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转速器盘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以及2 Φ9 工序工装钻床夹具设计
典型零件加工工艺
生产实际中,零件的结构千差万别,但其基本几何构成不外是外圆、内孔、平面、螺纹、齿面、曲面等。很少有零件是由单一典型表面所构成,往往是由一些典型表面复合而成,其加工方法较单一典型表面加工复杂,是典型表面加工方法的综合应用。下面介绍轴类零件、箱体类和齿轮零件的典型加工工艺。
第一节 轴类零件的加工
一 轴类零件的分类、技术要求
轴是机械加工中常见的典型零件之一。它在机械中主要用于支承齿轮、带轮、凸轮以及连杆等传动件,以传递扭矩。按结构形式不同,轴可以分为阶梯轴、锥度心轴、光轴、空心轴、曲轴、凸轮轴、偏心轴、各种丝杠等如图6-1,其中阶梯传动轴应用较广,其加工工艺能较全面地反映轴类零件的加工规律和共性。
根据轴类零件的功用和工作条件,其技术要求主要在以下方面:
⑴ 尺寸精度 轴类零件的主要表面常为两类:一类是与轴承的内圈配合的外圆轴颈,即支承轴颈,用于确定轴的位置并支承轴,尺寸精度要求较高,通常为IT 5~IT7;另一类为与各类传动件配合的轴颈,即配合轴颈,其精度稍低,常为IT6~IT9。
⑵ 几何形状精度 主要指轴颈表面、外圆锥面、锥孔等重要表面的圆度、圆柱度。其误差一般应限制在尺寸公差范围内,对于精密轴,需在零件图上另行规定其几何形状精度。
⑶ 相互位置精度 包括内、外表面、重要轴面的同轴度、圆的径向跳动、重要端面对轴心线的垂直度、端面间的平行度等。
⑷ 表面粗糙度 轴的加工表面都有粗糙度的要求,一般根据加工的可能性和经济性来确定。支承轴颈常为0.2~1.6μm,传动件配合轴颈为0.4~3.2μm。
⑸ 其他 热处理、倒角、倒棱及外观修饰等要求。
二、轴类零件的材料、毛坯及热处理
1.轴类零件的材料
⑴ 轴类零件材料 常用45钢,精度较高的轴可选用40Cr、轴承钢GCr15、弹簧钢65Mn,也可选用球墨铸铁;对高速、重载的轴,选用20CrMnTi、20Mn2B、20Cr等低碳合金钢或38CrMoAl氮化钢。
⑵ 轴类毛坯 常用圆棒料和锻件;大型轴或结构复杂的轴采用铸件。毛坯经过加热锻造后,可使金属内部纤维组织沿表面均匀分布,获得较高的抗拉、抗弯及抗扭强度。
2.轴类零件的热处理
锻造毛坯在加工前,均需安排正火或退火处理,使钢材内部晶粒细化,消除锻造应力,降低材料硬度,改善切削加工性能。
调质一般安排在粗车之后、半精车之前,以获得良好的物理力学性能。
表面淬火一般安排在精加工之前,这样可以纠正因淬火引起的局部变形。
精度要求高的轴,在局部淬火或粗磨之后,还需进行低温时效处理。
三、轴类零件的安装方式
轴类零件的安装方式主要有以下三种。
1.采用两中心孔定位装夹
一般以重要的外圆面作为粗基准定位,加工出中心孔,再以轴两端的中心孔为定位精基准;尽可能做到基准统一、基准重合、互为基准,并实现一次安装加工多个表面。中心孔是工件加工统一的定位基准和检验基准,它自身质量非常重要,其准备工作也相对复杂,常常以支承轴颈定位,车(钻)中心锥孔;再以中心孔定位,精车外圆;以外圆定位,粗磨锥孔;以中心孔定位,精磨外圆;最后以支承轴颈外圆定位,精磨(刮研或研磨)锥孔,使锥孔的各项精度达到要求。
2.用外圆表面定位装夹
对于空心轴或短小轴等不可能用中心孔定位的情况,可用轴的外圆面定位、夹紧并传递扭矩。一般采用三爪卡盘、四爪卡盘等通用夹具,或各种高精度的自动定心专用夹具,如液性塑料薄壁定心夹具、膜片卡盘等。
