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观测点的装备
1.钻孔
绝大部分的钻孔在第四纪松散的岩层中,只有少部分在坝址区基岩岩层中。
第四纪松散岩层中的钻孔设置了过滤管,过滤管的直径一般为89、75mm,最小的为2吋。过滤管孔眼排列呈梅花形,蜂孔的直径为1.5cm左右。过滤网的采用,是根据含水层的颗粒而决定的,允许细颗粒进入50%,一般采用80~100号的铜丝网。过滤网焊在过滤管外壁或焊接在管外骨架上。为了避免过滤网在下置的过程中,或与围填料直接接触中受到损坏,一般在铜丝过滤网外再包扎一层一般窗户上用的铁丝网。在观测管与井壁之间投入填料,用以起天然过滤作用。围填料直径大于过滤器网眼,一般为0.2~1.0cm。
此外,在孔口设有保护设备,是一个用水泥、砂、小砾石拌成的混凝土箱套,固定在孔口,使观测管的上余部分伸入箱套内,在箱套顶加设井口盖。为了防止大气降雨流入钻孔内以及孔口装置的下沉,在孔口周围填高并夯实。这种孔口保护装置,给它取名叫洋灰帽。
在三门峡坝址区基岩地层中的钻孔,一般均未下观测管,但在上覆有黄土类土或基岩风化层的钻孔,为避免地面下沉,在风化层以上部分全以铁套管加固,并在表土与基岩接触处的管与井壁之间以水泥封闭。在管口设井盖并加锁。这是为了防止在雨季地表水流进孔内,并将套管与地面之间的缝隙以水泥堵塞。由于过去坝址区未曾重视这个问题,以至有好几个钻孔,在雨季时地表水流进孔内,影响了地下水的观测精度。
部分观测孔为分层观测孔:是在同一个钻孔内分别观测二个或二个以上含水层的地下水位,当然观测的精确程度决定于止水工作的可靠性。分层观测孔分布在三门峡坝址区,观测的含水层,为闪长玢岩与下煤系及第三纪红色岩系与上煤系。采用的观测管是75mm和1吋两种。1吋管下在上部的含水层中,在中间的隔水层,以水泥止水。止水的办法是,先将带过滤管的观测管放入孔内,相当于止水深度。在观测的下部外套一层胶皮环,它可堵塞观测管和井壁之间的空隙,然后用1吋管子,插入观测管和井壁之间,下到止水深度,从1吋管内灌注水泥至3~5m为止,然后将1吋管子取出(其详细工作方法参照列宁格勒设计院所编的止水工作规程)。
每一个观测孔的孔口高程和位置(坐标),均用水准测量。
2.泉
本区泉水的涌水量一般在0.3L/s左右,故采用容积法观测流量,其方法极为简便。即在泉的出口处,放置一个固定体积的木桶,测出流满一桶水所需的时间,反复数次,根据平均的时间和一桶水的容量,计算泉水的涌水量。
3.河水尺
本区所有采用的水尺,是矮桩式和悬锤式两种,在河床较平缓有漫滩的地段,皆采用了矮桩式水尺,虽然矮桩式水尺具有一定的优点,但由于河水忽涨忽落,水尺易被河水冲走,影响到水位观测。故在基岩构成的河床或河岸陡的地方,都采用悬锤式的水尺,如坝址区。
② 有哪些种类的海洋观测仪器
逯玉佩观察和测量海洋现象的基本工具.通常指采样、测量、 观察、 分析和数据处理等设备.海洋观测仪器主要是为了满足海洋学研究的需要而设计的,有些国家以海洋学仪器命名,中国习惯上称为海洋仪器.
