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电能计量装置如何分类
现行有关规程规定,运行中的计量装置按其所计量电能多少和计量对象的重要性分为内5类。容
Ⅰ类:月平均用电量500万kW及以上或受电变压器容量为10MVA以上的高压计费用户;200MW及以上的发电机(发电量)、跨省(市)高压电网经营企业之间的互馈电量交换点,省级电网经营与市(县)供电企业的供电关口计电量点的计量装置。
Ⅱ类:月平均用电量100万kW及以上或受电变压器容量为2MVA及以上高压计费用户,100MW及以上发电机(发电量)供电企业之间的电量交换点的计量装置。
Ⅲ类:月平均用电量10万kW及以上或受电变压器容量315kVA及以上计费用户,100MW以上发电机(发电量)、发电厂(大型变电所)厂用电、所用电和供电企业内部用于承包考核的计量点,考核有功电量平衡的100kV及以上的送电线路计量装置。
Ⅳ类:用电负荷容量为315kVA以下的计费用户,发供电企业内部经济指标分析,考核用的计量装置。
Ⅴ类:单相供电的电力用户计费用的计量装置(住宅小区照明用电)。
⑵ 电力计量装置与负控装置的区别
电力计量装置(即来电能计量自装置)与负控装置(即电力负荷控制装置)有3点不同:
一、两者的概述不同:
1、电力计量装置的概述:电能计量装置是用于测量、记录发电量、供(互供)电量、厂用电量、线损电量和用户用电量的计量器具。
2、负控装置的概述:电力负荷控制装置是指落实用电负荷管理的技术手段。以装置应用为目的应称为电力负荷管理装置。
二、两者的作用不同:
1、电力计量装置的作用:测量、记录发电量。
2、负控装置的作用:该装置可对分散在供电区内众多的用户的用电进行管理,适时拉合用户中部分用电设备的供电开关或为用户提供供电信息。中国执行计划用电并进行用电指标管理,要求电力负荷控制装置有给定和调整用户用电定值、越限报警和限电的功能。
三、两者的分类不同:
1、电力计量装置的分类:中国将电能计量装置按其计量的重要性分为Ⅰ、Ⅱ、Ⅲ、Ⅳ四类。
2、负控装置的分类:根据控制方式的不同,电力负荷控制装置分为分散型电力负荷控制装置和集中型电力负荷控制装置两类。
⑶ 电度表等级分类及用途区别是什么,有谁知道吗
等级分类:
常用有功电度表有0.5、1.0、2.0三个准确度等级。0.5级电度表允许误差在±0.5%以内;1.0级电能表允许误差在±1%以内;2.0级电能表允许误差在±2%以内。
一般居民客户为Ⅴ类电能计量装置,使用的有功电度表的准确度等级不低于2.0级;而月平均用电量在100万kW?h及以上的大电力客户为Ⅰ类电能计量装置,使用的有功电度表的准确度等级不低于0.5级。
用途:
可分为有功电度表、无功电度表、最大需量表、标准电度表、复费率分时电度表、预付费电度表、多功能电度表。家庭常用的是有功电度表,但预付费电度表的使用也越来越普及,现在有的发达地区为了节电也在推广复费率分时电度表。
看到你在问电度表的等级和用途区别,刚好我能解答你的问题,因为我在网上买了一个三相四线有功电度表,牌子是民熔的 ,邻居他们都是用的那种,前几天喊了个电工朋友帮我装好了。
之前我家是用的插卡电表,一到夏天就感觉走的很快,电费也交的很多,每次还要搭梯子 去插电卡,麻烦的很。
我把我在网上买的那个渠道也告诉你吧 ,给大家一个参考,安装完了也拍的有照片,也发到这给你看下。
你自己要是考虑换电表,就可以看下我这张图,然后你自己进去看看 他们家的电表款式也蛮多的 。
⑷ 电能计量装置由哪些部分组成
电能计量装置:来电源流互感器、电表、二次回路、计量箱。
电力的生产和其他产品的生产不一样,其特点是发、供、用这三个部门连成一个系统,不能间断的同时完成,而且是互相紧密联系缺一不可,他们互相如何销售,如何经济计算,就需要一个计量器具在三个部门之间进行测量计算出电能的数量,这个装置就是电能计量装置,没有它,在发、供、用电三个方面就无法进行销售、买卖,所以电能计量装置在发、供、用电的地位是十分重要的。
⑸ 电测量指示仪表按工作原理分类主要有哪几种
电测量指示仪表的分类可分为:
(1)按相别分:单相、三相三线、三相四线等。
(2)按功能及用途分:有功电表、无功电表、最大需量表、复费率电表、多功能电表、铜损表、铁损表等。
(3)按工作原理分:感应式、电子式、机电式等。 电力系统各类电表的技术要求