3.用各种堵头或拉杆心轴定位装夹
加工空心轴的外圆表面时,常用带中心孔的各种堵头或拉杆心轴来安装工件。小锥孔时常用堵头;大锥孔时常用带堵头的拉杆心轴,如图6-2。
四、轴类零件工艺过程示例
1.CA6140车床主轴技术要求及功用
图6-3为CA6140车床主轴零件简图。由零件简图可知,该主轴呈阶梯状,其上有安装支承轴承、传动件的圆柱、圆锥面,安装滑动齿轮的花键,安装卡盘及顶尖的内外圆锥面,联接紧固螺母的螺旋面,通过棒料的深孔等。下面分别介绍主轴各主要部分的作用及技术要求:
⑴ 支承轴颈 m;支承轴颈尺寸精度为IT5。因为主轴支承轴颈是用来安装支承轴承,是主轴部件的装配基准面,所以它的制造精度直接影响到主轴部件的回转精度。主轴二个支承轴颈A、B圆度公差为0.005mm,径向跳动公差为0.005mm;而支承轴颈1∶12锥面的接触率≥70%;表面粗糙度Ra为0.4
⑵ 端部锥孔 主轴端部内锥孔(莫氏6号)对支承轴颈A、B的跳动在轴端面处公差为0.005mm,离轴端面300mm处公差为0.01 m;硬度要求45~50HRC。该锥孔是用来安装顶尖或工具锥柄的,其轴心线必须与两个支承轴颈的轴心线严格同轴,否则会使工件(或工具)产生同轴度误差。mm;锥面接触率≥70%;表面粗糙度Ra为0.4
⑶ 端部短锥和端面 头部短锥C和端面D对主轴二m。它是安装卡盘的定位面。为保证卡盘的定心精度,该圆锥面必须与支承轴颈同轴,而端面必须与主轴的回转中心垂直。 个支承轴颈A、B的径向圆跳动公差为0.008mm;表面粗糙度Ra为0.8
⑷ 空套齿轮轴颈 空套齿轮轴颈对支承轴颈A、B的径向圆跳动公差为0.015 mm。由于该轴颈是与齿轮孔相配合的表面,对支承轴颈应有一定的同轴度要求,否则引起主轴传动啮合不良,当主轴转速很高时,还会影响齿轮传动平稳性并产生噪声。
⑸ 螺纹 主轴上螺旋面的误差是造成压紧螺母端面跳动的原因之一,所以应控制螺纹的加工精度。当主轴上压紧螺母的端面跳动过大时,会使被压紧的滚动轴承内环的轴心线产生倾斜,从而引起主轴的径向圆跳动。
2.主轴加工的要点与措施
主轴加工的主要问题是如何保证主轴支承轴颈的尺寸、形状、位置精度和表面粗糙度,主轴前端内、外锥面的形状精度、表面粗糙度以及它们对支承轴颈的位置精度。
主轴支承轴颈的尺寸精度、形状精度以及表面粗糙度要求,可以采用精密磨削方法保证。磨削前应提高精基准的精度。
保证主轴前端内、外锥面的形状精度、表面粗糙度同样应采用精密磨削的方法。为了保证外锥面相对支承轴颈的位置精度,以及支承轴颈之间的位置精度,通常采用组合磨削法,在一次装夹中加工这些表面,如图6-4所示。机床上有两个独立的砂轮架,精磨在两个工位上进行,工位Ⅰ精磨前、后轴颈锥面,工位Ⅱ用角度成形砂轮,磨削主轴前端支承面和短锥面。
主轴锥孔相对于支承轴颈的位置精度是靠采用支承轴颈A、B作为定位基准,而让被加工主轴装夹在磨床工作台上加工来保证。以支承轴颈作为定位基准加工内锥面,符合基准重合原则。在精磨前端锥孔之前,应使作为定位基准的支承轴颈A、B达到一定的精度。主轴锥孔的磨削一般采用专用夹具,如图6-5所示。夹具由底座1、支架2及浮动夹头3三部分组成,两个支架固定在底座上,作为工件定位基准面的两段轴颈放在支架的两个V形块上,V形块镶有硬质合金,以提高耐磨性,并减少对工件轴颈的划痕,工件的中心高应正好等于磨头砂轮轴的中心高,否则将会使锥孔母线呈双曲线,影响内锥孔的接触精度。后端的浮动卡头用锥柄装在磨床主轴的锥孔内,工件尾端插于弹性套内,用弹簧将浮动卡头外壳连同工件向左拉,通过钢球压向镶有硬质合金的锥柄端面,限制工件的轴向窜动。采用这种联接方式,可以保证工件支承轴颈的定位精度不受内圆磨床主轴回转误差的影响,也可减少机床本身振动对加工质量的影响。
