高速级齿轮布置在远离转矩输入端,可使轴在转矩作用下产生的扭转变形和轴在弯矩作用下产生的弯曲变形部分地抵消,以减缓沿齿宽载荷分布有均匀的现象。
3、电机和工作机的安装位置:
电机安装在远离高速轴齿轮的一端;
工作机安装在远离低速轴齿轮的一端。
图一:(传动装置总体设计图)
初步确定传动系统总体方案如:传动装置总体设计图所示。
计 算 及 说 明 结 果
二、 传动装置的总体设计
(一)、选择电动机
1、选择电动机系列
按工作要求及工作条件,选用三相异步电动机,封闭式扇式结构,即:电压为380V Y系列的三相交流电源电动机。
2、选电动机功率
(1)、传动滚筒所需有效功率
(2)、传动装置总效率
(3)、所需电动机功率
3、确定电动机转速
型 号 Y160L-4 Y180L-4 Y200L-8 Y160MZ-2
额定功率KW 15 15 15 15
电机满载荷 转速 转/分 1460 970 730 293
滚筒转速 转/分 38.2 38.2 38.2 38.2
总传动比 39.20 25.39 19.11 76.72
2 2 2 2
19.60 12.70 9.55 38.35
由此比较,应选Y160L-4,结构紧凑。由文献[2]表2.10-2选取电动机的外形及安装
尺寸D=42㎜,中心高度H=160㎜,轴伸长E=110㎜。
4、传动比分配
(1)、两级齿轮传动比公式
(2)、减速器传动比
5、运动条件及运动参数分析计算
计 算 及 说 明 结 果
(二)、定V带型号和带轮
1、工作情况系数
由文献【1】由表11.5得
2、计算功率
3、选带型号
由文献【1】表11.15 选取B型
4、小带轮直径
由文献【1】 表11.6 选取
5、大带轮直径
6、大带轮转速
7、验算传动比误差
取B型
计 算 及 说 明 结 果
(1)、理论传动比
(2)、实际传动比
(3)、传动比误差 合适
(4)、验算带转速 合适
8、计算带长
(1)、求
(2)、求
(3)、初取中心距
(4)、带长
(5)、基准长度
9、求中心距和包角
(1)、中心距
(2)、小带轮包角
计 算 及 说 明 结 果
10、求带根数
(1)、传动比 由表11.8
由表11.7 ;由表11.12 ;由表11.10
(2)、带根数
11、求轴上载荷
(1)、张紧力
(由表11.4 q=0.10kg/m)
(2)、轴上载荷
12、结构设计
小带轮 ; 大带轮
(三)、高速轴齿轮的设计与校核
1、选材 根据文献【1】表12.7知 选小齿轮:40Cr,调质处理
选大齿轮:45钢,调质处理
2、初步计算
(1)、转矩
(2)、尺宽系数 由文献【1】表12.13,取
(3)、接触疲劳极限 由文献【1】图12.17c
取z=5根
计 算 及 说 明 结 果
由文献【1】由表12.16,取
(4)、确定中心距
3、配凑中心距
取 合适
(1)、核算
由文献【1】表12.3取 ;
(2)、验算
所以取
4、接触强度校核
(1)、圆周速度V
(2)、精度等级 由表12.6知:选8级精度
(3)、使用系数 由表12.9知:
(4)、动载系数 由图12.9知: =1.12
(5)、齿间载荷分配系数 由表12.10知,先求:
8级精度
=1.12
计 算 及 说 明 结 果
由上所得:
(6)、齿向载荷分布系数 由文献【1】表12、11
(7)、载荷系数
(8)、弹性系数 由文献【1】表12、12
(9)、节点区域系数 由文献【1】图12、16
(10)、重合度系数
(11)、螺旋角系数
(12)、接触最小安全系数
(13)、总工作时间
(14)、应力循环次数
=1.708
=2.114
=3.822
=
=2.06
=1.48273
=3.989
=0.765
=0.988
计 算 及 说 明 结 果
(15)、接触寿命系数 由文献【1】图12、18
(16)、许用接触应力 及验算
计算结果表明,接触疲劳强度足够
5、弯曲疲劳强度验算
(1)、齿数系数
(2)、应力修正系数
(3)、重合度系数
(4)、螺旋角系数
(5)齿间载荷分配系数
=
=0.69
=0.897
计 算 及 说 明 结 果
(6)、齿向载荷分布系数
(7)、载荷系数
(8)、弯曲疲劳极限 由图12、13c得
(9)、弯曲最小安全系数
(10)、应力循环系数
(11)、弯曲寿命系数
(12)、尺寸系数
(13)、许用弯曲应力
(14)、验算
6、几何尺寸计算
K=3.71
=367MPa
=350MPa
=154MPa
=149MPa
计 算 及 说 明 结 果
(四)、中间轴齿轮的设计与校核
1、选材 根据文献【1】表12.7知 选小齿轮:40Cr,调质处理
选大齿轮:45钢,调质处理
2、初步计算
(1)、转矩
(2)、尺宽系数 由文献【1】表12.13,取
(3)、接触疲劳极限 由文献【1】图12.17c
由文献【1】由表12.16,取
(4)、确定中心距
3、配凑中心距
取 合适
(1)、核算
由文献【1】表12.3取
计 算 及 说 明 结 果
(2)、验算
所以取
4、接触强度校核
(1)、圆周速度V
(2)、精度等级 由表12.6知:选8级精度
(3)、使用系数 由表12.9知:
(4)、动载系数 由图12.9知: =1.10
(5)、齿间载荷分配系数 由表12.10知,先求:
(6)、齿向载荷分布系数 由文献【1】表12、11
(7)、载荷系数
(8)、弹性系数 由文献【1】表12、12
8级精度
=1.10
=1.4
=1.703
=2.00
=3.703
=
=1.51
=3.14
计 算 及 说 明 结 果
(9)、节点区域系数 由文献【1】图12、16
