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请教个水中救生的问题
楼主的问题很有意思.
首先可以肯定在水中用瓶子倒气这种办法的可取有一定的局限性版.被施救者必须权是清醒的.在游泳运动中我们说的换气都是用嘴巴吸气的,讲得通俗一些,因为鼻腔内有很多的气孔,只要吸人入一点水就会被呛到.而嘴巴不同.
漫画中小兰对柯南实施的我们成为人工呼吸,这对建立体循环有很重要的意义,但是需要在陆上.
『贰』 那些自动充气的救生衣,救生艇的自动充气原理是什么
自动充气式救生衣主要由气囊、小型高压气瓶和自动充气阀等组成,适合在海上、水边版工作活动场合使用。通权常情况下(未充气),整个充气式救生衣如同马甲穿在人的身上,该产品轻便、小巧,穿着时并不妨碍人们工作,克服了传统泡沫救生衣笨重、闷热等不良特性。
一旦落入水中,气囊自动充气,在5秒钟内充气成具有15公斤以上浮力的救生衣、救生艇,使人的头、肩部浮出水面,提供安全保护。当穿戴者头先落水或因伤处于昏迷状态时,能自动调节入水姿势使头部始终保持仰面朝上,能够提供最佳安全救护。
(2)自动救生装置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1、救生背心应尽量选择红色、黄色等较鲜艳的颜色,因为一旦穿戴者不慎落水,可以让救助者更容易发现。
2、在救生背心上应该有一枚救生哨子,以让落水者进行哨声呼救。
3、为了在大海中很容易地找到落水者,一般救生衣的面料颜色都采用比较鲜艳的颜色,并在救生衣两肩头处装有反射板,选购时应注意。
4、将带子打死结,以免跳水时受到冲击或漂浮较长时间而松开。
『叁』 应急救生装备包括哪些
应急救生装备包括漂浮装置、海上救生服(抗浸服)、配套服装、通讯及信号装置、备用药品及营具。
应急救生漂浮装置
漂浮装置的用途是在水上支撑人体,使之能按要求的方式游去。
拯救溅落时脱离飞船而被迫在水上漂浮的宇航员有相当的难度。统计数据表明,对落水者来说,最致命之处莫过于冷却。水之导热率为空气导热率的25倍。直接接触水时,人体散发的热量迅速地传给环境介质。在10℃的水中穿着湿工作服的人,其保持工作能力的时间为1小时。若水温为4℃,则安全时间为10~20分钟;而水温在0℃上下时,则几分钟后就可能丧失意识。各国的研究人员依据实验数据认为,主动运动可在一定时间内补偿机体热耗损。但应想到,这会把人弄得精疲力尽。
人在水中的姿态(人体于垂直、水平或倾斜状态漂浮)也很重要。体位垂直时,身体下部比上部承受更大水压,致血液循环恶化,导致机体更快地过冷。令人体处于水平状态则会使装置结构更为复杂。现有漂浮装置均系使人体保持倾斜姿态——倾角约45°。
充气式浮漂(腋下救生器):整套装置由二个浮漂,固定带及吊救绳索组成。
浮漂不工作时置封包内,占体积较小。应急使用时牵拉封包绳,封包一打开,浮漂即可充气。可用二氧化碳气瓶自动充气;也可用嘴吹气,带单向活门(吹气嘴)的橡胶吹气管即为此而设。
气瓶牵拉起动(充气)拉绳时,顶杆压在撞针杆上,撞针刺穿封口薄膜,为气体打开通向浮漂内部的通路。瓶内装二氧化碳约28克,浮漂充满时间为20~30秒。
浮漂用桔红色双面涂胶布制造。两个浮漂提供的正浮力约34千克。其工作压力为10千帕(0.1千克力/厘米2)。系统总重量为1.5千克。
充气式救生船:用于溅落时拯救宇航员,以涂胶绸料制成,充以二氧化碳气或空气。气瓶放在船体上的专用袋子里,其容积为0.4升。
为了便于容纳落水者及增加稳定性,船尾直径较船头大,同时也宽敞一些。
左舷备有手风箱,必要时可用它补气。风箱借橡胶管装在船体上,不能取下来。
为了使救生船稳定,船尾下面粘有压舱水袋。船体外廓为1890毫米×960毫米×255毫米,质量3.5千克,载重100千克。船体充满时间为3分钟;工作压力不大于15.5千帕(0.15千克力/厘米2)。
海上救生服
海上救生服用于拯救遭遇事故而被迫离机漂浮的乘员。
海上救生服应保证在海浪(4~6级)中能保持方便而稳定的仰卧体姿,同时头部略微露出海面。其正浮力不低于25~35千克。
救生服衣料在海水及±50℃范围内变温的作用下应保持稳定性。救生服通常在腕部及颈部密封。由于密封不严而进入衣内的水量不得超过0.8~1.2升。
