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实验装置有哪些
锥形瓶、长颈漏斗、双孔橡皮塞、导管、集气瓶、水槽,过氧化氢溶液等。
检查装置气密性。方法是向长颈漏斗中加水直至浸没长颈漏斗的下端管口,然后将导管的一端浸入水中,用手紧握锥形瓶的外壁,若长颈漏斗下端形成一段水柱,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则证明装置气密性良好,再锥形瓶中装入二氧化锰,倒入过氧化氢溶液,收集氧气即可。
过氧化氢制取氧气装置禁忌
分液漏斗可以用长颈漏斗代替,但其下端应该伸入液面以下,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中逸出。
导管只需略微伸入试管塞,用止水夹关闭,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向漏斗中加入水,水面不持续下降,就说明气密性良好。
装药品时,先装固体后装液体。
该装置的优点:可以控制反应的开始与结束,可以随时添加液体。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过氧化氢、网络-实验室制氧气
② 电催化氧化的作用是什么作用原理是什么
电催化氧化技术是通过在外加电场作用下的电极反应直接降解有机污染物,或是利用电极回或催化材料答具有的催化活性,产生大量具有强氧化性的自由基对有机污染物进行降解。电催化氧化技术因为具有突出的氧化能力,对反应条件要求不高,不易造成二次污染等优点,被认为是最具应用前景的方法。
(1)本模块化设备仅消耗电能,不投加任何化学药剂,无二次污染;
(2)反应为常温常压条件下进行,操作安全、简单、灵活;
(3)多种类组合电能激发催化剂,可根据客户需求自由组合,高效稳定;
(4)催化剂载体为稳定态合金无消耗,组分化学性质稳定无毒,寿命长可重复使用,保证催化反应持久高效;
(5) LEC催化氧化装置模块化组装,可快速实现工程应用,系统运行自动化程度高,无人力操作负担;
(6) 反应设备体积紧凑,占地面积小,基础土建施工周期短,节省土建投资;
(7)LEC催化氧化降解速度快,能耗低。应用于预处理可分解转化有毒污染物,提高废水可生化性,应用于深度处理出水可实现达标排放或回用。
③ CO2怎样回收和捕集技术介绍
回收设备常用的CO2回收利用方法有:
1.溶剂吸收法。使用溶剂对CO2进行吸收和解吸,CO2浓度可达98%以上。该法只适合于从低浓度CO2废气中回收CO2,且流程复杂,操作成本高。
2.变压吸附法。采用固体吸附剂吸附混合气中的CO2,浓度可达60%以上。该法只适合于从化肥厂变换气中脱除CO2,且CO2浓度太低不能作为产品使用。
3.有机膜分离法。利用中空纤维膜在高压下分离CO2,只适用于气源干净、需用CO2浓度不高于90%的场合。目前该技术在国内处于开发阶段。
4.催化燃烧法。利用催化剂和纯氧气把CO2中的可燃烧杂质转换成CO2和水。该法只能脱除可燃杂质,能耗和成本高,已被淘汰。
上述方法生产的CO2都是气态,都需经吸附精馏法进一步提纯净化、精馏液化,才能进行液态储存和运输。吸附精馏技术是上述方法在接续过程中必须使用的通用技术。
美国电力研究院(EPRI)所作的研究指出,在发电厂中采用氨洗涤可使CO2减少10%,而较老式的MEA(胺洗涤)法可使CO2减少29%。
世界新的CO2回收和捕集技术正在加快发展之中。
1.脱除CO2新溶剂巴斯夫公司和日本JGC公司已开始联合开发一种新技术,可使天然气中含有的CO2脱除和贮存费用削减20%。该项目得到日本经济、贸易和工业省的支持。CO2可利用吸收剂如单乙醇胺(MEA)从燃烧过程产生的烟气中加以捕集。然而,再生吸收剂需额外耗能,对于MEA,从烟气中回收CO2需耗能约900千卡/千克CO2,这通常是不经济的。日本三菱重工公司(MHI)与关西电力公司(KEPCO)合作,开发了新工艺,可给CO2回收途径带来新的变化。MHI发现的CO2新吸收剂是称为KS-1和KS-2的位阻胺类,其回收所需能量比MEA所需能量约少20%。因为KS-1和KS-2对热更稳定、腐蚀性也比MEA小,因此操作时胺类的总损失约为常规吸收剂的1/20。对于能量费用不昂贵的地区,大规模装置使用新的工艺,CO2回收费用(包括压缩所需费用)约为20美元/吨CO2,它比基于MEA的常规方法低约30%。MHI已在马来西亚一套尿素装置上验证了这一技术,可从烟气中回收200吨CO2/日。