(10)、重合度系数
(11)、螺旋角系数
(12)、接触最小安全系数
(13)、总工作时间
(14)、应力循环次数
(15)、接触寿命系数 由文献【1】图12、18
(16)、许用接触应力 及验算
计算结果表明,接触疲劳强度足够
5、弯曲疲劳强度验算
(1)、齿数系数
(2)、应力修正系数
=0.766
=0.989
=
计 算 及 说 明 结 果
(3)、重合度系数
(4)、螺旋角系数
(5)齿间载荷分配系数
(6)、齿向载荷分布系数
(7)、载荷系数
(8)、弯曲疲劳极限 由图12、13c得
(9)、弯曲最小安全系数
(10)、应力循环系数
(11)、弯曲寿命系数
(12)、尺寸系数
(13)、许用弯曲应力
=0.694
=0.9
K=3.14
=367MPa
=350MPa
计 算 及 说 明 结 果
(14)、验算
6、几何尺寸计算
(五)、高速轴的设计与校核
1、选 材
C=102
2、初估直径 轴上有单个键槽,轴径应增加3% 所以 27.66×(1+3%)=28.49㎜ 圆整取d=30㎜
3、结构设计 由文献【1】得初估轴得尺寸如下:
4、强度校核
(1)、确定力点与支反力与求轴上作用力(图示附后)
(2)、齿轮上作用力
=171MPa
=165MPa
(3)、水平支反力 从上到下第二幅图
(4)、垂直面内的支反力 从上到下第四幅图
(5)、绘水平弯矩图 第三幅图,最高点弯矩为:
(6)、求垂直弯矩并绘垂直弯矩图 第五幅图,从左往右的突出点弯矩分别为: 291020N•㎜
168177N•㎜,117150N•㎜
(7)、合成弯矩图 第六幅图 从左往右的突出点的弯矩分别为: 295772N•㎜,259900N•㎜
286544N•㎜
(8)、绘扭矩图 第七幅图
(9)、求当量弯矩
计 算 及 说 明 结 果
(10)、确定危险截面校核轴径尺寸,危险截面I,危险截面II
(六)、高速轴轴承校核
1、选轴承 根据文献【1】附录表18.1可得轴承的型号为:6208。其中轴承参数为:
D=80mm;B=18mm;Cr=29.5KN;Cor=18.0KN
(七)、中间轴的设计与强度校核
1、选 材
C=112
2、初估直径 圆整d=50㎜
计 算 及 说 明 结 果
3、结构设计 由文献【1】得初估轴得尺寸如下:
4、强度校核
(1)、确定力点与支反力与求轴上作用力(图示附后)
(2)、齿轮上作用力
(3)、水平支反力 从上到下第二幅图
(4)、垂直面内的支反力 从上到下第四幅图
(5)、绘水平弯矩图 第三幅图;(如下所示)
(6)、求垂直弯矩并绘垂直弯矩图 第五幅图(如下所示)
(7)、合成弯矩图 第六幅图(如下所示)
(8)、绘扭矩图 第七幅图 (如下所示)
(9)、求当量弯矩
(10)、确定危险截面校核轴径尺寸,危险截面A,危险截面B
计 算 及 说 明 结 果
(八)、中间轴轴承校核
1、选轴承 根据文献【1】表18.1可得轴承的型号为:6310。D=110mm
B=27mm;Cr=61.8KN;Cor=38KN
说明书在此如要图,请回复留言!
⑸ B102绞车液压站的原理图,和各元件起的作用,电磁阀的电压
全数字矿井提升绞车隔爆兼本安四象限智能变频调速控制系统
1.概述
煤矿井下防爆运输绞车担负着运输人员、材料和矸石的任务,是煤矿生产的重要设备。其主要调速方法是采用在电动机转子回路内接入金属电阻,用鼓形控制器逐段切除电阻来达到调速的目的。防爆电阻调速控制装置的缺点有:隔爆电阻箱能耗大,散热难以解决,且占用了极大的峒室的面积,增加了开拓费用;电阻调速属有级调速,开环控制,调速范围小,精度低,安全性能差;在减速和下放时,需投切动力制动直流电源或低频电源,易造成设备损坏,且浪费了大量的电能;另外,原有的控制系统保护不够齐全,安全可靠性差。原系统已严重地制约了煤矿的安全生产,急切需要生产厂家能制造出一种安全、可靠、性能好又节电的新型调速装置。全数字变频绞车电控系统从根本上解决了原有的防爆电阻调速控制系统所存在的各种弊端,使井下防爆绞车电控系统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和变频技术的成熟,国家明文规定,在提升较车系统中,推荐使用交流变频调速器。
2. 可信赖的技术
绞车提升变频系统具有严格的测试标准,其测试流程(如图所示)可以看出系统的测试需要经过合作伙伴、元器件供应商的产品测试,在装配之前还需经过装配和外观检测,装配完成之后需经过高压测试、功能检测等严格操作,并在每一步测试过程中都将根据变频器的序列好,记录各项测试数据,记录和跟踪所有主要器件的测试数据。
3.系统构成(如图)
提升机电控系统分为以下几部分:电源柜、变频器、PLC控制台、操作控制台和各种传感器等几部分组成。
1)电源柜
电源柜主要通过隔离开关向变频器、提升机供电,同时为PLC控制台、操作控制台提工作电源。
2) PLC控制台
本提升机系统采用PLC进行控制,PLC监视运行状况,当系统出现故障时,启用故障备用信号,并在操作台的触摸屏上有醒目的故障显示,提醒维修人员对其进行维护;维护中备用信号启动,不影响系统的正常提升。
3)变频器
变频器采用ABB公司先进的变频器,它能达到控制交流电机完美的极限。是第一代采用直接转矩控制技术(DTC)的交流变频器,作为提升专用变频器它还具有特殊提升机功能:特殊的应用程序,包括标准提升机系统的功能;转矩记忆,功率优化,限幅开关监控,机械制动器控制,转矩验证等。
4) 控制台
控制台上设有自动、手动、检修转换开关,前方操作台上设有液晶触摸屏,左右侧操作台设有操作手柄、润滑、工作闸液压站电机的起停控制开关。