主轴外圆表面的加工,应该以顶尖孔作为统一的定位基准。但在主轴的加工过程中,随着通孔的加工,作为定位基准面的中心孔消失,工艺上常采用带有中心孔的锥堵塞到主轴两端孔中,如图6-2所示,让锥堵的顶尖孔起附加定位基准的作用。
3.CA6140车床主轴加工定位基准的选择
主轴加工中,为了保证各主要表面的相互位置精度,选择定位基准时,应遵循基准重合、基准统一和互为基准等重要原则,并能在一次装夹中尽可能加工出较多的表面。
由于主轴外圆表面的设计基准是主轴轴心线,根据基准重合的原则考虑应选择主轴两端的顶尖孔作为精基准面。用顶尖孔定位,还能在一次装夹中将许多外圆表面及其端面加工出来,有利于保证加工面间的位置精度。所以主轴在粗车之前应先加工顶尖孔。
为了保证支承轴颈与主轴内锥面的同轴度要求,宜按互为基准的原则选择基准面。如车小端1∶20锥孔和大端莫氏6号内锥孔时, 以与前支承轴颈相邻而它们又是用同一基准加工出来的外圆柱面为定位基准面(因支承轴颈系外锥面不便装夹);在精车各外圆(包括两个支承轴颈)时,以前、后锥孔内所配锥堵的顶尖孔为定位基面;在粗磨莫氏6号内锥孔时,又以两圆柱面为定位基准面;粗、精磨两个支承轴颈的1∶12锥面时,再次用锥堵顶尖孔定位;最后精磨莫氏6号锥孔时,直接以精磨后的前支承轴颈和另一圆柱面定位。定位基准每转换一次,都使主轴的加工精度提高一步。
4.CA6140车床主轴主要加工表面加工工序安排
m。105h5轴颈,两支承轴颈及大头锥孔。它们加工的尺寸精度在IT5~IT6之间,表面粗糙度Ra为0.4~0.890g5、80h5、75h5、CA6140车床主轴主要加工表面是
主轴加工工艺过程可划分为三个加工阶段,即粗加工阶段(包括铣端面、加工顶尖孔、粗车外圆等);半精加工阶段(半精车外圆,钻通孔,车锥面、锥孔,钻大头端面各孔,精车外圆等);精加工阶段(包括精铣键槽,粗、精磨外圆、锥面、锥孔等)。
在机械加工工序中间尚需插入必要的热处理工序,这就决定了主轴加工各主要表面总是循着以下顺序的进行,即粗车→调质(预备热处理)→半精车→精车→淬火-回火(最终热处理)→粗磨→精磨。
综上所述,主轴主要表面的加工顺序安排如下:
外圆表面粗加工(以顶尖孔定位)→外圆表面半精加工(以顶尖孔定位)→钻通孔(以半精加工过的外圆表面定位)→锥孔粗加工(以半精加工过的外圆表面定位,加工后配锥堵)→外圆表面精加工(以锥堵顶尖孔定位)→锥孔精加工(以精加工外圆面定位)。
当主要表面加工顺序确定后,就要合理地插入非主要表面加工工序。对主轴来说非主要表面指的是螺孔、键槽、螺纹等。这些表面加工一般不易出现废品,所以尽量安排在后面工序进行,主要表面加工一旦出了废品,非主要表面就不需加工了,这样可以避免浪费工时。但这些表面也不能放在主要表面精加工后,以防在加工非主要表面过程中损伤已精加工过的主要表面。
对凡是需要在淬硬表面上加工的螺孔、键槽等,都应安排在淬火前加工。非淬硬表面上螺孔、键槽等一般在外圆精车之后,精磨之前进行加工。主轴螺纹,因它与主轴支承轴颈之间有一定的同轴度要求,所以螺纹安排在以非淬火-回火为最终热处理工序之后的精加工阶段进行,这样半精加工后残余应力所引起的变形和热处理后的变形,就不会影响螺纹的加工精度。
5.CA6140车床主轴加工工艺过程
表6-1列出了CA6140车床主轴的加工工艺过程。