2.基于氨的新工艺美国Powerspan公司开发了ECO2捕集工艺,可使用含水的氨(AA)溶液从电厂烟气(FG)中捕集CO2。这是该公司与美国能源部国家能源技术实验室(NETL)共同研究的成果。BP替代能源公司与Powerspan公司正在开发和验证Powerspan公司称为ECO2基于氨的CO2捕集技术,并将使其用于燃煤电厂从而推向商业化。这种后燃烧CO2捕集工艺适用于改造现有的燃煤发电机组和新建的燃煤电厂。ECO2捕集工艺与Powerspan公司的电催化氧化技术组合在一起,使用氨水吸收大量SO2、NOx和汞。CO2加工步骤设置在ECO的SO2、NOx和汞脱除步骤的下游。根据美国国家能源技术实验室(NETL)等对使用含水的氨吸收CO2进行的研究表明,传统的MEA工艺用于CO2脱除,CO2负荷能力(吸收每千克CO2/千克吸收剂)低,有高的设备腐蚀率,胺类会被其他烟气成分降解,同时吸收剂再生时能耗较高。比较而言,氨水有较高的负荷能力,无腐蚀问题,在烟气环境下不会降解,可使吸收剂补充量减少到最小,再生所需能量很少,而且成本大大低于MEA。尤其是NETL采用的Powerspan公司开发的氨水工艺与常规胺类相比,有以下优点:蒸汽负荷小(500Btu/磅被捕集的CO2);产生较浓缩的CO2携带物;较低的化学品成本;产生可供销售的副产物,实现多污染物控制。
3.CO2吸附技术近年来工业级和食品级CO2的标准要求越来越高,而通常采用的溶剂吸收法、变压吸附法、有机膜分离法和催化燃烧法等回收的CO2产品无法达到食品级标准要求,在工业领域的应用也受到限制。美国新开发的一种超级海绵状物质可吸收发电厂或汽车尾管排放的大量CO2。这种超级海绵状物质作为可用于净化温室气体的新方法,比现用方法(包括水溶液处理)更为有效和价格低廉。美国密歇根大学的研究人员采用化学合成方法,制取了这类海绵状物质。这种材料称为金属有机骨架(MOF)混合物,为稳定的、结晶型多孔物质,由有机链接基团组合金属簇构成。据报道,这种MOF能很好地捕集CO2。其化合物之一MOF?177在中等压力(约3.0兆帕)下,可捕集140w%(33.5毫摩尔/克)室温下的CO2,远远超过任何其他多孔材料的CO2贮存能力。超级绵状MOF-177由正八面体Zn4羧基化物簇与有机基团链接而成,这种材料有极高的表面积,达4500平方米/克,相当于每克材料有约4个足球场大小的面积。在捕集CO2后,气体在稍微加热的情况下会很容易地释放出来,然后可用于各种反应的试剂,包括制取聚碳酸酯建筑材料的聚合过程和软饮料的碳酸化。
4.利用LSCF管使CO2易于捕集一项最近的科研成果表明,采用先进陶瓷材料制作的微细管,通过控制燃烧过程,可望使发电站的温室气体排放减少至近乎于零。这种称为LSCF的材料具有从空气中过滤氧气的显著特征。这样,通过在纯氧中燃烧燃料,就可产生近乎纯CO2的气流,纯CO2具有可再加工为有用化学品的潜在商业化用途。LSCF是相对较新的材料,它原为燃料电池技术而开发,许多国家已研究了数十年之久,主要用作燃料电池的阴极。
5.分离CO2的膜法技术美国得克萨斯大学的工程技术人员开发的改进型塑料材料可大大改进从天然气中分离CO2的能力。这种新的聚合物膜可自然地仿制电池膜中才有的小孔,基于它们的形状,其独特的沙漏形状可有效地分离分子。科学工业研究组织2007年10月的评价表明,它可从甲烷中分离CO2。像海绵一样,它仅吸收某些化学品。新的塑料允许CO2或其他小分子通过沙漏形状的小孔,而天然气(甲烷)则不会通过这些相同的小孔运移。这种热重排(TR)塑料通过小孔分离CO2要优于常规膜。BennyFreeman教授的实验室研究也表明,热重排塑料膜的分离速度也较快,比常规膜去除CO2要快几百倍。
6.从大气中直接捕集CO2的技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科学家于2007年10月中旬宣布,正在加快开发从大气中直接捕集CO2的工业技术。分析认为,这样可从分散和移动的排放源中捕集全球温室气体中50%的CO2,甚至无需完全采用碳捕集和贮存(CCS)技术,据统计,大的静止点排放源产生超过0.1兆吨/年的CO2。由FrankZeman提出的技术基于KlausLackner以前在哥伦比亚大学所做的工作,已确立了这一特定的空气捕集工艺过程的热动力学的可行性。KlausLackner于1999年首次提出从空气中去除CO2以达到碳捕集和贮存的目的。新的研究成果已在美国《环境科学和技术》2007年11月版上发布。