发展概况 早在15世纪中叶,便有人研制测量海水深度的仪器但是比较简便而又可靠的测温工具,是1874年研制出的.随后又设计出埃克曼海流计.20世纪初研制出了.1938年研制出机械式,从而可以快速观测水温随深度的变化.直到20世纪50年代以前,海洋观测主要使用机械式仪器,回声测深仪是唯一的电子式测量装置.60年代以后,海洋观测仪器在设计上大量采用新技术,逐步实现了电子化.海洋观测仪器的电子化,是从单项测量仪器开始的,以后又发展多要素的综合仪器,例如.今后,海洋观测仪器将不断改进结构,降低功耗,增加可靠性,除传感器多样化外,信号形式和仪器终端将日趋通用化,并进一步向智能化发展.
海洋观测仪器的种类 海洋观测仪器可以按照结构原理分为声学式仪器、光学式仪器、电子式仪器、机械式仪器,以及遥测遥感仪器等.还可以根据运载工具不同,划分成船用仪器、潜水器仪器、浮标仪器、岸站仪器和飞机、卫星仪器.其中船用海洋观测仪器品种最多,按其操作方式又可分为投弃式、自返式、悬挂式、拖曳式等.投弃式仪器使用时将其传感器部分投入海中,观测的数据通过导线或无线电波传递到船上,传感器用后不再回收.自返式仪器观测时沉入海中,完成测量或采样任务后卸掉压载物,借自身浮力返回海面.悬挂式仪器利用船上的绞车吊杆从船舷旁送入海中,在船只锚碇或漂流的情况下进行观测.拖曳式仪器工作时从船尾放入海中,拖曳在船后进行走航观测.
海洋观测仪器对使用者来说,通常按所测要素分类.例如测温仪器、测盐仪器、测波仪器、测流仪器、营养盐仪器、重力和磁力仪器、底质探测仪器、浮游生物与底栖生物仪器等等.将它们归纳起来可以划分成 4大类,即海洋物理性质观测仪器、海洋化学性质观测仪器、海洋生物观测仪器、海洋地质及地球物理观测仪器.
海洋物理性质观测仪器 用于观测海洋中的声、光、温度、密度、动力等现象.因为海水密度不便直接测定,通常用温度、盐度和压力值计算得到,所以盐度取代密度成为一个必测参数.观测海水温度、盐度和压力的仪器,20世纪60年代以前只能用颠倒温度表、、滴定管和机械式深温计(BT),现在则用电子式盐温深测量仪(STD或CTD)等船只走航测温常用投弃式深温计(XBT).空中遥感观测海水温度则用红外辐射温度计
.岸边潮汐观测使用浮子式,外海测潮采用压力式自容仪,大洋潮波的观测依靠卫星上的雷达测高仪.海浪观测仪器的品种比较繁杂,有各种形式的测波杆、压力式、光学原理的测波仪、超声波式测波仪.近年用得较多的是加速度计式测波仪.海流观测相当困难,或用仪器定点测量,或用漂流物跟踪观测.定点测流是海洋观测中常用的办法,所用仪器有转子式海流计、电磁式海流计、声学海流计等,其中最流行的是转子式仪器(见).海洋声参数仪器主要有,用以观测声波在海水里的传播速度.海洋光参数仪器有透明度计和照度计,用以观测海水对光线的吸收和海洋自然光场的强度.
海洋化学性质观测仪器 海洋观测中所用的化学仪器,主要用来测定海水中各种溶解物的含量.60年代以前,除少数几项可在船上用滴定管和目力比色装置完成外,大部分项目要保存样品带回陆上实验室分析.60年代以后,调查船上逐渐采用船用、船用pH计、溶解氧测定仪,以及船用分光光度计和船用荧光计.近年来船用单项化学分析仪器与自动控制装置相结合,形成船用多要素的自动测定仪器.这种综合仪器还可配备电子计算机
,提高其自动化程度.船用化学分析仪器的工作原理大致分两类:一类用传感器(主要为电极)直接测定化学参数;一类通过样品显色进行光电比色测定.目前,海水中的各种营养盐靠比色仪器测定,pH值、溶解氧、氧化-还原电位等利用电极式仪器测定.