(1)接入中注点绝缘系统的电能计量装置,应采用三相三线有功、无功电表。接入非中性点绝缘系统的电能计量装置,应采用三相四线有功、无功电表或3只感应式无止逆单相电表。
(2)接入中性点绝缘系统的3台电压互感器,35kV及以上的宜采用Y/y方式接线;35kV以下的宜采用V/V方式接线。接入非中性点绝缘系统的3台电压互感器,宜采用Y0/y0方式接线。其一次侧接地方式和系统接地方式相一致。
(3)低压供电,负荷电流为50A 及以下时,宜采用直接接入式电表;负荷电流为50A以上时,宜采用经电流互感器接入式的接线方式。
(4)对三相三线制接线的电能计量装置,其2台电流互感器二次绕组与电表之间宜采用四线连接。对三相四线制连接的电能计量装置,其3台电流互感器二次绕组与电表之间宜采用六线连接。
⑹ 电能计量装置的分类及技术要求
一、电能计量装置分类
运行中的电能计量装置按其所计量电能量的多少和计量对象的重要程度分五类(Ⅰ、Ⅱ、Ⅲ、Ⅳ、Ⅴ)进行管理。
1、I类电能计量装置
月平均用电量500万kwh及以上或变压器容量为10000kVA及以上的高压计费用户、200MW及以上发电机、发电企业上网电量、电网经营企业之间的电量交换点、省级电网经营企业与其供电企业的供电关口计量点的电能计量装置。
2、II类电能计量装置
月平均用电量100万kwh及以上或变压器容量为2000kVA及以上的高压计费用户、100MW及以上发电机、供电企业之间的电量交换点的电能计量装置。
3、III类电能计量装置
月平均用电量10万kwh及以上或变压器容量为315kVA及以上的计费用户、100MW以下发电机、发电企业厂(站)用电量、供电企业内部用于承包考核的计量点、考核有功电量平衡的110kV及以上的送电线路电能计量装置。
4、IV类电能计量装置
负荷容量为315kVA以下的计费用户、发供电企业内部经济技术指标分析、考核用的电能计量装置。
5、V类电能计量装置
单相供电的电力用户计费用电能计量装置。
二、电能计量装置的接线方式
1、接入中性点绝缘系统的电能计量装置,应采用三相三线有功、无功电能表。接入非中性点绝缘系统的电能计量装置,应采用三相四线有功、无功电能表或3只感应式无止逆单相电能表。
2、接入中性点绝缘系统的3台电压互感器,35kV及以上的宜采用Y/y方式接线;35kV以下的宜采用V/V方式接线。接人非中性点绝缘系统的3台电压互感器,宜采用Yo/yo方式接线。其一次侧接地方式和系统接地方式相一致。
3、低压供电,负荷电流为50A及以下时,宜采用直接接入式电能表;负荷电流为50A以上时,宜采用经电流互感器接人式的接线方式。
4、对三相三线制接线的电能计量装置,其2台电流互感器二次绕组与电能表之间宜采用四线连接。对三相四线制连接的电能计量装置,其3台电流互感器二次绕组与电能表之间宜采用六线连接。
三、准确度等级
1、各类电能计量装置应配置的电能表、互感器的准确度等级不应低于表1所示值。
2、Ⅰ、Ⅱ类用于贸易结算的电能计量装置中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电压降应不大于其额定二次电压的0.2%;其他电能计量装置中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电压降应不大于其额定二次电压的0.5%。
四、电能计量装置的配置原则
1、贸易结算用的电能计量装置原则上应设置在供用电设施产权分界处;在发电企业上网线路、电网经营企业间的联络线路和专线供电线路的另一端应设置考核用电能计量装置。
2、Ⅰ、Ⅱ、Ⅲ类贸易结算用电能计量装置应按计量点配置计量专用电压、电流互感器或者专用二次绕组。电能计量专用电压、电流互感器或专用二次绕组及其二次回路不得接人与电能计量无关的设备。
3、计量单机容量在100MW及以上发电机组上网贸易结算电量的电能计量装置和电网经营企业之间购销电量的电能计量装置,宜配置准确度等级相同的主副两套有功电能表。
4、35kV以上贸易结算用电能计量装置中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应不装设隔离开关辅助接点,但可装设熔断器;35kV及以下贸易结算用电能计量装置中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应不装设隔离开关辅助接点和熔断器。