A、 在控制台上的液晶触摸屏上采用翻页的方式做有几幅组态界面:监控主界面、闸控液压站界面、后备保护界面、故障查询界面、电源监控界面、变频器运行界面、提升信号状态。
B、 每个界面上均有返回主界面的按钮,主界面上主要监视矸石车的实际运行位置、提升时每个时刻的速度、液压站的运行状况、较严重的故障报警。主界面上还有相应的提升信号显示。
C、 闸控液压站界面主要显示液压站的油压、油温、液位、液压站的电机工作状态、润滑油压力、松闸指示等。
D、 后备保护界面主要显示:深度指示器监视、松绳保护、电机温度保护、减速器温度保护、减速点保护、减速点失效保护、上2m开关故障、下2m开关故障、上同步开关故障、下同步开关故障、上过卷、下过卷、上减速开关故障、下减速开关故障、错向保护、减速过速、等速过速、一级制动、二级制动、电流过载等
E、 故障查询界面主要用于对各种故障情况进行查询、追忆,便于对设备的维护和管理
F、 电源监控界面主要显示系统的电源原理图及主回路电流和电压。
G、 变频器运行界面可以显示变频器运行时的各种参数:散热器的温度、电流、频率、转矩及各种故障。
4.系统的优点
1)软启动软停车
减小了机械冲击, 启动及加速换档时对电网冲击电流很小,使绞车系统和电网运行更加稳定可靠. 变频器本身提供的功能使机械制动与电制动有机的结合起来,保证系统的绝对安全
2)外围控制采用PLC
其与各部传感器,构成闭环控制(也可采用开环控制),友好的人机界面时时监测系统运行情况,简化了系统构成,减小了人工劳动强度.
3) 实现了无极调速
调速范围宽,运行曲线成S型,使加速平滑,无冲击感.
4)安全保护功能齐全
外壳IP54防护等级,变频器除一般过流、直流过压、直流欠压、变频器过温、短路、输入缺相、环境温度、过频、I/O控制板内部故障、内部故障外, 还具可编程故障保护功能、 AI<Min功能、控制盘信号丢失、外部故障功能、电机过热保护、堵转保护、欠载功能、电机缺相功能、接地故障保护、通讯故障保护.
5)系统四象限运行
能量直接回馈电网,且不受回馈能量大小的限制,则保证了绞车运行时可频繁的停车,启动及换向.节约大量电能.
6) 控制精度高、动态性能好
采用全数字、IGBT逆变器变频单元向负载提供变频电源,特选提升机应用宏,使所有控制功能均由参数设定完成,速度调节器、电流调节器参数均通过优化而自动设置;电流、速度双闭环,满足各种控制要求。直接转矩控制,可实现高动态性能的转速控制、转矩控制,可以达到并超过直流设备的动态特性。脉冲编码器的使用,可实现绞车的精确定位。
5.系统中变频的工作原理
变频器是通过改变电机定子供电频率来改变电机的转速,以实现绞车的调速。交流异步电动机的转速公式为:
n=60f1(1-s)/p 其中:n――电极转速;f1――定子供电频率;
p――极对数; s――转差率;
该设备为交-直-交电压型变频调速系统,原理图如下图所示。
矿用提升机变频调速系统原理图
1) 该系统的运行过程主要分为两个过程:
A、 绞车电机作为电动机的过程,即正常的逆变过程。该过程主要由整流、滤波和正常逆变三大部分组成,如上图1所示。其中正常逆变过程是其核心部分,它改变电机定子的供电频率,从而改变输出电压,起到调速作用。
B、 绞车电机作为发电机的过程,即能量回馈过程。该过程主要由整流、回馈逆变和输出滤波三部分组成,如上图1所示。其中该部分的整流是由正常逆变部分中IGBT的续流二极管完成。二极管D1和D2为隔离二极管,其主要作用是隔离正常逆变部分和回馈逆变部分。电解电容E2的主要作用是为回馈逆变部分提供一个稳定的电压源,保证逆变部分运行更可靠。回馈逆变部分是整个回馈过程的核心部分,该部分实现回馈逆变输出电压相位与电网电压相位的一致。因为回馈逆变输出的是调制波,为保证逆变的正常工作以及减少对电网的污染,我们加了一个输出滤波部分,使该系统的可靠性更加稳定。
见于矿区电压的波动性可能比较大的事实,由于变频器的回馈条件是要和电网电压有一个固定电压差值,假若某时刻网电电压比较高,再加上回馈时的固定
电压差值,此时变频器的母线电压就会达到一个比较高的电压值,如果再有重车下滑,则母线电压会更高,此时的高电压就有可能威胁到变频器的大功率器件的安全,为此,该系统又加了一个刹车部分(如上图所示),以保证变频器的安全。
6.先进的电机控制方式
1)直接转矩控制
直接转矩控制技术是ABB公司开发研制的。逆变器的通断直接控制电机关键的变量:磁通和转矩。
测量的电机电流和电压作为自适应电机模型的输入,这个模型每隔25微秒产生一组精确的转矩和磁通的实际值。
2)辨识运行
直接转矩控制的完美的性能是基于准确的电机模型,这个模型是在电机辨识运行中确立的:在传动启动过程中,变频器带动电机运行约一分钟。控制电路监视在运行中电机的反应,建立并优化电机的数学模型。
3)零转速满转矩
ABB变频器带动的电机能够获得在零速时电机的额定转矩。
4)直流励磁
当选择了直流励磁功能后,变频器在启动前可自动给电机励磁,这个特性保证有足够高的启动转矩,甚至200%的电机额定转矩。例如,通过调整预励磁时间,有可能在机械抱闸释放的时候已经建立起转矩,以保持电机不会转动。
5)自动启动
变频器的自动启动功能超过一般变频器的提升启动和积分启动的性能。DTC控制方式动态性能良好,能在几毫秒测出电机的状态,在任何条件下追踪启动。
6)磁通制动
变频器能通过提高电机的磁场来提供足够快的减速。当增加电机磁通后,电机在制动过程中产生的能量能够被转化为电机的发热能量。变频器持续监视电机的状态,在磁通制动时也不停止监视。因此,磁通制动也能用于停止电机和从一个转速变换到另一个转速。后者用直流注入制动是不可能实现的。磁通制动与直流注入制动相比还有其它一些优点:
