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高中化学常考的实验装置的作用
一般高中化学常考的实验装置大多都是气体的干燥、除杂,以及避免内尾气的污染,还有就是防止容倒吸、有些生成的物质会影响实验的结果等等,关键得看题意是怎么问的,你得根据题目,以及相关的化学反应来解答,一般高中化学考这些方面的知识就是为了提升你个人解决一些制备等相关的问题。遇到这种问题要有自信,调理要清晰,思路要正确,一般的高中化学题还是很容易解决的。
祝你学习越来越好!
❷ 化学性质:下面是CO气体(混有少量的CO2)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1)A瓶的作用是______
(1)A瓶的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混在混合气体中的二氧化碳,避免对一知春氧化碳还原氧化铜时生成二氧化碳的检验,因此该装置的作用在于除去混合气体中的二氧化碳;
(2)在加热的条件下,玻璃管B内的氧化铜与通入的一氧化碳发生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可观察黑搭睁耐色固体变成红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CuO
△ | .
❸ 如图所示,该装置为安全瓶
这个装置主要作用是洗气 也就是装上一些物质过滤掉气体中的其他气体或杂质 还有一个作用就是检验某气体中是否含有某些成分如若装入澄清的石灰水在通入一些气体看他是否有生成物有则该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 分不用给了好好学吧这些老师应该都会讲而且以后做题也会用上
❹ 求装置B的作用……
看装置的作用,来先看结构。 长管进入自的有氯气和甲烷。这个实验的目的是氯气发生取代反应,要获得的副产品HCl
A那里是氯气制取装置,出来氯气跟甲烷发生取代。 要使反应充分进行,Cl2和甲烷由于密度不同,会分层。经过B装置后,两者都从瓶底冒出来,这样能使气体混合均匀。这是第一个作用:使气体混合均匀 通入的甲烷含水分,B瓶装有浓硫酸,可以使水分吸收。第二个作用是干燥气体。 第三个作用就是控制气体流速。你这个题,在进甲烷的导管那里少了个夹子!
气体流速怎么控制?是数气泡!这里取代是要生成四氯化碳,氯气:甲烷是4:1,氯气速度在这装置里不适合被控制,甲烷那里控制起来比较安全。你通过观察对应导管冒出的气泡数目来控制两个气体混合的比例。 因为少了一个夹子,所以你做不出来控制气流速度的结果! 盗版书,鉴定完毕!
❺ 化学问题......请分析一下装置
各装置的作用如下: 左侧装置:A试管用于Fe和H2O反应生成H2,B中装水加热提供水蒸气,水蒸气经由导管进入A中与普通Fe反应,生成的H2从上面的长导管到处到C,再到D收集。 右侧装置:I中加盐酸与锌用来制取H2,G用来除去H2中混有的HCl,E中H2与Fe3O4反应生成H2O与引火铁。 具体分析: 首先做这道题之前必须要知道书上给的一个典型反应:3Fe+4H2O=(高温)=Fe3O4+4H2,根据题干第一句话所给的条件可以确定本实验包含这一主要反应。又根据它给出的本实验中的另一个要求,即制取“引火铁”推测书上介绍的反应的可逆反应,即Fe3O4和H2在高温下反应生成水和引火铁。 然后.仔细观察两套实验装置,可发现左边装置有用排水法收集反应生成气体的D试管,而这两个反应中明显是第一个反应会生成氢气,由此确认左边装置为制取铁的氧化物和氢气,而右边装置用于制取“引火铁”,这是本题解题的突破口。最后读题时要注意到盐酸比较浓,肯定需要除HCL 接下来是逐个分析装置,先看左边的,左边装置发生的反应所需要的条件是高温,反应物是固-气,根据这两个条件推测左边的容器中反应容器为A试管。因为这里能加热的仪器只有两个烧瓶与试管,如果是B做反应容器,内装铁粉,那么无法供应水蒸气,因为如果在C中加水,那么加热C让水蒸气溢出要经过A试管,多此一举,而且B中生成的H2也要经过A试管,又与水蒸气混合了,这很明显不合理;而A试管中装水供应水蒸气就更不可能了,试管是向下倾斜的。如果是C做反应容器,B中装水供应水蒸气,那么同理水蒸气又要经过A试管,不合理。所以正确的反应容器只可能是A,接下来是确定B和C哪个容器中装水供应水蒸气,很明显这里是B,因为C和收集装置直接相连,如果C用来提供水蒸气,那么氢气无法收集。 对于右面的装置要简单很多,因为第二个反应需要氢气,题中又给了盐酸,很明显H是固液反应制取氢气用的,很自然G就是用来除去HCl气体的,E试管就是用来做反应容器的了。 以下是标准答案和解析: [答案] (1)普通铁粉;作为水蒸气发生器;防止水倒吸;氢气。 (2)固体NaOH(或碱石灰、CaO等碱性固体干燥剂;6mol•L-1HCl) (3)A、B、E (4)加快氢气产生的速度 (5) (6)检验氢气的纯度;点燃氢气
(1)A中应加入普通铁粉,B是作为水蒸气发生器,因反应产生的H2可能不连续,C瓶为防止水槽中的水倒吸而作缓冲瓶(较难),D中收集到的是H2。 (2)右边的装置气流是从右到左,烧瓶I和分液漏斗H的组合一定是H2发生装置,所用试剂自然是普通铁粉和6mol、L-1 盐酸,所以制得的H2中含有HCl气体和H2O(气),在制取“引火铁”之前必须净化、干燥,由此U形管G中应加入固体碱性干燥剂NaOH或碱石灰。 (3)根据题给两个反应的条件都是“高温”和要制取水蒸气的要求,可知实验时需要加热的仪器为A、B、E。 .(4)联想到课本习题(《化学选修第三册》P62第4题),在Zn和稀H2SO4反应制取H2时加入少量CuSO4溶液能使制取H2的反应加快,可知,在I中加入少量CuSO4溶液,其目的是加快H2的生成速度,原因是形成了无数微小的Fe-Cu原电池,加快了反应(析氢腐蚀)的进行。 (5) 试管E中的反应自然是制取“引火铁”的反应。其关键在于反应物是Fe3O4而不是铁的其它氧化物。 (6)结合初中H2还原CuO的实验可知,H2在加热或点燃前一定要先验纯,所不同的是,本实验还要尽可能避免空气进入试管E,使制取的高活性的“引火铁”受热燃烧、所以要加带导管F的橡皮塞。此外E管反应后,为了防止F出口处的水蒸气凝结,堵塞出气口或回流到试管E将其炸裂,因此E管反应后,F出口处应点燃H2。
如有不明之处请指出
与推测该装置的主要作用是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压仪表怎么看
发布:2025-05-25 19:30:26
浏览:69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