生产类型:大批生产;材料牌号:45号钢;毛坯种类:模锻件
表6-1 大批生产CA6140车床主轴工艺过程
序号 工序名称 工序内容 定位基准 设备
1 备料
2 锻造 模锻 立式精锻机
3 热处理 正火
4 锯头
5 铣端面钻中心孔 毛坯外圆 中心孔机床
6 粗车外圆 顶尖孔 多刀半自动车床
7 热处理 调质
8 车大端各部 车大端外圆、短锥、端面及台阶 顶尖孔 卧式车床
9 车小端各部 仿形车小端各部外圆 顶尖孔 仿形车床
48mm通孔 两端支承轴颈 深孔钻床10 钻深孔 钻
11 车小端锥孔 车小端锥孔(配1∶20锥堵,涂色法检查接触率≥50%) 两端支承轴颈 卧式车床
12 车大端锥孔 车大端锥孔(配莫氏6号锥堵,涂色法检查接触率≥30%)、外短锥及端面 两端支承轴颈 卧式车床
13 钻孔 钻大头端面各孔 大端内锥孔 摇臂钻床
90g5、短锥及莫氏6号锥孔) 高频淬火设备14 热处理 局部高频淬火(
15 精车外圆 精车各外圆并切槽、倒角 锥堵顶尖孔 数控车床
105h5外圆 90g5、75h5、16 粗磨外圆 粗磨 锥堵顶尖孔 组合外圆磨床
17 粗磨大端锥孔 粗磨大端内锥孔(重配莫氏6号锥堵,涂色法检查接触率≥40%) 75h5外圆 内圆磨床前支承轴颈及
89f6花键 锥堵顶尖孔 花键铣床18 铣花键 铣
19 铣键槽 80h5及M115mm外圆 立式铣床铣12f9键槽
20 车螺纹 车三处螺纹(与螺母配车) 锥堵顶尖孔 卧式车床
21 精磨外圆 精磨各外圆及E、F两端面 锥堵顶尖孔 外圆磨床
22 粗磨外锥面 粗磨两处1∶12外锥面 锥堵顶尖孔 专用组合磨床
23 精磨外锥面 精磨两处两处1∶12外锥面、D端面及短锥面 锥堵顶尖孔 专用组合磨床
75h5外圆 24 精磨大端锥孔 精磨大端莫氏6号内锥孔(卸堵,涂色法检查接触率≥70%) 前支承轴颈及 专用主轴锥孔磨床
25 钳工 端面孔去锐边倒角,去毛刺
26 检验 按图样要求全部检验 75h5外圆 前支承轴颈及 专用检具
五、轴类零件的检验
1.加工中的检验
自动测量装置,作为辅助装置安装在机床上。这种检验方式能在不影响加工的情况下,根据测量结果,主动地控制机床的工作过程,如改变进给量,自动补偿刀具磨损,自动退刀、停车等,使之适应加工条件的变化,防止产生废品,故又称为主动检验。主动检验属在线检测,即在设备运行,生产不停顿的情况下,根据信号处理的基本原理,掌握设备运行状况,对生产过程进行预测预报及必要调整。在线检测在机械制造中的应用越来越广。
2.加工后的检验
单件小批生产中,尺寸精度一般用外径千分尺检验;大批大量生产时,常采用光滑极限量规检验,长度大而精度高的工件可用比较仪检验。表面粗糙度可用粗糙
❷ 平面磨床磨削限制了几个自由度,分别是什么 怎样通过钻削加工高精度的孔
用于研磨机的表面上使用的磨料研磨机。
大多数的磨床是使用高速旋转的砂轮,几可自由使用其他磨料和磨块,皮带等加工,如珩磨机,超精加工机床,砂带磨床,研磨机,抛光机。
磨床可以加工高硬度材料,如淬火钢,硬质合金等;能够处理的脆性材料,如玻璃,花岗岩。精密磨床可以非常小,并且可以进行磨削的表面粗糙度有效地磨削,研磨等作为强。
30年十八世纪,为了满足加工手表,自行车,缝纫机和枪械等零件淬火,英国,德国和美国使用天然磨料砂轮磨齿机被开发之后。这些研磨机很容易在机器的时间,如车刀,刨刀研磨上述的安装结构调整,它们结构简单,刚度低,易产生振动研磨,要求操作者具有较高的技术工人,磨精密工件。