衣内只要存在不大的余压即可提高其热防护性能。用吹气嘴周期性地补气可使余压值达1~1.5千帕(100~1.50毫米水柱)。
漂浮者身上衣服的表面温度很快就与环境温度拉平。故水温为O℃,皮温为32℃的情况下,温差将为32℃。
前苏联宇航员采用的海上救生服,其基本组成部分为:防水衣体(连身式工作服)、软帽、密封手套、漂浮气领、毛皮袜。
防水衣体由双层涂胶绸料制成。裤管上连有橡胶鞋,颈部密封借助橡胶帘实现。衣上有穿脱衣襟,借掩襟密封。软帽用3毫米厚的海绵橡胶制造。可脱式三指密封手套系涂胶针织品制成。
漂浮气领(枕头及浮漂两个),粘在衣体上。充满时约可提供浮力300牛;衣体损坏时浮力不少于100牛。衣体入水后,水压将其中空气挤入气领,使之充满空气。必要时可用吹气嘴补气。
海上救生服质量约为3千克(防水衣体及信号设备2.5千克,三指密封手套0.4千克;鞋垫0.1千克);腕套及橡胶帘12小时允许进水总量不得超过1升。
苏制海上救生服穿在现有成套装备(衬衣、飞行服、保温服)的外面。装备的热阻约为0.4米2开/瓦(2.6克裸)。
全压服可当海上救生服使用。全压服衣体是气密而不透水的,全压服上的附件均有防水措施。
服装配套
制造出在-50~+50℃温度范围内能保证人类最起码生存条件的万能服装实际上是不可能的。所以,宇航员是用配套服装装备起来的,其中包括:衬衣、飞行服、保温服和帽子、海上救生服、毛皮袜、丝袜和针织手套。
衬衣和飞行服供座舱内温度在20℃下的正常飞行条件下使用。温度降低时可穿上保温服,保温服平时存放在便携式用品箱里。应急条件下,为防备寒风雨雪的侵袭可将海上救生服罩在飞行服和保温服外边。
极端的低温下必须利用手边的一切手段御寒(降落伞伞衣、用雪做的掩蔽部、篝火等等)。
通讯及信号设备
通讯设备为无线电台和伸缩天线,用来与营救飞机联系和发出遇难信号。电台由两部分组成——收发报机和电源,二者以电缆相连。电台以单一的固定频率与飞机上电台联系。飞机在1千米高度飞行时,覆盖范围不少于15千米。整套设备总质量在3.5~4千克。
信号设备包括:光信号镜、哨子、荧光染色剂(用于海水和积雪染色)。
宿营装具
宿营装具含固体燃料、防风火柴、罐头起子、防蚊头网、海水淡化剂、太阳能蒸馏器、带套水瓶、渔具、手枪和子弹、灯具、备用药品和钢锯。
时下已知,海水淡化剂的作用原理是某些物质(沸石、离子型树脂)具有吸附海水中盐类(3~4克/升至35克/升)的能力,因为海水中的盐类对人的机体有破坏作用,所以要淡化它。1片海水淡化剂可淡化4升海水。
『肆』 自动充气的救生衣、救生艇的自动充气原理是什么
救生衣的原理:根据水的作用自动膨胀充气(全自动充气救生衣),或用手拉动充气阀上的拉索(手动充气救生衣),便会在5秒内完成充气产生8~15公斤浮力,向上托起人体,使不慎落水者头、肩部露出水面,及时获得安全保护。
救生艇的原理:内部有一压缩空气瓶,空气瓶有两个出口,第一个是连接缆绳从玻璃钢存放桶伸出后连接在船舷护栏上其缆绳另一端有一个出气挡板当在另一个出气空上,然后另一个出气口就直接连在筏身上,最后就是你将救生筏抛下后由于缆绳的长度有限靠筏的自身重量下落的时候将出气挡板坠开,则压缩空气瓶内的气体就以飞快的速度进入筏身内以完成充气。
『伍』 家住高层需备的应急逃生器材
灭火器具体: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家用灭火器、车用灭火器、森林灭火器、不锈钢灭火器、水系灭火器、悬挂灭火器、枪式灭火器、灭火器箱、灭火器挂架等。
装置设置要求:
1、本装置安装在建筑物楼顶平台上或设备层中,要求移动平台前端及救生仓下降的通道无任何突起的建筑结构、线缆管道、树杆等障碍物及易燃物。
2、本装置救生仓落地处红线区内不得堆放杂物和车辆,必须保持人员疏散畅通。
国内现状: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得提高,高频率的火灾事故也越来越多。解决当前高层建筑消防已提上日程,人员高层应急逃生和安全疏散问题刻不容缓。