5、安装在用户处的贸易结算用电能计量装置,10kV及以下电压供电的用户,应配置全国统一标准的电能计量柜或电能计量箱;35kV电压供电的用户,宜配置全国统一标准的电能计量柜或电能计量箱。
6、贸易结算用高压电能计量装置应装设电压失压计时器。未配置计量柜(箱)的,其互感器二次回路的所有接线端子、试验端子应能实施铅封。
7、互感器二次回路的连接导线应采用铜质单芯绝缘线。对电流二次回路,连接导线截面积应按电流互感器的额定二次负荷计算确定,至少应不小于4mm2。对电压二次回路,连接导线截面积应按允许的电压降计算确定,至少应不小于2.5mm2。
8、互感器实际二次负荷应在25%~100%额定二次负荷范围内;电流互感器额定二次负荷的功率因数应为0.8~1.0;电压互感器额定二次功率因数应与实际二次负荷的功率因数接近。
9、电流互感器额定一次电流的确定,应保证其在正常运行中的实际负荷电流达到额定值的60%左右,至少应不小于30%。否则应选用高动热稳定电流互感器以减小变比。
10、为提高低负荷计量的准确性,应选用过载4倍及以上的电能表。
11、经电流互感器接人的电能表,其标定电流宜不超过电流互感器额定二次电流的30%,其额定最大电流应为电流互感器额定二次电流的120%左右。直接接人式电能表的标定电流应按正常运行负荷电流的30%左右进行选择。
12、执行功率因数调整电费的用户,应安装能计量有功电量、感性和容性无功电量的电能计量装置;按最大需量计收基本电费的用户应装设具有最大需量计量功能的电能表;实行分时电价的用户应装设复费率电能表或多功能电能表。
13、带有数据通信接口的电能表,其通信规约应符合DL/T645的要求。
14、具有正、反向送电的计量点应装设计量正向和反向有功电量以及四象限无功电量的电能表。
五、计量点的设置
在输、配电线路中装设电能计量装置的位置就是电能计量点。供电企业应在用户每个受电点按不同的电价类别,分别安装电能计量装置。但用户为满足企业内部核算的需要而装设的电能计量装置所记录的电量不作为供电企业贸易结算的依据。一个计量点一般只装设一套电能计量装置,但根据计量管理规程规定,在一些特殊的计量点也可装设主副两套有功电能表。
根据DL/T448—2000《电能计量装置技术管理规程》的规定,确定电能计量点的基本原则是:
1、贸易结算用的电能计量装置原则上应设置在供用电设施产权分界处。
2、在发电企业上网线路、电网经营企业间的联络线路和专线供电线路的另一端应设置考核用电能计量装置。
3、如果产权分界处不具备装设电能计量装置的条件或为了应用户的要求,并且其要求符合规程规定,可将电能计量装置设置在其他合适的位置,但应考虑线损或变压器的损耗,即变压器和线路损耗由产权所有者负担。高压供电,在受电变压器低压侧计量的,应加计变压器损耗。
4、对专线供电的高压用户,可在供电变电站的出线侧装表计量,否则要考虑加计线路损耗。
5、对公用线路供电的高压用户,可在用户受电装置的低压侧计量。
对于不同的供电电压等级,在选择计量点时根据计量管理规程规定,我们可以根据用户的具体情况有以下方案可以选择:
1、对高压供电的用户,应尽量在高压侧计量。即采用高供高计方式。其计量点的选择可以有两种方案:
1)计量点设在用户变电站的电源进线处,有几路电源安装几套计量装置,这种方案较适合按最大需量计收基本电费的用户。
2)对于一个变电站内有多台主变的用户,也可在每台主变的高压侧安装一套计量装置,这种方案较适合于按变压器容量计收基本电费的用户。
2、对10kV公用配电网供电,容量在315kVA及以下的或35kV供电,容量在500kVA及以下的,可在低压侧计量,即采用高供低计的方式。
3、低压用户和居民用户的计量点应设置在进户线附近的适当位置。
4、变电所(站)的计量点应设置在所有输入电能线路的入口处和所有输出电能线路的出口处,以满足准确计量输入的全部电能和输出的全部电能。在变电所(站)内部用电的线路或变压器上也应设置汁量点,以便准确计算内部用电量,以此为计算母线电量不平衡度、变压器损耗电能和输电线路损耗电能提供准确数据。
5、发电厂每一台发电机发出的电量、每一条线路送给电网的供电量和电厂内的自用电量均应设置相应的计量点,为电厂的经营管理和成本核算创造必要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