7.海藻生物反应器去除CO2开发Chinchilla地下煤气化(UCG)从合成气制油的澳大利亚Linc能源公司2007年11月底宣布,与BioCleanCoal公司组建各持股60%和40%的合资企业,开发将工艺过程CO2转化为氧气和生物质用的海藻生物反应器。该合资公司将开发生物反应器,通过光合作用将CO2转化为氧气和固体生物质,以持久地和安全地从大气中去除CO2。Linc能源公司将在今后一年内投入100万澳元,开发原型装置,用于在Chinchilla地区运行。BioCleanCoal公司是生物技术公司,专长于利用海藻将CO2转化为氧气和生物质。
④ 实验室若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应该用什么仪器和装置原理是什么
反应容器可以是大试管
、锥形瓶和广口瓶等,配以单孔或双空橡皮塞(与分液漏斗或长颈漏斗)、导管、橡皮管等,反应原理:二氧化锰催化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氧气和水。
⑤ 制取氧气的反应装置
装置选择
用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制氧气选甲装置:固体与固体加热制气体(实验室常用说法:固固加热型)
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步骤:查—装—定—点—收—离—熄
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实验示意图
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实验示意图
装----装药品
定----把试管固定到铁架台上
点----点燃酒精灯加热(先预热,注意:一律先让试管均匀受热,否则会因冷热不均炸裂试管)
收----收集气体(可以使用排水法、向上排空气法)
离----把导管从水槽中取出(如果使用向上排空气法,此步骤基本不需要,但是最好先取出导管再盖上玻片)
熄----熄灭酒精灯
(可方便记忆为:茶庄定点收利息)
注意点
1.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倒流回试管底部使炸裂试管;
2.药品平铺在试管的底部:先预热(均匀受热),之后可以将酒精灯的外焰对准装有药品部位定向加热
3.铁夹夹在离管口约1/3处;
4.导管应稍露出橡皮塞:便于气体排出(大约0.5cm);
5.试管口应放一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并堵塞导管,使所制得气体无法较好排出;
6.排水法收集时,待气泡均匀连续冒出时再收集(刚开始排出的是试管中的空气,防止收集气体不纯);
7.实验结束时,先导气管出水,再灭酒精灯:防止冷凝水回流试管炸裂;
8.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时,导管伸到集气瓶底部:以便把空气排尽。
过氧化氢(双氧水)制氧气
步骤:查---装---收
过氧化氢(双氧水)制氧气实验示意图
过氧化氢(双氧水)制氧气实验示意图
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用夹子把导管夹上(应使用两节导管,中间用较短橡皮管连接,便于检查),然后往长颈漏斗中加水,长颈漏斗的颈部中的水柱如不下降,则说明气密性良好
装---装药品,先装固体,后装液体(防止液体飞溅)
收---收集气体(同上高锰酸钾收集法)
注意点
①长颈漏斗的颈部应在液面以下(液封):防止气体从长颈漏斗泄露,可用分液漏斗代替(控制反应速率);
②导管应稍露出橡皮塞:便于气体排出。
氧气检验
检验方法:
检验: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如果木条复燃,证明是O2。
验满: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瓶口,如果木条复燃,证明O2已满。
排水法:
刚开始排出的是试管中的空气,等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才是纯氧
实验室制取氧气是初级化学的一个实验,通常二氧化锰是催化剂,实验完毕后,可以用过滤法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