海洋生物观测仪器 海洋生物种类繁多,从微生物、浮游生物、底栖生物到游泳生物,相应有不同的观测仪器.海水中的微生物需采样后进行研究,采样工具有复背式采水器和无菌采水袋.浮游生物采样器主要有浮游生物网和浮游生物连续采集器.底栖生物采样使用海底拖网、采泥器和取样管.游泳生物采样依靠鱼网,观察鱼群使用鱼探仪(见).海洋初级生产力的观测,除利用化学仪器测营养盐,利用光学仪器测定光场强度之外,还用荧光计测定海水中的叶绿素含量.为了观察海洋生物在海中的自然状态,需要利用水中摄象,有时还得使用.可使人们在海底停留较长时间,是观察海洋生物活动情况的良好设备.
海洋地质及地球物理观测仪器 底质取样设备是最早发展的海洋地质仪器,分表层取样设备与柱状取样设备两类.表层取样设备又称采泥器,有重力式采泥器、弹簧式采泥器和箱式采泥器,其中箱式采泥器能保持沉积物原样.底质柱状采样工具有重力取样管、振动活塞取样管、重力活塞取样管和水下浅钻,有一种靠玻璃浮子装置使柱状样品上浮的重力取样管称为自返式取样管.结合底质取样,还可进行海底照相.回声测深仪是观测水深、地貌和地层结构最常用的仪器.又称地貌仪,安装在船壳上或拖曳体上,可以观测海底地貌.利用声波在海底沉积物中的传播和反射测出地层结构.海洋地球物理仪器有重力仪(见)、磁力仪(见)和地热计等.
③ 怎样使用测绘仪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由光电测距仪,电子经纬仪,微处理仪及数据记录装置融为一体的电子速测仪(简称全站仪)正日臻成熟,逐步普及。这标志着测绘仪器的研究水平制造技术、科技含量、适用性程度等,都达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全站仪是指能自动地测量角度和距离,并能按一定程序和格式将测量数据传送给相应的数据采集器。全站仪自动化程度高,功能多,精度好,通过配置适当的接口,可使野外采集的测量数据直接进入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或进入自动化绘图系统。与传统的方法相比,省去了大量的中间人工操作环节,使劳动效率和经济效益明显提高,同时也避免了人工操作,记录等过程中差错率较高的缺陷。
假设:测站点坐标为(500,300,362),后视点坐标为(500,445,456),测点坐标为(471.7,777.9,385)(以CAD画出的)。如何直接测出测点坐标?一般来说分为这样几步:
1.输入坐标,测站点、后视点及要测的碎布点事先是家里输入进去的。具体可以参考数据录入这一块。
2.到了野外,首先是一起对中整平,开机后,进入坐标测量。
3.设置测站点。
4.设置后视点,这是很关键的是仪器不同,方法不同。
一般都要,拟设好后视点后,要对后视点进行一次测量,这个过程实际就是陪准坐标系统。配好以后一起会将测量的后视点坐标直接显示出来,这时候你可以和己有的坐标对照一下。一般来说,二者之差不大于5cm就可以啦。
5.测量。
注意:一般全站仪测角精度都不是很高。还有对中误差,后视误差等等,要求精度高可以用GPS静态测量。
各位朋友,如果对我们东英时代的讲解还有不清楚的地方,欢迎留言提问或者私信哦!我们将为大家一一解答,也欢迎各位学测量的朋友到学校考察,培训,全面系统化的学习,最终达到掌握测量知识技能,成为一名优秀的测量员。
④ 土体或排水板内真空度观测常用哪些仪器
真空预压属于排水固结法测量仪