纵观消防器材行业,高层应急逃生缓降器从逃生方式主要分为:固定式群体高层应急逃生缓降器(XLJH-480/240-68)、移动式个人高层应急逃生缓降器(XLYH-100/35-45)和个人背负型缓降器(XLMH-100/35-45)。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高层应急救生缓降器
『陆』 火灾救生器材有哪些
火场救生器材是火场被困人员和消防员在火灾现场中营救被困人员或自救的工具。
(一)缓降器及使用
缓降器是一种可使人随安全带缓慢下降,借人体自身下降的重力起动,依靠摩擦产生阻力或调速器自动调整控制下降速度,使人获得缓速降落的救生装置。目前,国产缓降器有很多种,已经广泛用于高层建筑火灾时的人员自救,或者由消防员操作,营救火灾中的被困人员。由于缓降器结构比较简单,设置场所比较随意,使用操作不太复杂,是一种比较理想的逃生和救人设备,所以被人们喻为高层建筑火灾时的“救生圈”。
使用救生器时,要将绳盘抛至楼下,套好安全带,当第一个人下降着地后,绳索另一端的安全吊带升至救生器的悬挂处,第二个人即可套好安全带后下降着地逃生。不允许滑降绳索同建筑物的窗台、墙壁或其他构件接触摩擦,以免影响下降的速度和绳索及整个救生器的使用寿命。如果滑降绳索的编织保护层脱落破损,必须停止使用,进行更换后经检查符合要求,才能再次投入使用。
(二)救生软梯及使用
救生软梯是一种用于营救和撤离被困人员的移动式梯子,它由钩体和梯体两大部分组成。
使用救生软梯时,要把挂钩安放在窗台或阳台上,同时要把两只安全钩挂在附近牢固物体上,然后将梯体向外垂放,形成一条垂直的救生通道,是在楼房火灾中逃生和营救人员的简易有效工具。当沿梯而下时,手与脚用力要保持适中,身体紧贴梯子,防止换手使软梯偏转或摇动。两手不准同时松开,以防脱手造成坠落伤亡。
(三)救生气垫及使用
救生气垫是一种接救从高处下跳人员的充气软垫,适用于10米以下的楼层下跳逃生。平时救生气垫是折叠起来存放的,使用时,在现场用空气充填泵进行充气。充气以后,救生气垫的形状就像很大很厚的棉被模样,由于内部有空气,当高处人员下跳在救生气垫上,救生气垫就起到了缓冲作用,大大减缓了人体自高处落地的惯性冲击力,使人不受损伤。
但用救生气垫救人也有局限性:一是救生高度有限,一般要求安全救生的跳落高度不超过10m,也就是不超过四层楼的高度,如果太高,人体下落的重力加速度增大,救生气垫的缓冲作用难以保证人体不受损伤。二是救生气垫面积有限,由于救生气垫占地面积较小,人员从高处下跳时,有偏离救生气垫的危险,所以下跳时须对准气垫中心点,不准两人同时使用。
(四)救生袋及使用
救生袋是两端开口,供人从高处在其内部缓慢滑降的长条形袋状物。它一般由救生袋入口框架及地上固定装置等组成。救生袋是使用者实际下滑的隧道状布筒,是由三、四层织物组成,外层为防火的玻璃纤维编织而成的防火层,中层是由弹性纤维编织而成的刹车层,里层是由高强度合成纤维编织而成的支撑层,也有的还在以上三层的基础上,又增加一层隔热层。入口框架是用于使用者顺利进入到救生袋的器件,通过转轴连接在基础固定架上。地上固定装置是用于张设救生袋的器件,便于逃生者脱离救生袋。
有人把救生袋称为高层建筑发生火灾时逃生或救人用的“自动梯子”。它既可以事先安装在高层楼房的阳台上,也可以设在举高消防车上,还可以由消防人员临时架设在火场的适当位置。
使用救生袋救人,使用者脚下头上进入救生袋,依靠自身体重沿袋体下滑,同时依靠膝部、肘部和两臂支撑袋体控制下滑速度。向外张力越大,下滑阻力就越大,下降速度减慢;反之,下降速度则快。
『柒』 飞机弹射救生装置的基本结构及原理,另求图
是这样。现代飞抄机飞行速度很快,袭在超过每小时500公里时,飞行员爬出座舱跳伞几乎是不可能的,而且在大速度跳伞的情况下,会使飞行员同后面的机翼、垂尾及一些飞机的结构件相撞导致死亡。这就引发了弹射救生装置——弹射座椅的出现。弹射座椅是利用弹射动力,把飞行员和座椅一起弹离飞机的一种救生装置。现在采用的都是火箭弹射座椅穿破座舱盖,座椅上安装有一个破盖枪,把座舱玻璃打破或者在玻璃上布置微爆锁,把玻璃炸开,然后飞行员再出去。我国一些新型飞机也采用了这种舱盖弹射的模式,与英、美等国的现役救生装备水平基本相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