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如何利用ph计,电动阀门实现硫酸自动投加
最好选用电磁阀,,PH计跟电磁阀PLC连接控制。当酸碱度达到标准时,PH流量计给主控机信号,主控机切断电磁阀电源,电磁阀关闭断,硫酸停止注入。反之电磁阀打开,硫酸注入。电磁阀反应速度快,不至于让反应釜内因切断速度慢造成酸碱度过量。具体设计可联系我私信
㈡ 循环水系统的加酸问题
常规循环冷却水系统加药加酸处理,虽然能够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要达到理想的效果,距离系统常年无垢运行还有很大的差距,问题主要有三种,即腐蚀、结垢和微生物粘泥问题,通常这些问题是综合存在的。
4.1腐蚀
腐蚀即金属和它所存在的环境之间的化学或电化学反应而引起金属的破坏现象。在冷却水系统中,腐蚀主要以氧腐蚀为主,这种腐蚀反应在敞开式循环冷 却水系统中引起的危害,除了使系统的输水管线、水冷设备的寿命减少及损坏等直接的损失之外,同时由于腐蚀产生的锈瘤,也会引起水冷器传热效率下降或管线阻 塞等问题.
4.2结垢
结垢是指在水中溶解或悬浮的无机物,由于种种原因,而沉积在金属表面。敞开式循环冷却水系统的结垢主要成分有CaCO3和腐蚀产物二种,由于缓蚀剂的使用使腐蚀产物大大减少,而以CaCO3垢、
Ca3(PO4) 2垢及锌垢为主要成份。垢的产生会引起水冷设备换热效率下降,管线的阻力增大,导致循环水量减少或列管的堵塞等。敞开式循环冷却水系统中影响结垢的主要因素是冷却水pH、Ca、总碱度、水温、流速及金属表面状况等。
4.3粘泥问题
粘泥问题主要指的是换热器等内壁附着的粘性的污物,主要由细菌及藻类等微生物分泌产物同时粘附了水中悬浮杂质而形成。生物粘泥产生的后果与结垢 一样会影响传热,堵塞列管,引起局部的腐蚀等危害。影响粘泥生成主要因素与水温、pH、溶解氧、营养源及金属表面特性等有关,工艺物料泄漏对生物粘泥繁殖 更为有利。
4.4其它离子的危害
系统的金属管线还会因其它的离子如氯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的存在而引起危害,CL-和SO42-均属强腐蚀性离子,特别是氯离子由于其半径小,容易穿透钝化膜表面的细孔而产生点蚀现象。
以上提到的各种问题可能在冷却水系统运行中综合存在,而且随着浓缩倍数的增加而更加严重。针对不同的水质及设备型式,采取切合实际的水处理方案,确保装置及水冷设备安全经济运行。
㈢ 循环水物化处理装置CS系统、FS系统和全自动加药装置的比较
循环水物化处理装置显著特点
(发表)北京天御太和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一、结合了机械过滤和化学加药两大特点,完全彻底解决冷却循环水存在的结垢、腐蚀、菌藻孳生和水质浊度问题。优于过去靠电子水处理器为方向的物理处理方式。
二、循环水物化处理装置,是多种技术的集合,融入了流体力学、分析化学、计量科学、检测传感和计算机信息技术,开创了中央空调循环水处理的先河。
三、整体装置可以通过在线仪表和加药管线连接成一个整体,SC系统和SF系统可以组合使用,也可独立使用;仪表有TDS、ORP、PH、FLOW四种。优于其他厂家在现场组装的方式。SC系统整体琴式设计,结构合理,外形美观大方。计量泵、药箱等全封闭在箱体内,防尘防潮,特别考虑了工人劳动强度和安全。注药配有抽液泵。
四、通过在线跟踪水质,及时添加水处理药剂,最大限度发挥水处理药剂的阻垢、缓蚀和杀菌灭藻功效;实现定时加药、排污的自动操作,免停机维护,节省人力;在线的控制仪表可直接根据系统参数精确计算投加量,比传统设备节约30%药量,有利于环保。
五、一体化程度高,SC和SO系统设备均安装在一个基础上,占地面积小。
六、采用全自动连续控制,自动化程度高。可实现系统运行、参数设置、单泵作业、空罐报警、自动排污等多种功能,彻底免除了大多数中央空调用户缺少水处理专业技术人员的烦恼;安装及使用维修方便,省地省空间,投资少。