本发明涉及一种真空固结状态下测量土体某点真空度及孔压的实验装置,特别是涉及真空固结状态下对衰减现象的研究,能提供科学有效的数据。本发明还涉及一种上述真空固结状态下测量土体某点真空度及孔压的实验装置的试验操作方法。
背景技术:
真空预压属于排水固结法的一种高真空击密法,是一种快速加固地基的新技术,近年来被用于软土地区的地基处理。真空预压法适用于建筑工程超软地基的加固,特别是不良基础施工的填土同时也适用于饱和均质钻性土及含薄层砂夹层的粘性土,其工作原理是使土体中的孔隙水流入砂井并被排出以达到固结的目的。
但是随着固结的进行,淤泥厚度不同固结程度不同,不同方向上出现了衰减现象。需要我们对真空固结状态下的土体进行真空度和孔隙水压力的测量。目前测量仪器有真空表和孔隙水压计,但是真空表在抽真空状态下淤泥会将真空表插入淤泥部分导管堵塞,且非空心状态,真空表无法准确测量真空固结状态下土体某点真空度。另外,在实际工程中无法保证淤泥一定是饱和状态,在使用孔压计测量的时候无法保证数据的准确性,且在负压状态下,孔压计的参数与真空度的数据对比欠佳,无法得出衰减呈现何种方式以及衰减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真空固结状态下测量土体某点真空度及孔压的实验装置,该实验装置能够更加方便快捷且精准的测得地下土体某点真空度和孔压数据。
为此,本发明提供的真空固结状态下测量土体某点真空度及孔压的实验装置,其特征是:包括连接管道,连接管道包括相互对接的上部储水管道、中管道、中间内腔和下管道,所述中管道内装入有上部实验土体,所述下管道内装入有下部实验土体,所述中管道和下管道的土体上下端分别设置有滤膜,滤膜能够透水,所述上部储水管道中存储有蒸馏水,下管道通过进导管与蓄水腔连接,蓄水腔通出导管与抽水机构连接,蓄水腔除进导管和出导管外其他部位密封状态,所述中间内腔与负压真空表连接,所述进导管上连接有负压真空表。
优选的,所述上部储水管道和下管道配置有对接机构,中管道和下管道连接并打入土体取地下土体。
优选的,所述中间内腔设置于中间管道内,中间管道上端与所述中管道连接、下端与所述下管道连接。
优选的,所述连接管道配置有安装座,安装座上设置有负压真空表、蓄水腔和抽水机构,负压真空表包括上负压真空表和下负压真空表,所述安装座包括底座、主轴和安装架,安装架的套接孔套接在主轴上并可沿主轴上下移动,安装架与主轴的套接处配置有可解锁的锁杆,锁杆配置有手轮,锁杆穿过安装架与套接孔中的锁紧瓦转动连接,所述中间管道固定设置在安装架上,所述上负压真空表固定在安装架上,中间管道通过处于安装架上的上部通道与所述上负压真空表导通;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可与下管道对接的对接端口,对接端口与设置于底座上的下部通道导接,所述蓄水腔、下负压真空表和抽水机构固定设置于所述底座上,下负压真空表与下部通道导通,所述下部通道的外端与所述蓄水腔连接,蓄水腔与所述抽水机构连接。
优选的,所述负压真空表外设置有对准负压真空表表盘的存储式摄像机。
优选的,所述负压真空表外配置有电子读数系统,电子读数系统与计算机连接,计算机随时记录负压真空表数据。
⑤ 基坑监测用什么仪器
问题一:基坑在线监测需要用到哪些设备? 基坑监测中 传感器部分 表面位移监测可以用GPS,或者静力水准仪;深部位移监测可以用固定式测斜仪,或者多点位移计;地下水位监测可以用渗压计;周边建筑物变形监测可以用GPS,或者固定式测斜盒,或者静力水准仪,或者裂缝计;应力应变监测可能用到的有应变计,土压力计,钢筋计,轴力计。采集设备有便携式读数仪,还有自动采集仪。我们用过华测智创的,可以咨询下。