A、在停止命令给出后,制动迅速启动。在直流注入制动中,在停止命令给出后通常有500ms延时,制动才能启动。
B、电机冷却的斜率更高。在磁通制动过程中电机定子的电流增加。在直流注入制动过程中电机的转子电流增加。定子比转子冷却的斜率更高。
7)磁通优化
ABB变频器的磁通优化减少了总能耗,并且减小了当传动运行在低于额定负载时的电机噪音。总效率(电机和传动)能提高1%到10%,大小取决于负载转矩和速度。
7.系统中变频器部分先进功能简述如下:
1)速度监视
本功能用于监测电机速度:确定电机零速旋转、在电机超速时给出跳闸信号。
2)转矩监视
监测电机在加速和减速时是否能够跟随速度给定,在正常运行和加/减速期间是否产生过度的速度偏差
3)快速停车
可设定不同的停车类型:A.仅带有转矩限制;B.带有转矩限制和机械制动C.进带有机械制动
4)其他还有:
转矩验证、功率优化、位置测量等等很多专门用于提升应用的功能,变频器本身具有松绳及过载保护功能。
8.后记
变频调速系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是对于许多特殊应用的场合,恶劣的环境,系统响应快的地方必须要求高性能的变频系统和最优解决方案,并且用户对于变频器的可靠要求也越来越高,本公司将一如既往从用户的具体要求出发,针对特殊的应用环境和特殊的使用要求,为用户提供高性能、价格合理的变频系统和最优解决方案。
感谢29700669博士提供的相关资料
⑹ 矿用绞车及矿井提升机的主要结构和工作原理是什么
矿用绞车是用于矿山,借助于钢丝绳牵引以实现其工作目的的设备。包括“摩擦轮运输绞车
绞车按照动力分为手动、电动、液压三类。从用途上分类可分为建筑用绞车和船用绞车。
绞车按照功能可以分为:船用绞车、工程绞车、矿用绞车、电缆绞车等等。
按照卷筒形式分为单卷筒和双卷筒。
按照卷筒分布形式有分为并列双卷筒和前后双卷筒。
特殊型号的绞车有:变频绞车、双筒绞车、手刹杠杆式双制动绞车、带限位器绞车、电控绞车、电控手刹离合绞车、大型双筒双制动绞车、大型外齿轮绞车、大型液压式绞车、大型外齿轮带排绳器绞车、双曳引轮绞车、大型液压双筒双制动绞车、变频带限位器绳槽绞车。
手动绞车
手动绞车的手柄回转的传动机构上装有停止器(棘轮和棘爪),可使重物保持在需要的位置。装配或提升重物用的手动绞车还应设置安全手柄和制动器。手动绞车一般用在起重量小、设施条件较差或无电源的地方。
电动绞车
电动绞车广泛用于工作繁重和所需牵引力较大的场所。单卷筒电动绞车(图)的电动机经减速器带动卷筒,电动机与减速器输入轴之间装有制动器。为适应提升、牵引和回转等作业的需要,还有双卷筒和多卷筒装置的绞车。一般额定载荷低于10T的绞车可以设计成电动绞车。
液压绞车
液压绞车主要是额定载荷较大的绞车,一般情况下10T以上到5000T的绞车设计成液压绞车。
例:安装在直升机上的救援设备,主要功用是将人或物吊起、放下,自有动力,可控制,直升机在保持高度悬停时,通过绞车手的控制可收放钢索将人或物吊起放下。
矿井提升机,绞车,是一种大型提升机械设备。由电机带动机械设备,以带动钢丝绳从而带动容器在井筒中升降,完成输送任务。矿井提升机是由原始的提水工具逐步发展演变而来。现代的矿井提升机提升量大,速度高,安全性高,已发展成为电子计算机控制的全自动重型矿山机械。
矿井提升机主要由电动机、减速器、卷筒(或摩擦轮)、制动系统、深度指示系统、
测速限速系统和操纵系统等组成,采用交流或直流电机驱动。按提升钢丝绳的工作原理分缠绕式矿井提升机和摩擦式矿井提升机。缠绕式矿井提升机有单卷筒和双卷筒两种,钢丝绳在卷筒上的缠绕方式与一般绞车类似。单筒大多只有一根钢丝绳,连接一个容器。双筒的每个卷筒各配一根钢丝绳,连接两个容器,运转时一个容器上升,另一个容器下降。缠绕式矿井提升机大多用于年产量在120万吨以下、井深小于400米的矿井中。摩擦式矿井提升机的提升绳搭挂在摩擦轮上,利用与摩擦轮衬垫的摩擦力使容器上升。提升绳的两端各连接一个容器,或一端连接容器,另一端连接平衡重。摩擦式矿井提升机根据布置方式分为塔式摩擦式矿井提升机(机房设在井筒顶部塔架上)和落地摩擦式矿井提升机(机房直接设在地面上)两种。按提升绳的数量又分为单绳摩擦式矿井提升机和多绳摩擦式矿井提升机。后者的优点是:可采用较细的钢丝绳和直径较小的摩擦轮,从而机组尺寸小,便于制造;速度高、提升能力大、安全性好。年产120万吨以上、井深小于2100米的竖井大多采用这种提升机。
⑺ 电动绞车中的蜗杆蜗轮减速器的课程设计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
前言
课程设计是考察学生全面在掌握基本理论知识的重要环节。根据学院的教学环节,在2006年6月12日-2006年6月30日为期三周的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本次是设计一个蜗轮蜗杆减速器,减速器是用于电动机和工作机之间的独立的闭式传动装置。本减速器属单级蜗杆减速器(电机——联轴器——减速器——联轴器——带式运输机),本人是在周知进老师指导下独立完成的。该课程设计内容包括:任务设计书,参数选择,传动装置总体设计,电动机的选择,运动参数计算,蜗轮蜗杆传动设计,蜗杆、蜗轮的基本尺寸设计,蜗轮轴的尺寸设计与校核,减速器箱体的结构设计,减速器其他零件的选择,减速器的润滑等和A0图纸一张、A3图纸三张。设计参数的确定和方案的选择通过查询有关资料所得。
该减速器的设计基本上符合生产设计要求,限于作者初学水平,错误及不妥之处望老师批评指正。