1876年巴黎世界博览会在美国展出布朗 - 夏普万能外圆磨床制造,研磨机是第一次现代化机械的基本特征。它的工件头架和尾座安装在往复台,箱形床增加了机器的刚性,并与内圆磨削附件。 1883年,公司提出粉碎机安装在立柱,工作台作往复平面磨床。
1900年前,人工研磨液压传动的发展和应用,磨床的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随着现代工业,特别是汽车行业,层出不穷的各种不同类型的磨床的发展。例如,在20世纪初,已经开发出了缸体,曲轴磨床,凸轮轴磨床和磨床电磁吸盘的活塞环等行星研磨加工。之初
自动测量装置1908施加到粉碎机。到1920年,无心研磨机,双面研磨机,轧辊磨床,导轨磨,珩磨和超精加工机床已作出的使用; 1950似乎是镜面磨削精度外圆磨床; 60年代末出现的6080μm左右车轮速度/秒的高速磨床和大切深,缓进给磨削平面磨床; 20世纪70年代,在研磨机中使用数字微处理器控制和自适应控制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随着高精度,高硬度增加机械零件,精密铸造和锻造工艺和精度,性能,品种和生产磨床的数量的发展也在不断地提高和成长。
磨床是各类金属切削机床中最大的品种类别,主要类型的外圆磨床,磨床,平面磨床,无心磨床,工具磨床。
外圆磨床是使用最广泛的,可以加工各种圆柱形和圆锥形的外表面和轴肩磨床的端面。万能外圆磨床内圆磨削附件,也可以是较大的孔和锥度磨削内,外锥。然而,自动化外圆磨床程度较低,只适用于小批量生产和维修工件。
砂轮主轴磨床高速内,可磨削圆柱,圆锥形内孔表面。一般内圆磨床仅适于单件,小批量生产。自动和半自动磨床除工作循环自动,还能自动在加工测量,主要用于大批量的生产。工件表面磨床
一般夹在砂轮机,或通过电磁线圈吸力固定表,然后面对砂轮圆周或工件平面;无心磨床通常指无心外圆磨床,是不是顶部或工件卡盘定心和支承,并与工件表面被定位为圆筒磨削面,工件位于所述轮和导轮之间,由托板支承,这种研磨机的生产效率高,易于实现自动化,用于大规模生产。
工具磨床是用于工具制造和刀具刃磨磨床设计,万能工具磨床,钻头刃磨床,拉刀刃磨床,工具磨床等曲线,多工具厂和机械制造的工具店。
砂带磨床是一个快速移动的砂带磨削,工件支撑输送带,高数倍的效率比其他磨床,功耗只有一小部分其他磨床,主要用于加工大尺寸面板,散热和大规模生产的难加工材料飞机零部件。
专业粉碎机粉碎研磨机是专为一类零件,如曲轴,凸轮轴,花键轴,导轨,叶片,轴承,齿轮和螺纹滚道等等。除了这些类别中,有珩磨机,磨床,坐标磨床,研磨机等各类钢坯。
❸ 外圆磨床换向时火花加大的问题
由于导轨引起的,把液压缸两端螺帽放松即可。
十八世纪30年代,为了适应钟表、自行车、缝纫机枪械等零件淬硬后加工,英国、德国美国分别研制出使用天然磨料砂轮磨床。这些磨床当时现成机床如车床、刨床等上面加装磨头改制而成,它们结构简单,刚度低,磨削时易产生振动,要求操作工人要有很高技艺才能磨出精密工件。
磨床利用磨具对工件表面进行磨削加工机床。
大多数磨床使用高速旋转砂轮进行磨削加工,少数使用油石、砂带等其他磨具游离磨料进行加工,如珩磨机、超精加工机床、砂带磨床、研磨机抛光机等。
磨床能加工硬度较高材料,如淬硬钢、硬质合金等;也能加工脆性材料,如玻璃、花岗石。磨床能作高精度表面粗糙度很小磨削,也能进行高效率磨削,如强力磨削等。
1876年巴黎博览会展出美国布朗-夏普公司制造万能外圆磨床,首次具有现代磨床基本特征机械。它工件头架尾座安装往复移动工作台上,箱形床身提高了机床刚度,并带有内圆磨削附件。1883年,这家公司制成磨头装立柱上、工作台作往复移动平面磨床。