问题二:基坑监测需要那些测量仪器 全站仪一套就解决了
问题三:关于基坑水平移位监测具体要怎么做,用什么仪器,详细点 30分 根据基坑支护方案中监测测要求,在基坑周围典型特征点埋设变形监测点,并选好观测基点。观测基点要求必须牢固可靠,与监测点通视条件要好无遮挡。编制好监测记录表,记录表中除有观测时间、监测点坐标、位移值、累计位移值等,在醒目位置标示报警值。最好采用全站仪,同时要求固定人员及仪器,中途不要换人换仪器,以此消除偶然误差。先期观测频率高,后期均衡观测。
问题四:基坑监测的设备技术 基坑监测仪器设备及技术措施5.1 仪器设备本项目投入仪器设备见表5-1:表5-1 使用仪器设备一览表 序号 仪器名称 数量 精度 1 苏州一光DS05水准仪 1台 ≤0.5mm 2 南方NTS-350全站仪 1台 5mm+3ppm、±2 3 测读计 1台 2 铟钢水准标尺 2把 ±0.02mm 3 测斜仪 1台 ±0.1mm 4 水位计 1台 ±1mm 5 卡尺 1把 ±1mm 6 办公电脑 1台 7 打印机 1台 5.2 监测精度在监测工作中,监测精度应满以下要求:1、高程采用水准测量,进行闭合路线或往返耐租培观测:按照要求水准每站观测高程中误差为+0.5mm,每月对水准每站进行检测,检测结果中误差均小于+0.2mm。水准附合路线,其附合差为±1.0√Nmm(N为测站数);2、基坑围护桩体测斜误差≤0.5mm;3、平面位移监测误差≤1mm;4、根据要求水准仪“i”角不大于6秒;所以我们每月对水准仪进行“i”角检测,控制“i”角在6秒内。5.3 质量保证措施1、认真执行我公司ISO9001质量保证体系文件。2、对参与本工程的人员进行详细技术和质量交底,明确各监测人员职责。3、经常和业主、监理、施工方联系,提供监测资料昌唯,及时将情况反馈到各方面。4、对投入使用的仪器定期检校,确保采集的数据真实、可靠。5、积极主动保护监测点。
问题五:基坑工程监测项目包括哪些 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方案包括:
1、工程概况。
2、建设场地型雹岩土工程条件及基坑周边环境状况。
3、监测目的和依据。
4、监测内容及项目。
5、基准点、监测点的布设与保护。
6、监测方法及精度。
7、监测期和监测频率。
8、监测报警及异常情况下的监测措施。
9、监测数据处理与信息反馈。
10、监测人员的配备。
11、监测仪器设备及检定要求。
12、作业安全及其他管理制度。
问题六:基坑塔吊监控量测如何监测?有啥方法需要用什么仪器? 一般就是打混凝土之前检查钢筋和基础大小,以及打混凝土的时候,做试块送到质检站做混凝土强度检测
问题七:要测定基坑侧壁不同深度处的水平位移,用到哪个仪器 一般用测斜仪。
测斜仪是用来监测滑坡、堤坝、深基坑和隧道等工程建筑物地下变形状况的设备。
测斜管安装在一个垂直的钻孔中,该钻孔穿过可能产生移动的地层直达稳定的地层。
测斜仪实际上就是测量测斜管的位移。第一次测量时得到测斜管位置的初始值。当发生位移时,测量值将与初始值有一个差值,通过这个差值就能判断是否发生位移。
问题八:在进行基坑监测时,要测定基坑侧壁不同深度处的水平位移,用到哪个仪器 预埋测斜管,基坑开挖期间用测斜仪测量。