七、实现全天24小时连续控制,控制精度达0.5%~1%。
八、FS系统精确过滤,保证水质浊度控制在设定范围。
九、采用先进的微处理控制器控制,不但控制设备运行,更主要是控制循环水的运行指标。可与自控BA系统连接,实现计算机远程控制和信息管理。
十、采用一体化优化设计,加药泵和电器元器件采用国外进口优质产品,所有部件均安装在控制柜内。
㈣ 循环水场的加酸系统,里面有加酸泵,是计量泵的一种,但谁知道计量泵属于轴流还是螺杆泵什么的
应该是轴流泵,因为小流量的电磁计量泵是通过电磁感应的方式的,机械隔膜泵、柱塞泵、电机计量泵是通过马达带动轴转动的
㈤ 如何操作,调试空调循环水加药装置
一、概述
中央空调循环冷却水系统运行一段时间后都将面临腐蚀、结垢和生物粘泥附着三大隐患,导致传热效率降低、能耗增加,设备锈蚀、管道堵塞或渗漏等一系列故障隐患,缩短设备寿命周期。目前,消除上述隐患的办法有多种,如臭氧法、超低频振动法以及化学净化法(投加阻垢剂、缓蚀剂和杀菌-灭藻剂)。后者最为常用,一次性设备投入较低,但对药剂的投加有一定要求,如适量、均匀、连续或定时,否则可能达不到预期效果,或增加运行费用。实践表明:采用自动加药技术及成套设备是提高设备效率、延长使用寿命、减少运行费用、强化管理工作的有效手段。
有必要指出的是,自动加药 ≠ 计量泵 + 药箱。虽则计量泵是一种按照预先设定的速度自行操作的机电设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替代人工操作。但是,计量泵 + 药箱只是自动控制系统中的一种组合式执行机构,与其它类执行器(如电动/气动调节阀、变频调速器等)有所不同而已。‘自动加药’实际上是业内对投加化学试剂去除水中杂质的水处理工艺实现自动化操作的俗称。例如:中和处理工艺pH控制与酸/碱自动投加,絮凝-沉淀工艺浊度控制及絮凝剂自动投加,锅炉水溶解氧控制与除氧剂自动投加,水体消毒工艺余氯控制与次氯酸钠/二氧化氯自动投加,循环冷却水浓缩倍率保持与阻垢-缓蚀剂、杀菌灭藻剂自动投加,等等。上述典型单元操作自动化虽然离不开‘计量泵+药箱’,但关键技术在于设计者选用的‘控制算法’ (控制模式/控制规律)与相应的测控设备、软件及其整合方案。山水环保机械生产加药装置,空调冷却循环水加药装置。
循环冷却水投加阻垢-缓蚀剂、杀菌灭藻剂并保持最佳的浓缩倍率是个十分复杂问题。因为循环水对设备及管道产生的腐蚀和污垢,是一个漫长的、复杂的化学/物理化学过程,药剂投加量与腐蚀、结构速度之间的定量关系尚无实用化的数学模型。近年来,在线监测污垢生成和腐蚀速度的仪器装置问世并被逐渐采用,这对于管理工作确实很有意义,但如何将测量结果与加药量联系起来,同样无成熟经验可供借鉴。鉴于此,目前的自动加药系统的设计与选型,还只能根据经验‘对症下药’ ,推出一些低成本、‘傻瓜式’多功能加药设备供用户遴选。
二、工艺要求
对于有冷却塔的开放式循环冷却水系统而言,除了通过加药达到缓蚀、阻垢、杀菌灭藻效果外,还需要考虑到由于蒸发、飞溅逸散而不断损耗水份,使得循环水中的可溶固体和各种杂质及污染物不断浓缩,从而影响热交换效率,需要通过适量排污和补充新鲜水来保持循环水体中可溶固体和杂质的浓度在恰当的水平,力求水系统在最佳技术经济指标下运行。补充水与排污水的质量与数量关系的经济技术指标,通常用‘浓缩倍数’表征。提高‘浓缩倍数’可减少排污量,有利于节约水资源,但水质变差,影响热交换效率和阻垢-缓蚀效能;降低‘浓缩倍数’则水质状况改善、热交换效果好,但排污量加大、用水量增加,有悖节水方针。理论分析和实验表明,保持‘浓缩倍数’在2.5~3.5之间比较适宜,但须视具体环境、工艺和水质状况作适当调整。由此可见,空调循环冷却水系统的经济运行与维护,除了设置定量加药设备之外,还应设置‘浓缩倍数’自动保持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