1900年前后,人造磨料发展液压传动应用,对磨床发展有很大推动作用。随着近代工业特别汽车工业发展,各种不同类型磨床相继问世。例如20世纪初,先后研制出加工气缸体行星内圆磨床、曲轴磨床、凸轮轴磨床带电磁吸盘活塞环磨床等。
自动测量装置于1908年开始应用到磨床上。到了1920年前后,无心磨床、双端面磨床、轧辊磨床、导轨磨床,珩磨机超精加工机床等相继制成使用;50 年代又出现了可作镜面磨削高精度外圆磨床;60年代末又出现了砂轮线速度达60~80米/秒高速磨床大切深、缓进给磨削平面磨床;70年代,采用微处理机数字控制适应控制等技术磨床上得到了广泛应用。
随着高精度、高硬度机械零件数量增加,以及精密铸造精密锻造工艺发展,磨床性能、品种产量都不断提高增长。
磨床各类金属切削机床品种最多一类北京汉阳,主要类型有外圆磨床、内圆磨床、平面磨床、无心磨床、工具磨床等。
外圆磨床使用最广泛,能加工各种圆柱形圆锥形外表面及轴肩端面磨床。万能外圆磨床还带有内圆磨削附件,可磨削内孔锥度较大内、外锥面。不过外圆磨床自动化程度较低,只适用于小批单件生产修配工作。耐磨焊条
内圆磨床砂轮主轴转速很高,可磨削圆柱、圆锥形内孔表面。普通内圆磨床仅适于单件、小批生产。自动半自动内圆磨床除工作循环自动进行外,还可加工自动测量,大多用于大批量生产。
平面磨床工件一般夹紧工作台上,或靠电磁吸力固定电磁工作台上,然后用砂轮周边或端面磨削工件平面磨床;无心磨床通常指无心外圆磨床,即工件不用顶尖或卡盘定心支承,而以工件被磨削外圆面作定位面,工件位于砂轮导轮之间,由托板支承,这种磨床生产效率较高,易于实现自动化,多用大批量生产。
工具磨床专门用于工具制造刀具刃磨磨床塑料工业网,有万能工具磨床、钻头刃磨床、拉刀刃磨床、工具曲线磨床等,多用于工具制造厂机械制造厂工具车间。
砂带磨床以快速运动砂带作为磨具,工件由输送带支承,效率比其他磨床高数倍,功率消耗仅为其他磨床几分之一,主要用于加工大尺寸板材、耐热难加工材料大量生产平面零件等。
专门化磨床专门磨削某一类零件,如曲轴、凸轮轴、花键轴、导轨、叶片、轴承滚道及齿轮螺纹等磨床。除以上几类外,还有珩磨机、研磨机、坐标磨床钢坯磨床等多种类型。
工件支承在头架和尾座的两顶尖之间,由头架的拨盘带动旋转作圆周进给运动。头架和尾座装在工作台上,可作纵向往复的进给运动。工作台分上下两层,上工作台可调整一个不大的角度,以磨削圆锥形表面。装有高速旋转砂轮的砂轮架,则作横向进给运动。
大型外圆磨床为减小机床长度,一般工作台固定不动,而由砂轮架作纵向往复运动和横向进给运动。
外圆磨床的磨削精度一般为:圆度不超过3微米,表面粗糙度Ra0.63~0.32微米;高精度外圆磨床则分别可达圆度0.1微米和Ra0.01微米。
外圆磨床分为切入式外圆磨床,端面外圆磨床和万能外圆磨床。
切入式外圆磨床:当工件磨削部位长度小于砂轮宽度时,砂轮只须作连续横向进给,不必与工件作相对轴向运动,这种磨床的生产率较高。
端面外圆磨床:砂轮架绕竖直轴线斜置一个角度,并将砂轮表面修成与工件轴线平行和垂直的两个磨削面,可同时磨削工件的外圆和轴肩端面,一般用于批量生产。
万能外圆磨床:砂轮架附有内圆磨削附件,砂轮架、头架能绕竖直轴线调整一个角度,头架上除拨盘旋转外,主轴也能旋转。这种磨床能扩大加工范围,磨削内孔和锥度较大的内、外锥面,适用于中小批量和单件生产。
此外,还有双砂轮架外圆磨床和多砂轮外圆磨床,它们可同时磨削两个或多个轴颈,适用于大批量生产。