问题九:基坑的监测要求 监测项目4.1 一 般 规 定4.1.1 基坑工程的现场监测应采用仪器监测与巡视检查相结合的方法。4.1.2 基坑工程现场监测的对象包括:1 支护结构;2 相关的自然环境;3 施工工况;4 地下水状况;5 基坑底部及周围土体;6 周围建(构)筑物;7 周围地下管线及地下设施;8 周围重要的道路;9 其他应监测的对象。4.1.3 基坑工程的监测项目应抓住关键部位,做到重点观测、项目配套,形成有效的、完整的监测系统。监测项目尚应与基坑工程设计方案、施工工况相配套。4.2 仪 器 监 测4.2.1 基坑工程仪器监测项目应根据表4.2.1进行选择。4.2.2 当基坑周围有地铁、隧道或其它对位移(沉降)有特殊要求的建(构)筑物及设施时,具体监测项目应与有关部门或单位协商确定。4.3 巡 视 检 查4.3.1 基坑工程整个施工期内,每天均应有专人进行巡视检查。4.3.2 基坑工程巡视检查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1 支护结构(1)支护结构成型质量;(2) 冠梁、支撑、围檩有无裂缝出现;(3)支撑、立柱有无较大变形;(4)止水帷幕有无开裂、渗漏;(5)墙后土体有无沉陷、裂缝及滑移;(6)基坑有无涌土、流砂、管涌。2 施工工况(1)开挖后暴露的土质情况与岩土勘察报告有无差异;(2)基坑开挖分段长度及分层厚度是否与设计要求一致,有无超长、超深开挖;(3)场地地表水、地下水排放状况是否正常,基坑降水、回灌设施是否运转正常;(4)基坑周围地面堆载情况,有无超堆荷载。3 基坑周边环境(1)地下管道有无破损、泄露情况;(2)周边建(构)筑物有无裂缝出现;(3)周边道路(地面)有无裂缝、沉陷;(4)邻近基坑及建(构)筑物的施工情况。4 监测设施(1)基准点、测点完好状况;(2)有无影响观测工作的障碍物;(3)监测元件的完好及保护情况。5 根据设计要求或当地经验确定的其他巡视检查内容。4.3.4 巡视检查的检查方法以目测为主,可辅以锤、钎、量尺、放大镜等工器具以及摄像、摄影等设备进行。4.3.5 巡视检查应对自然条件、支护结构、施工工况、周边环境、监测设施等的检查情况进行详细记录。如发现异常,应及时通知委托方及相关单位。4.3.6 巡视检查记录应及时整理,并与仪器监测数据综合分析。监 测 点 布 置5.1 一 般 规 定5.1.1 基坑工程监测点的布置应最大程度地反映监测对象的实际状态及其变化趋势,并应满足监控要求。5.1.2 基坑工程监测点的布置应不妨碍监测对象的正常工作,并尽量减少对施工作业的不利影响。5.1.3 监测标志应稳固、明显、结构合理,监测点的位置应避开障碍物,便于观测。5.1.4 在监测对象内力和变形变化大的代表性部位及周边重点监护部位,监测点应适当加密。5.1.5 应加强对监测点的保护,必要时应设置监测点的保护装置或保护设施。5.2 基 坑 及 支 护 结 构5.2.1 基坑边坡顶部的水平位移和竖向位移监测点应沿基坑周边布置,基坑周边中部、阳角处应布置监测点。监测点间距不宜大于20m,每边监测点数目不应少于3个。监测点宜设置在基坑边坡坡顶上。5.2.2 围护墙顶部的水平位移和竖向位移监测点应沿围护墙的周边布置,围护墙周边中部、阳角处应布置监测点。监测点间距不宜大于20m,每边监测点数目不应少于3个。监测点宜设置在冠梁上。5.2.3 深层水平位移监测孔宜布置在基坑边坡、围护墙周边的中心处及代表性的部位,数量和间距视具体情况而定,但每边至少应设1......>>
问题十:基坑支护及桩基施工需要配备哪些试验和检测仪器 基坑支护用到的,预应力张拉试验,设备液压千斤顶,桩基需要进行单桩承载力及低应变检测,如果是CFG桩,要检测复合承载力,一般由建设单位聘请具有检测资质的第三方机构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