设计者:殷其中
2006年6月30日
参数选择:
总传动比:I=35 Z1=1 Z2=35
卷筒直径:D=350mm
运输带有效拉力:F=6000N
运输带速度:V=0.5m/s
工作环境:三相交流电源
有粉尘
常温连续工作
一、 传动装置总体设计:
根据要求设计单级蜗杆减速器,传动路线为:电机——连轴器——减速器——连轴器——带式运输机。(如图2.1所示) 根据生产设计要求可知,该蜗杆的圆周速度V≤4——5m/s,所以该蜗杆减速器采用蜗杆下置式见(如图2.2所示),采用此布置结构,由于蜗杆在蜗轮的下边,啮合处的冷却和润滑均较好。蜗轮及蜗轮轴利用平键作轴向固定。蜗杆及蜗轮轴均采用圆锥滚子轴承,承受径向载荷和轴向载荷的复合作用,为防止轴外伸段箱内润滑油漏失以及外界灰尘,异物侵入箱内,在轴承盖中装有密封元件。 图2.1
该减速器的结构包括电动机、蜗轮蜗杆传动装置、蜗轮轴、箱体、滚动轴承、检查孔与定位销等附件、以及其他标准件等。
二、 电动机的选择:
由于该生产单位采用三相交流电源,可考虑采用Y系列三相异步电动机。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结构简单,工作可靠,价格低廉,维护方便,启动性能好等优点。一般电动机的额定电压为380V
根据生产设计要求,该减速器卷筒直径D=350mm。运输带的有效拉力F=6000N,带速V=0.5m/s,载荷平稳,常温下连续工作,工作环境多尘,电源为三相交流电,电压为380V。
1、 按工作要求及工作条件选用三相异步电动机,封闭扇冷式结构,电压为380V,Y系列
2、 传动滚筒所需功率
3、 传动装置效率:(根据参考文献《机械设计课程设计》 刘俊龙 何在洲 主编 机械工业出版社 第133-134页表12-8得各级效率如下)其中:
蜗杆传动效率η1=0.70
搅油效率η2=0.95
滚动轴承效率(一对)η3=0.98
联轴器效率ηc=0.99
传动滚筒效率ηcy=0.96
所以:
η=η1•η2•η33•ηc2•ηcy =0.7×0.99×0.983×0.992×0.96 =0.633
电动机所需功率: Pr= Pw/η =3.0/0.633=4.7KW
传动滚筒工作转速: nw=60×1000×v / ×350
=27.9r/min
根据容量和转速,根据参考文献《机械零件设计课程设计》 毛振扬 陈秀宁 施高义 编 浙江大学出版社 第339-340页表附表15-1可查得所需的电动机Y系列三相异步电动机技术数据,查出有四种适用的电动机型号,因此有四种传动比方案,如表3-1:
表3-1
方案 电动机型号 额定功率
Ped kw 电动机转速 r/min 额定转矩
同步转速 满载转速
1 Y132S1-2 5.5 3000 2900 2.0
2 Y132S-4 5.5 1500 1440 2.2
3 Y132M2-6 5.5 1000 960 2.0
4 Y160M-8 5.5 750 720 2.0
综合考虑电动机和传动装置的尺寸、重量、价格和减速器的传动比,可见第3方案比较适合。因此选定电动机机型号为Y132M2-6其主要性能如下表3-2:
表3-2
中心高H 外形尺寸
L×(AC/2+AD)×HD 底角安装尺寸
A×B 地脚螺栓孔直径K 轴身尺寸
D×E 装键部位尺寸
F×G×D
132 515×(270/2+210)×315 216×178 12 38×80 10×33×38
四、运动参数计算:
4.1蜗杆轴的输入功率、转速与转矩
P0 = Pr=4.7kw
n0=960r/min
T0=9.55 P0 / n0=4.7×103=46.7N .m
4.2蜗轮轴的输入功率、转速与转矩
P1 = P0•η01 = 4.7×0.99×0.99×0.7×0.992 =3.19 kw
nⅠ= = = 27.4 r/min
T1= 9550 = 9550× = 1111.84N•m
4.3传动滚筒轴的输入功率、转速与转矩
P2 = P1•ηc•ηcy=3.19×0.99×0.99=3.13kw
n2= = = 27.4 r/min
T2= 9550 = 9550× = 1089.24N•m
运动和动力参数计算结果整理于下表4-1:
表4-1
类型 功率P(kw) 转速n(r/min) 转矩T(N•m) 传动比i 效率η
蜗杆轴 4.7 960 46.75 1 0.679
蜗轮轴 3.19 27.4 1111.84 35
传动滚筒轴 3.13 27.4 1089.24
五、蜗轮蜗杆的传动设计:
蜗杆的材料采用45钢,表面硬度>45HRC,蜗轮材料采用ZCuA110Fe3,砂型铸造。
以下设计参数与公式除特殊说明外均以参考由《机械设计 第四版》 邱宣怀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1996年 第13章蜗杆传动为主要依据。
具体如表3—1:
表5—1蜗轮蜗杆的传动设计表
项 目 计算内容 计算结果
中心距的计算
蜗杆副的相对滑动速度
参考文献5第37页(23式) 4m/s<Vs<7m/s
当量摩擦
系数 4m/s<Vs<7m/s
由表13.6取最大值
选[ ]值
在图13.11的i=35的线上,查得[ ]=0.45
[ ]=0.45
蜗轮转矩
使用系数 按要求查表12.9
转速系数
弹性系数 根据蜗轮副材料查表13.2
寿命系数
接触系数 按图13.12I线查出
接触疲劳极限 查表13.2
接触疲劳最小安全系数 自定
中心距
传动基本尺寸
蜗杆头数
Z1=1
蜗轮齿数模数
m=10
蜗杆分度圆 直径
或
蜗轮分度圆
直径
mm
蜗杆导程角
表13.5
变位系数 x=(225-220)/10=0.5 x=0.5
蜗杆齿顶圆 直径 表13.5
mm
蜗杆齿根圆 直径 表13.5
mm
蜗杆齿宽
mm
蜗轮齿根圆直径
mm
蜗轮齿顶圆直径(吼圆直径)
mm
蜗轮外径
mm
蜗轮咽喉母圆半径
蜗轮齿宽 B =82.5
B=82mm
mm
蜗杆圆周速度
=4.52 m/s
相对滑动速度
m/s
当量摩擦系数 由表13.6查得
轮齿弯曲疲劳强度验算
许用接触应力
最大接触应力
合格
齿根弯曲疲劳强度 由表13.2查出
弯曲疲劳最小安全系数 自取
许用弯曲疲劳应力
轮齿最大弯曲应力
合格
蜗杆轴扰度验算
蜗杆轴惯性矩
允许蜗杆扰度
蜗杆轴扰度
合格
温度计算
传动啮合效率
搅油效率 自定
轴承效率 自定
总效率
散热面积估算
箱体工作温度
此处取 =15w/(m²c)
合格
润滑油粘度和润滑方式
润滑油粘度 根据 m/s由表13.7选取
润滑方法 由表13.7采用浸油润滑
六、蜗杆、蜗轮的基本尺寸设计
6.1蜗杆基本尺寸设计
根据电动机的功率P=5.5kw,满载转速为960r/min,电动机轴径 ,轴伸长E=80mm
轴上键槽为10x5。
1、 初步估计蜗杆轴外伸段的直径
d=(0.8——10) =30.4——38mm
2、 计算转矩
Tc=KT=K×9550× =1.5×9550×5.5/960=82.1N.M
由Tc、d根据《机械零件设计课程设计》 毛振扬 陈秀宁 施高义 编 浙江大学出版社第334页表14-13可查得选用HL3号弹性柱销联轴器(38×83)。
3、 确定蜗杆轴外伸端直径为38mm。
4、 根据HL3号弹性柱销联轴器的结构尺寸确定蜗杆轴外伸端直径为38mm的长度为80mm。
5、 由参考文献《机械零件设计课程设计》 毛振扬 陈秀宁 施高义 编 浙江大学出版社的第305页表10-1可查得普通平键GB1096—90A型键10×70,蜗杆轴上的键槽宽 mm,槽深为 mm,联轴器上槽深 ,键槽长L=70mm。
6、 初步估计d=64mm。
7、 由参考文献《机械零件设计课程设计》 毛振扬 陈秀宁 施高义 编 浙江大学出版社第189页图7-19,以及蜗杆上轴承、挡油盘,轴承盖,密封圈等组合设计,蜗杆的尺寸如零件图1(蜗杆零件图)
6.2蜗轮基本尺寸表(由参考文献《机械零件设计课程设计》 毛振扬 陈秀宁 施高义 编 浙江大学出版社第96页表4-32及第190页图7-20及表5—1蜗轮蜗杆的传动设计表可计算得)
表6—1蜗轮结构及基本尺寸
蜗轮采用装配式结构,用六角头螺栓联接( 100mm),轮芯选用灰铸铁 HT200 ,轮缘选用铸锡青铜ZcuSn10P1+* 单位:mm
a=b C x B
160 128 12 36 20 15 2 82
e n
10 3 35 380 90º 214 390 306
七、蜗轮轴的尺寸设计与校核
蜗轮轴的材料为45钢并调质,且蜗轮轴上装有滚动轴承,蜗轮,轴套,密封圈、键,轴的大致结构如图7.1:
图7.1 蜗轮轴的基本尺寸结构图
7.1 轴的直径与长度的确定
1.初步估算轴的最小直径(外伸段的直径)
经计算D6>51.7>100mm
又因轴上有键槽所以D6增大3%,则D6=67mm
计算转矩
Tc=KT=K×9550× =1.5×9550×3.19/27.4=1667.76N.M<2000 N.M
所以蜗轮轴与传动滚筒之间选用HL5弹性柱销联轴器65×142,
因此 =65m m
2.由参考文献《机械零件设计课程设计》 毛振扬 陈秀宁 施高义 编 浙江大学出版社的第305页表10-1可查得普通平键GB1096—90A型键20×110,普通平键GB1096—90A型键20×70,联轴器上键槽深度 ,蜗轮轴键槽深度 ,宽度为 由参考文献《机械设计基础》(下册) 张莹 主编 机械工业出版社 1997年的第316页—321页计算得:如下表:
图中表注 计算内容 计算结果
L1 (由参考文献《机械设计课程设计》 刘俊龙 何在洲 主编 机械工业出版社第182页表15-1查得滚动轴承6216的基本结构) L1=25
L2 自定 L2=20
L3 根据蜗轮 L3=128
L4 自定 L4=25
L5 (由参考文献《机械设计课程设计》 刘俊龙 何在洲 主编 机械工业出版社第182页表15-1查得滚动轴承6216的基本结构) L5=25
L6 自定 L6=40
L7 选用HL5弹性柱销联轴器65×142 L7=80
D1 (由参考文献《机械设计课程设计》 刘俊龙 何在洲 主编 机械工业出版社第182页表15-1查得滚动轴承6216的基本结构) D1=80
D2 便于轴承的拆卸 D2=84
D3 根据蜗轮 D3=100
D4 便于轴承的拆卸 D4=84
D5 自定 D5=72
D6 D6>51.7>100mm
又因轴上有键槽所以D6增大3%,则D6=67mm D6=67
7.2轴的校核
7.2.1轴的受力分析图
图7.1
X-Y平面受力分析
图7.2
X-Z平面受力图:
图7.3
水平面弯矩
1102123.7
521607
97 97 119
图7.4
垂直面弯矩 714000
图7.5
436150.8
合成弯矩
1184736.3
714000
681175.5
图7.6
当量弯矩T与aT
T=1111840Nmm
aT=655985.6Nmm
图7.7
7.2.2轴的校核计算如表5.1
轴材料为45钢, , ,
表7.1
计算项目 计算内容 计算结果
转矩
Nmm
圆周力 =20707.6N
=24707.6N
径向力
=2745.3N
轴向力 =24707.6×tan 20º
Fr =8992.8N
计算支承反力
=1136.2N
=19345.5N
垂直面反力
=4496.4N
水平面X-Y受力图 图7.2
垂直面X-Z受力 图7.3
画轴的弯矩图
水平面X-Y弯矩图 图7.4
垂直面X-Z弯矩图 图7.5
合成弯矩 图7.6
轴受转矩T T= =1111840Nmm
T=1111840Nmm
许用应力值 表16.3,查得
应力校正系数a a=
a=0.59
当量弯矩图
当量弯矩 蜗轮段轴中间截面
=947628.6Nmm
轴承段轴中间截面处
=969381.2Nmm
947628.6Nmm
=969381.2Nmm
当量弯矩图 图7.7
轴径校核
验算结果在设计范围之内,设计合格
轴的结果设计采用阶梯状,阶梯之间有圆弧过度,减少应力集中,具体尺寸和要求见零件图2(蜗轮中间轴)。
7.3装蜗轮处轴的键槽设计及键的选择
当轴上装有平键时,键的长度应略小于零件轴的接触长度,一般平键长度比轮毂长度短5—10mm,由参考文献1表2.4—30圆整,可知该处选择键2.5×110,高h=14mm,轴上键槽深度为 ,轮毂上键槽深度为 ,轴上键槽宽度为 轮毂上键槽深度为
八、减速器箱体的结构设计
参照参考文献〈〈机械设计课程设计》(修订版) 鄂中凯,王金等主编 东北工学院出版社 1992年第19页表1.5-1可计算得,箱体的结构尺寸如表8.1:
表8.1箱体的结构尺寸
减速器箱体采用HT200铸造,必须进行去应力处理。
设计内容 计 算 公 式 计算结果
箱座壁厚度δ =0.04×225+3=12mm
a为蜗轮蜗杆中心距 取δ=12mm
箱盖壁厚度δ1 =0.85×12=10mm
取δ1=10mm
机座凸缘厚度b b=1.5δ=1.5×12=18mm b=18mm
机盖凸缘厚度b1 b1=1.5δ1=1.5×10=15mm b1=18mm
机盖凸缘厚度P P=2.5δ=2.5×12=30mm P=30mm
地脚螺钉直径dØ dØ==20mm dØ=20mm
地脚螺钉直径d`Ø d`Ø==20mm d`Ø==20mm
地脚沉头座直径D0 D0==48mm D0==48mm
地脚螺钉数目n 取n=4个 取n=4
底脚凸缘尺寸(扳手空间) L1=32mm L1=32mm
L2=30mm L2=30mm
轴承旁连接螺栓直径d1 d1= 16mm d1=16mm
轴承旁连接螺栓通孔直径d`1 d`1=17.5 d`1=17.5
轴承旁连接螺栓沉头座直径D0 D0=32mm D0=32mm
剖分面凸缘尺寸(扳手空间) C1=24mm C1=24mm
C2=20mm C2=20mm
上下箱连接螺栓直径d2 d2 =12mm d2=12mm
上下箱连接螺栓通孔直径d`2 d`2=13.5mm d`2=13.5mm
上下箱连接螺栓沉头座直径 D0=26mm D0=26mm
箱缘尺寸(扳手空间) C1=20mm C1=20mm
C2=16mm C2=16mm
轴承盖螺钉直径和数目n,d3 n=4, d3=10mm n=4
d3=10mm
检查孔盖螺钉直径d4 d4=0.4d=8mm d4=8mm
圆锥定位销直径d5 d5= 0.8 d2=9mm d5=9mm
减速器中心高H H=340mm H=340mm
轴承旁凸台半径R R=C2=16mm R1=16mm
轴承旁凸台高度h 由低速级轴承座外径确定,以便于扳手操作为准。 取50mm
轴承端盖外径D2 D2=轴承孔直径+(5~5.5) d3 取D2=180mm
箱体外壁至轴承座端面距离K K= C1+ C2+(8~10)=44mm K=54mm
轴承旁连接螺栓的距离S 以Md1螺栓和Md3螺钉互不干涉为准尽量靠近一般取S=D2 S=180
蜗轮轴承座长度(箱体内壁至轴承座外端面的距离) L1=K+δ=56mm L1=56mm
蜗轮外圆与箱体内壁之间的距离 =15mm
取 =15mm
蜗轮端面与箱体内壁之间的距离 =12mm
取 =12mm
机盖、机座肋厚m1,m m1=0.85δ1=8.5mm, m=0.85δ=10mm m1=8.5mm, m=10mm
以下尺寸以参考文献《机械设计、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 王昆等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5年表6-1为依据
蜗杆顶圆与箱座内壁的距离 =40mm
轴承端面至箱体内壁的距离 =4mm
箱底的厚度 20mm
轴承盖凸缘厚度 e=1.2 d3=12mm 箱盖高度 220mm 箱盖长度
(不包括凸台) 440mm
蜗杆中心线与箱底的距离 115mm 箱座的长度
(不包括凸台) 444mm 装蜗杆轴部分的长度 460mm
箱体宽度
(不包括凸台) 180mm 箱底座宽度 304mm 蜗杆轴承座孔外伸长度 8mm
蜗杆轴承座长度 81mm 蜗杆轴承座内端面与箱体内壁距离 61mm
九、减速器其他零件的选择
经箱体、蜗杆与蜗轮、蜗轮轴以及标准键、轴承、密封圈、挡油盘、联轴器、定位销的组合设计,经校核确定以下零件:
表9-1键 单位:mm
安装位置 类型 b(h9) h(h11) L9(h14)
蜗杆轴、联轴器以及电动机联接处 GB1096-90
键10×70 10 8 70
蜗轮与蜗轮轴联接处 GB1096-90
键25×110 25 14 110
蜗轮轴、联轴器及传动滚筒联接处 GB1096-90
键20×110 20 12 110
表9-2圆锥滚动轴承 单位:mm
安装位置 轴承型号 外 形 尺 寸
d D T B C
蜗 杆 GB297-84
7312(30312) 60 130 33.5 31 26
蜗轮轴 GB/T297-94
30216 80 140 28.25 26 22
表9-3密封圈(GB9877.1-88) 单位:mm
安装位置 类型 轴径d 基本外径D 基本宽度
蜗杆 B55×80×8 55 80 8
蜗轮轴 B75×100×10 75 100 10
表9-4弹簧垫圈(GB93-87)
安装位置 类型 内径d 宽度(厚度) 材料为65Mn,表面氧化的标准弹簧垫圈
轴承旁连接螺栓 GB93-87-16 16 4
上下箱联接螺栓 GB93-87-12 12 3
表9-5挡油盘
参考文献《机械设计课程设计》(修订版) 鄂中凯,王金等主编 东北工学院出版社 1992年第132页表2.8-7
安装位置 外径 厚度 边缘厚度 材料
蜗杆 129mm 12mm 9mm Q235
定位销为GB117-86 销8×38 材料为45钢
十、减速器附件的选择
以下数据均以参考文献《机械零件设计课程设计》 毛振扬 陈秀宁 施高义 编 浙江大学出版社的P106-P118
表10-1视孔盖(Q235) 单位mm
A A1 A。 B1 B B0 d4 h
150 190 170 150 100 125 M 8 1.5
表10-2吊耳 单位mm
箱盖吊耳 d R e b
42 42 42 20
箱座吊耳 B H h
b
36 19.2 9..6 9 24
表10-3起重螺栓 单位mm
d D L S d1
C d2 h
M16 35 62 27 16 32 8 4 2 2 22 6
表10-4通气器 单位mm
D d1 d2 d3 d 4 D a b s
M18×1.5 M33×1.5 8 3 16 40 12 7 22
C h h1 D1 R k e f
16 40 8 25.4 40 6 2 2
表10-5轴承盖(HT150) 单位mm
安 装
位 置 d3 D d 0 D0 D2 e e1 m D4 D5 D6 b1 d1
蜗杆 10 130 11 155 180 12 13 35.5 120 125 127 8 80
蜗轮轴 10 140 11 165 190 12 13 20 130 135 137 10 100
表10-6油标尺 单位mm
d1 d2 d3 h a b c D D1
M16 4 16 6 35 12 8 5 26 22
表10-7油塞(工业用革) 单位mm
d D e L l a s d1 H
M1×1.5 26 19.6 23 12 3 17 17 2
十一、减速器的润滑
减速器内部的传动零件和轴承都需要有良好的润滑,这样不仅可以减小摩擦损失,提高传动效率,还可以防止锈蚀、降低噪声。
本减速器采用蜗杆下置式,所以蜗杆采用浸油润滑,蜗杆浸油深度h大于等于1个螺牙高,但不高于蜗杆轴轴承最低滚动中心。
蜗轮轴承采用刮板润滑。
蜗杆轴承采用脂润滑,为防止箱内的润滑油进入轴承而使润滑脂稀释而流走,常在轴承内侧加挡油盘。
1、《机械设计课程设计》(修订版) 鄂中凯,王金等主编 东北工学院出版社 1992年
2、《机械设计 第四版》 邱宣怀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1996年
3、《机械设计、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 王昆等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5年
4、《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图册》(第三版) 龚桂义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87年
5、《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第二版) 龚桂义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89年
6、简明机械设计手册(第二版) 唐金松主编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0年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 刘俊龙 何在洲 主编 机械工业出版社 1993年
《机械零件设计课程设计》 毛振扬 陈秀宁 施高义 编 浙江大学出版社1989
《机械设计 第四版》 邱宣怀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1996年
⑻ 设计题目:设计热处理车间清洗零件用的传送设备上的两级圆柱齿轮减速箱。
一, 设计任务书抄
设计袭题目:热处理车间零件清洗用传送设备的传动装置
(一)方案设计要求:
具有过载保护性能(有带传动)
含有二级展开式圆柱齿轮减速器
传送带鼓轮方向与减速器输出轴方向平行
(二)工作机原始数据:
传送带鼓轮直径___ mm,传送带带速___m/s
传送带主动轴所需扭矩T为___N.m
使用年限___年,___班制
工作载荷(平稳,微振,冲击)
(三)数据:不同,
这个帖子http://..com/question/212194494.html#here有贴图,如果需要请确认你的帖子,我收到最佳答案的通知后传你邮箱图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